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答案(IV)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答案(IV)
注意事项:
1.本卷分I、Ⅱ两卷。

第I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考试结束,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第I卷(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

共50分)
1.孟德尔做了如图所示的杂交试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由植株A与植株B共同
决定
B.所结豆荚细胞的基因型与植株A相同,不属于
细胞核遗传
C.豆荚中的每一粒种子的种皮是亲代的,胚是F l
D.豆荚中的种子萌发后的植株表现都与植株A相

2.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C.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D.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3.在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是( )
①杂种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②杂种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③杂种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④杂种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⑤杂种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A.①②④B.②③⑤C.①③⑤D.④⑤
4.某动物学家饲养的一种老鼠,黄色皮毛的不能纯种传代,而灰色皮毛的能纯种传代,且有:黄×黄→2黄:l灰,灰×灰→灰。

则决定此种老鼠黄色皮毛的基因是( )
A.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D.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5.某自花授粉植物的株高受第1号染色体上的A—a、第7号染色体上的B—b和第11号染色体上的C—c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作用效果相同,当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该植物会在基本高度8cm的基础上再增加2cm。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基本高度8cm的植株基因型为aabbcc
B.控制株高的三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株高为14cm的植株基因型有4个显性基因
D.某株高为10cm的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繁殖,F1应有l:2:1的性状分离比6.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I和i,I是抑制基因,当I存在时,B、b均不表现颜色而产生白色。


有黑色狗(bbii)和白色狗(BBII)杂交,产生的F1中杂合褐色:黑色为( )
A.1:3 B.2:l C.1:2 D.3:1
7.下列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依次是(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离定律的发现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
C.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
D.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
8.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请选择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的方案( )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D.让其进行自花受粉,观察果穗
9.人类11号染色体上的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症。

下列关于此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此病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
B.一对皆患该病的夫妻可能生下正常的孩子
C.可采用基因诊断的方法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
D.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不可能生下患病的孩子
10.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8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且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同属一个染色体组
C.如果丁图中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
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1.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 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B.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
C.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D.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12.育种的方法有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下面对这五种育种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涉及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B.都不可能产生定向的可遗传变异
C.都在细胞水平上进行操作
D.都不能通过产生新基因从而产生新性状
13.根据已有的遗传学知识推断,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
①四分体②姐妹染色单体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④非同源染色体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
14.下列关于伴性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往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B.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往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C.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其遗传和性别有关
D.伴性遗传不一定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而遗传
15.将纯合的野鼠色小鼠与棕色小鼠杂交,F1代全部表现为野鼠色。

F1个体间相互交配,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野鼠色:黄色:黑色:棕色=9:3:3:1。

若M、N 为控制相关代谢途径的显性基因,据此推测最合理的代谢途径是( )
16.与下图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①、③部位分别是解旋酶、限制酶作用位点
B.甲图中②处的碱基对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乙图中共有4种核苷酸
D.把甲图中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00%
17.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个体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基因分离D.染色体变异
18.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①④B.②④C.①⑤D.③⑤
19.已知一段mRNA含有40个碱基,其中A和G有l8个,转录该段mRNA的DNA分子中应有C和T的个数是
A.12 B.24 C.18 D.40
20.下列关于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比较,正确的是
A.从时期上看,都只能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
B.从条件上看,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
C.从原则上看,都遵循相同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从场所上看,都能发生在细胞核中
21.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特定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的排列顺序分别代表和体现了DNA分子的
A.遗传信息、特异性、多样性B.遗传信息、多样性、特异性
C.特异性、遗传信息、多样性D.多样性、特异性、遗传信息
22.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
A.碱基序列B.碱基数目
C.碱基种类D.(A+T)/(G+C)的比值
23.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仅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疾病B.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C.仅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D.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
24.用链霉素和新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的DNA结合,这一单链DNA就可代替mRNA翻译成多肽,说明( )
A.遗传信息可由DNA直接流向蛋白质B.遗传信息可由RNA流向DNA C.遗传信息可由蛋白质流向DNA D.遗传信息可由RNA流向蛋白质25.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l号和2号这一对同
源染色体上,l号染色体上有部分来自其它染色
体的片段,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A.A和a、B和b均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B.可以通过显微镜来观察这种染色体移接现

