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万载县2024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春市万载县2024届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张叔叔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2019年下半年他一共写了()篇日记。

A.182 B.184 C.186
2.在100米比赛中,小英跑了16.5秒,小兰跑了15.6秒,小红跑了16.9秒,()跑得最快。

A.小英B.小兰C.小红
3.一个圆形纸片,至少对折()次后,能得到一个直角.
A.1 B.2 C.3
4.1秒可以()。

A.读一篇文章B.写一个字C.跑50米
5.有一个长为40厘米、宽为29厘米的长方形,将其剪成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最多能剪()个。

A.200 B.280 C.300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根据每年2月份的天数可以判断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____)
7.从晚上12点到第二天中午12点是24小时。

(________)
8.0除以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乘1都得1.(______)
9.用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大。

(________)
10.在森林中可以利用树叶的疏密来识别方向,疏的一方是南,密的一方是北。

(__________)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用0、3、4、6可以组成(________)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

1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

2元6角=(________)元5分米=(________)米
5厘米=(________)米30分=(________)小时
13.李老师带490元钱去体育用品商店,买了8个小足球回来,每个小足球大约(________)元。

14.小华买了522个彩色气球,按照红、黄、蓝、橙为一组布置会场,全部用完.最后一个是(______)色.
15.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列时间。

凌晨2时15分是(______)下午3时25分是(______)
中午12时是(______)夜里11时15分是(______)
16.5
8
里面有(______)个
1
8
,再添上(______)个
1
8
是1。

17.每个小方格的面积都表示1平方厘米。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周长是(______)厘米。

18.1.005读作(___________);三十五点四九写作(________)。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直接写得数。

31×10=40×40=13×300=419÷6≈
360÷6=110×60=80÷4=349÷5≈
20.列竖式计算.
27.4+18.5=92-45.3=
960÷8=254÷8=
420÷4=54×65=
21.递等式计算。

459÷(3×3)(879-495)÷4 45-0÷9
125÷5×39 75÷3÷5 125×8+231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连一连。

480÷4 318÷3 550÷5 749÷7
23.下面的几张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连一连
24.品德超市下午准备用载重2吨的卡车进货。

想一想,如果派两辆车,那么怎样装车才能一次运完,且不超载?用线连一连。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妈妈买回20个苹果,全家人第一天吃了这些苹果的2
5
,第二天吃了这些苹果的
1
4
,两天共吃了多少个苹果?
26.数学课上,张老师发给每名同学一张相同的长方形纸,要求剪成一个最大的三角形。

如图是三名同学的做法:
(1)你认为哪些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
(2)说明你的理由。

27.拼一拼,算一算。

用一个长12cm、宽3cm的长方形,和两个边长是6cm的正方形能拼成一个()形。

①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②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28.我们班有48名同学。

(1)买书包花多少元?
(2)买铅笔盒花多少元?
29.李叔叔家原来有一块边长8米的正方形菜地,今年李叔叔将这块地进行了扩建.(如图中阴影部分)
(1)原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李叔叔今年扩建了多少平方米的面积?
参考答案
一、用心思考,我会选。

1、B
【分析】无论是平年还是闰年,每年下半年的天数是相同的,下半年中,7、8、10、12是大月,每月31天,9月、11月是小月,每月30天,已知张叔叔有每天写日记的习惯,所以下半年有多少天,他就写多少篇日记。

据此解答。

【详解】31×4+30×2
=124+60
=184(篇)
答:2019年下半年他一共写了184篇日记。

故选:B。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时间单位、时间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及换算,以及整数乘法的意义及应用。

2、B
【分析】相同路程,谁用时最短,谁跑的最快。

再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解答。

【详解】15.6<16.5<16.9,则小兰跑得最快。

故答案为:B。

【点睛】
相同时间,谁跑的最远,谁跑的最快。

相同路程,谁用时最短,谁跑的最快。

3、B
【详解】一个圆形纸片,对折一次后,能得到一个平角,再对折一次后,能得到一个直角;据此解答。

【点睛】
此题考查了图形的折叠,明确圆形纸片每次对折后是什么角是关键。

4、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时间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1秒可以写一个字。

