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粤教版物理一轮复习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一)
[考查范围:第一单元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s 与时间t 的关系为s =5t +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制单位),则该质点( )
A .第1 s 内的位移是5 m
B .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 .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都是1 m
D .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2.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04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 所需的时间为t ,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
( )
A .v t B.12
v t C .2v t D .不能确定 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的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 )
A .5 m/s
B .5.5 m/s
C .4 m/s
D .3.5 m/s
4.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一直匀速运动,乙车先匀加速运动后匀减速运动,丙车先匀减速运动后匀加速运动,它们经过第二块路标时速度又相等,则先通过第二块路标的是( )
A .甲车
B .乙车
C .丙车
D .无法确定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5.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 km ,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分钟,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 ,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 ,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 .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08 km/h
B .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
C .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108 km/h
D .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度是150 km/h
6.下列说法中的情形,可能出现的是( )
A .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减速
B .加速度减小时,物体加速
C .加速度不变,速度不断改变
D .加速度不断改变,速度不变
7.物体在一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2 s 末的速度是6 m/s ,第3 s 末的速度是8 m/s ,物体的质量为2 k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零时刻的速度是4 m/s
B .物体的受到的合外力为4 N
C .第2 s 内物体的位移为5 m
D .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
8.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 )
图D1-1
A .物体在第1 s 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 .物体在第2 s 内和第3 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C .物体在4 s 末返回出发点
D .物体在5 s 末离出发点最远,且最大位移为0.5 m
9.如图D1-2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 -t 图象,在t 1和t 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则时间由t 1到t 2的过程中( )
A .加速度不断增大
B .加速度不断减小
C .平均速度v =v 1+v 22
D .平均速度v <v 1+v 22
三、实验题(共18分) 10.(8分)利用图D1-3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图D1-3
(1)为了测试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天平
B .秒表
C .刻度尺
(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0分)如图D1-4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反映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个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0.10 s ,其中s 1=7.05 cm ,s 2=7.68 cm ,s 3=8.33 cm ,s 4=8.95 cm ,s 5=9.61 cm ,s 6=10.26 cm ,则A 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_m/s 2(
四、计算题(共36分)
12.(18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s 的速度匀速驶过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 s 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m/s 2的加速度
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 km/h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13.(18分)某天,小明在上学途中沿人行道以v1=1 m/s速度向一公交车站走去,发现一辆公交车正以v2=15 m/s速度从身旁的平直公路同向驶过,此时他距车站s=50 m.为了乘上该公交车,他加速向前跑去,最大加速度a1=2.5 m/s2,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m=6 m/s.假设公交车在行驶到距车站s0=25 m处开始刹车,刚好到车站停下,停车时间t=10 s,之后公交车启动向前开去.(不计车长)
(1)若公交车刹车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其加速度a2大小是多少?
(2)若小明加速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通过计算分析他能否乘上该公交车.
图D1-5
45分钟单元能力训练卷(一)
1.D [解析] 由表达式s =5t +t 2可看出初速度v 0=5 m/s ,加速度a =2 m/s 2.当t =1 s 时,s =6 m ,即第1 s 内的位移是s 1=6 m ,同理,前2 s 内的位移为s 2=14 m ,前2 s 内的
平均速度是v 2=s 2t 2
=7 m/s ,故A 、B 错;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为Δs =aT 2=2 m ,C 错;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Δv =aT =2 m/s ,D 对.
2.B [解析] 利用s =12
(v 0+v t )t 求解. 3.A [解析] 利用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公式v =v 20+v 2t 2
求解. 4.B [解析] 由题意可知:v 乙>v 甲>v 丙,三辆车的位移相等.根据公式t =s v
可知乙车运动时间最短,即乙车最先通过第二块路标.本题也可作出三辆车的v -t 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可以看出乙车最先通过第二块路标.本题正确选项只有B.
