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枫树上的喜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枫树上的喜鹊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能够复述课文内容,提高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
1. 课文内容:枫树上的喜鹊
2. 生字词:枫、树、喜、鹊、窝、里、叫、声、听、到、看、见、欢、快、跳、舞、歌、唱、回、来、笑、容、开、心
3. 词汇拓展:枫叶、喜鹊、鸟窝、叫声、欢乐、舞蹈、歌声、回来、笑容、开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拟人化描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生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1. 教具:枫树上的喜鹊图片、生字卡片、PPT课件
2. 学具:田字格纸、铅笔、橡皮、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展示枫树上的喜鹊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2)引出课题:枫树上的喜鹊。

2. 学习生字词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查找词语意思。

(3)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模仿书写。

3. 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强调拟人化描述的表达方式。

(3)学生分组练习朗读,互相评价。

4. 理解课文内容
(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3)学生讨论:喜鹊在枫树上做什么?它们的心情如何?
5. 拓展活动
(1)学生模仿喜鹊的动作,进行角色扮演。

(2)学生创作关于喜鹊的小诗或故事,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
1. 枫树上的喜鹊
2. 生字词:枫、树、喜、鹊、窝、里、叫、声、听、到、看、见、欢、快、跳、舞、歌、唱、回、来、笑、容、开、心
3. 词汇拓展:枫叶、喜鹊、鸟窝、叫声、欢乐、舞蹈、歌声、回来、笑容、开心
七、作业设计
1. 抄写生字词,每个词抄写3遍。

2. 用“枫、树、喜、鹊”四个字组成词语,至少写出5个。

3. 课后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写一篇观察日记。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朗读课文、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充分
感受到了喜鹊在枫树上的快乐生活。

学生在学习生字词的过程中,积
极参与,掌握了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学生能
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表达了对喜鹊的喜爱之情。

拓展活动中,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了关于喜鹊的小诗和故事,提高了表达能力。

整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大自然和动物
的关注度有所提高,环保意识得到了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
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课堂互动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 教师引出课题:枫树上的喜鹊。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
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二、学习生字词
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对生字词有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查找词语意思。

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模仿书写。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为实际运用做好准备。

三、朗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2.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强调拟人化描述的表达方式。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表达能力。

3. 学生分组练习朗读,互相评价。

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四、理解课文内容
1.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这个环节可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学生讨论:喜鹊在枫树上做什么?它们的心情如何?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拓展活动
1. 学生模仿喜鹊的动作,进行角色扮演。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喜鹊的快乐生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学生创作关于喜鹊的小诗或故事,进行分享。

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
应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
提供拓展学习的机会,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2.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
过设置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3. 注重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自主
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
发现学生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
素质。

六、板书设计
1. 突出重点:板书应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生字词、课文主
题等,使学生一目了然。

2. 逻辑清晰:板书设计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有助于学生理解
和记忆课文内容。

3. 图文并茂:适当使用图表、图片等元素,使板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适时更新: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教师应及时更新板书内容,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课文。

七、作业设计
1. 针对性强: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针对性强,有助
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层次分明:作业设计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分层设计,满足
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如观察日记、小诗创作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及时反馈: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提高作业质量。

八、课后反思
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学生对
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反思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学生参与度如何: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存在需要调整的地方。

4. 教学效果如何评价: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通过学生的
表现和反馈来评价教学效果,如何改进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