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程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戏曲表演程式
表演程式是戏曲先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根据戏曲舞台的表演要求,对生活中自然形态的语言和动作进行提炼、加工、概括、变形、装饰、美化,从而形成有规律可循的以“唱、念、做、打”为载体、高度综合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如西皮原板、二黄慢板、引子、定场诗、开门、关门、上马、下马、整冠、理髯等,都有固定的程式。

复杂的表演程式有起霸、趟马、走边、龙套调度、武打套路等。

(一)起霸
起霸是戏曲表演组合性的程式动作,是武将在出征前整盔束甲、完成战前准备的舞蹈身段组合,用以烘托渲染战斗即将来临的紧张气氛,充分表现了武将的英雄气概。

“起霸”一词及程式动作来源于明代沈采所作的传奇《千金记》,写楚汉相争时项羽与刘邦交战的故事。

剧中有一折戏叫《起霸》,在这折戏中,项羽有一组威武勇猛的表演动作,体现了西楚霸王的雄风。

后来的艺人们认为这套动作非常好,因此,借鉴过来并加以丰富和改善,作为一套规范化的程式套路固定下来,专用于表现各行当武将出征前英武威猛、整装待发的雄姿,并以“起霸”命名。

在表演形式上,起霸又分为整霸、半霸、男霸、女霸、正霸、反霸、单人霸、双人霸、多人霸等种类,如《挑滑车》中的高宠起霸、《扈家庄》中的扈三娘起霸、《铁龙山》中的姜威起霸、《定军山》中的黄忠起霸等,各有不同。

(二)走边
走边是武戏表演的程式套路,用于夜间蹑足潜踪,沿小径、靠墙边的秘密侦察、探走、等行动,故称“走边”。

其特点是,要求演员身手轻捷矫健,行动敏捷,运用山膀、云手、跨腿、飞脚旋子等技巧外化出路途崎岖不平、精神高度警觉的情境。

走边分为单人走边、双人走边、多人走边、响边、哑边等几种类型。

走边多应用于武生、武丑、武花脸、武小生、武旦等行当,如《石秀探庄》中的石秀、《三岔口》中的任堂惠、《林冲夜奔》中的林冲。

《八蜡庙》中的褚彪等。

(三)趟马
趟马又称“马趟子”,是表现剧中人物策马扬鞭、急速行进的戏曲表演组合程式。

它以圆场、转身、挥鞭、勒马、三打马、跨腿、踢腿、飞脚、跺泥等技术动作构成了相对固定的一套马舞动作套路,因此称之为“趟马”。

趟马多应用于武生、武小生、红生、文武老生、刀马旦、武旦、武丑等行当,如《洗浮山》中的贺天保、《悦来店》中的何玉凤等。

(四)龙套
龙套指扮演剧中兵士、夫役等随从人员及群众的戏曲行当,因身穿绣着龙图案的各色龙套而得名。

龙套在舞台上以整体出现,四人为一堂,以表示人员众多,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

龙套在舞台上有个显著特点,就是总是跟着主帅跑上跑下,运用各种上、下场程式队形以及舞台的调度变换出不同的规定情境,所以又称“跑龙套”。

如将帅出征前的出发点“大站门”“小站门”,敌我双方交战的“二龙出水”、急速行军的“扎犄角上”、“龙摆尾下”、“挖门上”、“插门下”、“倒脱靴”、“扯四门”“一翻两翻”等。

各种龙套舞台调度达上百种之多。

谢谢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