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配合灸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敷贴配合灸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杨岚清;周忠志;熊武;杨旭龙
【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adjuvant therapy of moxibustion therapy for diabetes foot an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patients from October 2015 to Octo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of 40 cases and treatment group of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lprostadil injection.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acupoint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adjuvant therapy of moxibustion therapy. Comparis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and related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was mad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95%,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7.5%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0.05). But through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the two grou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linical indexes of th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P< 0.05), and all the indexes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The wound healing time, granulation tissue appearance time and granulation tissue coverage tim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diabetic foot acupoint
sticking with auxiliary moxibustion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 and can also shorten the time of the granulation tissue and the healing time of the wound. It should be widely used and popularized.%目的研究穴位敷贴配合灸法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及评价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40例作为对照组,40例作为治疗组,分别采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和穴位数贴配合灸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 (31/40) (P<0.05); 2组患者治疗前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相关指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通过对2组患者的有效治疗,结果发现患者的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和肉芽组织覆盖时间相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穴位敷贴配合灸法辅助治疗,可以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同时也可以缩短患者的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宜广泛应用和推广.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8(016)012
【总页数】3页(P135-137)
【关键词】穴位敷贴;灸法;糖尿病足;消渴;痈疽
【作者】杨岚清;周忠志;熊武;杨旭龙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长沙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疮疡整形科,湖南长沙 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
伤疮疡整形科,湖南长沙 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疮疡整形科,湖南长沙 410007;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疮疡整形科,湖南长沙 410007【正文语种】中文
随着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如何实现对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防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
糖尿病足作为临床中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其不仅
治疗费用较为昂贵,同时也伴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到了患者的生命健康[2-3]。
临床中,针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常规护理和前列地尔等基础
药物治疗为主,但其治疗效果却不尽理想[4-5]。
基于此,本研究从中医角度出发,采取穴位敷贴配合灸法辅助治疗的方式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了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院内接受治疗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在其知情同意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35~77岁,平均年龄(63.39±5.88)岁;创面大小为(1×1)~(8×8) cm2。
对照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为37~78岁,平均年龄(65.02±5.39)岁;创
面大小为(1×1)~(7×8) cm2。
1.2 纳入标准(1)符合糖尿病和糖尿病足的临床诊断标准;(2)签署了相关知
情同意书;(3)年龄≥35岁。
1.3 排除标准(1)其他病变所导致的血管病变;(2)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
器官疾病患者;(3)依从性较差或病例资料不完整者;(4)药物过敏者。
2组
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创面大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4 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统一接受相关临床指标的检查,并给予患者口服降压药或
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同时做好对患者的抗感染和改善微循环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本溪雷龙药业有限公司)治疗,将10μg加入浓度为0.9%的250 mL氯化钠注射液中,采取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穴位敷贴配合灸法辅助治疗,治疗方法如下:(1)穴位敷贴治疗:协助患者清洗双足,并于双侧涌泉穴进行穴位敷贴,敷贴膏药为院内自制,包括中药吴茱萸10 g,牛膝和肉桂各5 g,麻黄炙和细辛各3 g,研磨成粉后,加姜汁调为糊状,膏药薄厚以2~3 mm为宜,分别敷贴于双足涌泉穴,贴服时间为5 h/次,1 d/次;(2)灸法治疗: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创面进行清洗,随后使用艾条对溃疡创面进行艾灸,15 min/次,2次/d,操作方法如下:将艾条点燃后,将其对准患者的创面,温和灸后,采取回旋灸、雀啄灸等方式,并在灸法治疗的过程中避免烫伤患者的皮肤,治疗结束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创面。
所有患者均治疗20 d。
1.5 观察指标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疗效判定标准如下:①显效:创面完全被
新鲜肉芽组织覆盖,创周瘢痕愈合;②有效:创面被新鲜肉芽组织覆盖面积≥50%,局部干燥;③无效:溃疡面积无缩小,新鲜肉芽组织覆盖面积<50%。
总有效率=(①+②)/(①+②+③)×100%。
同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hs-CRP和GLU,并针对2组患者的治疗后情况进行比较。
1.6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计算处理,计数资料使
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治疗组 40 28(70.00)10(25.00)无效总有效率2(5.00) 38(95.00)对照组 40 15(37.50) 20
(50.00) 9(22.50) 31(77.50)χ2值 8.503 5.334 5.163 5.163 P值 0.004 0.021 0.023 0.023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比较治疗前,2组患者的VAS评分、hs-CRP等相关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比较(x±s)注:与治疗前相比,a P<0.05;与对照组相比,b P<0.05组别 VAS(分) hs-CRP(ng/mL)治疗组6.78±1.12 12.85±5.36 GLU(mmol/L)8.88±1.32 1.31±0.87ab 4.08±2.15ab
