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热点题型十一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作业
2019年高考化学七类选择题真题汇总: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含答案

2019年高考化学七类选择题真题汇总: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
1.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D、E三点处K w间的关系:E处〉A处>口处
B.温度不变时,往水中通入适量HCl气体,可以使水的电离从A点变化到D点
C.温度不变时,在水中加入适量CH3cOONa固体,可以使水的电离从A点变化到C点
D.在B点处,0.5 mol・L-i的HSO溶液与1 mol・L-i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 2 4
后,所得溶液的pH = 7
2.常温下,K sp(CaSO4)=9X10-6,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下列判断错误
的是()
A.a、c两点均可以表示常温下CaSO/溶于水所形成的饱和溶液
B.a点对应的!等于c点对应的,
C.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2-)一定等于3X10-3 mol-L-1 4
D.向d点溶液中加入适量CaCl2固体可以变到c点
3.等体积,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溶液、②HSCN溶液、③NaHCO3溶液,
已知将①、②分别与③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CO2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右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白色剧毒晶体,是汽车安全气囊的主要成分。
NaN3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弱碱性,能与酸发生反应产生具有爆炸性的有毒气体叠氮化氢。
实验室可利用亚硝酸叔丁酯(t-BuNO2,以t-Bu表示叔丁基)与N2H4、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制备叠氮化钠。
(1)制备亚硝酸叔丁酯取一定NaNO2溶液与50%硫酸混合,发生反应H2SO4+2NaNO2===2HNO2+Na2SO4。
可利用亚硝酸与叔丁醇(t-BuOH)在40℃左右制备亚硝酸叔丁酯,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制备叠氮化钠(NaN3)按如图所示组装仪器(加热装置略)进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BuNO2+NaOH+N2H4===NaN3+2H2O+t-BuOH。
①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②该反应需控制温度在65℃,采用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反应后溶液在0℃下冷却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后过滤。
所得晶体使用无水乙醇洗涤。
试解释低温下过滤和使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产率计算①称取2.0g叠氮化钠试样,配成100mL溶液,并量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
②用滴定管加入0.10mol·L-1六硝酸铈铵[(NH4)2Ce(NO3)6]溶液40.00mL(假设杂质均不参与反应)。
③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稀释并酸化,滴入2滴邻菲罗啉指示液,并用0.10mol·L-1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为标准液,滴定过量的Ce4+,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滴定原理:Ce4++Fe2+===Ce3++Fe3+)。
已知六硝酸铈铵[(NH4)2Ce(NO3)6]与叠氮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铵、硝酸钠、氮气以及Ce(NO3)3,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叠氮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专题1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备战2019高考化学6年高考真题分项版精解精析(原卷版)

1.【2019年高考新课标Ⅱ卷第11题】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A.pH=5的H2S溶液中,c(H+)= c(HS-)=1×10—5 mol·L—1B.pH=a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C.pH=2的H2C2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Na+)+ c(H+)= c(OH-)+c( HC2O4-)D.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①>②>③2.【2019年高考安徽卷第12题】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增大3.