而读一篇文章和跑50米需要更多地时间,常用分来计量。

【详解】1秒可以写一个字。

故答案为:B。

【点睛】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5、B
【分析】分别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能剪出几条长是2厘米的线段,再把它们相乘,就是可剪成正方形的个数。

【详解】40÷2=20(条)
29÷2=14(条)……1(厘米)
14×20=280(个)
答:最多能剪280个正方形。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根据每条边上最多剪成的线段数,来求剪成的小正方形个数的方法。

注意小正方形的个数不是用长方形的面积除以小正方形的面积。

二、认真辨析,我会判。

6、√
【解析】平年和闰年2月的天数是不一样的,平年2月是28天,闰年2月是29天,所以看二月的天数就可以判断这一年是闰年还是平年,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7、×
【分析】晚上12点用24时计时法是24时,中午12点用24时计时法是12时,时针转了一圈是12个小时,据此解答。

【详解】晚上12点即24时,中午12点即12时,24-12=12(小时),所以原题判断错误。

【点睛】
掌握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转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详解】略
9、√
【分析】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则用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则围成的长方形可能是长3厘米宽1厘米。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把数据分别代入公式,求出它们的面积,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8÷4=2(厘米),则用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

面积是:2×2=4(平方厘米);
用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1厘米,
面积是:3×1=3(平方厘米);
4平方厘米>3平方厘米
则用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长方形的面积大。

故答案为:√。

【点睛】
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

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最大。

10、×
【分析】植物具有向光性,一般枝叶茂盛的一面是南,稀疏的一面是北方,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植物的向光性,在森林中可以利用树叶的疏密来识别方向,疏的一方是南,密的一方是北。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辨别方向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数学联系生活,要做到学以致用。

三、仔细观察,我会填。

11、9
【分析】先排十位,因为0不能放在十位上,所以有3种排法;再排个位,有3种排法,根据乘法原理,共有3×3=9个;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乘法原理,共有:3×3=9(个)
【点睛】
本题要从乘法原理去考虑问题;即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 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就有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

12、2.6 0.5 0.05 0.5
【分析】元和角之间的进率是10;分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分和小时之间的进率是60;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元6角=2.6元5分米=0.5米
5厘米=0.05米30分=0.5小时
故答案为:2.6;0.5;0.05;0.5。

【点睛】
本题考查人民币单位、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换算。

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的进率。

13、60
【分析】用带的总钱数除以买回来的小足球的个数,即可求出每个小足球的钱数,计算时根据估算的方法求解即可。

【详解】490÷8≈480÷8=60(元)
【点睛】
解答本题根据单价=总价÷数量进行列式,再根据估算的方法计算。

14、黄
【解析】522÷4=130(组)……2(个),从每组的左边数起,第2个都是黄色.
15、2时15分15时25分12时23时15分
【分析】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记时法时,上午时刻不变,只要去掉“早晨、上午”等修饰词语即可;下午时数加12时,同时去掉“下午、晚上”等词语即可,由此解答。

【详解】凌晨2时15分是2时15分下午3时25分是15时25分
中午12时是12时夜里11时15分是23时15分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转换,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或晚上时间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加上12
小时。

16、5 3
【分析】把一个整体即单位“1”平均分成了8份,1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
8
,5个
1
8
就是
5
8

5
8

3
8
=1,即再添上3个
1
8
是1。

【详解】5
8
里面有5个
1
8

5 8+
3
8
=1,即再添上3个
1
8
是1。

故答案为:5;3
【点睛】
此题主要考察了分数的意义,掌握即可。

17、10 16
【分析】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先求出共有多少个小方格涂色,从最下层数起有小方格:1、2、3、4个,加起来再乘1即可得解;求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一个方向一个方向的数都是4厘米,再乘4即可得解。

【详解】(1+2+3+4)×1
=10×1
=10(平方厘米)
4×4=16(厘米)
答: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周长是16厘米。

【点睛】
此题考查了求阴影部分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要灵活地进行图形的转化。

18、一点零零五35.49
【解析】略
四、认真细致,我会算。

19、310;1600;3900;70
60;6600;20;70
【分析】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然后在结果后面添0;
除法估算时,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做是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且正好是除数的倍数。

