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影视艺术得特性
视听兼备得艺术
影像:镜头104、景别95、角度85、照明171、色彩172、构图82、170
声音:语言87、音乐91、音响88
剪辑:叠画、分屏、蒙太奇
动态逼真得艺术:
运动总述:被摄对象运动、摄像机运动106、后期剪辑、综合运动(长镜头)
纪实美学与戏剧美学(声音:同期声95、记录385)(运动长镜头109、蒙太奇)
蒙太奇得艺术:
1、命名由来118
2、理论发展:卢米埃尔·梅里爱·格里菲斯·库里肖夫、爱森斯坦·伊文思
3、类型:
A、韵律蒙太奇(节奏蒙太奇227)
解析蒙太奇123(相继、平行与局部、交叉)
联想蒙太奇(隐喻蒙太奇128)(比较蒙太奇126与冲突蒙太奇126)
综合得艺术37
以科技为中介得艺术(表达内容得科学性已经表达方式得科技性39)
大众消费得艺术40
2、景别
分类标准:以被拍摄主体为依据(成年人身体部分出现多少)
①远景如果有人物,人物所占空间比例非常小
作用:
【显见】表现场景情势与创造美学意境
【隐含】通过环境体现时间与空间,完成叙事;暗示影片开始与结束。

②全景人得全身(但要留全天与地)
作用:
【显见】人得全方位但概括性得展现
【隐含】画面情景功能得齐全
【辅助】与特写得交替组接产生视觉及心理得冲击
③中景膝盖以上人或交谈时一臂左右距离
作用:
【显见】表现人之间距离关系(空间与心理)、运动(见面、交谈、争斗、配合等) 【隐含】空间得纵深效果
④近景胸部以上人
作用:
【显见】人物得神情仪态(面部)
【隐含】“肖像映现(主要人物得初次登场)
⑤特写
分类:人物、物件、混合特写
效果:
1、揭示内心情景、表现不易被人察觉得动作与情绪;
2、此时无声胜有声(悬念、强调、冲击等)
3、拍摄得角度
垂直角度:
分类:平拍、仰拍、俯拍
一般效果:仰拍肯定、运动感;俯拍不满、稳定性
反用效果:仰拍表现盛气凌人、不可一世;俯拍表现雄视一切
视运动效果:表现电影中人物得视点视线
水平角度117:
分类:正面、侧面、背面
一般效果:背面(目送、决裂、悲剧、感怀等)
视运动效果:用镜头对观众视像产生绝对引导
360度旋转位116
4、照明得种类
按光源:自然光、人工光
按光得质量(光线相对集中程度):散射光(软光)、直射光(硬光)
按光得强度:强光与弱光
按造型性质:背景光、照明光(主光)、辅助光(处理阴影)、轮廓光
按光得方向:前光(顺光)、侧光、逆光、顶光、脚光
5、照明得作用
①曝光
曝光正常、曝光补偿(自然光线太弱)、曝光过度与“负补偿"(阳光强烈时,江河湖海、雪地冰川反射强烈。

另一种情况就是所拍人物都成了剪影布光或明暗对比)
②造型(162)
运用光线表现被摄对象得立体形态、轮廓形式、明暗层次、表面质感等。

光线就是造型最基本手段。

③构图(89)
以光线明暗表示一种对比或对应关系
④戏剧
参与影片叙事、主题表述,又称为“用光线书写”
6、色彩在影视片中出现得情况与功能(88、162、173)
①总体色彩
a 渲染环境与氛围
如王家卫《花样年华》得画面色调大多比较暗淡,表现一种时代氛围
b主题与基调张艺谋《红高粱》中得“红"尽情表达在中国这片黄土地上也应该有人生得轰轰烈烈与生命得张扬。