【2019年高考安徽卷第11题】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Na2S溶液:c(Na+)>c(HS-)>c(OH-)>c(H2S)B.Na2C2O4溶液中:c(OH-)=c(H+)+c(HC2O4-)+2c(H2C2O4)C.Na2CO3溶液:c(Na+)+c(H+)=2c(CO32-)+c(OH-)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4.【2019年高考福建卷第10题】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2-B.25 ℃时,加水稀释后,n(H+)与n(OH-)的乘积变大C.离子浓度关系:c(Na+)+c(H+)=c(OH-)+c(HCO3-)+c(CO32-)D.温度升高,c(HCO3-)增大5.【2019年高考天津卷第5题】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十c(OH-)B .含有AgCl 和AgI 固体的悬浊液:c(Ag +)>c(C1-)=c(I -)C .CO 2的水溶液:c(H +)>c(HCO 3-)=2c(CO 32-)D .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 2O 4和Na 2C 2O 4的溶液: 3c(Na +)=2[c(HC 2O 4-)+ c(C 2O 42-)+c(H 2C 2O 4)]6.【2019年高考江苏卷第14题】25℃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mol/LCH 3COONa 与0.1mol/L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c(Na +)=c(Cl -)>cCH 3COO -)>c(OH -) B .0.1mol/LNH 4Cl 与0.1mol/L 氨水等体积混合(pH >7):c(NH 3·H 2O)>c(NH 4+)>c(Cl -)>c(OH -) C .0.1mol/LNa 2CO 3与0.1mol/L NaHCO 3溶液等体积混合:23c(Na +)=c(CO 32-)+c(HCO 3-)+c(H 2CO 3)D .0.1mol/LNa 2C 2O 4与0.1mol/L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H 2C 2O 4为二元弱酸): 2c(C 2O 42-)+c(HC 2O 4-)+c(OH -)=c(Na +)+c(H +)7.【2019年高考四川卷第6题】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0.1mol/LNaHCO 3溶液与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 +)>c(CO 32-)>c(HCO 3-)>c(OH -)B .20ml0.1mol/LCH 3COONa 溶液与10ml0.1mol/LHCl 溶液混合后呈酸性,所得溶液中: c(CH 3COO -)>c(Cl -)>c(CH 3COOH)>c(H +)C .室温下,pH =2的盐酸与pH =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Cl -)>c(H +)>c(NH 4+)>c(OH -)D .0.1mol/LCH 3COOH 溶液与0.1mol/L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OH -)>c(H +)+c(CH 3COOH)8.【2019年高考广东卷第12题】常温下,0.2mol/L 一元酸HA 与等浓度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A 是强酸B .该混合液pH=7C .图中x 表示HA ,Y 表示OH -,Z 表示H +D.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9.【2019年高考浙江卷第12题】氯在饮用水处理中常用作杀菌剂,且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附详细答案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纳米TiO2是一种重要的光催化剂。
以钛酸酯Ti(OR)4为原料制备纳米TiO2的步骤如下:①组装装置如图所示,保持温度约为65℃,先将30mL钛酸四丁酯[Ti(OC4H9)4]加入盛有无水乙醇的三颈烧瓶,再加入3mL乙酰丙酮,充分搅拌;②将含水20%的乙醇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得到二氧化钛溶胶;③将二氧化钛溶胶干燥得到二氧化钛凝胶,灼烧凝胶得到纳米TiO2。
已知:钛酸四丁酯能溶于除酮类物质以外的大部分有机溶剂,遇水剧烈水解;Ti(OH)4不稳定,易脱水生成TiO2。
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冷凝管的作用是__。
(2)加入的乙酰丙酮可以减慢水解反应的速率,其原理可能是__(填字母)。
A.增加反应的焓变B.增大反应的活化能C.减小反应的焓变D.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制备过程中,减慢水解反应速率的措施还有_。
(3)步骤②中制备二氧化钛溶胶的化学方程式为__。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可用于灼烧二氧化钛凝胶的是__(填字母)。
(4)测定样品中TiO2纯度的方法是:精确称取0.200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硫酸和硫酸铵的混合溶液,加强热使其溶解。
冷却后,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得到含TiO2+的溶液。
加入金属铝,将TiO2+全部转化为Ti3+。
待过量的金属铝完全溶解并冷却后,加入指示剂,用0.1000mol·L-1NH4Fe(SO4)2溶液滴定至终点。
重复操作2次,消耗0.1000mol·L-1NH4Fe(SO4)2溶液的平均值为20.00mL(已知:Ti3++Fe3++H2O=TiO2++Fe2++2H+)。
①加入金属铝的作用除了还原TiO2+外,另一个作用是__。
②滴定时所用的指示剂为__(填字母)。
