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粉相在下扬子古生界烃源岩研究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热解地球化学特征
南京幕府 山 下 寒 武 统 幕 府 山 组 剖 面 中 (表 2), TOC 含 量 为 0.15% ~3.77%,平 均 为 1.84%。 样 品 的 Tmax 分 布 于 461~608 ℃,平 均 值 高 达 553.86 ℃,表明地层中有机质已普遍进入过成熟热 演化阶段。由于成熟度较 高,样 品 现 今 的 S1、S2、S1 +S2及 HI(氢指数)普遍 偏 低(分 别 为 0~0.01、0~ 0.12、0~0.13和0~22mg/g),而 OI(氧指数)偏 高 (平均值为 132.44 mg/g),运 用 这 些 指 标 已 不 能 正 确反映有机质的类型和生烃潜力。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40872089);中 国 石 油 化 工 有 限 公 司 科 技 局 基 金 (g0800-07-zs-188)
作 者 简 介 :张 淼 (1983— ),博 士 生 ,研 究 方 向 为 沉 积 和 储 层 研 究 , E-mail:dvmichael@163.com
8 8 海 洋 地 质 与 第 四 纪 地 质
2011 年
幕府山组 而 言,A 代 表 无 定 形 含 量,B 含 量 为 0,C 代表木质含量,D 代表碳屑和动物体的含量之和;栖 霞组中,A 代表无定形含量,B 代表藻类、菌孢体、孢 粉粒和动物碎屑的含量之和,C 代表木质含量,D 代 表丝碳含量。
3 有机质组成、来源及类型
幕 府 山 组 有 机 质 极 其 丰 富 ,但 种 类 较 单 一 (图 2、 图3)。有机质几乎 全 部 被 无 定 形 统 治 着,形 态 为 分 散 的 微 粒 状 或 团 块 状 ,其 含 量 普 遍 在 90% 以 上 ,甚 至 高达100%;粉砂质泥岩样品含较多的木质组织;未见 孢 粉 和 疑 源 类 ,但 见 个 别 黄 铁 矿 化 动 物 体 。 所 有 组 分 均无荧光显示,表明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
关 键 词 :孢 粉 相 ;高 成 熟 度 烃 源 岩 ;幕 府 山 组 ;栖 霞 组 中 图 分 类 号 :P618.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0256-1492(2011)03-0087-06
下扬子地区自 晋 宁 运 动 以 来,经 历 了 漫 长 的 演 化过程,是一个 多 旋 回 沉 积 盆 地[1-3],其 古 生 界 地 层 主 要 发 育 下 寒 武 统 、上 奥 陶 统 — 下 志 留 统 、下 二 叠 统 和上二叠统4套区域性烃源岩层[4]。由于成熟 度 普 遍较高,传统方法(如 热 解 等)在 烃 源 岩 评 价 方 面 的 应 用 受 到 限 制 ,给 该 区 油 气 勘 探 带 来 困 难 。 因 此 ,探 索更为有效的烃源岩研究和评价方法仍是当前亟待 解决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
收 稿 日 期 :2011-01-20;改 回 日 期 :2011-04-13. 周 立 君 编 辑
图 1 下 扬 子 古 生 界 烃 源 岩 剖 面 位 置 Fig.1 Location of the sections of the Lower Cambrian
Mufushan Formation and the Lower Permian Chihsia Formation
幕府 山 组 有 机 质 由 无 定 形 组 分 所 统 治,低 等 水 生生物是 其 主 要 来 源[8-11];栖 霞 组 地 层 有 机 质 种 类 较 丰 富 ,但 仍 以 水 生 生 物 供 应 为 主 ,部 分 样 品 中 含 一 定量陆源丝碳类有机质。从有机质类型指数来看, 幕府山组类型指数平均为 86,有机 质 类 型 全 为 腐 泥 型(Ⅰ 型 和 Ⅱ1 型 ),Ⅰ 型 (Ti分 布 于 84~100)占 77.8%,Ⅱ1型(Ti分布 于 43~50)占 22.2%。 栖 霞 组类 型 指 数 分 布 于 -73.9~96.5,平 均 为 54.8;其 中,腐泥型有 机 质 占 68% (Ⅰ 型 (Ti分 布 于 82.3~ 96.5)占 32%、Ⅱ1 型 (Ti分 布 于 55.3~79.1)占
