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 自主学习任务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的脚印》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学习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 了解本文作为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3. 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及意义,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二、学习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任务一:请同学们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并说说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任务二:结合课文回答,岩石在生成过程中,究竟是怎样留下“时间的脚印”的?
(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任务三:文章以“时间的脚印”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任务四:课文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写是否偏离了主旨?为什么?
任务五:从文中不难看出“时间的脚印”是在岩石生成过程中留下的,那么,作者为什么又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说明岩石被破坏而逐渐成为泥沙的过程呢?
(三)三读课文,赏析手法
任务六:请结合下面几组句子,说说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组: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2.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
3.“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提示:注意这几段文字在文中的位置)
第二组:1.如果大量的水结成冰,形成了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2.狂风吹来了
..,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
..,冰河爬来了
..,洪水冲来了
旅行。
3.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
在最下面。
第三组:1.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
..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
2.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砾岩中包含着从前的鹅卵石。
(四)拓展延伸,知识积累
任务七:收集一些关于时间的名言和诗句。
(五)反思总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
三、效果检测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山lù琥pò沙 lì
沟hè jūn裂 wéi mù
2.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的一项是( )
A.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
B.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C.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
成的“躺”在最下面。
D.10级大风足以使墙倒屋毁,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3.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1)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
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
)
(2)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
形成的“躺”在最下面。
(
)
(3)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
红色的岩石意味着当时
气候非常炎热,而灰黑色常常是寒冷的表示。
(
)
4.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
到过山里的人都看见过,在那悬崖绝壁下面,往往堆积着一大摊碎石块。
碎石是从哪里来的呢?还不是从那些山崖上崩落下来的!再仔细瞧瞧,还会发现有些还没有崩落的山崖也已经有了裂缝。
不要认为岩石是坚固不坏的。
它无时无刻不经受着从各方面来的“攻击”:炎热的阳光烘烤着它,严寒的霜雪冷冻着它,风吹着它,雨打着它……
空气和水中的酸类,腐蚀了岩石中的一部分物质。
水流和风还不断地冲刷、吹拂着它。
特别是刮风沙的时候,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岩石被磨损得光溜溜的,造成了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
水和空气还能够进入岩石内部的孔隙中造成破坏。
雨水落到河湖里,渗入到地下,都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即使在海洋中,海水也在不断地冲击着岸上的石壁。
如果大量的水结成了冰,形成冰河,它缓慢地移动着,破坏作用就更大了,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刨刮着所遇到的一些石头。
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也没有放弃对岩石的破坏。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
例如,在建筑兰新铁路的时候,一个山头在几分钟内就被炸掉了,这相对地质作用的速度可要快多了。
大块的石头破碎成小块的石子,小块的石子再分裂成细微的沙砾、泥土。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碎石、沙砾、泥土被它们带着,开始了旅行。
(1)选文说明的内容是,写作的顺序是。
(2)说说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
(3)选文中,作者分别从、、、____
四个方面说明了岩石被外力破坏。
(4)第四段中的“就像砂轮在有力地转动”与第六段中的“就好像一柄铁扫帚从地上扫过”这两处比喻能否互换?为什么?
附件1.教材内容
附件2.学习任务答案
附件1.教材内容
附件2.学习任务答案
1.麓珀砾壑龟帷幕
2.D
3.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
4.(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岩石被许多外力共同作用而遭到破坏。
(3)风吹日晒雨淋、水和空气、地面上和地下的生物、人
(4)不能。
前者比喻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后者比喻冰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对应各自段落中事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