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文化需求、供给和均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文化供给与需求的价值取向背反性矛盾 文化供给与需求的价值取向背反性矛盾, 是指文化商品供求关系在经济效和社会效益、 经济的商业票房价值和社会的文化审美价值之 间的不平衡状况。这种不平衡状况,主要表现 在由文化商品的特殊构成而形成的两种不同的 价值评价指标,在引导文化生产和消费过程中 往往造成的两种效益的分离。
第三节 文化供求的均衡及调节
图4-11 文化供求均衡
图4-12 文化供求均衡实现过程
第三节 文化供求的均衡及调节
二、文化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
1.文化供给与需求的层次性矛盾 文化供给与需求的层次性矛盾是指文化商品供求之间在 内容与形式构成层次方面的不均衡状况。 文化需求是人的精神需求的表现,主体精神构成的层次 性,规定了主体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的层次性。 人们收入水平的差异带来的需求选择的层次性差异。 此外,人们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习惯等构成 的对不同种类、层次的商品需求的差异。社会角色的不 同,决定了人们对文化消费内容、等级的选择不尽相同。
第二节 文化供给
1.文化商品的生产能力 文化商品的生产能力,是包括文化商品生产者、 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在内的一个综合概念。它是对一 定时期文化供给状况产生基础性影响的因素。文化商 品生产者的智力水平、结构与文化商品生产过程中所 使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对象是否相适应, 不仅影响着文化产品的产业能否发展,而且直接规定 着某一文化商品能否实现有效的供给。作为这种能力 因素表现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文化商品生产者的智力 水平与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物质形态的生产 资料和生产对象是否相适应。
第二节 文化市场的构成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社会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需要 愉悦性消费 健身性消费 知识性消费 象征性消费 审美性消费
第二节 文化市场的构成
需求主体 产品/服务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需求特点
个人需要 组织需要 社会需要
满足个人精神需求的 产品或服务 满足组织目标的产品 或服务 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 产品或服务
第四章 文化需求、供给和均衡
第一节 文化需求 第二节 文化供给 第三节 文化供求的均衡及调节
第一节 文化需求
文化需求是人们为了满足各种精神 生活需要所形成的对文化产品和商品的 要求,并通过一定的量表现出来。可以 说,文化需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 物,又是人的自身发展的必然表现形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 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可支配收入提 高,在满足了物质生存需要的基础上, 人们开始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精神发展。
第二节 文化供给
一、文化供给及其类型 文化供给是指文化生产部门为了满足社会的 文化需求而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文 化产品和商品的数量,与文化需求相对应。 文化供给一般可分为商品性供给和非商品性 供给两种类型。商品性文化供给,是指文化生产 部门在一定的时期以一定的价格向文化市场提供 的文化商品的数量。非商品性文化供给,是指文 化生产部门向社会无偿提供的文化产品的形式和 数量,主要表现为社会公益性文化供给和为营造 社会文化环境而提供的文化供给。
第三节 文化供求的均衡及调节
三、文化供求的调节 文化供求的调节,是指根据文化供求关系的矛盾 状况,运用一定的手段进行调整,以保持基本平衡的 行为。这一行为因其发生的机制不同和性质的差异, 可以分为自发的和自觉的两大类。所谓“自发的”, 就是由市场调节,即文化商品的生产和供给,随市场 需求和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它是价值规律调节商品生 产和商品流通的表现形式。所谓“自觉的”,就是市 场主体根据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运动的一般特点,自 觉地通过某种手段对供求矛盾运动实行干预的宏观调 控行为,从而使供求关系成为受人们控制的经济运动。 这种自觉调节又可以分为经济性调节手段和非经济性 调节手段两大类。前者是指运用经济杠杆来进行调节, 后者主要是指采用行政措施来进行调节。
第一节 文化需求