a.酚酞溶液b.KSCN溶液c.KMnO4溶液d.淀粉溶液③样品中TiO2的质量分数为__%。
(Ti相对分子质量为48)【来源】河北省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三下学期3月23日满分练理综测试化学试题【答案】温度计冷凝回流 B 用含水20%的乙醇溶液代替水,缓慢滴加Ti(OC4H9)4+2H2O=TiO2+4C4H9OH a 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形成氢气氛围,防止Ti3+在空气中被氧化 b 80【解析】【分析】以钛酸四丁酯[Ti(OC4H9)4]为原料,在三颈烧瓶中反应可得到二氧化钛溶胶,再经过干燥、灼烧即可得纳米TiO2。
高考化学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题练习(带答案)

高考化学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题练习(带答案)离子平衡指在弱电解质溶液中,未离解的分子和其离子间树立的静态平衡关系。
以下是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专题练习,请考生留意做题质量。
1.HA为酸性略强与醋酸的一元弱酸,在0.1 molL-1 NaA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c(Na+)c(A-)c(H+)c(OH-)B.c(Na+)c(OH-)c(A-)c(H+)C.c(Na+)+ c(OH-)= c(A-)+ c(H+)D.c(Na+)+ c(H+) = c(A-)+ c(OH-).关于0.1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选项是A.降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B.c(Na+)=2c(SO32―)+ c(HSO3―)+ c(H2SO3)C.c(Na+)+c(H+)=2 c(SO32―)+ 2c(HSO3―)+ c(OH―)D.参与大批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3.关于常温下PH为2的盐酸,传述正确的选项是A.c(H+) = c(Cl) + c(OH)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C.由H2O电离出的c(H+) = 1.0 1012 molL1D.与等体积0.01 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 = c(CH3COO).50℃时,以下各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pH=4的醋酸中:c(H+)= 4.0molL-1B.饱和小苏打溶液中:c(Na+)= c(HCO3-)C.饱和食盐水中:c(Na+)+ c(H+)= c(Cl-)+c(OH-)D.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 1.010-2molL-1.常温下,0.2 mol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局部微粒组成及浓度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HA为强酸B.该混合液pH=7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D.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关于常温下pH=pH=3的醋酸,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pH=c(H+)=c(-) + c(OH-)B.pH=3的醋酸c(H+)= molL-1C.pH=pH=3的醋酸D.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关于常温下0.1 molL-1氨水和0.1 molL-1醋酸,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0.1 molL-1氨水,溶液的pH=13B.0.1 molL-1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c(H+)和c(OH-)都减小C.0.1 molL-1醋酸溶液中:c(H+)=c(CH3COO-)D.0.1 molL-1醋酸与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CH3COO-)c(OH-)c(H+).室温下,将一元酸HA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数据如表:实验编号起始浓度c(HA) 起始浓度c(NaOH) 反响后溶液的pH ① 0.1 molL-1 0.1 molL-1 9 ② x 0.2molL-1 7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实验①反响前HA溶液中c(H+)=c(OH-)+ c(A-)B.实验①反响后溶液中c(A-)c(Na +)C.实验②反响前HA溶液浓度x0.2 molL-1D.实验②反响后溶液中c(A-)+ c(HA)= c(Na+).HF为一元弱酸,在0.1molL-1 NaF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c(Na+)c(F-)c(H+)c(OH-)B.c(Na+)c(OH-)c(F-)c(H+)C.c(Na+) + c(OH-)=c(F-) + c(H+)D.c(Na+) + c(H+)=c(F-) + c(OH-).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① ② ③ ④ pH 11 11 3 3 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盐酸 A.区分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④③B.