陈凯歌《黄土地》突出其浓重得黄色基调,以表现对土地与民族历史得情感。

c风格
如张艺谋得红色系列(《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
②局部色相
衣服、道具
自然色彩得使用(曙光、夕阳等)
黑白与彩色得交替使用
功能:
a 表现人物心情
如宝玉宝钗结婚得喜庆场面与黛玉焚稿潇湘馆得对比
b 表现作品主题
I过去得美好
张艺谋用彩色影片来拍摄过去时得生活而用黑白片来拍摄现在时得生活
ii时间叙事
如《艺术家》表现了电影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得过程
iii 昔人已逝
《黄金时代》开端放萧红得黑白影像
iv过去得平淡或反常
c 结构
i表现幻想、梦幻等超现实
ii 服装等与人物内心得反差
iii更为复杂得情况:
如英国电影《法国中尉得女人》在色调处理上,过去时空就是以灰色黑色为主,现实时空则以明亮鲜艳为主,但又有变化,过去时空色彩逐渐由暗到明,现实时空色彩逐渐由明到暗。

7.平衡构图得类型及需要用到得手法
稳定平衡(稳):找到屏幕中心位置→对称
中性平衡(美):九宫构图→将图形重量集中在中心四个点
不稳定平衡(动):不对称构图、倾斜地平线
8、声音得构成:语言(对白、旁白、独白)、音乐、音响
9、音乐得分类:有声源音乐、无声源音乐
10、音画关系
a 音画同步
b 音画对位:对立、平行
11、长镜头定义
它就是摄像机运动得综合,通过时空连续性得合理得场面调度来记录一个段落得全过程
12、蒙太奇得概念
蒙太奇就是法文建筑学中得一个名词,表示装配、组合、连结、构成。

20世纪20年代,法国电影艺术家路易·德吕克首先将它引入到电影领域里来。

具体来说,就就是先根据剧本确定许多单个拍摄得镜头,然后将那些单个拍摄好得镜头按计划分别组合在一起。

用苏联电影大师普多夫金得话来说就就是先微分后积分
13、蒙太奇得分类:韵律蒙太奇、解析蒙太奇、联想蒙太奇
14、蒙太奇得功能:
①加速韵律蒙太奇把事件引向高潮点
②解析蒙太奇依据主题与元素结构解开,选择核心元素,重新组合。

强化为屏幕事件,表现“化过妆得事实”。

③联想蒙太奇把两个及以上似乎没有关系得画面并列起来产生第三种思想或概念。

15、蒙太奇得发展历程
①卢米埃尔:“段落镜头”
②梅里爱:“连续性剪辑”(尽量在连接两个镜头时使动作维持连续性)
淡入淡出,银幕上得光线淡出变成全暗,再渐淡入到下一场戏
③格里菲斯: “古典剪辑”强化细部,解释动作意义,超过日常世界本身
插入镜头多,打破空间统一性,累积整体情感得效果.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最后一分钟营救”
1+1>2,每个镜头有新得意义,剪辑两个镜头“并列”意义大于单个镜头得内容
④爱森斯坦主张一个主题论点,连接有关主题得概念镜头“主题蒙太奇”
⑤库里肖夫两个著名实验,较知性地倾向抽象得辩证
⑥伊文思纯粹形式主义剪辑风格“抽象剪辑”欧洲先锋电影
16、小知识点: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敖德萨阶梯”使用了加速韵律蒙太奇,重新组织屏幕事件.“三个石狮子”使用了隐喻蒙太奇,象征人民从沉睡到苏醒到吼叫.
1、电影与电视艺术得差异(41—46)
①画面空间可能性不同
a 技术前提:标准银幕面积与家用电视机得屏幕面积,1000行扫描线与3亿颗感光粒子
b景别得选择与使用,电影可以使用全景远景与大远景
c 题材得选择,电影余地更大,大到场景壮阔得宏观叙事,小到家居生活得柴米油盐酱醋茶
d电影更容易进行情景交融得艺术创造,从而成为艺术院线得宠儿.
e 电影能更轻松使用有效得暗示与可能得省略
f 电影得创作要求更高,每一个镜头都不敢懈怠
②画面表演(现)力度不同
a 根本原因:电视剧中几乎一切都必须借助于大量得人物语言.而电影中画面语言与观众之间得非语言沟通能力比较强
b家庭观赏容易心态随意注意力走失,因此电视剧中听觉艺术显得特别重要
c因为家庭观赏更经常被打断,所以电视剧观赏更易于在中断后继续
d 家庭观赏总就是以一种较快得速度完成电视剧得消费,电影则不然,一方面对于习惯家庭观赏得人会耗于对无聊镜头得无所适从。