2.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自然基础, 也是各民族、各国度文化机体的构成成分。不 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产品,造成了各地域、各 民族物质生产方式的不同类型,也在这个基础 上造就了不同的文化性格和社会文化需求的不 同的内容和形式。地理环境对人们文化需求的 影响,不仅表现为对需求对象的内容和形式的 要求,而且也表现在对文化商品需求量的要求。
第二节 文化供给
二、文化供给规律和文化供给弹性 文化供给规律主要指商品性文化供给规律。 同其他商品的供给规律一样,文化商品的供给 规律主要表现为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在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文化供给与文化商品 价格的变化成正比。即市场上文化商品的价格 越高,供给者获利越多,文化商品的供给量就 越大;反之亦然。 文化商品的供给量的这种随价格上扬而 递增、随价格下落而递减的运动规律,用函数 形式来表示,就是文化供给量是文化商品价格 的函数:S=f(P)
图4-9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Es<1
图4-10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Es=1
第二节 文化供给
三、影响文化供给的其他因素 如同文化需求一样,除了决定于价 格因素之外,文化供给运动变化还受其 他因素的影响,并且随着这些因素的影 响力作用于供给运动大小程度的不同, 呈现不同的运动曲线。从这个意义上说, 文化供给也是在多种综合因素影响下发 生的文化商品的特殊运动形式。


第一节 文化需求
二、文化需求规律 文化需求规律是人们对文化商品的需求量 与价格之间运动、变化关系的内部联系。文化 商品价格是影响文化需求的基本因素,在其他 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文化需求总是随文化商品 价格的变化而变化。文化商品价格上升,文化 需求量就会下降;相反,文化商品价格降低, 文化需求量就会增加。因此,文化需求规律具 体表现为需求量随价格上升而递减,随价格下 降而递增的反向运动关系。
第二节 文化供给
2.文化产品的生产周期 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是以特殊的形式—— 脑力劳动和特殊的生产结果——无形的产品, 与物质生产相区别的,在一定的生产能力和一 定的时间内,绝大部分文化商品不可能像物质 商品那样,在短期内可以迅速增加供给量。因 此,在短时期内,这一部分文化商品的价格确 定之后,一般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价格的变动 对一般文化商品供给量变化的影响,同其他商 品相比也较小。但从长期来看,其供给弹性要 大于短期的。
第二节 文化供给
文化供给包括两种存在形式:实物形式和 非实物形式。在商品性文化供给中,前者一般 属于对象的占有性供给,即被供给的文化商品 被购买者以货币形式购买后永久占有;后者通 常表现为有限占有供给,即购买者虽然支付了 一定的货币,但也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 占有,而供给者却可以不断地把同一商品在同 一空间的不同时间里提供给不同的需求者消费, 以满足文化需求。
第三节 文化供求的均衡及调节
一、文化供求的矛盾运动 文化供求的矛盾运动反映的是文化商品在 供给和需求的运动过程中不同的文化力相互作 用的一种结果形态。影响文化供给与需求的矛 盾运动的因素很多,价格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 素。不同的价格水平下,文化商品的供给量是 不同的;同样,相对于不同的价格,人们对文 化商品的需求量也是不一样的,文化供求的均 衡变化依存于文化商品一定的价格水平。
第一节 文化需求
文化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就是文 化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 分比之间的比率。其公式是:
第一节 文化需求
图4-3 需求价格弹性Ep>1
图4-4 需求弹性系数Ep<1
图4-5 需求弹性系数Ep=1
第一节 文化需求
文化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即人们 可支配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与需求量变动 的百分比之间的比率。其公式是:
第三节 文化供求的均衡及调节
2.税收杠杆 通过对文化生产和供给的分析,根据不同 性质和档次实施不同的税率,以达到保护、鼓 励、促进或限制不同文化商品的供给目的,是 调节文化供求矛盾的又一重要手段。通过税收 杠杆对文化生产和供给的不同利益的调节作用, 引导生产和消费,从而使文化供求关系实现有 效的均衡。
第一节 文化需求
四、影响文化需求的其他因素 作为一种享受和发展的需要而存在 的形式和文化经济现象,文化需求是在 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力影响下形成的结 果。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地 域,各种因素所发生的作用力的大小是 不一样的,但都对文化需求产生了一定 的影响。
