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管理制度
Ⅰ目的
为了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管理,特制定此制度。

Ⅱ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工作人员。

Ⅲ制度
一、血标本审核
(一)由医护人员或经培训专门人员持患者血标本和“临床输血申请单”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医学检验资格证书)双方逐项核对正确无误后双方全名签字。

对不符合要求的血标本应一律退回。

(二)患者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d之内的。

对下列之一者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24h之内的。

1.有输血史。

2.有妊娠史
3.抗体筛选与鉴定阳性。

4.大量输血患者等。

(三)输血科在血型鉴定和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前必须再逐项
核对“临床输血申
请单”内容、患者和献血者血标本.
二、血型鉴定
(一)输血科对患者红细胞ABO血型鉴定必须包括正定型(即用已知的抗A,B标准血清试剂检测红细胞表面未知的血型抗原)和反定型(即用已知的A、B、O标准红细胞试剂检测血清或血浆中未知的血型抗体)以及红细胞RhD血型鉴定(紧急抢救输血时RhD血型鉴定可除外)。

出生3个月内的婴儿红细胞ABO血型鉴定只行正定型检测,可不行反定型检测。

(二)血型鉴定结果报告复查后由输血科两人核对全名签字;节假日或夜间一人值班时,血型鉴定后自己复查全名签字。

(三)血型鉴定结果必须有记录,并保存10年备查。

三、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前进行的相关检查
(一)应用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的血标本行抗体筛选试验。

如患者48h内多次输血,应重新行抗体筛选试验。

抗体筛选试验结果阳性应进行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二)应作HBsAg、Anti-HBs、HBeAg、Anti-HBe、Anti-HBc、Anti-HCV、Anti-HIV1/2、梅毒等项目检测,确保检测结果能真实反映患者输血前即刻输血病毒性传染病的指标情况。

(三)复查患者ABO血型(正、反定型)等。

(四)复查血液制剂ABO血型等。

1.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少白细胞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全血等血液制剂应复查ABO 血型(正、反定型)等。

2.机器分离采集血小板、普通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血液制剂可复查ABO血型(反定型)等。

四、血液交叉匹配试验
目的是保证患者血液制剂输注为相合性输注,包括:
(一)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包括主、次侧试验。

(二)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必须在盐水相试验基础上,加做至少1种检查IgG血型抗体非盐水相试验(如间接抗人球蛋白法、聚凝胺法等)。

(三)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应由输血科2名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医学检验资格证书)互相核对结果后全名签字:1名进行血液交叉匹配试验操作并查对患者与血液制剂相关信息,另1名再次复查患者与血液制剂相关信息;节假日或夜间1名工作人员(必须具有医学检验资格证书)值班时,操作完毕后由操作者填写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结果报告单,自己复核后全名签字。

(四)血液交叉匹配实验结果报告须有记录,并保存10年备查。

(五)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标本于2℃-6℃保存至少7天。

五、试剂
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的试剂包括血型试剂、交叉匹配试验试剂、抗体筛选红细胞试剂盒等都必须有国家审批检验合格的防伪标签。

在有效期内使用。

(一)ABO血型鉴定
1.试管法
正定型:
抗A血清试剂与A1型红细胞凝集强度4+,效价≥128,亲和力≤15s。

抗B血清试剂与B型红细胞凝集强度4+,效价≥128,亲和力≤15s。

反定型:
标准A、B、O红细胞浓度2%-5%。

2.微柱法
抗A柱与1%A1型红细胞凝集强度4+。

抗B柱与1%B型红细胞凝集强度4+。

(二)红细胞Rh(D)血型鉴定
1.试管法:抗D血清与D阳性红细胞凝集强度4+,效价≥64、
亲和力≤15s。

2.微柱法:抗D柱与1%含D抗原红细胞凝集强度4+。

(三)血液交叉匹配试验
1.试管法(盐水、凝聚胺、抗人球蛋白等)
1.1阳性质控品阳性结果凝集强度≥3+。

1.2阴性质控品阴性结果凝集强度为-。

1.3凝集强度2+至±不能作为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结果。

2.微柱法
2.1反应柱阳性结果凝集强度≥3+。

2.2反应柱阴性结果凝集强度为—。

2.3反应柱阳性结果:凝集强度2+至±不能作为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结果。

六、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的仪器设备符合相应要求,严格按按作业指导书使用和维护。

七、凡遇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应开展不规则抗体筛检。

八、按照要求规范开展输血前检验项目:ABO正反定型、RhD、交叉配血、血感染性疾病免疫标志物等指标。

九、交叉配血必须采用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

十、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标本于2℃~6℃保存至
少7天。

十一、输血相容性检测报告内容完整性100%。

十二、输血相容性检测的项目组合既能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又不过度检测。

Ⅳ参考依据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184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