①、②中区分参与过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C.①、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4+)c(Cl-)c(H+)c(OH-)D.VaL ④与VbL ②溶液混合后,假定混合后溶液pH=4那么Va ∶Vb= 9∶11.关于0.1 molL-1 NH4Cl溶液,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c(Cl-)c(H+)c(NH4+)c(OH-)B.c(H+)=c(NH3H2O)+ c(OH-)C.加水稀释,溶液中一切离子的浓度均减小D.向溶液中参与大批CH3COONa固体,NH4+的水解水平增大2.对常温下0.1mo1/L的醋酸溶液,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3mo1/LB. c(CH3COOH)c(H+)c(CH3COOc(OH)C.与同浓度的盐酸区分加水稀释10倍:pH(醋酸)pH (盐酸)D.与等浓度等体积NaOH溶液反响后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ˉ)=0.1mo1/L3.醋酸、醋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及其对应的平衡常数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溶液混合,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对混合溶液停止微热,K1增大、K2减小B 混合溶液PH7C 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D 温度不变,假定在混合溶液中参与大批NaOH固体,c(CH3COO)减小.以下关于电解质溶液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常温下,Na2CO3溶液的pH7B.0.1mol/L Na2CO3溶液在35℃时碱性比25℃强,说明该水解反响是是放热反响C.常温下.pH=7的NH4Cl与氨水的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为:c(Cl-)=c(NH4+)c(H+)=c(OH一)D.常温下,中和pH与体积均相反的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相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c(Na+)+c(H+)=c(OH-)+c(HCO) +2c(CO)B.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以下各溶液的pH:NaOHNa2CO3 NaHCO3 NH4ClC.向冰醋酸中逐滴加水,醋酸的电离水平、pH均先增大后减小D.常温下,pH=1的稀硫酸与醋酸溶液中,c (SO42-)与c(CH3COO-)之比为2∶1.常温下,Na2CO3溶液中有平衡:CO32-+H2OHCO3-+OH-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Na2CO3溶液中:c(Na+)c(CO32-)c(OH-)c(H+)B.参与NaOH固体,溶液pH减小C.Na2CO3溶液中:c(Na+)+c(H+)= 2c(CO32-)+c(OH-)D.降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响方向移动.以下各溶液的表达中的是()A.等pH的硫酸与醋酸稀释后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那么曲线Ⅱ表示的是醋酸的稀释图像B.溶有等物质的量的NaClO、NaHCO3的溶液中:c(HClO)+c(ClO-)=c(HCO3-)+c(H2CO3)+c(CO32-)C.假定NH4HCO3溶液、NH4HSO4溶液中c(NH4+)相等,那么:c(NH4HSO4)D.某温度下Ksp(CH3COOAg) = 2.810-3,浓度均为0.1 molL-1的AgNO3溶液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一定能发生CH3COOAg沉淀.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B.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c(CH3COOH)=2c(Na+)C.常温下,向NH4Cl溶液中参与氨水至溶液的pH=7,此时溶液中cNH4+)cC1-D.0.1molL-1NaHCO3溶液:c(Na+)c(HCO3-)c(OH-)c(H+) .:25 ℃时,CaCO3的Ksp=2.810-9,CaCO3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
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本章笔答题答题语言再规范练习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本章笔答题答题语言再规范练习1.在80℃时,纯水的pH值小于7,为什么?答案室温时,纯水中的c(H+)=c(OH-)=10-7mol·L-1,又因水的电离(H2O??H++OH-)是吸热过程,故温度升高到80℃,电离程度增大,致使c(H+)=c(OH-)>10-7mol·L-1,即pH<7。
2.甲、乙两瓶氨水的浓度分别为1mol·L-1和0.1mol·L-1,则甲、乙两瓶氨水中c(OH-)之比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请说明理由。
答案甲瓶氨水的浓度是乙瓶氨水的浓度的10倍,故甲瓶氨水的电离程度比乙瓶氨水的电离程度小,所以甲、乙两瓶氨水中c(OH-)之比小于10。
3.(1)若在空气中加热MgCl2·6H2O,生成的是Mg(OH)Cl或MgO,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Cl2·6H2O===Mg(OH)Cl+HCl↑+5H2O↑,MgCl2·6H2OMgO+2HCl↑+5H2O↑或Mg(OH)ClMgO+HCl↑。
