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用力,不可握空拳。在与敌对抗时,
中 玉
下个人的一些
等拳接触到对方身体的瞬间再握紧发
见解,不足之
三、手臂部
力,可形成穿透性的击打力。
处请各位老师
1. 掌
4. 肩肘
及同行指正。
陈式太极拳的掌在陈家沟俗称
习练时要做到沉肩坠肘,也就是
/
58
精论 刚柔太极
肩膀要放松自然地下沉,肘关节要有 下坠之感,腋下要放虚,手臂掤圆, 大臂和腋下距身体要保持可放下一个 拳头的空间,这样在行拳时才能做到 上肢轻灵,以肩催肘,以肘带手,节 节贯穿。
太极拳的先师和历代为太极拳的传承 和发展做出贡献的前辈,以及为我们
比中指稍靠前半个手指,拇指和小指 有相合之意,比食指和无名指又靠前

众多的体育锻 炼项目中,作
传拳授艺的老师们。《陈氏太极拳图 说》中讲道:“学太极拳不可不敬,
半个手指,这样手掌就自然地形成了 两边略高中间低的形状,也就是我们

为风格独特的 中国传统文化
七、裆
陈式太极拳对裆部的要求是要 圆、要虚、要松、要活,不可出现尖裆、 塌裆和死裆。拳论讲“肾囊两旁谓之 裆,贵圆贵虚”,又说“裆内自有弹 簧力,灵机一动鸟难飞”。裆在套路 运行和技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圆 裆,就是两个大腿根内旋与两膝盖 外撑,撑开又有相合之意,再加上 会阴穴虚虚上提,裆自然有圆虚之 感。松裆和活裆,就是胯部与臀部 肌肉要放松,不能死顶住骨盆左右 移动,虚实的变化要灵活,走的是 平行倒 8 字,内外旋转、前后移动 时走的是下弧线,裆部不能低于膝 盖。裆部的会阴穴是任督二脉的起 点,练拳时头顶的百会穴与裆部的 会阴穴要上下呼应,这也有利于立 身中正。
体的方向变换,与躯干旋转协调一致, 到解脱擒拿和击打对方要害的作用。
太极拳时对身
面部表情要自然,下颌微内收,耳听背
3. 拳
体的各部位有
后,兼顾左右,舌尖轻抵上颚,用鼻呼吸,
四指向内卷曲,大拇指压在中指

哪些要求,在
口齿自然合闭,眼神要随动作的方向注 的第二关节处。拳要放松握实,不要

这里我浅谈一
视前方,以头颈部为周身之纲领。
刚柔太极 精论




目前太极

拳的发展如雨 后春笋,在全

球遍地开花。 随着人类生活
品质的提高和
一、心
“瓦垄掌”。五指自然分开舒展,各

经济的高速发
习练太极拳我们首先要有一颗敬 指尖有向前向上引领之意,从侧面看
展,更多的人
心,要尊师重道,要尊重和敬畏创编 中指应最靠后微后而在
六、胯
习 练 陈 式 太 极 拳 要 求 松 胯。 松 胯一词在太极拳教学中时刻被强调, 但一般不太好掌握。胯,人体腰部 两侧和大腿之间的部分,我们通常
指的是胯骨和髋骨的通称。练拳时腰 部的旋转和腿部的虚实转换,是靠胯 关节的松活来完成的。松胯的前提是 必须先屈膝,胯根要开;屈膝下蹲时, 两膝盖向前的幅度不可超过脚尖,膝 盖不可前栽,保持身体中正安舒,胯 部和臀部像是后面有凳子坐一样。胯 关节不但要做到前后放松,左右也要 放松。胯关节的放松又必须与肩关节 的放松上下结合,做到肩与胯合。 一般初练者腿部力量较差,下蹲时 膝关节支撑不了身体的重量,因此 不敢放松,往往造成胯关节的僵顶, 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方式习练武术 基本功以及太极混元桩来攻破这一 难关。
四、胸背部
说到胸背,我们经常听到和看到 的就是“含胸拔背”这句话,很多人 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不免有些片面, 甚至一些拳友在习练时为追求“含胸 拔背”而低头弯腰,使身体不中正, 虚领劲丢失。对于“含胸拔背”,我 个人认为不挺胸就是含胸,没有必要 让自己的胸过度内含、背过度后撑。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腰腹部放松,神 形意内敛,两肋微束,心气下降,在 立身中正的前提下胸微内敛,背微后 撑,要虚、要松、自然,就可以做到 正确的“含胸拔背”了。
不敬则外慢师友,内慢身体,心不敛 束,何能学艺。”接下来我们要有一
统称的“瓦垄掌”。在练拳时凡是收 掌的动作,掌心应微微内含,要虚,
遗产之一的太
颗静心,习拳之前一定要做到心静, 但不可松懈,出掌发力要自然,虎口