【详解】31×10=310 40×40=1600 13×300=3900 419÷6≈420÷6=70
360÷6=60 110×60=6600 80÷4=20 349÷5≈350÷5=70 【点睛】
观察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仔细解答即可。

20、27.4+18.5=45.9 92-45.3=46.7
960÷8=120 254÷8=31 (6)
420÷4=105 54×65=3510
【解析】略
21、51;96;45
975;5;1231
【分析】(1)先算小括号中的乘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2)先算小括号中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

(3)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4)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5)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6)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详解】(1)459÷(3×3)
=459÷9
=51
(2)(879-495)÷4
=384÷4
=96
(3)45-0÷9
=45-0
=45
(4)125÷5×39
=25×39
=975
(5)75÷3÷5
=25÷5
=5
(6)125×8+231
=1000+231
=123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掌握。

五、动手操作,我能行。

22、见详解
【分析】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被除数中间没有0):一位数除三位数,在求出商的百位上的数后,若被除数的百位上没有余数,并且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则要在十位上商0占位,然后把十位上的数落下来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继续除;
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没有余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末位是0,且前一位正好除尽,就直接在个位上商0占位;据此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480÷4=120
318÷3=106
550÷5=110
749÷7=107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除法的计算法则。

23、
【解析】略
24、
【分析】每辆卡车的载质量都是2吨,即2000千克,只有分配这些货物,使得每辆卡车都不超过2000千克即可,可以把最重的两种商品放在一辆卡车上,然后把剩下的商品放在另一辆卡车上。

【详解】2吨=2000千克
1000+900=1900(千克)
400+800+700=1200+700=1900(千克)
1900千克<2000千克,
所以连线如下:
【点睛】
解决本题注意观察图,找出接近2吨的组合,从而解决问题。

六、生活问题,我会解。

25、13个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全家人第一天吃了这些苹果的2
5
,表示将20个苹果平均分为5份,吃了其中的2份,由
此用20÷5×2解答;第二天吃了这些苹果的1
4
,表示将这些苹果平均分为4份,吃了其中的1份,由此用20÷4解答,
最后将两天吃的个数相加。

【详解】20÷5×2
=4×2
=8(个)
20÷4=5(个)
8+5=13(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数意义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分数中分母、分子的含义,分别求出两天吃的个数,再进行解答。

26、(1)三位同学的做法都是正确的;
(2)理由:长方形内最大的三角形是以长方形的长或宽为底,以长方形的另一条边为高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长方形的面积的一半。

【分析】(1)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为:底×高÷2,也就是长×宽÷2,也就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因此三个三角形都是最大的三角形;
(2)面积最大的三角形应该和和长方形等底等高。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这三位同学的做法都是正确的;(2)理由是:长方形内的最大三角形应该与长方形等底等高。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关键是知道长方形内最大的三角形应该与长方形等底等高。

27、长方形;①42cm;②108cm2
【分析】找出拼成大长方形的拼组方法,然后由此找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进而根据长方形公式求出周长和面积,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拼组方法得知能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长是12cm;
宽是:3+6=9(cm);
(1)周长:(12+9)×2
=21×2
=42(cm)
答:这个图形的周长是42cm。

(2)面积:12×9=108(cm2)
答:这个图形的面积是108cm2
故答案为:长方形;①42cm;②108cm2
【点睛】
先根据边长的关系画出这样的图形,从中找出新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求解。

28、(1)1152元
(2)528元
【分析】(1)依据“单价×数量=总价”,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解;
(2)用一个铅笔盒的单价乘48,即可得解。

【详解】(1)24×48=1152(元)
答:买书包花1152元。

(2)11×48=528(元)
答:买铅笔盒花528元。

【点睛】
此题主要依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9、(1) 64平方米(2) 66平方米的面积.
【分析】扩建的面积=现在的面积-原来的面积.
【详解】(1)8×8=64(平方米)
答:原来这块菜地的面积是64平方米.
(2)8+5=13(米)8+2=10(米)
13×10-64=66(平方米)
答:李叔叔今年扩建了66平方米的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