5.AD [解析] 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为v =s t =95
60
km/h =108 km/h ,选项A 正确、B 错误;而平均速率v =l t =155
60
km/h =180 km/h ,选项C 错误;车内速度计指示的速度为汽车通过某位置时的瞬时速度,选项D 正确.
6.BC [解析] 当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一定加速,A 错;加速度减小,但若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则物体加速运动,B 对;当加速度不变且不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一定会改变,C 对;只要有加速度,物体的速度就会改变,D 错.
7.BC [解析] 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 0,则由v t =v 0+at 得6=v 0+2a,8=v 0+3a ,解得:v 0=2 m/s ,a =2 m/s 2,故A 错;由F =ma 知合外力F =4 N ,B 对;由v t =v 0+at 得第1 s
末的速度v 1=4 m/s ,则第2 s 内物体的位移为s =12(v 1+v 2)t =12
×(4+6)×1 m =5 m ,C 对;不知物体的具体受力情况,无法求解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D 错.
8.BC [解析] 根据v -t 图象可知物体在第1 s 末开始减速,选项A 错误;由于第2 s 内和第3 s 内v -t 图象的斜率相同,所以加速度相同,选项B 正确;由图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4 s 末物体刚好返回出发点,选项C 正确;物体在第2 s 末或第6 s 末距离出发点最远,选项D 错误.
9.BD [解析] 根据v -t 图线的斜率不断减小可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减小;假设
从t 1到t 2的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则平均速度为v 1+v 22
,而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始终小于做匀减速运动时的速度,因而平均速度也将小于v 1+v 22
,本题选项B 、D 正确. 10.(1)C (2)打点计时器与纸带之间存在摩擦.
[解析] (1)用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2)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总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说明该误差为系统误差,可能产生这种误差的因素有:打点计时器与纸带之间存在摩擦、纸带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等.
11.0.86 a =(s 4+s 5+s 6)-(s 1+s 2+s 3)9T 2
0.64 [解析]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整个过程的
平均速度可得v A =s 3+s 42T
=0.86 m/s ;由于s 4-s 1=3a 1T 2,s 5-s 2=3a 2T 2,s 6-s 3=3a 3T 2,所以a =a 1+a 2+a 33=(s 4+s 5+s 6)-(s 1+s 2+s 3)9T 2,代入数据得a =0.64 m/s 2. 12.(1)75 m (2)12 s
[解析]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 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
t 1=v a =102.5
s =4 s s 货=v (t 0+t 1)=10×(5.5+4) m =95 m
s 警=12at 21=12
×2.5×42 m =20 m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
Δs =s 货-s 警=75 m.
(2)v m =90 km/h =25 m/s ,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
t 2=v m a =252.5
s =10 s s 货′=v (t 0+t 2)=10×(5.5+10) m =155 m
s 警′=12at 22=12
×2.5×102 m =125 m 因为s 货′>s 警′,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且此时两车距离
Δs ′=s 货′-s 警′=30 m
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Δt 时间追赶上货车,则
Δt =Δs ′v m -v =3025-10
s =2 s 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t =t 2+Δt =12 s 才能追上货车.
13.(1)4.5 m/s 2 (2)能
[解析] (1)公交车刹车的加速度
a 2=0-v 222s 0=0-152
2×25
m/s 2=-4.5 m/s 2 所以其加速度大小为4.5 m/s 2.
(2)汽车从相遇处到开始刹车用时
t 1=s -s 0v 2=2515 s =53
s 汽车刹车过程中用时
t 2=0-v 2a 2=103
s 小明以最大加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用时
t 3=v m -v 1a 1=6-12.5
s =2 s 小明加速过程中的位移
s 2=12
(v 1+v m )t 3=7 m 以最大速度跑到车站的时间
t 4=s -s 2v 3 s =50-76
s =7.2 s t 1+t 2<t 3+t 4<t 1+t 2+10 s ,即小明可以在汽车还停在车站时上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