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浙江专用考前增分专项练辑:专项1 选择题速练 专练4(A组)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练4遗传的基本规律(A组)
1.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高产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则F1的成熟植株中()
A.有茸毛与无茸毛之比为3∶1
B.有9种基因型
C.高产抗病类型占1/4
D.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高产有茸毛玉米(AaDd)自交产生F1,则F1的幼苗中A_D_∶A_dd∶aaD_∶aadd=9∶3∶3∶1,由于DD显性基因纯合时在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故F1的成熟植株中AADd∶AaDd∶AAdd∶Aadd∶aaDd∶aadd=2∶4∶1∶2∶2∶1,因此F1的成熟植株中有茸毛与无茸毛之比为8∶4=2∶1,A项错误;F1的成熟植株中有6种基因型,B项错误;F1的成熟植株中高产抗病类型占4/12=1/3,C项错误;F1的成熟植株中宽叶有茸毛类型占1/2,D项正确。

2.(2019·重庆一中模考)人类中,显性基因D对耳蜗管的形成是必需的,显性基因E对听神经的发育是必需的,二者缺一,个体即聋,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夫妇中有一个耳聋,也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
B.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的夫妇,只能生下耳聋的孩子
C.基因型为DdEe的双亲生下耳聋的孩子的概率为7
16
D.耳聋夫妇可以生下基因型为DdEe的孩子
答案 B
解析听觉正常与否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基因型与所控制的表现型如下表:
夫妇中一个听觉正常(D_E_)、一个耳聋(D_ee或ddE_或ddee),有可能生下听觉正常的孩子,A正确;一方只有耳蜗管正常(D_ee),另一方只有听神经正常(ddE_)的夫妇也有可能生下听
觉正常的孩子(DdEe),B错误;夫妇双方基因型均为DdEe,后代中听觉正常的占9
16,耳聋的
占7
16,C正确;基因型为D_ee和ddE_的耳聋夫妇,有可能生下基因型为DdEe的孩子,D
正确。

3.家猫体色由X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只含基因B的个体为黑猫,只含基因b 的个体为黄猫,其他个体为玳瑁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玳瑁猫互交的后代中有25%的雄性黄猫
B.玳瑁猫与黄猫杂交后代中玳瑁猫占50%
C.为持续高效地繁育玳瑁猫,应逐代淘汰其他体色的猫
D.只有用黑猫和黄猫杂交,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玳瑁猫
答案 D
解析雄猫的颜色为黑色(X B Y)或黄色(X b Y),雌猫的颜色为黑色(X B X B)、黄色(X b X b)或玳瑁色(X B X b),只有雌猫才表现玳瑁色,A项错误;玳瑁猫(X B X b)与黄猫(X b Y)杂交,子代玳瑁猫的概率为1/4,B项错误;玳瑁猫只有雌性,要获得玳瑁猫,亲本中一定有其他表现型的个体,C项错误;黄猫(X b Y、X b X b)与黑猫(X B X B、X B Y)杂交,子代玳瑁猫的概率为1/2,此种杂交组合,出现玳瑁猫的比例是最大的,D项正确。

4.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下列示意图中,b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a为白化病致病基因,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答案 D
解析由题干分析,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推测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X B X b和AaX B Y。

A项中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Y,该细胞可表示父亲的体细胞或精原细胞,故A存在;B项中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的细胞,根据染色体上所携带基因的情况,该细胞可表示父母双方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故B存在;C项中细胞的X染色体上既有B基因,又有b基因,可表示母亲的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后,分裂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C存在;D项中图示细胞是男性的体细胞或精原细胞,该细胞的基因型为AAX B Y,与父方基因型不同,故D不存在。

5.人类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红细胞形态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H、h)控制。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有关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如下表:
现有一对色觉正常且有部分镰刀形红细胞的夫妇,生了一个男孩——李某。

这对夫妇的父母色觉均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症患者。

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 .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不是绝对的
B .色觉和红细胞形态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妻子的基因型是HhX B X B 或HhX B X b
D .李某不患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概率是14
答案 D
解析 该夫妇色觉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是色盲患者(X b Y),则该夫妇与色觉相关的基因型为
X B Y ,12X B X B 或12
X B X b ;由于该夫妇有部分镰刀形红细胞,其基因型应为Hh ,则李某不患镰刀形细胞贫血症的基因型为H -,概率为34
(由于H 、h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而B 、b 基因在X 染色体上,故二者遗传时,遵循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D 项错误。

6.某生物学家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某一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

基因A 1(黄色)、A 2(白色)、A 3(黑色)的显隐性关系为A 1对A 2、A 3为显性,A 2对A 3为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