5.59±0.86ab对照组
6.63±1.06 12.63±6.02 8.91±1.17 3.29±1.55a
6.33±3.27a 6.17±0.93a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40 40
2.3 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出现时间比较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和肉芽组织覆盖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x±s,d)肉芽组织出现时间肉芽组织覆盖时间3.89±1.36 18.33±3.82对照组40 33.75±5.18 5.58±1.79
22.35±4.07 t值 5.013 5.228 5.514 P值 0.025 0.022 0.019组别例数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40 25.31±4.36
图1 某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对比图
图1所示分别为治疗组某患者入院时、出现肉芽时和肉芽覆盖时的治疗效果对比图,可以发现患者的创面基本愈合,恢复良好。
3 讨论
糖尿病足作为临床中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类型,截肢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6]。
从中医角度来看,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静脉瘀滞、血行不畅,从而导致肢端失养,日久坏死[7-8]。
从病因角度分析,糖尿病足多是由于瘀血痹阻脉络,使
肢端缺血、坏疽,颜色紫暗,并表现为皮肤苍白、舌苔薄白等,针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应当以益气活血、通络止痛和活血化瘀为基本治疗原则。
穴位敷贴和灸法作为传统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年来中医药学的快速发展,如何采取中医辅助治疗的方法提高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效果,成为了诸多研究学者所重点关注的内容[9-11]。
本研究通过对穴位敷贴配合灸法辅助治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说明穴位敷贴配合灸法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其可能是因为采取穴位敷贴的方式,将使药物直接产生对穴位的刺激作用,经过皮肤直接吸收,提高局部用药浓度,发挥出直接的治疗效果。
药方中的吴茱萸具有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的效果,而牛膝、肉桂等具有温经通脉的效果,通过多种中药的有效联合,可以共同发挥出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及温经散寒的效果[12-13]。
这与贾可[14]的研究结果一致,其在针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发现传统中医治疗可以发挥出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
由于糖尿病足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从而导致其下肢远端细小血管的平滑肌细胞较易出现增生,继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足部的微循环,最终形成溃疡和感染等症状[15]。
因此,针对糖尿病足的治疗必须以控制患者的血糖,改善足部的微循环为基本原则。
本研究分别选取了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以及hs-CRP等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2组患者入院后,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和hs-CRP等相关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穴位敷贴配合灸法辅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足部微循环水平,在灸法的作用下,艾叶可以发挥出发油、烟熏机的抗菌效果,且通过局部施灸的方式,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温经通络以及调和气血的作用,将有效
加强下肢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再生,并迅速促进足溃疡部位的微血管生成,发挥出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同时,穴位敷贴配合灸法辅助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创面恢复,使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得到了显著的缩短,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和肉芽组织覆盖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穴位敷贴配合灸法辅助治疗可以在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出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和缓解,进一步缩短患者的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同时也可以稳定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足部的微血管生成,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恢复,宜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华雪君,刘更,王田,等.灸法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临床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7,19(5):390-392.
[2]谌静,陈盛业.穴位贴敷联合足部按摩治疗0级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1(2):203-205.
[3]陈丽荣,李明哲,王波.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负性情绪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6(4):130-132.
[4]张兰云,吕璟,于洪书.自制和胃降逆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辅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6,31(5):37-38.
[5]马开颜,赵莉.川芎注射液配合西药湿敷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分析[J].陕西中医,2015,25(8):1014-1015.
[6]姜醒,季顺欣,苑光军,等.中药足浴配合紫外线照射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疗效观察[J].人民军医,2016,33(12):1280-1281.
[7]何玲娜,赖祥俊,李林平.河车路温阳灸法配合命门八阵穴快针治疗糖尿病阳虚诸症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6,18(10):168-170.
[8]陈燕群,陈丹丹,关务洁,等.光子治疗仪照射配合三黄冰湿敷治疗糖尿病足
Wagner2级、3级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2017,31(26):3300-3302.
[9]王桂英,何宏,刘声,等.“足底操”下肢替代穴位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足患者的
辅助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6,32(24):119-121.
[10]赵克蕊,高学全.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哮喘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
22(19):3857-3859.
[11]张敏,吴中秋,张瑞娟.近十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成效与展望[J].河
北中医药学报,2016,31(2):59-62.
[12]苏凯奇,沈艳婷,林柳兵,等.近5年慢性胃炎的针灸治疗概述[J].吉林中医药,2017,37(6):646-648.
[13]邱卫清,张军.中药足浴联合足部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J].心脑血
管病防治,2015,19(3):248-249.
[14]贾可.臭氧水冲洗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7,32(7):31-32.
[15]曹文艳,张丽慧,张建波,等.通心络联合穴位注射、护理治疗糖尿病足临床
效果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8):142-144.
(本文编辑:张文娟本文校对:向聪莲收稿日期:2018-05-15)
恽铁樵是近代著名的具有创新思想的中医学家,1925年在上海创办了“铁樵中医函授学校”,是中国中西汇通派之代表医家。
《医学入门》是其培训教材(讲义)之一,本书从中医的角度,介绍人体躯体和脏腑器官的解剖位置,当然,有些术语与现代会不同,体现了恽氏勇于吸取新知,拿来主义为我所用,大胆创新的精神和科学态度。
如,对于腺体的认识,紧密结合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明显有别于西医并且优势明显,对于肾腺的认识,不但超脱了纯解剖理念,而且富于中国传统的养生之法和道德观念。
本书虽然是入门类之基础讲义,但对中医药思维的培养还是很有
特色和借鉴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