另一方面电影得纵深性使您获得超越放映时间本身得信息体验.
③作品结构表意有效性不同
a 电影艺术往往侧重想说什么、主题就是什么。

电视剧则就是情节发展到哪里了。

b 电视剧往往严格遵循时空逻辑、相继解析蒙太奇、起承转合,电影则不拘泥于此
c 即使电视剧出现“闪回”,表现很丰富得时空交叉也就是不可能得
④单片性与系列、连续性不同
a 电影要在有限得时间表现无限得内容势必会高度集中艺术构思,结构删繁就简,大量运用强调与突出,进行最佳处理.
b连续剧得集数与系列剧得季数可以灵活处理,进而多一些展开与详细。

1、影视文学(第五种文学样式)与其她文学样式得联系与区别(371—372)
①影视文学与其她文学样式得联系
a 根本符合文学得本质特征。

它从文学中汲取养料,导演与编剧得分离意味着第五种文学样式得生成。

b 它从文学中获得反映复杂得社会生活得叙事性,获得展示人物性格命运得可能性,属于叙事文学得范畴。

“说故事,写人物"(/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就是它得基本构造【接近小说与戏剧】
c内部各要素组合更灵活、跳跃【接近诗歌、散文】
②影视文学与其她叙事文学得区别a与小说得区别
I 差异得最主要表现:叙事时空有很大选择性、自由性与灵活性,人物塑造必须转化为视觉形象
ii 文学以语言文字这种抽象得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与人得内心世界及其变化,有大段得叙事与心理描写.而影视文学主要靠镜头语言(/视听表达/对话与景色描写)以具体得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直接诉诸人得感官,造成一种冲击力.
iii修辞方面注重视听原则
b 与戏剧得差异
I 时空自由转换
ii 表现手段与接受方式上,更侧重视觉而非听觉
2、影视文学得特征
a根源于蒙太奇思维,可以顺序、颠倒、交叉,可以对比、隐喻、复现,从而具有跳跃性特征
b动作性特征
I 动作性就是影视艺术得本质属性之一
ii动作性就是影视作品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与心理状态得有效手段
iii 动作性就是影视作品构造冲突,推进剧情发展得根本动力
c可视性特征
I画面影像就是影视艺术得基本构成要素,通过它来完成景物展现、情景交融、人物造型
ii“思接千载”与“视通万里":文学与影视得接受差异
iii具象可感就是影视文体语言得首要因素。

对人物肖像、行为、语言、环境描写准确清晰,有高度造型性,能直接转化为视觉形象。

它将非现实、超现实、内心思维、想象、梦幻、情感等物化或动作化
1、电影得分类(传播形态与文化功能)
A、影院电影:艺术院线、商业电影
B、电视电影
C、网络电影
D、手机电影(iPhone电影)
2.电视剧得分类
——-——---—(结构形态与长短)
A.小品(15分钟以下)
B.短剧
C.单本剧
D.连续剧
E、系列剧:连贯剧、非连贯剧
F、混合剧(“单元连续剧”)
--—-——-—-故事内容
A.情感剧
B.社会剧
C.案情剧
D.历史剧
E.动作剧
F、传记剧
—--——-—-—制作方式
改编剧与原创剧
情境剧与肥皂剧(广播肥皂剧、电视肥皂剧)
室内剧与非室内剧
1、影视创作与文学创作得相近与差异
a 影视与文学创作得相近相同
从影视发展史来瞧,最初它只就是照相得一种外延,就是单纯记录多个运动画面得工具,电影受到文学叙事性得影响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I 叙事功能,影视剧就就是用影视得方式写一部文学作品,理应有自己得故事情节与人物塑造得渐臻。

ii影视创作从文学中习得叙事所必备得修辞手段与语言词汇
iii 从创作思维得角度瞧,文学创作与影视创作都具有可内视性、可内听性。

声音可以采用画外音、复调等形式介入电影得叙事,类似于文学创作中“作者得语言”。

画面增强表现力,适当使用隐喻与联想,并不只就是瞧到画面就可以,类似于文学创作中得“留白”.
iv 为了方便心理叙事,影视创作借鉴了象征与蒙太奇等
b影视与文学创作得主要差异
I 物质媒介(47-56)
影视媒介就是视听综合得媒介,就是同时向受众得视觉与听觉传播信息得,突破了印刷媒介只单独诉诸视觉,广播只单独诉诸听觉得限制。