据此分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不存在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
B .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
C .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出现黄色老鼠的概率为2/3
D .老鼠中出现多种毛色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
答案 A
解析 如果A 1A 3与A 2A 3杂交,则子代中会出现A 1A 2(黄色)、A 1A 3(黄色)、A 2A 3(白色)、A 3A 3(黑色)三种毛色,A 项错误;由于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所以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B 项正确;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则这两只黄色老鼠都是杂合子,基因型为A 1A 2或A 1A 3,子代中出现黄色老鼠的概率是2/3,C 项正确;由于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且存在基因A 1(黄色)、A 2(白色)、A 3(黑色),说明基因突变具有多方向性,D 项正确。

7.某哺乳动物的背部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A 1、A 2和A 3控制,且A 1、A 2和A 3之间共显性(即A 1、A 2和A 3任何两个组合在一起时,各基因均能正常表达)。

如图表示基因对背部皮毛颜色的控制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1、A2和A3之间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背部皮毛颜色的基因型有6种,其中纯合子有3种
C.背部皮毛颜色为白色的个体一定为纯合子
D.某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有三种毛色,则该白色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2A3
答案 C
解析A1、A2和A3是一组复等位基因,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A1、A2和A3三个复等位基因两两组合,纯合子有A1A1、A2A2、A3A3三种,杂合子有A1A2、A1A3、A2A3三种,共6种基因型,B项正确;由题图可知,体内无基因A1时,体色为白色,所以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A2A2、A3A3和A2A3三种,而A2A3是杂合子,C项错误;分析题图可知,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只能是A1A3,该白色雄性个体与多个黑色雌性个体交配,后代中出现棕色(A1A2)个体,说明该白色个体必定含有A2基因,其基因型只能是A2A2或A2A3,若为A2A2,子代只能有A1A2(棕色)和A2A3(白色)两种类型,若为A2A3,则子代会有A1A2(棕色)、A1A3(黑色)、A2A3和A3A3(白色)三种类型,D项正确。

8.(2019·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某种昆虫的黑体(A)对灰体(a)为显性,正常翅(B)对斑翅(b)为显性,且雌性个体无论翅形基因如何,均为斑翅,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Bb的雌雄个体杂交,子代正常翅与斑翅的比例为3∶1
B.若想依据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则能满足要求的亲代组合有两种
C.若纯合黑体正常翅与纯合灰体斑翅个体杂交,子一代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子二代表现型比可能为3∶1∶3∶1
D.一对纯合斑翅昆虫杂交,若后代出现正常翅个体,则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基因型为Bb的雌雄个体杂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Bb∶bb=1∶2∶1,由于雌性个体无论翅形基因如何,均为斑翅,因此子代正常翅与斑翅的比例为3∶5,A项错误;若想依据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则能满足要求的亲代组合有BB×BB、BB×Bb、BB×bb 三种,B项错误;若纯合黑体正常翅(AABB)与纯合灰体斑翅(aaBB)个体杂交,子一代基因型为AaBB,则子二代表现型比为(3∶1)(1∶1)=3∶1∶3∶1,C项正确;一对纯合斑翅昆虫杂交,若后代出现正常翅(B_)个体,则可能是纯合斑翅亲本中雌性基因型为BB,并没有发生基因突变,D项错误。

9.控制小鼠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色由显性基因(C G)控制,控制黄色、黑色的基因分别是C Y、c,C G对C Y、c为显性,C Y对c为显性。

但其杂合子的性状表现因受性别等因素影响可能不能形成对应的表现型。

下表是一组小鼠杂交实验的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注:x、y、z均不为零。

A.杂交1的F1雄鼠中灰色和黄色的基因型相同
B.杂交2的F1中C G和c的基因频率都是50%
C.杂交3的F1雄鼠中黑色的基因型为cc
D.杂交4的结果中雄鼠的毛色为黄色、灰色和黑色
答案 C
解析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其中,灰色由显性基因(C G)控制,控制黄色、黑色的基因分别是C Y、c,C G对C Y、c为显性、C Y对c为显性。

