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黄丰桥镇雷家冲煤矿“10.29”顶板事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ain calmness, lose calmness, go with the flow, and fight for the inevitability.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攸县黄丰桥镇雷家冲煤矿“10.29”
顶板事故
一、事故概况
1、企业名称:攸县黄丰桥镇雷家冲煤矿。

2、企业性质:私营企业
3、事故时间:2008年10月29日14时30分。

4、事故地点:+16m水平17煤西二天眼。

5、事故类别:顶板事故。

6、事故伤亡情况:死亡1人。

7、直接经济损失:38.5万元。

二、事故单位概况
㈠煤矿概况
雷家冲煤矿位于攸县黄丰桥镇乌井村境内,于1992年建井,1994年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1万t/a,实际产量达设计能力。

煤矿为私营企业,取得了相关证照。

采矿许可证号:
4300000531392;煤炭生产许可证证号:204302230174;安全生产许可证编号:湘MK安许证字[2008]0506Y1G1;营业执照注册号:4300002200183(1-1),法人代表、矿长谭志新,依法取得矿长资格证,编号:湘煤0804072;矿长安全资格证:湘煤安字第08043010001629号,上述证照除采矿、生产许可证于2008年10月到期外其余均合法有效。

该矿由谭志新任矿长,董宏伟担任安全副矿长,负责矿井安全管理工作,李百雄任生产副矿长,负责生产管理,张善文负责技术工作。

矿井二班作业,由安全、生产矿长兼值班矿长现场跟班,配备了安全员和瓦斯检查员,配备了其它特种作业人员。

㈡矿井开采情况
1、矿井开采地质情况:
矿井开采黄南矿区黄丰桥井田煤炭资源,含煤地层为二迭纪龙潭组煤系。

共含煤36层,其中16、17、21煤层为可采煤层,其它煤均不可采。

16煤层厚0-4.07m,平均厚1.13m; 17煤层厚0.2-1.95m,平均厚0.72m,21煤层厚0-17m,平均厚0.88m。

矿井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厚度变化大,地层倾角60-80度,局部有倒转。

17煤层直接顶板均为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和中细粒砂岩。

该矿为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59m3/t,煤尘无爆炸危险性,煤层自然倾向性为不易自燃。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主要充水因素为老窿水,其次为大气降水和断层裂隙水,矿井正常涌水量为85m3/h,最大涌水量为170m3/h。

2、矿井开采布置情况
雷家冲煤矿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

主井口标高+194m,落底标高+16m。

共2个水平,一水平标高为+35m,二水平标高为+16m。

分南北两翼布置,采用短壁式和巷道式采煤法,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因矿井原设计能力3万吨不符目前国家对煤矿产能政策的要求,拟改扩生产能力为6万吨,其设计和安全专篇已报批。

事故时矿井在组织改扩施工和风巷维修。

事故发生在+16m 水平17煤西二天眼。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系统,风井安装22 KW轴流式风机,互为备用。

矿井安装有KJ75型安全监控系统。

矿井工作制度为二班工作制。

㈢事故地点概况
+16m水平17煤西布置了二个天眼(煤层坡度大于60°),一天眼高约30m,二天眼高约6m,宽度4m,用点柱支柱,间距0.8m,材径10cm(作业规程为12cm以上)。

两天眼相距18m,从二天眼向一天眼斜上山掘进并采煤。

三、事故发生经过及抢救情况
(一)事故发生经过:
10月29日12时,大工(带班长)贺国凡安带领谢落生、谢建中、谢双云到+16水平西17煤采煤,进班后谢落生、谢建中在中巷推矿车,贺国凡、谢双云二号天眼出煤,该天眼原已掘进并采煤3个班,放了三次炮。

他们把煤斗里的煤放出来,推了6车煤,下午2时多钟,在煤斗放第7车煤时只装了半车就没煤了,贺国凡就从矿车上爬上天眼去看,刚上去几分钟就听轰的一声响,煤从天眼掉下来,把矿车堆满了,贺国凡被埋住在煤斗里。

(二)事故抢救经过:
事故发生后,谢双云立即喊人来救,推开煤斗下堆满煤的矿车,把煤斗里的煤放空,看到贺国凡卡在天眼下口的横梁上,头朝下,身子被埋住。

抢救人员用了十多分钟,把天眼里的煤放下来,贺国凡也跟着下来了,但已死亡。

四、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这起事故造成1人死亡,详见附表3;直接经济损失38.5
万元,详见附表4。

五、事故原因及性质
㈠直接原因
违章作业,死者违章进入高落式采煤的天眼,煤层突然垮落,躲避不及造成死亡事故。

㈡间接原因
1、巷道布置不合理,采用天眼布置巷道高落式采煤工作面。

2、现场管理不到位,巷道支护质量差,天眼冒落未采取措施防止作业人员进入。

3、安全技术管理不到位,未编制事故作业地点针对性安全措施。

4、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职工素质和安全意识差,自保互保能力差。

㈢事故性质
经调查认定,本次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六、防范措施
1、加强生产技术管理,按规定配备技术人员,严禁布置天眼高落式放煤等非正规采煤工作面采煤。

2、加强现场安全质量管理,天眼应采取密集支柱支护,并应有防止顶部煤层垮落的措施。

3、加强工人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严禁任何人进入已放煤空顶的天眼作业。

4、加强工程质量检查,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落实矿领导现场跟班安全职责,及时排查事故隐患。

5、立即编制技改整合施工组织安全技术措施,完善各作业地点作业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