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引论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析引论读书笔记
文学院2班赵明泽 1100100075 第一编过失心理学
【主要内容】:
从日常生活中的口误、笔误、暂时性遗忘等入手,探讨过失产生的心理根源,分析过失的意义及本质。

过失是两种不同的意图或动机相互作用、相互干扰而产生的心理现象。

这两种不同的意图是同时并存的,其一可称为被干扰意图,其二可称为干扰的意图。

以口误为例,被干扰的意图即你本来要说的话,干扰的意图可能是你正在想的另一件与之相关的事,也可能是你内心关于谈话内容或对象的真实想法。

正如弗洛伊德所举的例子:有一个国会的议长在会议刚开始竟然失口说道:“诸位,今天法定的人数已足,因此,我宣告散会。

”议长的口误道出了他真实的想法——我宣布开会,但我却宁愿闭会,因为我知道这个会议即使开了也没有什么意义。

传统心理学认为,引起口误的原因是兴奋、疲惫、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等身体机能方面的因素,并没有什么意义,而精神分析却通过实例相信,过失本质上是一种内心潜意识的流露,是有其意义的。

这受到了多方的质疑和批评。

遗忘也是过失的一种表现。

如果一个正在热恋中的小伙子忘记了女朋友的生日,那么他的女朋友就会斥责他不在乎她,会跟这个小伙子大吵一架。

不用过多的举例,人人都会承认遗忘不是无所谓的,是有意义的,并且也知道其意义所在。

但是为什么不将这个见解推广到其他各种过失并公开承认呢?
精神分析证实了过失是有意义的。

可绝不是说每一个过失都有意义,只要能证明各种过失比较普遍地有意义便足够了。

有些过失纯碎是生理引起的,某些遗忘也可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精神分析的理论只可以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一部分过失。

【所思所想】:
生活中原本常见的过失居然是跟人们的心理有关的,这不免让我吃了一惊。

但转念一想,人们的心理本来就是能够通过人的各种行为变现出来的,如小偷行窃时游离不定的眼神,有人心情紧张时咬指甲等。

如此一想,又有些不安,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可以根据一个人的动作、行为、神情,甚至过失,来揣测其人的心理,从而进行一些不好的事情。

弗洛伊德在探讨过失时,我也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些过失,不禁产生了一些联想,试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加以分析这些过失的意义。

1.购买东西时总是不记得自己是否交过钱了。

如一次去吃烤翅,已经交完钱了,在等待的过程中反复询问同行之人:“我给钱了吗?”
分析:询问“给钱了吗?”是不记得自己花过钱的表现。

本人花钱不太有节制,自己也知道不好,但就是控制不住,于是每次花钱就会有罪恶感。

而不记得自己花过钱就可以消除这种罪恶感,导致几乎每次购物都会“遗忘”掉交过钱的事实。

而买东西不给钱是不道德的,所以我每次都会询问“我给钱了吗?”。

2.与男友一起买的戒指找不到了。

一日起床洗脸,赫然发现手上的戒指没有了,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

一直是以为因为戒指有些大,所以在睡觉时脱落了而不见的,不过现在看来也许
..有其他意义。

①想借此换个新的戒指。

买的时候我就不太喜欢这个戒指,还没有合适的尺寸,可是男友喜欢便买了下来。

由于这种不喜欢的心理使得戒指丢失。

②也许是当时自己正和男友闹别扭,所以才丢了。

由于这件事情情况特殊,也许也没有什么意义,不便妄下结论。

【与文学相关】:
作家常利用口误及其他过失作为文艺表现的工具,从而表现人物的心理。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过失的意义。

第二编梦
【主要内容】:
梦是睡眠时产生的现象,睡眠心理上的目的是对外界刺激的拒绝和逃避,所以,梦是人们在睡觉时通过幻想来保护睡眠的一种心理活动。

梦有两个特点,一是梦就是对睡眠中的刺激的反应;二是梦具有视觉形象。

梦同过失一样,也是有意义的。

那么如何解释梦境呢?通过催眠实验,我们得知,做梦者确实明白他的梦的意义,只是他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因此才以为自己一无所知。

弗洛伊德认为,做梦者的第一个联想就是对梦的解释。

实验证明,做梦者的联想不仅取决于所给予的刺激的观念,而且受制于联想者的潜意识,即某种没有意识到的具有强烈情感的思想和念头。

潜意识指的是没有知觉、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潜伏在意识之下的思想,其意义相当于遗忘等过失行为背后的隐藏意图。

