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愈发重视,使得教学的模式也受到一
定程度的改变。
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如今这个时代。
因此,为了能够增加
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做好铺垫,教育工作者需要采用新的教
学模式去进行教学。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即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和探究性进行数
学问题的处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数学的问题
驱动式教学模式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模式;问题驱动
引言:在2022年新课标的背景下,如今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也进行了变革,很多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转化为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并且,结
合当前的实际情况,高中数学老师可以以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课
堂的参与感,老师可以将设计好的问题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
完成任务,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整体的而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
以更好地树立自信心。
一、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是当前数学教育中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
式中,问题驱动式教学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具体的教
学中,老师自己首先要做好对于课本知识的充分了解,并且要调查好学生当前的
学习进度和具体的情况,之后可以灵活地运用教学素材,并提出适宜的问题,帮
助高中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更专注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
二、课堂导入提出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中,高中数学老师首先可以充分地利用好课堂教学来给
学生做好一定的教学引导,以此让学生提高教学的质量。
并且老师应该充分重视
好数学教学的引导课程,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引导课程也是可以帮助学
生在学习初期建立好一个完成的学习框架,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依据这个学习
框架有秩序的去展开学习,让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时可以更为系统,将学习到的
知识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知识串联。
因此,这种利用引导课程去促进高中数学的
学习方式也被称为“黄金教学时问”。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常常会运
用这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还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将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充分地结合起来。
例如:在人教版2019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中的第五单元《三角函数》中,老
师可以在上课前提出问题,包括“在知道建筑物的位置和仰角的角度时,如何更
好更快地得到建筑物的高度”、“在一些赛车类的游戏中,如何通过控制好塞车
的运动角度,来赢得比赛”等,通过诸如此类,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驱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如何利用好三角函数去解决生活
中的问题。
以此通过这样的案例,去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探索,增加学生的自主
思考能力,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
三、合作探究,凸显主体
对于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来说,一定程度上受到学生的
先天学习能力和后天的努力程度有着双重关系。
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不同,
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不同,使得不同的学生在面对相同的知识时,学习的质量和
效率也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高中数学相对难度
较大,因此这种差异就变得更加明显。
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可以
通过分组学习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并且给每个学习小组都分配一个
不同的问题,让这些学习小组展开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组员之间互相协作的方
式去展开写作,以此共同帮助老师去做好问题的布置和探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
与感,帮助学生可以灵活地使用课堂学习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的第三章中的《函数的应用》的学习,老师可以通过
分组的方式,提出问题,包括“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会运用到函数”等
问题。
以此给到每个小组10-15分钟的时间去进行探讨,以此探讨出问题的正确
答案。
当在讨论结束时,老师可以随机抽取每小组一名同学来进行回答,针对回
答中存在的错误及时纠正。
以此通过这样的案例,利用分组学习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效率,并且也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思考能力和课堂参与感。
让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更快乐地进行学习,有效地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四、信息导入,提高效率
为了更好地改善高中数学的学习模式,老师可以通过利用好现在高速发展的
信息技术和高中数学结合起来,以此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每个人来说,一天的精
力都是有限的,如果只是依靠单纯的引导式学习,就无法让学生去关注问题的关键,久而久之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所以,老师可以充分地运用信息导入的
模式,利用好当前的数学问题去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并且充分地利用
好互联网技术融入到数学中去,帮助学生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更加
轻松点进行数学学习。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2019的高中数学中,《关于抛物线的动点问题的学习。
由于问题的本身就带着极大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因为为了帮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
行学习,老师可以将这类问题放到幻灯片、微课等课件上,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
去展现该问题的解决步骤。
以此让同学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让同
学们可以不再抽象地进行思考,可以用过互联网来结合图形的方法去加深对知识
点或相关概念的理解,从而在同类问题的解决时,也可以轻松地化解。
以此通过这样的案例,将原本复杂的高中数学问题和互联网结合,将复杂的
知识简单化,使得学生可以更快地学习好相关知识点,并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五、问题总结,梳理知识
由于高中数学总体学习难度较大,且学习内容非常抽象,如果一个部分没有
学好,就会导致在之后的学习中都较为烦躁。
因此,老师在教学高中数学每个知
识点的时候,都要对知识点做好总结和复盘工作。
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在课堂上的
时间,对学生提出的予以总结,将数学课堂上的教学知识点依托问题驱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此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串联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人教版2019版的数学中就有关于“抛物线”的学习,针对在这一课时中的抛物线的性质进行教学,并且老师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对于本节课的知识做好知识的复盘,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具体可以通过提出以下四个问题来帮助学生去巩固:
1.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什么?
2.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什么?
3.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什么?
4.抛物线的离心率是什么?
以此通过这四个问题,首先先让学生根据问题做出简要解答,并且根据学生的答案去评估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进而通过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来帮助学生对于已经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区分和辨识,也可以以此为中心点对于其他相关知识做出延伸。
例如,可以将之前已经学习过的双曲线和椭圆的知识进行融合提问,并重新形成一个组合式的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知识系统和体系,以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可以将已经学习的所有知识进行融合,在解决问题时可以提高效率和问题的解答率。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中,老师通过运用问题驱动式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提高对已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雅文.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试题与研
究,2022(26):97-99.
[2]苏安乐.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探析[J].智力,2022(08):124-126.
[3]刘君敬.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研究[J].求知导
刊,2022(03):71-73.
[4]王秋菊.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组成及提升思考——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实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