杂交1中亲本纯合灰鼠(C G C G)×纯合黄鼠(C Y C Y),F1基因型都为C G C Y,A项正确;若杂交2中亲本纯合灰鼠(C G C G)×纯合黑鼠(cc),F1基因型都为C G c,所以C G和c的基因频率都是50%,B项正确;杂交3中亲本纯合黄鼠(C Y C Y)×纯合黑鼠(cc),F1的基因型都为C Y c,C项错误;杂交4中亲本杂交1子代灰鼠(C G C Y)×纯合黑鼠(cc),F1中的基因型是C G c、C Y c,如果C G c为雄鼠,根据杂交2中C G C G×cc,F1的基因型是C G c,F1雄鼠(C G c)中既有灰色又有黑色;如果C Y c为雄鼠,根据杂交3中C Y C Y×cc;F1的基因型是C Y c,F1雄鼠(C Y c)黄色∶黑色接近1∶1。

所以杂交4的结果中雄鼠的毛色有灰色、黄色和黑色,D项正确。

10.已知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双亲为黄色高秆和绿色矮秆的豌豆植株杂交,得F1,选取F1的数量相等的两种植株进行测交,产生的后代数量相同,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黄色矮秆∶绿色矮秆=1∶3∶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双亲的基因型可能是YyDd和yydd
B.上述F1用于测交的个体基因型是YyDd和yyDd
C.上述F1用于测交的个体自交,后代表型比为9∶15∶3∶5
D.若F1的所有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有4种
答案 D
解析已知选取F1两种植株进行测交,测交后代中黄色∶绿色=1∶3,高茎∶矮茎=1∶1,可推知所选择的F1两种植株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和yyDd,这两种基因型植株的亲本基因型是YyDd和yydd或YyDD和yydd,A、B项正确;YyDd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黄色矮秆∶绿色矮秆=9∶3∶3∶1,yyDd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高
秆∶绿色矮秆=3∶1,上述F 1用于测交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黄色矮秆∶绿色矮秆=9∶15∶3∶5,C 项正确;若F 1的所有个体自交,其中YyDd 自交后代会出现YYDd 、YyDD 、YyDd 、yyDd 、Yydd 这5种杂合子,yyDd 自交后代有yyDd 的杂合子,所以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有5种,D 项错误。

11.某个鼠群有基因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该鼠群的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

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 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

则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均为YyDd
B .F 1中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
C .F 1中只有一种纯合子在胚胎时期死亡
D .F 1中黄色长尾和灰色短尾的基因型分别是Yydd 和yyDd
答案 C
解析 F 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为9∶3∶3∶1的变式,可推断亲本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均为YyDd ,A 正确;由题意可推断存在显性基因纯合致死现象,因此F 1中黄色短尾个体的基因型为YyDd ,B 正确;F 1中只要出现显性纯合基因就会在胚胎时期死亡,C 错误;由于显性纯合基因致死,因此F 1中黄色长尾(Y_dd)和灰色短尾(yyD_)的基因型分别是Yydd 和yyDd ,D 正确。

12.鸭的羽色受两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C 和c 、T 和t 控制,其中基因C 能控制黑色素的合成,c 不能控制黑色素的合成。

基因T 能促进黑色素的合成,且TT 和Tt 促进效果不同,t 能抑制黑色素的合成。

现有甲、乙、丙三只纯合的鸭,其交配结果(子代的数量足够多)如表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控制羽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CCtt 、ccTT
C .若让组合一F 2中的黑羽个体随机交配,则其子代出现白羽个体的概率是16
D .组合一F 2的白羽个体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47
答案 C
解析 组合一的F 2中黑羽∶灰羽∶白羽=3∶6∶7,为9∶3∶3∶1的变式,据此可判断控制羽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 项正确;组合一的F 1基因型为CcTt ,
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CCtt 、ccTT 或ccTT 、CCtt ,又由组合二的交配结果推断,若甲为ccTT 则丙为CCTT ,F 1的基因型为CcTT(黑色),与实际不符,故甲、乙基因型分别为CCtt 、ccTT ,
B 项正确;组合一F 2中的黑羽个体基因型为13CCTT 、23
CcTT ,它们随机交配,子代出现白羽个体的概率是23×23×14=19
,C 项错误;组合一F 2的白羽个体基因型为1ccTT 、2ccTt 、1cctt 、1CCtt 、2Cctt ,杂合子所占比例为47
,D 项正确。

13.(2018·嘉兴3月选择模拟)矮牵牛的花瓣中存在三种色素,合成途径如图所示。

蓝色与黄色色素同时存在呈绿色,蓝色与红色色素同时存在呈紫色。

现有甲、乙两组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 1,F 1自交获得F 2,甲组F 2性状分离比为9紫色∶3红色∶3蓝色∶1白色,乙组F 2性状分离比为9紫色∶3红色∶3绿色∶1黄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甲组亲本的表现型可能是红色和蓝色
B .若甲组F 2中的蓝色与白色矮牵牛杂交,子代蓝色∶白色为2∶1
C .若乙组F 2中的红色矮牵牛自由交配,子代中红色矮牵牛的比例为8/9
D .根据两组F 2的性状分离比可以判定矮牵牛的花色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 D
解析 分析题干中的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可知,蓝色植株基因型为A_bb_ _,黄色植株基因型为aaB_dd ,红色植株基因型为aaB_D_,绿色植株基因型为A_B_dd ,紫色植株基因型为A_B_D_,白色植株基因型为aabb_ _。