用电解法制取金属镁时,需要无水氯化镁。
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时,能得到无水MgCl2,其原因是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的水解,且带走MgCl2·6H2O受热产生的水蒸气,故能得到无水MgCl2。
(2)Mg(OH)2沉淀中混有的Ca(OH)2应怎样除去?写出实验步骤。
答案加入MgCl2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水洗涤。
4.为了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SO4,其操作是滴加H2O2溶液,稍加热;当Fe2+完全转化后,慢慢加入Cu2(OH)2CO3粉末,搅拌,以控制pH=3.5;加热煮沸一段时间,过滤,用稀硫酸酸化滤液至pH=1。
控制溶液pH=3.5的原因是使Fe3+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而Cu2+不会转化为Cu(OH)2沉淀。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及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及答案解析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实验室以工业废渣(主要含CaSO 4·2H 2O ,还含少量SiO 2、Al 2O 3、Fe 2O 3)为原料制取轻质CaCO 3和(NH 4)2SO 4晶体,其实验流程如下:(1)室温下,反应CaSO 4(s)+23CO -(aq)CaCO 3(s)+24SO -(aq)达到平衡,则溶液中()()2423SO CO c c --=________[K sp (CaSO 4)=4.8×10−5,K sp (CaCO 3)=3×10−9]。
(2)将氨水和NH 4HCO 3溶液混合,可制得(NH 4)2CO 3溶液,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浸取废渣时,向(NH 4)2CO 3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
(3)废渣浸取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
控制反应温度在60~70 ℃,搅拌,反应3小时。
温度过高将会导致CaSO 4的转化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保持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和溶剂的量不变,实验中提高CaSO 4转化率的操作有________。
(4)滤渣水洗后,经多步处理得到制备轻质CaCO 3所需的CaCl 2溶液。
设计以水洗后的滤渣为原料,制取CaCl 2溶液的实验方案:______[已知pH=5时Fe(OH)3和Al(OH)3沉淀完全;pH=8.5时Al(OH)3开始溶解。
实验中必须使用的试剂:盐酸和Ca(OH)2]。
【来源】2019年江苏卷高考化学试题【答案】1.6×104 3HCO -+NH 3·H 2O+4NH +23CO -+H 2O(或3HCO -+NH 3·H 2O +4NH +23CO -+H 2O) 增加溶液中23CO -的浓度,促进CaSO 4的转化温度过高,(NH 4)2CO 3分解 加快搅拌速率 在搅拌下向足量稀盐酸中分批加入滤渣,待观察不到气泡产生后,过滤,向滤液中分批加入少量Ca(OH)2,用pH 试纸测量溶液pH ,当pH 介于5~8.5时,过滤【解析】【分析】(1)反应CaSO 4(s )+CO 32-(aq )CaCO 3(s )+SO 42-(aq )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2423c SO c CO --()(),结合CaSO 4和CaCO 3的K sp 计算; (2)氨水与NH 4HCO 3反应生成(NH 4)2CO 3;加入氨水抑制(NH 4)2CO 3的水解; (3)温度过高,(NH 4)2CO 3分解,使CaSO 4转化率下降;保持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和溶剂的量不变,提高CaSO 4转化率即提高反应速率,结合反应的特点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4)根据工业废渣中的成分知,浸取、过滤后所得滤渣中含CaCO 3、SiO 2、Al 2O 3和Fe 2O 3;若以水洗后的滤渣为原料制取CaCl 2溶液,根据题给试剂,首先要加入足量盐酸将CaCO 3完全转化为CaCl 2,同时Al 2O 3、Fe 2O 3转化成AlCl 3、FeCl 3,过滤除去SiO 2,结合题给已知,再利用Ca (OH )2调节pH 除去Al 3+和Fe 3+。
高考化学(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专题11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下列事实中,能说明MOH是弱碱的有( )①0.1 mol·L-1MOH溶液可以使酚酞试液变红②0。
1 mol·L-1 MCl溶液呈酸性③0。
1 mol·L-1 MOH溶液的导电能力比0。
1 mol·L-1NaOH溶液弱④等体积的0。
1 mol·L-1 MOH溶液与0。
1 mol·L-1 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A.①②③B.②③C.②④ D.③④【答案】:B2.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 ℃时,用0.1 m 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N2(g)+O2(g)2NO(g) ΔH〉0,正、逆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C.图③中曲线表示10 mL 0。
