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学科二考前必背简答题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二考前必背简答题汇总
( 一) 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二)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 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四) 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认识的简捷性;
5.有指导的认识。
(五) 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六) 如何贯彻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还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
(七) 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一) 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二) 缺点: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八)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九) 如何贯彻疏导性的德育原则?
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
(1) 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 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 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十) 如何贯彻长善救失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贯彻这一原则应遵循以下要求:
(1)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2)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 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十一)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1.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5.情绪状态;
6.已有的知识经验。
(十二) 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倒 U 型曲线关系。
中等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最佳学习动机与任务难度有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动机水平越低。
(十三)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 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4.训练归因。
(2) 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表达明确的期望;
2.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
3.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4.有效的运用表扬。
(十四) 简述中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
1.情绪情感更加丰富;
2.情绪的强烈性;
3.情绪不够稳定;
4.情绪的易激动性 (易感性);
5.情绪两极性明显;
6.情感的开放性与掩饰性相交织;
7.逆反性。
(十五) 班集体的培养方法
1.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十六)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