甲组植株杂交,F 1自交得F 2,性状分离比为9紫色∶3红色∶3蓝色∶1白色,可知甲组植株DD 基因纯合,F 1基因型为AaBbDD ,因此,甲组亲本基因型可能为AAbbDD 、aaBBDD ,即表现型可能是红色和蓝色,A 项正确;甲组F 2的蓝色植株基因型为A_bbDD ,与白色植株(aabbDD)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AabbDD)∶白色(aabbDD)=2∶1,B 项正确;同理可推知乙组植株BB 基因纯合,F 2中红色矮牵牛基因型为1/3aaBBDD 、2/3aaBBDd ,自由交配,红花个体概率=1-2/3×2/3×1/4=8/9,C 项正确;两组F 2中基因均存在纯合现象,不能说明控制花色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 项错误。

14.(2019·浙江稽阳联考)某XY 型性别决定的昆虫有白眼、红眼、紫眼三种表现型,为研究该昆虫眼色遗传机制,现用两个纯合品系杂交,结果见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眼色遗传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
B.F2的红眼昆虫中,雌性所占比例为1/4
C.将F2中紫眼雌性与白眼雄性杂交,后代中紫眼∶红眼∶白眼=5∶3∶4
D.可以利用白眼雌性与红眼雄性杂交,杂交后代中白眼只在雄性中出现
答案 C
解析由题中数据可知,F1雌雄表现型不同,说明有相关基因分布在X染色体上,F2有三种表现型,比例为3∶3∶2,推测昆虫的眼色由两对基因控制,如果两对基因都在X染色体上,则F2雌雄表现会有差异,综合推断有一对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一对基因在X染色体上,结合实验结果及比例,推断控制白色物质到红色物质转化的基因(设为A)在常染色体上,控制红色物质到紫色物质的转化基因(设为B)在X染色体上,所以亲本基因型分别为AAX b X b、aaX B Y,则F1紫眼雌性基因型为AaX B X b,红眼雄性基因型为AaX b Y,F2的红眼昆虫中,雌性所占比例为1/2,A、B项错误;将F2中紫眼雌性和白眼雄性杂交,F2中紫眼雌性为1/3AAX B X b、2/3AaX B X b,白眼雄性1/2aaX B Y、1/2aaX b Y,它们杂交后代中出现白眼的概率:2/3×1/2×1/2×2=1/3,红眼概率:1/3×1/2×1/4+1/3×1/2×1/2+2/3×1/2×1/2×1/4+2/3×1/2×1/2×1/2=3/12,紫眼概率:1-1/3-3/12=5/12,所以后代中紫眼∶红眼∶白眼=5∶3∶4,C项正确;用白眼雌性与红眼雄性杂交,杂交后代中白眼在雌性和雄性中都能出现,D项错误。

15.如图表示不同生物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和基因组成,其中1、2表示常染色体,3、4表示性染色体,A、a和B、b是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生物减数分裂能产生4种比例为1∶1∶1∶1的配子,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乙图所示生物减数分裂能产生2种比例为1∶1的配子
C.乙图所示生物减数分裂时基因重组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丙图B、b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乙×丙,子代出现2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
答案 B
解析题图甲所示生物的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比例为1∶1的配子,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A错误;题图乙所示生物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但有一对基因是隐性纯合的,所以减数分裂只能产生2种比例为1∶1的配子,B正确、C错误;题图丙B、b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乙×丙,子代出现4种基因型即AaX B X b、AaX b X b、AaX B Y B、AaX b Y B,比例为1∶1∶1∶1,故出现三种表现型,D错误。