4 烃源岩形成环境分析
无定形有机质通常是缺氧海盆环境沉积物中的 主要有机质成分,在 非 海 相 地 层 中 有 时 也 会 占 据 优 势,但同样也 与 厌 氧 或 缺 氧 环 境 有 关[8],因 此,无 定 形有机质大量产出时可以指示缺氧的还原环境的存 在;而相对丰富的具 结 构 的 植 物 碎 屑 (包 括 木 质、碳 屑 和 丝 碳 等 )常 与 近 岸 高 能 环 境 有 关 ;无 定 形 与 植 物 碎屑的比例反映两个方面(图5):一 是 判 断 孢 粉 相
图 2 下 扬 子 古 生 界 烃 源 岩 主 要 有 机 质 特 征 a、b、c为 幕 府 山 组 有 机 质 照 片 ,分 别 为 无 定 形 有 机 质 、碳 化 木 质 组 织 和 碳 化 或 黄 铁 矿 化 动 物 (铸 )体 ;
d~h 来 自 栖 霞 组 ,分 别 为 无 定 形 、降 解 木 质 组 织 、丝 碳 类 、动 物 骨 骼 (透 射 光 )和 动 物 骨 骼 (荧 光 ); 古生代的木质组织是指那些具细胞结构的结构有机质 ,不一定是陆生的,水生植物或宏观藻类也可以具细胞结构
2011 年 6 月 海 洋 地 质 与 第 四 纪 地 质
第 31 卷 第 3 期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
DOI:10.3724/SP.J.1140.2011.03087
Vol.31,No.3 June,2011
为法国 ROCK EVAL-6标准型热解仪)和孢粉相分 析。孢粉 相 分 析 经 过 标 准 的 HCl-HF 分 析 流 程[7] 后,将所得 孢 粉 残 留 物 制 成 薄 片,在 ZEISS Axios- kop 2型显微 镜 下 进 行 透 射 光 和 荧 光 显 微 观 察,观 察各类孢粉有机质 的 形 态 和 荧 光 特 征 等,并 分 别 统 计 各 类 有 机 质 颗 数 (面 积 比 )。 有 机 质 分 类 参 照 李 建 国(2005)[8]的 分 类 方 案 进 行,本 次 研 究 所 涉 及 的 主 要有机质类 型 见 表 1。 根 据 有 机 质 统 计 结 果,按 以 下 公 式 计 算 类 型 指 数 (Ti),并 划 分 干 酪 根 类 型 :Ti= (100A+50B-50C-100D)/(A+B+C+D);Ti在 80以上为Ⅰ型,80~40 为 Ⅱ1型,40~0 为 Ⅱ2型,小 于0为Ⅲ型;式中 A、B、C、D 分别代表无定形体、壳 质组(藻类、菌孢体、孢 粉 粒、动 物 骨 骼)、镜 质 组 (木 质 等)和惰质组(丝碳 、黑色团块及动 物 铸 体 等),对
表 2 下 扬 子 古 生 界 烃 源 岩 岩 石 热 解 地 球 化 学 特 征 Table 2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ck thermolysis
剖面
TOC S1 /%
S2 S1+S2 HI mg/g
OI Tmax /℃
南京 0.15~ 0~ 0~ 0~ 0~ 6~ 461~
下扬子下寒 武 统 幕 府 山 组 以 发 育 海 湾—泻 湖 相 暗 色 泥 、页 岩 烃 源 岩 为 特 征 ,烃 源 岩 厚 度 可 达 几 十 米 至 二 三 百 米 ,下 二 叠 统 栖 霞 组 以 浅 海 碳 酸 盐 岩 沉 积 为 主 ,其 中 烃 源 岩 层 可 达 40 m 以 上 。 [4-6] 本 次 以 这 两 套 烃 源 岩 层 为 研 究 对 象 ,运 用 孢 粉 相 方 法 ,在 明 确 有 机 质 组 成 的 基 础 上 ,分 析 了 有 机 质 的 来 源 、类 型 及 烃 源 岩 形 成 环 境 ,旨 在 为 该 区 广 泛 发育的高演化烃源岩的评价及研究提供一些新的 思路。
表 1 有 机 质 分 类 和 次 级 分 类[8] Table 1 Organic matter types and subtypes[8]