C.染色体片段移接到l号染色体上的现象称为基因重组
D.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
26.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必定出现三倍体细胞
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高达100%
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27.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
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育种工作者获得单倍体植株常用的方法是用花粉进行离体培养
28.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人们也利用该原理来人为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突变’’指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四分体时期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D.八倍体小黑麦培育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29.右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
50%
C.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
应环境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
向改变
30.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总是会引起新物种的产生
C.进化时总是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D.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
31.共同进化是生物进化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细长花矩的兰花,有细长口器的蛾,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B.猎豹与斑马的“军备竞赛”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
32.下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b→c和f→g过程中细胞内都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
B.b→c和f→g过程中细胞内都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f→g能发生基因重组
D.a→b和e→f过程中细胞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33.现有①~④四个果蝇品系(都是纯种),其中品系①的性状均为显性,品系②~
④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其他性状均为显性。

这四个品系的隐性性状及控制该隐性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如下表所示:若需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下列哪种交配类型
A.②×④B.①×②C.②×③D.①×④
34.某种生物只能产生四种等量的配子ORS、Ors、oRS、ors,则此生物的基因型为
35.下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时间内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
的影响。

细胞畸变率(%)= 100%。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的浓度越高,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
越高
B.黑麦根尖细胞畸变率与秋水仙素的作用时间呈正
相关
C.浓度为0.05%和0.250i4的秋水仙素均有致
畸作用
D.秋水仙素引起细胞畸变的时间为细胞分裂的间

36.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的均为芦花形,雌的均为非芦花形。

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W上
B.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
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雄鸡表现型只有一种
D.将F2中的芦花鸡雌雄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3/4
37.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38.某人群中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l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A.9/19 B.10/19 C.1/19 D.1/2
39.下图甲表示家系中某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图乙是对致病基因的测定,已知控制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则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图乙中的
40.果蝇中,直毛对分叉毛为显性(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因性基因用a表示),灰身对黑身为显性(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下一代果蝇类型及比例如下表。

试推测子代灰身直毛雌蝇中,纯合体和杂合体的比例是
A.1
第Ⅱ卷(50分)
二、简答题(每空2分,共50分)
41.下图图l、图2表示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过程(图2中甘、丙等表示甘氨酸、丙氨酸等),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图1、图2分别表示和过程。

(2)图1中如果②发生改变,生物的性状不一定改变,原因是。

(3)图2中c表示,色氨酸的密码子是。

42.下图一表示某动物卵细胞形成过程;图二表示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某阶段的细胞。

据图回答:
(1)图一中每个四分体中有条脱氧核苷酸链;细胞Ⅱ的细胞核中有个染色体组。

(2)图二细胞对应于图一中的(填写①、或②、或③),由卵原细胞I到细胞Ⅱ的变化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主要会发生行为。

(3)若将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核中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中带15N标记的细胞占%。

43.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
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过程中的功能,请回答下列
有关问题:
(1)侵染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机搅拌,然后离心得到上
清液和沉淀物,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得到如右图
所示的实验结果。

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和细菌震脱,
所以搅拌时间少于1分钟时,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
细菌实验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

两个标记
实验结果证明进入细菌的是。

(2)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曲线基本保持在100%,本组数据的意义是作为对照组,以证明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的细菌没有裂解,没有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否则上清液中放射性会增高。

(3)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才是真正的遗传物质。

实验包括4个步骤:①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②35 S和32 P分别标记噬菌体;③放射性检测;④搅拌离心分离。

该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用数字表示)。

44.育贤中学生物学习小组对当地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染色体上。

(2)如果要进一步判断甲病和乙病的遗传方式还要采取的措施是。

(3)下图是该小组在调查中绘制的某一家族系谱图,且得知Ⅱ4婚前曾做过基因检测确认无甲、乙两病的致病基因。

据此进一步判断:Ⅲ1的基因型为(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 。

如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45.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

玉米黄粒和白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Y和y控制),饱满和皱缩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R和r
控制)
(1)在玉米种子中显性性状为。

(2)某同学为获得杂种Fl植株,他应选用上述玉米果穗上结的玉米种子进行播种。

为验证上述两种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F1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1:1),该同学想通过实验证明,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方案如下,请补充完整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方案: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第一步:将获得的杂种F1植株的。

第二步:,并继续培养,得到植株。

第三步:确保自交,收获其种子并统计不同表现型的数量比例。

结果预测及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