第一节 文化需求
1.人口的构成和流动 文化需求是一种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中的 多元构成。它的结构构成和运动方向,在一定 的主体构成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人口结构构成 的变化和人口流动状况的变化而变化。人口结 构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职业结构。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们,对文化需求内 容和形式的选择是不一样的,而人口的流动也 由于这三种不同的构成而分别呈现不同的流向, 并对文化需求的整个运动状况产生不同的作用 力,形成不同的层次和结构。
复合的:满足马斯洛需 求模式的全部层次 专门的:具有强烈的组 织目标实现意图 强制的:政府和社会意 志的强力干预
第一节 文化需求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 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第一节 文化需求
现代文化需求一般可分为非商品性文化需 求和商品性文化需求两种类型: 非商品性文化需求,是指人们无须支付价格就 可以实现的需求。这种需求主要表现为社会公 益性文化需求,由政府无偿提供而实现。 商品性文化需求,是指人们通过购买手段,支 付一定的价格,以货币交换方式实现的需求。 此外,表达的需求是另一种人的满足精神 生活需求的形态,与商品性文化需求不一样, 不是接受型,而是输出型的。


第三节 文化供求的均衡及调节
2.文化供给与需求的地域性矛盾 文化供给与需求的地域性矛盾,是 指文化商品供求在不同地区之间的不平 衡状况。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城市与农 村、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中 心地区与偏远地区文化商品的供求的质、 量与“贫”、“富”的差异。
第三节 文化供求的均衡及调节
第三节 文化供求的均衡及调节
1.价格调控 价格是市场机制的中心环节。在各种经济 杠杆中,价格是调节文化市场供求关系最重要 的杠杆。文化市场经济的运行,实际上就是价 格与供求相互影响,使两者不断由平衡到不平 衡,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 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市场价格的形成就 是供给和需求两种相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 文化供给

图4-6 文化供给曲线图
4-7 文化供给曲线的移动
第二节 文化供给
反映文化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变 动关系的概念,称之为“文化供给价格 弹性”。测试它们之间变动程度大小的 指标叫“文化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用 Es表示。其公式是:
第二节 文化供给

图4-8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Es>1
第二节 文化供给
3.文化经济政策 文化经济政策是国家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 而制定的,以求在文化工作中体现国家管理意 志,调整文化经济利益,形成合理的生产、经 营管理机制的政治经济手段。它本质上是政府 行为,对文化的生产、经营起宏观引导和调控 作用。文化经济政策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国 家对文化艺术产业所给予的必要的财政支持; 二是国家专门为文化产业发展制定的优惠的经 济政策;三是国家主管部门运用经济手段对文 化艺术产业进行宏观调控的各种具体措施。
第一节 文化需求
3.政治因素 文化需求是人的精神享受和发展的需求, 包含政治、历史、宗教、文化、艺术、道德等 多方面的内容,因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由 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集中反映了国家利 益和人民意志,政治因素成为对人们的文化需 求产生重大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政治因素主 要包括文化政策和舆论宣传导向,在对社会文 化需求的宏观调控中,表现为政府对一定时期 文化精神和消费取向的倡导。
第一节 文化需求
第一节 文化需求
第一节 文化需求
三、文化需求的弹性 在影响文化需求变化的各种因素中,任 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文化需求量的变化, 这种反应现象就叫做“文化需求弹性”。文化 需求弹性分为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 性。文化需求的价格弹性反映的是需求量与文 化商品价格之间的变化关系;文化需求的收入 弹性反映的是文化商品需求量与可支配收入之 间的变化关系。测量它们之间变化程度的尺度 叫弹性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