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
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正在发光的日光灯B.夜空中明亮的月亮
C.放电影时看到的银幕D.闪闪发光的钻石
2.小川在校联欢会上惟妙惟肖地模仿了百灵鸟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
3.下列哪一个因素会影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A.声源种类B.响度大小C.音调高低D.空气温度高低4.如图所示,为日落的咸阳湖,晚霞弥漫整个天空,绚丽多彩,美不胜收。

用手机拍照美景时,手机上的彩色画面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这三种色光是()
A.红、黄、蓝B.红、绿、紫C.红、黄、绿D.红、绿、蓝
5.北京时间2024年4月9日凌晨,北美洲地区发生了日全食奇观,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影子的形成B.水中倒影
C.海市蜃楼D.铅笔在水面弯折
6.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有很多实际应用,下列发明成果应用了这一知识的是()A.倒车雷达B.声呐测距离
C.超声波清洗机D.利用“B超”检查身体
7.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B.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
C.物体经过显微镜和望远镜所成的像都比实际物体大了很多倍
D.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8.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聊天机器人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ChatGPT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成为了最受欢迎的聊天机器人之一。

如图是工程师聆听机器人唱歌表演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高歌一曲”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B.机器人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工程师耳朵的
C.机器人的歌声是由嘴唇振动产生的
D.歌声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9.2023年2月7日,我国派出国际救援队到土耳其进行地震救援,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
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
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色不同
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
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
10.小宇同学的奶奶年龄大了,看不清手机屏幕,需要把手机拿远才能看清。

细心的小宇在网上帮奶奶购买了一个手机屏幕放大器,如图甲。

将手机放在支架处,透过屏幕放大器即可
看到手机屏幕放大的像,图乙为其观看效果。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小宇通过屏幕放大器看到手机屏幕放大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屏幕放大器类似放大镜,手机应放置在放大器一倍焦距之内
C.通过屏幕放大器看到手机屏幕的像是放大的虚像
D.小宇的奶奶要矫正视力应该戴凸透镜
二、填空题
11.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彩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现象。

若将太阳光分解出的黄光照射到红纸上,红纸呈现色;若用太阳光直接照射到红纸上,红纸呈现色。

12.图是艺术节上小莉演奏葫芦丝时的情境,葫芦丝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她不断改变抬起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13.某学校进行防震安全疏散演练,广播发出的警报声是通过传入学生和老师的耳中;某震源每分钟震动300次,频率是Hz,发出的声波属于(选填“超”或“次”)声波。

14.近日,银行推出了“刷脸取款”的ATM机,当客户站在A TM机前,光源自动打开。

拍照成功后,按提示操作,钱就自己“吐”出来。

摄像头相当于一个(选填“凸”或“凹”)透镜,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在拍摄范围内,人脸离镜头越(选填“近”或“远”),拍出的像越大。

15.如图,小明利用同一示波器将两种不同发声体振动的情况显示在屏幕上,根据图像可知甲和乙具有不同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这是要求调整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在减弱噪声。

16.如图所示,演员正在对着镜子画脸谱,当他距离平面镜40cm时,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cm;当画脸谱细微部分时,演员靠近平面镜,镜中像将(选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脸谱中的白色部分能
(选填“吸收”或“反射”)所有色光。

三、作图题
17.
(1)在图甲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如图乙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
18.按要求填空。

(1)如图1所示,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声音的响度逐渐(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如图2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其中A处为(选
填“红光”或“紫光”)。

(3)如图3所示,用硬纸片在梳子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说明音调是由物体决定。

19.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的三个实验情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敲击音叉,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开。

用乒乓球的弹起反映音叉的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如果加大力度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得越远,听到的声音也越大,这个现象说明振幅越大,。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可以传声。

(3)如图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保持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再用力拨锯条,听其响度变化,说明响度与有关。

20.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应该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3)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拿另一只外形相同(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选填“A蜡烛”或“B蜡烛”)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是;用刻度尺测量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4)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3)中操作,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根据表格中的数据
得出的结论是;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2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在组装器材时,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凸透镜与光屏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可观察到一个清晰的、的实像。

(3)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则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光屏上才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和实验步骤(2)相比,像的大小将变(选填“大”或“小”)。

(4)在实验过程中,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突然,一只飞虫落到了凸透镜表面上,则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选填“仍完整”或“不完整”)。

(5)若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
五、简答题
22.
(1)小明在一条废弃的铁路边玩,他的耳朵贴近铁轨,另一位小伙伴在较远处敲了一下铁轨(如图甲所示),小明发现自己听到两次敲击声。

请你解释一下这两次声音各是通过哪种介质传来的,为什么会有前后两次敲击声?
(2)如图乙所示,小红用水壶向暖水瓶中灌注热水,小刚在一旁提醒她:“听,水快满了。

”说话间暖水瓶中的水真的满了,小红疑惑的问道:“你是怎么听出来的?”请你帮助小刚解释其中的奥秘。

(3)如图丙所示,用久了的黑板常会因反光而使同学们看不清上面的字。

请利用学过的光学知识进行解释。

六、综合题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目前,新能源智能汽车进入许多家庭,随着科技发展,计算芯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信息通信等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具备产业深度融合,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方向。

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顶覆盖薄膜式太阳能电板,车窗采用“智能玻璃”,除了可实现调节温度和透明度(透过玻璃的光照度与入射光照度之比),还具有单向透光功能,可以从车内看到车外景象,而车外看不见车内景象;车身配有多个雷达,充分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1)如图乙所示,汽车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使车内物体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位于(选填“上方”“下方”或“正前方”),不妨碍司机视线。

司机通过两侧后视镜看到的“车外的景物”是景物的(选填“虚”或“实”)像。

(2)汽车雷达启动后会发出频率高于Hz的超声波,经周边物体的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拒离,说明声音可以传递;改变按压汽车喇叭开关的力度,可改变喇叭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3)如图丙所示,汽车前灯的反光装置相当于(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镜”),它对光线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4)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
瓶后可能将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

这是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