分类
次级分类
无结构有机质
团块和微粒状无定形
结构有机质
木 质 、丝 碳 及 碳 屑 、动 物 (铸 )体 、动 物 碎 屑
孢型
藻 类 、孢 粉 粒 、菌 孢 体
南京栖霞山栖霞 组 剖 面 中(表 2),TOC 含 量 为 0.05%~1.52%,平均 为 0.32%。 样 品 的 Tmax 值 分布范围为 362~561 ℃,其 中 Tmax 在 425~525 ℃范围的样品数占整个剖面 样 品 的 80%,说 明 栖 霞 组有机质总体处于成熟—高成熟热演化阶段。样品 现今的 S1、S2、S1+S2及 HI也普遍偏低(平均值分 别 为0.03、0.62、0.66和 85.68 mg/g),而 OI较 高 (平 均 值 为 238.36 mg/g)。
幕府山组
3.77 0.004) (0.04)
22 317 608 (4) (132.44)(553.86)
南京 0.05~ 0~ 0~ 0~ 0~ 22~ 362~
栖霞组
1.52 0.34 4.42 4.76 529 588 561 (0.32) (0.03) (0.62) (0.66) (85.68)(238.36)(454.8)
36%),腐殖型有 机 质 占 32%(Ⅱ2型(Ti分 布 于 8~ 36.7)占24%、Ⅲ 型(Ti分 布 于 -13.4~ -73.9)占 8%)。从有机质类 型 结 果 来 看,幕 府 山 组 和 大 部 分 栖霞组地层中有机质在未大量产烃之前应具有较高 的生烃 潜 力 ,但 [8-9,12] 由 于 经 历 了 较 高 的 热 演 化 过 程 ,目 前 大 部 分 有 机 质 已 无 荧 光 显 示 ,其 残 余 生 烃 潜 力也普遍偏低。
Fig.2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organic matters
第 3 期
张 淼 ,等 :孢 粉 相 在 下 扬 子 古 生 界 烃 源 岩 研 究 中 的 应 用
89
栖霞组有机质种 类 较 多 (图 2、图 4),主 要 有 无 定形、木质和丝碳等 结 构 有 机 质 以 及 孢 粉 粒 及 菌 孢 体等孢型。各类有机质含量在地层中的分布变化较 大,但 以 无 定 形 最 为 丰 富,其 含 量 平 均 为 71.1%。 样 品 中 大 部 分 有 机 质 (无 定 形 和 木 质 组 分 等 )也 已 不 显荧光性,仅部分动 物 骨 骼 和 群 体 藻 类 有 荧 光 性 显 示 ,表 明 有 机 质 演 化 程 度 普 遍 较 高 。
1 样品与方法
本次分析样品采自南京幕府山的幕府山组和栖 霞山的栖霞组 剖 面 (图 1),幕 府 山 组 包 括 5 个 页 岩 样 品 和 4 个 粉 砂 质 泥 岩 样 品 ,栖 霞 组 25 个 样 品 以 灰 岩 为 主 。对 所 有 样 品 进 行 岩 石 热 解 分 析 (分 析 仪 器
孢粉相在下扬子古生界烃源岩研究中的应用
张 淼1,陈 清 华1,刘 峰2,蔡 进 功2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青岛 266555; 2 同济大学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 200092)
摘要:以下扬子下寒武统幕府山组泥、页岩和下二 叠 统 栖 霞 组 碳 酸 盐 地 层 为 研 究 对 象 ,运 用 孢 粉 相 方 法,在 明 确有机质组成的基础上,分析了有机质的来源、类型及烃源岩形成环境。幕府山 组 有 机 质 组 成 单 一,无 定 形 含 量 普 遍在90%以上,低等水生生物是其主要来源,有机质类型以Ⅰ型为主,烃源岩 分 布 较 为 集 中,TOC 高,类 型 好,是 较 深水、闭塞、准厌氧到厌氧的泻湖或海湾环境下的 产 物。 栖 霞 组 地 层 有 机 质 组 成 变 化 较 大,但 仍 以 无 定 形 为 主,类 型主要为混合型。由于沉积微环境变化频繁,水体缺氧程度极不稳定,导致栖霞组烃源岩层呈非均质分布,TOC 偏 低 ,类 型 相 对 较 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