极拳,正以它
要抛开私心杂念。拳论讲:“心静则体松, 开圆,内气贯入掌根与手指梢节,掌
丰富的文化内
五、腰腹部
有句俗话叫“练武不练腰,到老 艺不高”,拳论中也讲“腹内松静气 腾然”,可见腰腹部在太极拳中的重 要性。松腰,是为了让腰更加灵活, 习练时要求以腰为枢纽,上下贯穿, 以腰为轴来催动肢体。腹部丹田处在 吸气时微微向外膨胀,呼气时向下松 沉,发力时以丹田为核心向目标点催 动。要做到“含胸塌腰”,塌腰是在 开胯屈膝的同时胸微内含。要塌腰必 须含胸,心气下沉,两肋微束,腰自 然下塌,两者不可分,互为前提,互 相依存。

于一体的良好 作用,被众多
练习陈式太极拳时头部要保持正直, 头部自然悬起微上顶,百会穴有虚虚上
2. 勾手 五指向内合拢轻轻地捏在一起,
人士所喜爱。
领之意,避免颈部肌肉硬直,不可东倒 手指不可伸直,微微弯曲,手心要空,
那么如何练好
西歪或自由摇摆,头部的动作应随着身 腕关节自然下垂,在与敌对抗时可起
太极拳,在练
九、脚
脚为周身之根基,决定着动作的 灵活和迟滞。在练套路向前迈步和 左右开步时,脚尖上翘里合,脚后跟 里侧先着地向外铲地滑出,开步到 适当的位置后再移重心踏实;向后 退步时,脚尖先着地,再移重心逐 渐落实;脚尖外摆里扣时,要使腿 部具有螺旋缠丝劲,要做到左虚则 右实、左实则右虚,进退转换虚实 要 分 明, 要 稳 健。 脚 趾、 脚 掌、 脚 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要虚,脚趾 不能翘起,脚掌不能左撇右歪,迈步 要轻灵,落脚时如履薄冰,找准方向 和位置,做到“落地生根”不能乱动, 要有沉着、稳健的感觉。脚在对敌 技 击 的 用 法 有 勾、 套、 踢、 蹬、 踩 等方法。
体松则气沉,气沉则步稳。”只有让自 心要实。有些动作要求坐腕、竖腕、

涵以及融修心 养性、强身健
己做到立身中正,不偏不倚,在练拳中 才能做到步步为营,落地生根。
折腕、旋转腕等,是随着动作的需要、 身法的协调而变化的,即要使腕部灵

体、 陶 冶 情 操、防身自卫
二、头颈部
活多变,又要有一定的柔韧性,不可 失去腕部的掤劲。
八、膝
在陈式太极拳的运动中,膝关节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太极拳是在屈 膝松胯的基础上保持立身中正的,在 习练时膝盖始终要保持一定的弯屈。
身法的高低,步法的大小,都与膝关 节有直接的关系。身法低,步法大, 膝关节承受的负荷就重。初学者应该 先练高身法,待腿部的支撑力提高后 再逐渐降低身法,这样由高到低,活 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在做马步、 弓步、仆步等步法时,膝盖必须和脚 尖的方向保持一致,不可向前跪伸, 不能有别扭的感觉,以免膝盖受伤。 在与敌对抗时,膝可用外撇、里扣、 膝顶、护裆等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