第二单元名著阅读(课内阅读)-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核心素养阅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核心素养阅读(部编版)第二单元名著阅读(课内阅读)
❆单元主题概述❆
✪核心素养阅读训练✪
一、(2022·山东泰安·期中)熟读精思。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二、(2022·山东菏泽·校考阶段练习)课内阅读。

三、(2022·单元测试)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四、(2022·单元测试)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1.周瑜用十天造十万只箭的任务来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了这个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归纳能力。

归纳段意的方法有:①摘句法:就是从段落中摘录能反映全段主要内容的现成句子作为段意。

这些句子,一般可以从总分结构的段落、有明显中心句的段落和段内有过渡句的段落中选出。

②串连法:若一个段落中只由一个自然段组成,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即可。

③归纳法:有些段意,可采用“主要人物——主要干什么——结果怎样”的方法来归纳段意。

④抓住要素法:即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据进行概括。

文章写了周瑜在刁难诸葛亮。

如果三天内交不出箭,诸葛亮就要有杀身之祸。

但是诸葛亮很清楚周瑜的阴谋,还是答应了周瑜,原因有两个:一是诸葛亮这时只能团结周瑜,不然就会影响联吴抗曹的大计;二是诸葛亮才智过人,一定会用计谋战胜周瑜。

此时诸葛亮心里肯定有对策,由下文内容可知,后来诸葛亮借箭成功,挫败了周瑜的诡计。

将诸葛亮在跟周瑜立下军令状之前,已有对策的心理活动写出来即可。

2.推辞保证书
【解析】本题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

推却:拒绝接受。

近义词为:推卸军令状:(名)戏曲和旧小说中将士接受军令后所立的保证文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处罪。

近义词为:保证书
3.②④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把握。

①步步紧逼:1.紧紧地逼近,毫不松懈。

2.逼迫,强逼。

②明知故问:明明知道,还故意问人。

③胸有成竹:画竹子之前心中要先有竹子的形象。

比喻在做事之前心中要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④正中下怀:意思是正合自己的心意。

联系上下文理解,①从“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可知,周瑜这是明知故问。

②从“用弓箭最好”可知,对于周瑜来说,诸葛亮这样的回答是正中下怀。

③从“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可知,周瑜对诸葛亮步步紧逼。

④从“只要三
天”可知,此时诸葛亮胸有成竹。

4. 选文语言简洁。

选文是文言文,比较难理解等。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和选文的理解能力。

选文是文言文,语言比课文简洁。

选文和课文的内容一致。

二、1.倒酒老板、店家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通过阅联系上下文可知:①文中“筛酒”的意思是“斟酒”的意思。

②主人家:老板;店家。

2.动作语言性子急、粗执拗和豪爽他借着酒劲打老虎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①从“敲着桌子”可知运用了动作描写,从“叫道”可知运用了语言描写,表现出他急性子、豪爽的性格特点。

②“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生动地写出了武松固执、豪爽的特点,,为下文借着酒劲打老虎的情节做好了铺垫。

3.为了说明自家酒好,客人喝三碗就醉,不能过冈,以此吸引顾客。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酒家在门前挑着写了“三碗不过冈”的旗子的目的是①说明店里的酒好,为吸引顾客;②劝人不要贪杯,否则误事;③刺激酒量大的人多喝,以便多卖酒;④规劝客人,喝多只能住店。

三、1.了解到猴性顽劣;感受作者对猴子观察细致,了解全面。

【解析】本题考查了句子的理解,结合句子“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

跳过桥头,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看出猴子猴性顽劣,可以感受到作者观察细致,了解全面,所以文中描写猴子特点的语言,十分传神,生动真实。

2.表现了石猴的勇敢、本领高强。

【解析】本题考查了句子的理解,结合句子“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石猴能够带领大家进来,表现了石猴的勇敢、本领高强。

3.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在生活中,比如做生意,如果不讲诚信,生意就会越做越差,所以作为一个人,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就应该
讲究诚信。

【解析】本题考查了句子的理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注意结合生活实际来写自己的感受,围绕“诚信”来写即可。

4.石猴阔步登场,威风、气派地端坐在一个石凳上,众猴子一个个伏首跪拜,石猴扬扬胳膊,说:“请起!请起!大家以后就听我的号令。

”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解析】本题考查了想象写话,注意结合要求,把石猴因穿越水帘洞的壮举赢得群猴的敬仰、崇拜,最终被拥戴为王的情景写下来。

5.②
【解析】本题考查了语段的内容的概括,语段主要写了众猴发现水帘洞,但都不敢进入。

石猴带领众猴进入。

众猴拥戴他为大王,称为“美猴王”。

故选“②”。

四、1.于是。

转眼,形容极短的时间。

【解析】本题考查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黛玉因让众人来放。

”因,在本句是“于是”的意思。

展眼:结合语境可知,意思是转眼,形容极短的时间。

2.B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人物关系的辨析,结合对《红楼梦》的阅读完成,也可查阅相关的资料完成。

在《红楼梦》中,紫鹃是林黛玉的丫鬟,李纨是林黛玉的表嫂。

3.C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对《红楼梦》的阅读可知,林黛玉是位荣国府中的千金小姐,用手帕垫手这一细节描写,说明了黛玉生活得很细致,因为风筝线很细很有韧劲,我们仿佛可以看见黛玉作为一个千金小姐对娇嫩的手的爱护。

故A、B正确,C有误。

4.(1)A C
(2)林黛玉舍不得把风筝线铰断放走风筝,但在其他人眼中,放风筝就是放晦气,紫鹃清楚林黛玉身体柔弱多病,想帮她除去病根儿,就把风筝线铰断了。

【解析】第(1)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辨析。

结合②句中“接过”“铰断”这些动词可知,为动作描写,②中还引用了紫鹃的话,为语言描写。

第(2)题考
查了对句子理解。

通过阅读可知,林黛玉舍不得把风筝线铰断放走风筝,但在其他人眼中,放风筝就是放晦气,紫鹃清楚林黛玉身体柔弱多病,想帮她除去病根儿,就把风筝线铰断了。

从中可以看出紫鹃对黛玉的好,希望黛玉身体变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