01 mol·L-1醋酸的电离度α随加水量的变化D.图④中曲线表示AgCl的溶度积K sp随盐酸浓度c(HCl)的变化【解析】:强酸与强碱的滴定终点,pH会发生较明显变化,有一个突变区间,A错;随着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在增大,B错;弱电解质的电离度随着加水量增加逐渐增大(越稀越电离),C正确;K sp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只受温度的影响,D错。
【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的离子积常数K w只与温度有关,但外加酸、碱、盐一定会影响水的电离程度B.K sp不仅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还与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有关C.常温下,向10 mL pH=3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中错误!的值减小D.常温下,在0.10 mol·L-1的NH3·H2O溶液中加入少量NH4Cl晶体,能使溶液的pH减小,错误!的值增大【答案】:D4.25 ℃的条件下,稀硫酸和硫酸铵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分别如下表所示:稀硫酸(NH4)2SO4溶液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1。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练9---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练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专练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2019·河南洛阳质检]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措施是( )A.向水中通入SO2 B.将水加热煮沸C.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D.向水中加入NaCl固体答案:A解析:向水中通入SO2,SO2与水发生反应生成H2SO3,抑制水的电离,所得溶液呈酸性,则有c(H+)>c(OH-),A正确;将水加热煮沸,促进水的电离,但水仍呈中性,则有c(H+)=c(OH-),B错误;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Na与水反应生成NaOH,抑制水的电离,所得溶液呈碱性,则有c(H+)<c(OH-),C错误;向水中加入NaCl固体,而NaCl是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对水的电离平衡无影响,D错误。
2.室温时,pH=10的氨水和Na2CO3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前者与后者之比为( )A.1:1 B.10-10:10-4C.10-4:10-10 D.10-10:10-7答案:B解析:pH=10的氨水中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等于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0-10 mol·L-1,pH=10的碳酸钠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10-4 mol·L-1,前者与后者之比为10-10:10-4。
3.[2019·四川南充一诊]25 ℃时,0.1 mol·L-1的3种溶液:①盐酸、②氨水、③CH3COONa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种溶液中pH最小的是①B.3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③C.①与②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D.①与③等体积混合后:c(Na+)>c(Cl-)>c(H+)>c(CH3COO-)>c(OH-) 答案:D解析:盐酸呈酸性,氨水和CH3COONa溶液呈碱性,则pH最小的是盐酸,A正确;盐酸和氨水抑制水的电离,CH3COONa因发生水解而促进水的电离,故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H3COONa,B正确;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氨水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由于NH+4发生水解而使溶液呈酸性,C正确;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和CH3COONa溶液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H3COOH和NaCl,由于Na+、Cl-均不发生水解,则有c(Na+)=c(Cl-),D错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考点1《水溶液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考点1《水溶液考点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含解析)1.(2021・河南安阳一中联考)25 ℃时,向盛有50 mL pH=2的HA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pH=13的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 mol・L1-B.b→c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原因是溶液中发生了吸热反应 C.a→b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A)=c(Na) D.25 ℃时,HA的电离平衡常数K约为1.43×102--+解析:A项,恰好中和时混合溶液温度最高,即b点,此时消耗氢氧化钠0.004 mol,得出HA的浓度为0.08 mol・L1,错误;B项,b→c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NaOH-溶液的加入,错误;C项,NaA呈碱性,HA呈酸性,a→b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呈中性,存在:c(A)=c(Na),正确;D项,电离平衡常数K=c(H)・c(A)/c(HA)=0.01×0.01÷0.08=1.25×103,错误。
