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独步寻花》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时: 时常。
自在:自由,无拘无束地。
娇: 可爱的。 恰恰: 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啼: (某些鸟兽)叫声。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
千朵万朵花压得花枝都弯下了 腰
游戏的蝴蝶在花丛中活泼轻盈 地时来时往,盘旋飞舞,依恋 着不肯离去
1、一、二句中的花满蹊和压枝低 写出了怎样的一番景象?
2、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 请对这两句诗所赏析。
首句 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 “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路都盖 住了,连成片了。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 浓、颇有民歌味。
次句 “千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中 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贴切、生动, 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 地把枝条都压弯了的景象。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自学内容
1.自读诗歌,理解字词意思
独步寻花
蹊
留连
时时
自在
娇
恰恰
啼
2.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字词解释
独步寻花: 黄四娘: 蹊(xī):
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找花欣赏。 杜甫住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小路。
留连: 同“流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该诗句用来 形容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
第三句“流连戏蝶时时舞”:“流连” 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的样子。花 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流连”不去,暗 示出花的芬芳鲜艳。花可爱,蝶的舞姿亦可 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流连”起来。
这句从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其实诗人 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流连忘返。但 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前行,因为风光 无限,美景尚多……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Hale Waihona Puke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当堂检测
1.在《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中的两个对偶句:
的由衷的快乐跃然纸上。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南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我们还学过诗人杜甫写 的哪些古诗呢?你能说出来 吗?
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 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是说正当诗 人赏花时,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 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 唤醒。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 地认为黄莺是特意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 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 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 物我交融,情景相生。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全诗运用 ( 动静)结合、( 视觉听觉 )结合的
手法,通过 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
( 春暖花开、花香鸟语 )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
( 欣喜 )之情。
自由自在的黄莺在树上发出娇 柔的鸣叫,声音悦耳动听,美 妙无比
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 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 “蹊”是小路。“花满蹊”是说繁花将小 路都盖住了,连成片了。此句以人名入诗, 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
次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 朵万朵”形容数量之多。“压枝低” 中的“压”和“低”两个字用得十分 贴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花密密 层层,又大又多,沉甸甸地把枝条都 压弯了。
761年,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 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 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心情比 较舒畅。春暖花开时节,他独自在江 畔散步赏花,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 一组七首绝句。
1.读懂诗句,体会诗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蹊”、“恰恰” 等词的意思。
3.背诵这首诗。
江畔独步寻花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 诗。小路上花团锦簇,长满花朵 的枝条被压得低垂下来,花瓣之 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 着花枝翩翩起舞。从这里,我们 嗅到了浓郁的花香。花旁的小路 上,有清脆啼鸣的黄莺,它们活 泼自在的神态,给人一种轻松愉 悦的感觉。诗人用“时时”、 “恰恰”这些极富韵律的字眼, 使得全幅明丽纷繁的画面充满了 动感,也使得诗歌有着更明快、 更流利的节奏。全诗语言充满了 口语化色彩。读起来令人感到非 常亲切,而诗人在春天所感受到
《江畔独步寻花》分析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 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 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 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 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 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 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 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 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 “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 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 君尧 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 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 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 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 失望的境地。 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 《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 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 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第三句“留连”是形容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 的样子。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 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艳。
第四句 “恰恰啼”是说正当诗人赏花时,正在赏 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 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只因为诗人内心欢愉,所 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是特意为自己歌唱。表达了 作者内心的欢愉之情。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 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 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