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5 年 , 隋 炀 帝 又 在 众 多 科 目 中 设 “ 进 士 科’,以考试策问取人。这就是科举制的真 正开始。
读史料
材料一: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 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
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 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 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U N I F I C AT I O N AND DESTRUCTION
隋朝的
统一与灭亡
源在其中 第1课
新课导入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 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 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 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在发
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 磬 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 尽。”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 拔官吏的主要 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
隋朝的灭亡
材料: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 以李唐政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 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在地方上 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辐射 很广。
隋末瓦岗寨起义 英雄程咬金
隋朝灭亡的原因
中小地主的经济实 力不断加强,他们 积极要求参政,希 冀通过某种形式改 变政治地位不高的 现状。
材料二:魏隋唐时期,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 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 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 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 集权的目的。
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举 人制度及其影响
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 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 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 的减弱和下降。
隋朝的灭亡
荒淫无度的宫廷生活
巡游江都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在江都 杀死,隋朝灭亡。
课堂小结
国家统一 589年
隋
朝
繁盛
经济繁荣
的
开创科举制
统
大运河的开凿
一
与
二世而亡
灭
一时
38年
亡
581—618
U N I F I C AT I O N AND DESTRUCTION
(2)魏晋南北朝以来 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 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 的减弱和下降。
(3)统一的隋朝,需 要加强皇权,巩固中 央集权的目的。
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 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 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 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北朝的政权更替
隋 5 8 1
589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统一后的隋朝疆域
隋文帝,在隋朝统一后,采 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 政效率。
影响
含嘉仓示 意图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 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隋初
隋盛世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结论(表现) 人口激增
垦田 粮仓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1)在九品中正制下,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 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 更没有机会做官。
(2)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1)中小地主的经 济实力不断加强, 他们积极要求参政, 希冀通过某种形式 改变政治地位不高 的现状。
隋朝的
统一与灭亡
源在其中 第1课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课本上哪些内容体现出这一点)开通后的影响是什么?
原因:1、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 2、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3、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 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科举制的建立
公 元 587 年 , 隋 文 帝 废 九 品 中 正 制 , 并 于 开 皇 八 年设立“志行修谨”(德)和“清平干济”(才) 两科,以选拔人才。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 通运河?
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 国的统治; 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 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 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 一言以蔽之: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 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 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那里? 最南端是哪座城镇?
想一想?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 仰此一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这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 粮食全靠大运河。
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 速度快。
读史料
材料一:魏晋的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 选拔制度,又名九品官人法。
由于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门阀世族,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 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 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U N I F I C AT I O N AND DESTRUCTION
隋朝的
统一与灭亡
源在其中 第1课
新课导入
隋朝末年,人民为逃避徭役和 兵役,被迫采用断手断足的方式, 时称“福手福足”。有的地区人民 连草根树皮也吃不上。起义军在发
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炀帝:“ 磬 南山之竹书罪无穷, 决东海之波流恶难 尽。”
科举制成为历朝选 拔官吏的主要 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
隋朝的灭亡
材料:隋末,天下地主武装纷纷起兵造反,而 以李唐政权为根据地的关中地区最多,关中地 区集中了大量的地主阶级上层人物,在地方上 势力强大,在社会上声望卓著,在政治上辐射 很广。
隋末瓦岗寨起义 英雄程咬金
隋朝灭亡的原因
中小地主的经济实 力不断加强,他们 积极要求参政,希 冀通过某种形式改 变政治地位不高的 现状。
材料二:魏隋唐时期,中小地主的经济实力不断加强,他们积极要求参政,希 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 急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中去,从而使政令畅通, 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 集权的目的。
根据材料一讨论科举制产生前的举 人制度及其影响
魏晋南北朝以来形成 的士族豪门的经济实 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 的减弱和下降。
隋朝的灭亡
荒淫无度的宫廷生活
巡游江都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在江都 杀死,隋朝灭亡。
课堂小结
国家统一 589年
隋
朝
繁盛
经济繁荣
的
开创科举制
统
大运河的开凿
一
与
二世而亡
灭
一时
38年
亡
581—618
U N I F I C AT I O N AND DESTRUCTION
(2)魏晋南北朝以来 形成的士族豪门的经济 实力和政治地位有明显 的减弱和下降。
(3)统一的隋朝,需 要加强皇权,巩固中 央集权的目的。
科举制创立的影响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 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 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 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北朝的政权更替
隋 5 8 1
589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统一后的隋朝疆域
隋文帝,在隋朝统一后,采 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 政效率。
影响
含嘉仓示 意图
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 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②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隋初
隋盛世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结论(表现) 人口激增
垦田 粮仓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1)在九品中正制下,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有机会做官。出 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老百姓 更没有机会做官。
(2)这种制度选拔上来的人没有才能,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科举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1)中小地主的经 济实力不断加强, 他们积极要求参政, 希冀通过某种形式 改变政治地位不高 的现状。
隋朝的
统一与灭亡
源在其中 第1课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课本上哪些内容体现出这一点)开通后的影响是什么?
原因:1、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 2、以天然河道和古运河为基础。 3、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 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科举制的建立
公 元 587 年 , 隋 文 帝 废 九 品 中 正 制 , 并 于 开 皇 八 年设立“志行修谨”(德)和“清平干济”(才) 两科,以选拔人才。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 兴洛仓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隋炀帝为什么要开 通运河?
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 国的统治; 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 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 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 一言以蔽之: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 朝对全国的统治
2.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 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那里? 最南端是哪座城镇?
想一想?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 仰此一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这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 粮食全靠大运河。
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 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