--++-答案:C2.(2021・北京顺义区模拟)25 ℃时,0.1 mol/L的CH3COOH溶液pH=3,0.1 mol/L的HCN溶液pH=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COOH与HCN均为弱酸,酸性:HCN>CH3COOH B.25 ℃时,水电离出来的c(H)均为10+-11mol/L的两种酸,酸的浓度:HCN>CH3COOHC.25 ℃时,浓度均为0.1 mol/L的CH3COONa和NaCN溶液中,pH大小:CH3COONa>NaCND.25 ℃时,pH均为3的CH3COOH与HCN溶液各100 mL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反应,消耗NaOH溶液体积:CH3COOH>HCN解析:同浓度时CH3COOH溶液pH小,酸性较强,A错误;水电离出来的c(H)均为10-11+mol/L的两种酸,溶液中c(H)=103 mol/L,由于酸性CH3COOH>HCN,故酸的浓度:+-HCN>CH3COOH,B正确;同浓度的CH3COONa和NaCN,NaCN易水解,pH大小:NaCN>CH3COONa,C错误;pH均为3的CH3COOH与HCN,HCN浓度大,消耗NaOH溶液体积:HCN>CH3COOH,D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题型十一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已知常温下0.1 mol/L NaHSO3溶液的pH<7,将10 mL 0.1 mol/L Ba(OH)2溶液缓慢滴加到10 mL 0.1 mol/L NaHSO3溶液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0.1 mol/L NaHSO3溶液中HS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B.当加入的Ba(OH)2溶液体积小于5 mL时,溶液中的反应为:2HS+Ba2++2OH-BaSO3↓+2H2O+S
C.滴加过程中,溶液中白色沉淀不断增加
D.当加入Ba(OH)2溶液体积为7.5 mL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S)>c(OH-)>c(H+)
2.25 ℃时,浓度均为0.1 mol·L-1的溶液,其pH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强弱:H2CO3>HF
B.①和②中溶质均未水解
C.离子的总浓度:①>③
D.④中:c(HC)+2c(H2CO3)=0.1 mol·L-1
3.常温下,向100 mL 0.01 m ol·L-1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 mol·L-1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OH为一元强碱,HA为一元强酸
B.K 点对应的溶液中:c(M+)+c(MOH)=c(A-)
C.K点对应的溶液中:c(MOH)+c(OH-)-c(H+)=0.005 mol·L-1
D.N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4.已知:pK a=-lg K a。
25 ℃时,H2SO3的p=1.85,p=7.19。
常温下,用0.1 mol·L-1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H2SO3溶液的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所得溶液中:2c(H2SO3)+c(S)=0.1 mol·L-1
B.b点所得溶液中:c(H2SO3)+c(H+)=c(S)+c(OH-)
C.c点所得溶液中:c(Na+)>3c(HS)
D.d点所得溶液中:c(Na+)>c(S)>c(HS)
5.常温下,向0.1 mol·L-l Na2A溶液中,不断通入HCl,H2A、HA-、A2-在溶液中所占物质的量分数(δ)与pO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A的二级电离平衡常数为10-10
B.随着HCl的通入,先减小后增大
C.当溶液呈中性时:c(Na+)=c(HA-)+2c(A2-)
D.将等浓度、等体积的Na2A与H2A溶液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6.25 ℃时,用浓度为0.100 0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 0 mol/L的两种酸HX、HY的溶液(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HX<HY
B.由表中数据可估算出K a(HX)≈10-5
C.HY溶液和HX溶液混合,c(H+)=c(X-)+c(Y-)+c(OH-)
D.上述②反应后的HY溶液中:c(Na+)>c(Y-)>c(OH-)>c(H+)
答案精解精析
