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技术说-wei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实验条件
学校有多个机房配备了电脑,并安装了相关教学软件,可以充分 满足学生在校内的实践需要。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五 教学单元设计
教学过程
上 次 内 容 回 顾
任 务 导 入
示 范 操 作
学 生 训 练
巡 视 指 导
集 体 辅 导
实 验 结 果 提 交
回 顾 总 结
5'
5'
20'
40'
10'
一 课程定位
教学内容
实践部分
1.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2. 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03 3.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03 4. 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 2003 5. 数据库管理软件Access 2003
6. Internet使用与操作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一 课程定位
重点难点
重点:实践部分(多上机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难点:理论部分(《计算机信息技术》
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多、难度较大的 一门课程,应多做练习复习巩固知识)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一 课程定位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信息技术 基础知识。 理解信息技术 的常用名词和基 本概念。
能力目标
熟练使用Windows xp操作平台。 基本掌握Office2003 的主要软件及网络使 用。
一 课程定位
课程间关系
前导课程:无
后续课程:相关专业一些课程,如 程序设计语言等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一 课程定位
教学内容
理论部分 1. 信息技术概述 2. 计算机组成原理 3. 计算机软件 4.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5. 数字媒体及应用 6. 计算机信息系统与数据库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电子信息系
魏榴花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四 五 课程定位 教材与参考资料 教学手段与方法 学情分析与指导 教学单元设计
六
成效与思考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一 课程定位
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课程对象—— 课程性质—— 教学团队—— 课程学时——
计算机信息技术 全校一年级学生 公共必修课 30位校内专职教师 72课时(理论40 实践32)
课程教材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二 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二 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网络教学资源
1、/(提供资料方便学习)
2、/
3、 /course2/jsjyyjc/JXNR.asp?Typei d=290 4、http://210.29.194.26/ec2006/C69/Course/Index.htm
教学单元概况
时 2学时
教学单元 实训六 Excel 2003数据管理、分析与图表 学 教学地点 教学做一体化机房 教学目标 重 掌握数据排序、分类汇总的操作方法;图表的创建、编 辑方法;数据筛选和数据透视表的基本操作。
点 排序、图表
难
点 高级筛选、数据透视表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五 教学单元设计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一 课程定位
课程任务
当今各行各业都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生产效率, 当代大学生应该提高信息技术素养,通过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掌握信 息技术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以及信息技术 操作技能,也为顺利完成后续相关课程的 学习打下基础。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三 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视频
教学网站
技能训练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三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授重点内容) 演示法(通过实物、操作或视频演示) 练习法(通过练习复习巩固知识) 讨论法(讨论热点问题) 任务驱动法(规定时间完成任务并提交)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六 成效与思考
思考
应适当增加教学课时,提高“教学做”的结合强度, 实现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 完善网络教学平台,更加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深入教学改革,重视学习过程,建立科学、规范的 管理制度及考核机制; 加强培养学生综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更好地满 足未来就业需求。
5'
5'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五 教学单元设计
教学单元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做一体化
讲授法(讲授重点内容)
演示法(通过操作或视频演示) 任务驱动法(规定时间完成任务并提交)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六 成效与思考
成效
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 概念和知识,为今后学习(如二级考试及专接本考 试)奠定了基础。 掌握了计算机、常用软件操作技能及国际互联网使 用水平,提高了信息技术素养,适应了就业需求。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参加江苏省计算机一级B考试, 通过率高。
教学做一体化(边学边做)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四 学情分析与指导
学情分析(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生源的多元化(招生对象有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
地域的广泛化(招生范围包括江苏和其它省份)。
学习指导
单独辅导,鼓励学生互帮互学,整体提高学生信息
技术水平。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五 教学单元设计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使 用的技能,提高学生自 主学习的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信息技 术素养及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一 课程定位
课程考核
过程性考核(30%) 平时作业、考勤 实验实训结果 终结性考核(70%) 理论知识考核:笔试
《计算机信息技术》说课
二 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