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十三单元第2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林业的发展 问题:森林资源不断减少,覆盖率日益下降 24 营林 为主,合理采伐 以○ 对策 25 自然保护区 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
3.湿地的保护 问题:湿地生态系统被破坏,湿地面积 逐年减少,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动物的 栖息环境日益恶化 建立○ 26 湿地保护区 ,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对策 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 27 工程措施 ,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采取○
2.农业布局 特点:具有明显的⑯ 地域性 林 为主的林农交错地带, 自西向东:以⑰ 以⑱ 农 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和 布局牧业地带。 自南西北:⑲ 海洋渔业地带、农耕地带和 农林牧交错地带。
三、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1.黑土的开发 问题:生产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表 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实行“ ⑳ 少耕深松 、耕松结合、 21 深松蓄水 ○ ”的耕作制度 对策 22 有机肥 加强黑土的培肥,增施○ 23 ○ 植树造林 ,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
贴士
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最大的不足是纬度 较高,热量不足,一年只能满足一熟作物的生长。但这里地广 人稀,耕地面积广大,而且土壤肥沃,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所 以人均产粮多,粮食的商品率高,达 6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 总量的1/4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虽然 东北的农业生产条件不如南方地区,但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
点拨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除可采取对策治理存在的问题外, 还应包括: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拓展用 途,提高农产品价值;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产值。
考点一
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
【典题导入】
1.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 km2,1月份均温为-16.4℃,
7月均温为 21.9℃ 。下表示意该地形区 1954 年和 2005 年土地 利用构成情况,读表完成(1)~(3)题。
年份
1954 2005
城乡工 沼泽地 其他 矿用地 和滩地 15.91% 38.18% 9.13% 0.43% 32.74% 3.61%
耕地
林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草地
51.17% 31.63% 3.86% 1.94%
8.81%
2.59%
(1)该地形区是
(
)。
A.太湖平原
C.三江平原
B.山东丘陵
D.黄土高原 ( )。
第2讲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
【江苏考纲】 1.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存在的问
题。2.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考点要求】 1.学会分析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理 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2. 学会利用图 表资料分析、论证某区域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的 影响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析
第(1)题,根据该地的1月、7月均温及土地利用特点可以
判断该地为三江平原。第 (2) 题,三江平原位于三条河流汇合 处,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 微弱;地表冻土层阻断了地表水的下渗。第(3)题,三江平原耕 地面积迅速增加,其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优越,适于耕作; 国家对粮食的需求;外来人口迁入。 答案 (1)C (2)A (3)A
一、自然环境和土地资源及其开发 1.自然环境
范围:①黑龙江、吉林、辽宁 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基本特征:②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提醒
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 质好,再加上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 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的优势。
粮基地。
二、农业生产和布局 1.全国重要的农林基地 农业结构比较完整,⑪ 耕作业 占主导地位 农业 全国重要的⑫商品粮基地和最大的 甜菜生产基地 地位:全国重要的林业基地,⑬ 黑龙江省 是 全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份 林业分布:⑭ 大兴安岭 、小兴安岭和⑮ 长白山 三大林区
(2)1954年,该地形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主要有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气温低,蒸发量少
③冻土广布
④开发历史较短,人烟稀少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3)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水平较低 B.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 C.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D.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种植业 )。
生产技术影响产量、品质和竞 争力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商品率高
杂交水稻的产量和品质高
【表解考点】
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状况受发展条件 影响,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发展条件分析如下表 所示: 1.自然条件
条件 具体影响 光照的强弱,昼夜温差的大 小直接影响农产品品质 气候 热量条件决定了积温和生长 期,从而决定了农作物品种 和耕作制度 典 例
新疆瓜果糖分含量高,品质好
南稻北麦,南甘(蔗)北甜(菜);海南一 年三熟,东北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降水少且变化 大,中低产田多,产量不稳定
降水的多少及分配影响土地 利用状况和生产能力、农业 产量和水利工程投入
续表
地 形 水 源 坡度影响土层厚度及水土 保持状况,从而决定利用 类型和耕地面积大小 地表河湖及地下水的丰歉 和稳定性决定枯水期农业 产量 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丘 陵适合发展林牧业,山地 适合发展林业 西北内陆降水少,但夏季 冰川融水和山麓地下水丰 富,适宜发展绿洲农业
2.社会、经济条件
条件 工业 基础 交通 具体影响 工业生产为农业发展提供生产 资料,影响农业生产效率的高 低 是农业生产物资和农产品流通 的保障,促进了商品农业的发 展 典 例
美国工业发展使其农业机械化 程度高 高品质农产品和时令性农产品 的市场范围扩大,上市及时
人口
技术 政策 市场 信息
人口密度决定人均占有耕地, 影响商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