热点题型十一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D 已知常温下0.1 mol/L NaHSO3溶液的pH<7,说明HS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A正确;当加入的Ba(OH)2溶液体积小于5 mL时,NaHSO3过量,则Ba(OH)2完全反应,所以Ba2+与OH-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1∶2,故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S+Ba2++2OH-BaSO3↓+2H2O+S,故B正确;随着Ba2+和OH-浓度的增加,滴加过程中不断产生BaSO3沉淀,所以滴加过程中,溶液中白色沉淀不断增加,故C正确;当加入Ba(OH)2溶液体积为7.5 mL时,Ba(OH)2的物质的量为7.5×10-4mol,而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0×10-3mol,
所以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为1.0×10-3mol,而S的物质的量为1.0×10-3mol-7.5×10-4mol=2.5×10-4 mol,OH-的物质的量为1.5×10-3 mol-1.0×10-3mol=0.5×10-3 mol,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
为:c(Na+)>c(OH-)>c(S)>c(H+),故D错误。
2.C A项,观察表中数据知,NaHCO3的碱性强于NaF,说明NaHCO3的消解程度大于NaF,故HF的酸性比H2CO3强。
B项,①中溶质为NaCl,不发生水解;②中溶质为CH3COONH4,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C项,两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小于①。
D项,由物料守恒知,c(H2CO3)+c(HC)+c(C)=0.1 mol·L-1。
3.C 0.01 mol·L-1 HA溶液的pH=2,则HA是强酸,N点溶液呈中性,加入51 mL MOH溶液混合溶液呈中性,说明MOH为弱碱,故A错误;K点溶液中MA和MOH的物质的量相等,由物料守恒可知c(M+)+c(MOH)=2c(A-),故B错误;在K点时混合溶液体积是加入的MOH溶液体积的2倍,由物料守恒结合溶液体积变化可知
c(MOH)+c(M+)=0.01 mol·L-1,根据电荷守恒得
c(M+)+c(H+)=c(OH-)+c(A-),c(MOH)+c(OH-)-c(H+)=c(M+)-c(A-)+c(MOH)=0.01 mol·L-1-0.005
mol·L-1=0.005 mol·L-1,故C正确;由图像可知,N点溶液呈中性,水电离的H+为10-7mol·L-1,K点溶液呈碱性,MOH电离的OH-抑制了水的电离,水电离的H+小于10-7mol·L-1,所以N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K点,故D错误。
4.A 题述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NaOH+H2SO3NaHSO3+H2O、NaHSO3+NaOHNa2SO3+H2O,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HSO3和H2SO3,因为滴定过程中溶液体积增大,根据物料守恒得出c(H2SO3)+c(HS)+c(S)<0.1 mol·L-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K a1=,此时溶液的pH=1.85,即c(H+)=10-1.85,推出c(HS)=c(H2SO3),代入
c(H2SO3)+c(HS)+c(S)<0.1 mol·L-1,得出:2c(H2SO3)+c(S)<0.1 mol·L-1,故A错误;b点加入20 mL NaOH溶液,NaOH和H2SO3恰好反应生成NaHSO3,溶质为NaHSO3,根据电荷守
恒:c(Na+)+c(H+)=c(OH-)+c(HS)+2c(S),根据物料守恒:c(Na+)=c(H2SO3)+c(HS)+c(S),因此
有c(H2SO3)+c(H+)=c(S)+c(OH-),故B正确;c点溶质为Na2SO3和NaHSO3,根据电离平衡常数
K a2=,此时溶液的pH=7.19,即c(H+)=10-7.19,推出c(S)=c(HS),根据电荷守
恒:c(Na+)+c(H+)=c(HS)+2c(S)+c(OH-),即c(Na+)+c(H+)=3c(HS)+c(OH-),此时c(H+)<c(OH-),故
c(Na+)>3c(HS),C正确;d点溶质为Na2SO3和NaHSO3,且n(Na2SO3)>n(NaHSO3),溶液中离子浓
度:c(Na+)>c(S)>c(HS),故D正确。
5.B 当pOH=10时,c(H+)=l0-4mol·L-1,HA-、A2-浓度相等,H2A的二级电离平衡常数为=10-4,
故A错误;温度不变,则H2A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不变,即不变,由于HA-的浓度先增大后减小,
则先减小后增大,故B正确;当溶液呈中性时:c(Na+)=c(HA-)+2c(A2-)+c(Cl-),故C错误;将等浓度、等体积的Na2A与H2A溶液混合后反应生成NaHA,由上述分析可知H2A的二级电离平衡常数
=10-4,则HA-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0-10,可知HA-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故D错误。
6.D 0.100 0 mol/L的HX和HY溶液的pH分别为3、1,可知HX为弱酸、HY为强酸,同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HX<HY,故A正确;0.100 0 mol/L的HX溶液的pH=3,则c(X-)≈c(H+)=10-3
mol/L,c(HX)=0.100 0 mol/L-c(X-)≈0.100 0 mol/L,则K a(HX)=≈=10-5,故B正确;HY溶液和HX溶液混合,根据电荷守恒:c(H+)=c(X-)+c(Y-)+c(OH-),故C正确;上述②反应后的溶液显中性,因为HX为弱酸,故a<20.00,由于HY为强酸,故HY过量,c(H+)>c(OH-),结合电荷守恒可知:c(Y-)>c(Na+),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Y-)>c(Na+)>c(H+)>c(OH-),故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