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高产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茄子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暂无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5年第5期
狄扬
一、整地施肥
茄子的种植地块应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前作为水稻或前三年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深耕晒白,土块细碎。
结合整地,亩施石灰粉50—80公斤对土壤消毒及调节酸碱度。
茄子耐肥性强、需肥量多。
移栽前要施足基肥(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公斤,复合肥5
0公斤),起高畦种植。
畦高约30厘米,畦宽包沟1.8米,双行植,株距45—50厘米,
亩植1400株左右。
单行植,畦宽包沟1.3米,株距45厘米,亩植1000株左右。
定植后淋足定植水,幼苗成活后停止浇水,促进根系深扎。
二、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茄子栽培应选用抗寒性强,耐弱光、抗病性强的品种。
三、适时播种
1.播前准备
1.1营养土
一般取无病虫源肥沃的田园土5份,腐熟农家肥4份,砻糠灰1份。
另外,每立方米加
入磷酸二铵2公斤,充分混合、碾碎、过筛,即做成床土。
1. 2育苗床
铺床方法是,先铺一层粘重土壤,耙平踩实,上面铺3~5厘米的营养土,然后浇透水,将催过芽的种子均匀撒播在床面上,再覆盖1厘米厚的营养土。
2.种子处理
将种子用10%磷酸三钠或0.1%高锰酸钾浸种15—20分钟,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将冲洗干净的种子放在30℃左右的温水中继续浸泡6—8小时,洗净种皮上的粘液,用干净
的湿毛巾或纱布包好放在25—30℃黑暗的地方催芽,待到有60%左右的种子“裂嘴”时
即可播种。
3.播种
当催芽种子70%以上破嘴(露白)即可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湿润至床土深10厘米。
水
渗下后用营养土薄撒一层,找平床面,均匀撒播种子。
播后覆营养土0.8厘米-1.0厘米。
每平
方米苗床再用绿亨一号可湿性粉剂2克,拌干细土均匀薄撒于床面上,防治猝倒病。
播种出苗
后棚顶须覆盖遮阳网或稻草。
3.1播种量
每亩栽培面积用种量50克左右。
每平方米苗床播种10克。
3.2壮苗标准
苗龄3-4片叶展开,叶片平展,叶色绿,节间短、株高小于8厘米,无病虫害。
四、苗期管理
1.温度管理
播种时地温不得低于16℃,气温不低于14℃。
分苗后 ,白天温度维持30℃左右,夜间23—25℃缓苗后,白天降至22—25℃,夜间15—18℃,使秧苗健壮生长。
在定植前10—15天,进行较
强的低温锻炼,白天最高温度20℃左右,夜间不高于15℃。
逐步降至10—12℃。
2.肥水管理
如果床土有机肥充足,秧苗生长正常,一般不需追肥。
如发现苗子颜色淡绿,秧苗细弱,可用温水将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按1∶1比例溶解后配成0.5%溶液用喷壶喷洒,随后用清水再喷
洒一遍,以防烧伤叶片。
分苗缓苗后,追一次提苗肥,在苗床内撒一层肥土,配制比例为1份大粪干或饼肥加1份腐熟马粪加8份细土,再加入少量草木灰,促幼苗生长及花芽分化。
五、病虫害防治
1.病害。
茄子病害主要有猝倒病、褐纹病、枯萎病、绵疫病、青枯病、黄萎病等。
(1)猝倒病:在苗期发生,幼苗近土表基部水渍状,后缩成线状,子叶未凋萎,苗已倒伏地表。
栽培上除注意多通风、透光、少浇水外,还可以用下列药物防治:58%瑞毒霉800-1000倍,扑海因1500倍,72.2%普力克600倍。
(2)褐纹病:叶片病斑始为水渍状小点,逐渐发展成褐色轮纹,边缘灰白色上生小黑点,茎上病斑呈菱形,果实上病斑也呈轮生小黑点,病处由黄变褐。
防治除实行轮作,选用抗病品
种外,生产上在加强通风透光、降低群体湿度的基础上,可采用下列药物防治:扑海因1500倍,47%加瑞农600倍,70%甲基托布津600倍,50%多菌灵600倍、64%杀毒矾或58%雷多米
尔(甲霜灵?锰锌)1000倍。
(3)枯萎病:防治首先用0.1%硫酸铜浸种(5分钟)消毒,洗净后催芽,植株发病初期,可喷洒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此外可用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液灌根。
(4)绵疫病:在湿度大的条件下发生,果实发病后出现水渍状圆形病斑,后变褐凹陷,有时密生绵毛状白霉,最后腐烂脱落。
生产上注意加强整枝摘叶、通风透光,可采用下列药物防治:68%烯酰吗啉、锰锌1500倍、扑海因1500倍,72.2%普力克400-600倍,72%克露600倍,
58%雷多米尔(甲霜灵锰锌)1000倍。
(5)青枯病:青枯病为土传病害,除选用抗病品种外,采用水旱轮作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也可以移植后或发病时采用80%代森锌或科博500倍液,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77%可杀
得400倍液灌根,连续2-3次。
(6)黄萎病: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病害,多在坐果后发生症状,由植株下中部出现症状,发病初期,在晴天时萎蔫,早晚恢复,病重后不再恢复。
有的从一侧枝叶变黄,辟开病根、茎、分枝,维管束变黑褐色。
在生产上主要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推广嫁接技术、加强田间管理。
发病初期可选用77%可杀得800倍、50%多菌灵500倍、90%恶霉灵2000倍液灌根,10天一次,连续2-3次,严重的要将病株拔除,在拔出处撒生石灰进行杀菌处理,防止病菌借助浇水传播。
2.茄子虫害主要有蚜虫、螨、蓟马、茄螟、茄二十八星瓢虫
(1)蚜虫:70%高红1500倍,5%高效大功臣1500倍,50.5%农地乐1500倍。
(2)螨类:2%阿维菌素1500倍、50.5%农地乐1500倍,克螨特1500倍。
(3)蓟马:5%高效大功臣1500倍,20%好年冬1000倍、20%烯啶虫胺2000倍。
(4)茄螟、茄二十八星瓢虫:50.5%农地乐1500倍,47%乐斯本1000倍, 26.8%阿维毒死蜱800倍。
(作者单位:154100黑龙江省鹤岗市种子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