16.已知红玉杏花朵颜色由A、a和B、b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红玉杏自交,F1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1中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aabb植株杂交,子代中开淡紫色花的个体占1/4
B.F1中开淡紫色花的植株自交,子代中开深紫色花的个体占5/24
C.F1中开深紫色花的植株自由交配,子代开深紫色花植株中纯合子占5/9
D.F1中开深紫色花的纯合植株与F1中开白色花的杂合植株杂交,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2
答案 C
解析开淡紫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b,AaBb植株与aabb植株杂交,开淡紫色花的个体占后代的1/4,A项正确;F1中开淡紫色花植株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其自交子代中开深紫色花的个体(A_bb)占(1/3×1/4)+(2/3×3/4×1/4)=5/24,B项正确;F1中开深紫色花的植株基因型为1/3AAbb、2/3Aabb,可产生的配子为2/3Ab、1/3ab,F1中开深紫色花的植株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开深紫色花的植株(AAbb+Aabb)所占比例=(2/3×2/3)+(2×2/3×1/3)=8/9,其中纯合子AAbb占1/2,C项错误;F1中开深紫色花的纯合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F1中开白色花的杂合植株杂交,若开白色花的杂合植株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基因型AaBb 的个体占1/2,若开白色花的杂合植株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1/2,D项正确。

17.(2019·浙江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蚕豆病是X连锁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男性蚕豆病患者的缺陷基因来自母亲
B.男性群体的发病率与女性群体的发病率不同
C.若不进食蚕豆,则相关的缺陷基因不是有害基因
D.若对蚕豆病患者没有选择发生,其缺陷基因的频率会持续增加
答案 D
解析由于控制蚕豆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男性体内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因此男性蚕豆病患者的缺陷基因来自母亲,A项正确;由于男性体内只有一条X染色体,而女性体内有两条X染色体,因而蚕豆病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与在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不同,B项正确;若不进食蚕豆,则相关的缺陷基因不表达,就不是有害基因,C项正确;若对蚕豆病患者没有选择发生,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缺陷基因的频率会基本保持不变,D项错误。

18.(2018·湖州适应性考试)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

用甲、乙、丙(三者基因型各不相同)3株果实为三角形的植株与果实为卵圆形的植株进行杂交实验,得到的F1再自交得F2,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控制果实形状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第一组的F2三角形果实中纯合子占1/5
C.第二组和第三组F2的基因型均有3种
D.乙×丙得F1再自交,F2中表现型及比例为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约为3∶1
答案 D
解析根据题表分析,第一组的F1为三角形果实,F2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约为15∶1,是9∶3∶3∶1的变形,说明荠菜的果实形状受两对等位基因(假设为A、a和B、b)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第一组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三角形果实的基因型为9A_B_、3A_bb、3aaB_,其中纯合子基因型为1AABB、1aaBB、1AAbb,因此三角形果实中纯合子占3/15=1/5,B正确;第二组和第三组F2的性状分离比都是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约为3∶1,相当于一对等位基因自交实验,因此它们的F1基因型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则F2的基因型都有3种,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第二组和第三组的F1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则乙、丙的基因型为AAbb、aaBB 或aaBB、AAbb,则乙、丙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为AaBb,F2中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约为15∶1,D错误。

19.如图表示某一两性花植物花色形成的遗传机理,该植物的花瓣有白色、紫色、红色、粉红色四种颜色。

图中字母表示控制对应过程所需的基因,基因A对a为完全显性,基因B能降低色素的含量,BB与Bb所起的作用不同。

现将某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所得F1全为红花。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A与B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种类不同
B.对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经染色体加倍后能得到4种花色的可育植株
C.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与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花,原因不可能是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B能淡化颜色深度的原因可能是基因B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会影响基因A的表达
答案 D
解析 基因A 与B 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A 项错误;由题意可知,F 1的基因型为AaBb ,可产生4种配子AB 、Ab 、aB 和ab ,经花药离体培养和染色体加倍后,可获得AABB 、AAbb 、aaBB 和aabb 4种基因型的个体,仅有3种表现型,B 项错误;若基因型为AABB 的植株与基因型aaBB 的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花,原因可能是含A 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C 项错误;基因B 能淡化颜色深度的原因可能是基因B 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会影响基因A 的表达,D 项正确。

20.在人类遗传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6个患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并绘制了相应的系谱图(如图)。

6个家庭中的患者不一定患同一种遗传病,在不考虑突变和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家系Ⅰ、Ⅲ、Ⅳ、Ⅴ、Ⅵ符合红绿色盲的遗传
B .若图中患者患同一种遗传病,则致病基因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
C .若①携带致病基因,则该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为1/8
D .若①不携带致病基因,则家系Ⅰ中男患者的一个细胞中最多可存在4个致病基因 答案 C
解析 母亲色盲,儿子一定为色盲,家系Ⅴ不符合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A 项错误;根据家系Ⅱ中双亲正常,女儿患病,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项错误;若①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为1/4×1/2=1/8,C 项正确;若①不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属于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家系Ⅰ中男患者只有一条X 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可存在2个致病基因,D 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