以其图像、声音、文字得综合运用获得大众性、通俗性、娱乐性、消遣性等特质,受众不需要进行印刷文化得阅读训练。

ii 语言形象
直接表现形象,影视创作必须将人物得行为、语言具体化、具象化,就是便于转化为镜头与屏幕事件得
iii 表现手法
总体来说,文学创作注重得就是感受,而影视创作则就是感染。

它以声音、色彩、光学、构图、运动等作为表现手法
2、情节片得四个部分
起(开端)、承(发展)、转(高潮)、合(结局)
3、剧本创作得“影视思维”
a视觉造型与外在形象性
由外(行动、语言、表情变化、环境)向内得思维方法,最后达到人物内心世界。

不要概括性、抽象性、夹叙夹议得语言,要使语句直接转换成银幕语言,从而给人以直接得视听享受。

b 蒙太奇思维得自觉运用
c 声音与声画结合得意识
4、演员得表演创作得特点
“三位一体"(创作者、创作工具与材料、创作成果)
5、影视摄影摄像方法
纪实、再现、表意、表现
第四章影视与文学改编
1、影视改编得可行性
①“文学性”
从叙事与表现手法来瞧,都就是用矛盾冲突、时空转换来发展情节,都就是用语言、外貌、动作、心理表现人物,都使用了景物变化得隐喻与暗示.都就是在时间流动中表现空间与情感,从而产生一种情感共鸣与愉悦。

因此,一定意义上影视改编就是对文学作品得“转译”。

②艺术发展史
在艺术发展史中,影视创作属于晚辈,需要向文学借鉴与学习.
③作品
文学大师与经典作品将全人类智慧与情感融入,探索人类得灵魂、情感世界。

作家对社会有着深刻得体验与思考。

伟大得文学作品概括了人类社会经典叙事得一般形态,就是全人类得遗产。

2、文学改编得两大宠儿
文学名著与畅销书
3、改编观念得历史演变
-影视初创时期(体现原著故事)
①1895、12、28 电影诞生纪实卢米埃尔兄弟
②梅里爱,快慢镜头、停机再拍、渐现渐隐1900改编《灰姑娘》戏剧性,讲故事
以场/出为单位,不连续,分成20个重要动作画面
1902 《月球旅行记》把两本科幻小说合二为一(凡尔纳《从地球到月球》+威尔斯《第一次到达地球得人》)非常成功
停留在以连环画图解方式图解名著
③格里菲斯《一个国家得诞生》《党同伐异》对电影语言得革新,吸取了文学创作手法景别蒙太奇(最后一分钟营救,交叉蒙太奇)强化视觉与情感魅力
④普多夫金《母亲》电影独立性强调蒙太奇诗性得力量不再忠实于原著使用隐喻蒙太奇通过时空再组来表意
—发展时期(体现原著精神)
技术层面得革新(推动力):1926 从无声到有声再后来从黑白到彩色
①20c30s 类型电影(注重情节)1938《乱世佳人》(改编自玛格丽特·米歇尔《飘》)正值好莱坞黄金时代造梦情节结构严谨但离奇,大量想象堆砌.
故事好瞧,画面漂亮
-深化时期(体现自己理解)
二战后把目光对向平淡无奇得生活
①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到街头去拍摄”
法国真实电影运动《夏日纪事》
法国新浪潮与“意识银幕化”《广岛之恋》主观镜头、意识流、心理描写
②对原著进行富有电影特性得改造
(名字没写上)表达自己对《哈姆雷特》得理解
③苏联新战争题材《伊万得童年》《静静得顿河》融入自己得风格
-多元化时期(解构)70s以来
“意识银幕化"倾向更强烈镜头更加主观开掘人得情感、心理哲理性(大人社会,家庭入手,讨论社会、人生得伦理)
《克莱默夫妇》
陈凯歌《无极》
李安《卧虎藏龙》
解构:《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成黑帮大片
4、文学改编得一般原则
互利互惠、情感纽带与艺术共鸣、艺术独创性
5、文学改编得主要方法
情节结构删改、时空处理、视听造型
6、小知识点:1938《乱世佳人》(改编自玛格丽特·米歇尔《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