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墨子的观后感-word范文 (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墨子的观后感
读《墨子》一书,也必须承认墨子本人的博学,因为其中包括了很多东西,例如,政治、军事、哲学、自然科学。
对于政治中的兼爱非攻我感触颇深,接
下来是小编带来的墨子的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墨子的观后感1
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
——题记
正如余秋雨所说,墨子的全部都是黑色的,他如同黑色的旋风席卷整个中
华大地,但是又有多少人会记得他的作用呢?他是普通百姓的代表,他是社会
底层的代表,当然不可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认可,因为封建帝王是要家天下的。
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而他自己则是将这个理念带到了那样黑暗
的时代,不知是墨子的悲哀,还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孔子的名声远超过墨子,
可是谁又能将墨子的功绩抹杀呢?他的思想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历史长河中。
其实,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也正是靠的这种兼爱思想吗?从五四运动到
新中国成立,哪一次成功的战役不是靠人民的力量,那一次不是集体的智慧。
现在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社会的主人。
所以我们要感谢墨子,
是他的思想引领着中华名族的复兴。
我们更要感恩,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泉涌报,墨子的理念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成功,就算我们不高呼拥护墨子,最起码也
要能够记住他。
上为从国家的角度出发,那么从个人呢?
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任何人没法比的,可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逆子”呢?
或许他们就没有感恩的心,父母的含辛茹苦,换来的却是冷眼相对;父母的辛
勤浇灌,换来的却是心灵折磨,或许不能这么的武断吧,毕竟还有那么多的有
良知的子女,卧冰求鲤,那是多么的让人感动,扇枕温衾,那是多么的让人震惊,鹿乳奉亲,那是怎样的感恩!
韩信小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
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然而,挣钱
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
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
为此常遭别人
冷眼。
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
顿。
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
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发誓要报答漂
母之恩。
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分食之恩始终没忘,派人四处寻找,
最后以千金相赠。
或许我们不需要一饭千金,但是我们任然需要学习感恩的
精神,人生不过区区八十载,当你步入晚年之时,在想感谢帮助过你的人,也
许时间也不允许了。
感恩不是用金钱能衡量的,在心中感恩,不如在行动中恩,不要让感恩只是浮于表面,成为空中楼阁。
墨子的观后感2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百家争鸣的现象。
然而在这些学派中,脱颖而出的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这八大家。
在汉武帝时期,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余学派也就慢慢沉落下去了。
儒
家的思想我也曾经拜读过,说的一些大道理也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但可能是
90后的一些叛逆心理,一直有一个疑问,我为什么要遵守你给我定的规则理论
去学习努力呢?在这方面看来,我感觉《墨子》一书能比较明确的阐明事例。
我们可以看到书中对众人的要求为务实、节俭、兼爱、非攻,对于我们所有的人都比较适合,其中不乏为官者。
但是有另一种感觉,他要求的太严格,对于像我这种懒惰的人并不适合。
这也就是为什么墨家的思想会消逝在历史的
长河中,我喜欢把墨家比做一个国家,因为它有着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很像一
个政权。
在这方面我又感觉到他和法家有些相像,也许这就是春秋时期的百家
争鸣,各取所长。
例如,《亲士》这一篇就很明显的表现出儒家思想。
读《墨子》一书,也必须承认墨子本人的博学,因为其中包括了很多东西,例如,政治、军事、哲学、自然科学。
对于政治中的兼爱非攻我感触颇深,他让我想起了民主这个名词,君臣、父子、兄弟都应平等的相互关怀,对于社
会上的民生问题,穷人与富人之间的矛盾,为官者与平民者之间的矛盾等等都
是相互缺少关怀的结果。
对于墨子的“天志明鬼”我是很不赞同的,因为可能我是一个无神论者,所以把这个缺点归咎为当时人们对自然认知的局限性。
但书中所提的人民拥有
权力来反抗不义的政府,让我更觉得这是一个进步。
因为从古至今无论哪个人
谋反都被认为是乱臣贼子,我们看看岳飞的一生就会明白什么叫做愚忠。
在谈论尚贤者时,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现在国家的公务员考试制度,择优为官的原则。
对于“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这一主张我非常的赞同,因为
我本身就是一个农民出身,现代社会中所谓的英雄不问出处,和几千年前墨子
的言论相照应。
感觉这不仅仅是一个巧合,而是历史的传承,也是现实世界中
的真实写照。
更是对现在所有努力学习的贫苦学生的一种勉励。
节用节葬这一点更符合现在所提倡的节约型社会,看看现代社会的富二代浪费自己的长辈用鲜血换来的基业。
不懂得什么叫做节俭,难道他们忘了么?富贵不过三代!接着看看墨子的另一种思想,不得不承认的是他开创了中国第
一个逻辑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