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
如果同一期间各财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 会计师应取其最低者作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二、审计重要性
(2)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在确定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水平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重要性的数量即重要性水平,是针对错报的 金额大小而言。重要性水平是一个经验值,注册 会计师只能通过职业判断确定重要性水平。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二、审计重要性
(1)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基准指标和计算方法
基准指标——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
额、毛利、净利润
计算方法——固定比率法
(9)错报是否与涉及特定方的项目相关。 例如,与被审计单位发生交易的外部单位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管
理层的成员有关联。
(10)错报对信息漏报的影响程度。
在有些情况下,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未对该信息
作出具体要求,但是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认为该信息对财务
报表使用者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或现金流量很重
(7)错报对某些账户余额之间错误分类的影响程度,这些错误分
类影响到财务报表中应单独披露的项目。
例如,经营收益和非经营收益之间的错误分类,非盈利单位的
受到限制资源和非限制资源的错误分类。
(8)相对于注册会计师所了解的以前向报表使用者传达的信息(例
如,盈利预测)而言,错报的重大程度。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要。
(11)错报对与已审计财务报表一同披露的其他信息的影响程度, 该影响程度能被合理预期将对财务报表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产生影 响。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二、审计重要性
(三)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1、错报或漏报的汇总
(1)已发现的错报或漏报 (2)推断的错报或漏报
2、汇总数超过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
金额不重要的错报从性质上看有可能是重要的。注
册会计师在判断错报的性质是否重要时应该考虑的具体
情况包括:
(1)错报对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影响程度。
(2)错报对遵守债务契约或其他合同要求的影响程度。
(3)错报掩盖收益或其他趋势变化的程度(尤其在联系 宏观经济背景和行业状况进行考虑时)。
(4)错报对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或现金流量的有关比率的影响程度。
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 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1)重要性概念中的错报包含漏报。财务报表错报包括财务报表金 额的错报和财务报表披露的错报。
(2)重要性包括对数量和性质两个方面的考虑。所谓数量方面,是
指错报的金额大小,性质方面则是指错报的性质。 (3)重要性概念是针对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信息需求而言的。
第一,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
能性;
第二,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重要性水平与财
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关系。
由于为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确定的重要性水平
即可容忍错报,对审计证据数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注
册会计师应当合理确定可容忍错报。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3.从性质方面考虑重要性
(4)重要性的确定离不开具体环境。 例如,错报.10万元对一个小公司来说可能是重要的,而对另
一个大公司来说则可能不重要。 (5)对重要性的评估需要运用职业判断。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二、审计重要性
(二)重要性的确定 1.确定计划的重要性水平时应考虑的因素 (1)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 (2)财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3)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2.从数量方面考虑重要性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5)错报对财务报表中列报的分部信息的影响程度。例如,错报
事项对分部或被审计单位其他经营部分的重要程度,而这些分部或 经营部分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或盈利有重大影响。
(6)错报对增加管理层报酬的影响程度。例如,管理层通过错报 来达到有关奖金或其他激励政策规定的要求,从而增加其报酬。
1、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的关系
审计人员拟接受的审计风险与所需审计证据数量之间 是反向关系。
(1)检查风险与所需的证据数量呈反向关系。 (2)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与所需审计证据数量呈正向
关系。
2、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关系。重要性水平越 高,审计风险越低;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四)审计风险的控制
1、评估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后应采取的措施 ——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
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
家的工作; ——提供更多的督导; ——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
第七章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重要)
主要内容:
1.制定审计计划的步骤。 2.掌握审计重要性含义及其运用。 3.正确理解审计风险的含义、审计风险的组成
要素、审计风险和审计证据的关系、重要性与审 计风险的关系。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一、审计计划
(一)审计计划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审计业务、达 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在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所编制的 工作计划。
(1)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
(2)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财务报表
3、汇总数接近重要性水平时的处理
(1)追加审计程序
(2)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财务报表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三、审计风险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 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可见,合理保证与审计风险互为补数,即合 理保证与审计风险之和等于lOO%。如果注册会计 师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则对财务报 表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了合理保证。
2、控制风险
(1)概念 控制风险是指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账户或某类经济业务本身或连同
其他账户或业务一起产生误报而未能被内部控制防止、 发现或纠正的可能性。 (2)审计人员在评估控制风险水平,确定内部控制的可 信赖程度时,应当认识到内部控制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2、检查风险
(1)概念 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三、审计风险
(二)审计风险模型 审计风险模型如下:
审计风险 =固有风险 x 控制风险x检查风险 1、固有风险
(1)概念: 固有风险,是在假定被审计单位没有任何相 关的内部控制的情况下,某一账户或某一类经济 业务本身或连同其他账户或经济业务一起发生重 大的误报的可能性。
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 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2)检查风险与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都成反比 例关系
在既定的审计风险水平下,评估的固有风 险和控制风险中的任何一种风险提高,可接受的 检查风险就要下降,则需要的审计证据的分量必 须增加。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三)审计风险、审计证据与重要性的 关系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链接考研历年考题
3、某注册会计师在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时,分别假定了A、 B、C、D四种情况(2004年、2005年)
风险类别
情况A
情况B 情况C
情况D
可接受的审计风险 1%
2%
3%
4%
固有风险
100%
80%
100%
80%
控制风险
60%
70%
80%
90%
请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管理层预见或事先了解; ——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作出总体修改。 2、对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
风险,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控制检查风险将审计风险降至 可接受的低水平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链接考研历年考题
1、当累计尚未更正错报漏报接近重要性水平时,注册 会计师应考虑扩大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或提请被审计单位 调整会计报表,以降低审计风险。( )(2004年)
(1)上述四种情况下,可接受的检查风险水平分别是多少?
(2)哪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最多的审计证据?
(3)写出审计风险模式,并分析各要素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4)简要说明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之间的关系。
反向关系,解释一下。(录音)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二)制定审计计划的步骤: 1、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 2、执行分析性程序; 3、初步确定重要性水平; 4、评估审计风险; 5、制定初步审计策略; 6、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二、审计重要性
(一)重要性的概念 ——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如果一项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1、固有风险
(2)在评估固有风险时,审计人员一般考 虑以下因素:
①经济业务的性质; ②被审计单位管理人员的品行; ③是否存在误报的动因; ④前期审计的结果; ⑤首次审计还是续约审计; ⑥非常业务; ⑦容易遭受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 ⑧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环境因素。
审计计划与初步审计策略剖析
答案:错误。
2、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考虑错 报或漏报的金额和性质? (2004年)
答:注册会计师在运用重要性原则时,应当考虑错报或漏报的金额 和性质。也就是说,重要性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特征,一般 来说,金额大的错报或漏报比金额小的错报或漏报更重要。但许多 情况下,某想错报或漏报从量的方面看并不重要,从其性质方面考 虑,却可能是重要的。如:(1)涉及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或漏 报;(2)可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或漏报;(3)影响收益趋 势的错报或漏报;(4)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现金和实收资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