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初中历史新课标的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对初中历史新课标的认识
历史学具有经世致用之功,“以史为鉴”“读史明智”都是强调历史对现实的重大指导作用,对个人,对民族,最人类的启示和帮助。

从古至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重视历史,作为一国之民首先要知晓本国历史,历史是根,作为一个国人能忘本,如此来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就显得尤为极其重要,这是一个孩子认识自己祖宗的第一个步,也是关键一步。

我认为新课标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所有的变动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学习的技能和方法,自然也将会在无形中提高历史学科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客观上有利于历史学功效的实现。

按照对课程标准的定义来看,课程标准是按门类定制,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指导性的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的等具体内容,规定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新课标在对本学科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以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有新的要求,这些新的改变真正体现了新课标与时代发展要求的结合;体现了知识与学生的结合,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新课标的改动更有助于历史知识的学习,学习完整性的历史,了解历史发展的进程,不会出现对某一时代的盲点,是历史的进程在一条线上,而不是一些孤立的圆点。

新课标在拓展历史学的趣味性方面做了指示,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结束表演式教学,单一的授课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而是需要多种方法结合,尤其要重视启发性教学。

我个人认为这些都表明新课标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和探索,当然这些要求或改动还是要经历实践的检验才能证明是否真的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至少现在在理论上来说,从对以前的不足之处的改变上来说是相对科学的改动,具体来看如下:
一、新课标明确规定了历史课程的性质和课程目标,确定了历史学科在整个中学阶段的学科地位。

如,新课标在课程性质的第一段中说:“历史课程是人文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除了这种概括姓描述,新课标中还对其特性从思想、基础、人文、综合几个方面的做了阐述。

这一
规定无疑是对历史学科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的有一次强调。

事实上,作为一名从初中走过来学生来说,虽然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学校里,在关系学生命运知识技能方面来看历史学科并不被学生、教师、学校、家长所看看重,所以再次强调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很有必要,特别是要学习新课标要求的历史学科的教师们。

要使历史学科真正的成为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真正的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些需要历史学科的教育工作者不断进取,需要使历史教师自身充分认识到历史学科的重大作用,正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地位,自己努力获得自己所教课程的价值,从而改变学生对历史的看法,从历史课中获得人生的智慧。

在课程目标方面,新课标更重视能力的培养。

识记知识减少,增加的是对学生认识历史现象,分析历史问题,表达与交流对历史发展看法的能力的培养。

在教师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总结。

通过长时间的训练,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并能再自己的探索中培养兴趣,从而有利于养成学生在义务阶段教育结束之后也能自己主动的学习历史知识,这将不仅仅是一时之益,而是一生之益。

二、在内容框架上做出的修改可谓是煞费苦心。

新课标采取“点”“线”结和的方式,对内容做出的删减也是经历过几次课标改革后对效果的评价的基础上做出的新的实践,是针对在之前内容框架的指导下学生历史学习的弊病进行的改进。

历史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新课标就遵循了历史的时序性,整体上把中国历史从史前开始按照时间顺序,按照朝代的兴替进行了编写,这一编法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学,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的教,客观上也有利于学生在以后对历史的深入学习。

首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出现陡然的过渡,对于有心的学生可能会思考为什么一个统一的强盛的西汉王朝刚刚还很兴盛,怎么这一课就变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了,是怎么回事?老师为了解释这个问题就不得不穿插更多这个局面到另一个局面之间发生的重大事件,自然出现课堂的内容要么容易偏,要么造成信心量过多,学生记住的很少的尴尬境地。

选择时序性的编写方法自然会省掉这些麻烦,但是也有缺点,例如像魏晋南北朝,像五代十国,这些都是相当混乱的一段历史,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接受能力有限,按照时序性来讲这些都是必须提到的,就算是蜻蜓点水式的说一说,也总是要花费时间去学习,
去梳理,这样的话在内容上无疑是多了。

当然,这相对于原来的教材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至少不会造成历史知识的混淆,不容易将历史学成一盘散沙,将来自己表述一件历史事件的时候不至于张冠李戴,不至于出现历史发展过程的断链。

三、就增强学科趣味性来看,新课标一方面在对教材内容编排的增删情况中做了详细的介绍,这是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和接受能力进行的适度调整,不光难易程度,突出了重点,在与生活接轨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另一方面通过教学建议指导,客观上上引导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例如,课本中针对教学内容增加了很多历史图片,图片作为历史的证据,比编者的话语更有权力表达历史真实,更掷地有声,当然要比枯燥的语言来的更有趣,更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课后作业从一些理性的问答题变成了一些活动题,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历史文献,图片、能够通过教学辅助工具向学生展示实物、遗址等等作为此段历史的参考,减少学生自己自己学习时阻力,此外教师如果能对活动适当的引导将会收到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

新课标中的这些设想均是在试图消除历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的隔阂或对立,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丰富多彩,渐渐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改变长期以来在历史课教学中形成的学生对历史感兴趣但是缺不喜欢历史课的尴尬局面。

既然历史本身是有趣味的,那就应该让这些趣味体现在课堂上。

总之,中学历史新课标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气息,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气息,立志于更好的服务于历史教学,服务于社会需要,服务于历史学科自身伟大功能的实现。

不再只是一些空空的擦边话,不再是一个只为画圆的圆规,而是正在转变为一支将要正中靶心的箭,我相信课标还将会不断完善它将渐渐改变历史学科总是在边缘打转的局面,为历史学科的功能真正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做好最基础的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与教材分析作业
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专业:历史学
姓名:李姗姗
学号:10111140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