释梦时首先想到的几个元素,也许并不是我们所真正想得到的东西,只是梦的替代,但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线索和目标。

梦的本意则如同潜藏在过失背后的意图,梦者是意识不到的。

我们将梦清晰地呈现出来的意义叫做梦的显意,将其背后隐藏的通过联想才能得到的意义称为梦的隐意。

梦的隐意就是我们所要寻找的梦的意义。

通过研究儿童的梦发现,梦的作用是满足愿望,不使做梦者惊醒采取实际行动,达到保护睡眠的目的。

梦是由两种相互冲突的意图相互妥协调和的结果,一种要睡眠,而另一种要满足某种心理刺激。

梦有检查功能。

梦的检查所要反对的意图肯定是让人不愉快的,与人们正常的行为准则相抵触,违背人的伦理纲常,是平时想到不敢想,即使想到也感到羞愧难当的念头。

这些表现极端个人主义的念头在梦里都要受到检查并经过伪装才能在显梦里出现。

另一种释梦方法是通过梦的象征来解释梦境。

梦的元素与其解释之间的固定关系即为梦的象征。

如在梦里,房屋常被用作人体的象征;父母被表现为皇帝及皇后或是其他王宫贵族;有关出生的梦离不开水,而梦中关于性生活的象征是十分丰富的。

隐梦转化为显梦的过程叫做梦的工作。

梦的第一个成果是压缩作用,第二个成就是“移置作用”,第三个成就是将思想变为视觉形象。

【所思所想】:
释梦的过程让我想到了我国的周公解梦。

然而周公解梦的原理却与精神分析释梦的原理不尽相同。

精神分析释梦是通过实验心理学求证得到的方法去解释梦的,是基于潜意识的挖掘,而这种潜意识又是基于本能驱动力和早期经历所形成的固化的行为和思维系统,进而得知个体对现实情景的反应,而周公解梦是根据易理推演而得,周易博大精深,其核心就是道法自然。

其实,周公解梦和梦的解析是同宗而不同族的,其理都是认为梦是环境和人互动而产生的,其与个体发展未来有关联想及影响,只是东方人好神秘而不可说,西方人重理性而详过程。

【与文学相关】:
精神分析认为,作家的作品即以他们“白日梦”为原型,进行一些改造、化妆或缩减。

第三编精神病通论
【主要内容】:
主要是对精神病症进行精神分析。

作者较为系统地论述了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认为精神病症状是起源于潜意识的精神历程,提出人的意识系统是分层的,即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神经症是两种相反的心理倾向冲突而趋于调和的结果:其中一方代表被压抑的倾向,另一方代表主动倾向。

潜意识欲望在转化为意识时遭到了压抑就产生了症候,而被压抑的欲望就是性欲,神经症就是性的满足的代替。

这里的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行,它被弗洛伊德称为“力比多”,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

弗洛伊德提出了“俄狄浦斯情结”,即“杀父娶母”,具体表现是女孩依恋父亲,男孩依恋母亲。

【所思所想】:
我们平时总认为神经病患者是不正常的,其实,他们也是正常人,只是不能够用正常的方法使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罢了。

“俄狄浦斯情结”是一种可怕的情结,但也反应了儿童是具有性生活的意向的。

【与文学相关】:
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批评文学著作,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俄狄浦斯情结”。

例如,哈姆雷特对杀死叔父的犹豫,就是因为叔父做了他潜意识所想做的而不敢做的事情——杀父娶母。

在莎士比亚另一部剧作《李尔王》中,葛罗斯特伯爵的庶子埃德蒙挑拨父亲与哥哥埃德加的关系,还告发父亲的正义的“罪行”,导致葛罗斯特伯爵双眼被挖,贬为庶民,埃德蒙由此获得父亲的一切。

这也是“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

儿子认为父亲是他所不愿承受的社会成规的代言人,父亲会妨碍自己的意愿,使自己不能为所欲为,更不能享受家庭财产的利益。

【总结】:
所谓精神分析就是治疗精神病患者的一种方法,然而当我们学会精神分析之后,还可以通过它来分析自己,使自己的心理愿望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也可以用精神分析去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