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灾应急救援预案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震救灾应急救援预案
一、预案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减轻和及时应对地震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范围内地震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预案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减少损失。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二)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提高自救、互救和应对地震的综合素质。
(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级政府要依法履行职责,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四)预防为主,防救结合。
加强地震预警和防范工作,结合实际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四、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抗震救灾指挥部。
本地区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成员由相关部门、军队、武警、民间救援组织等组成。
(二)指挥部办公室。
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地震局,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协调、指导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三)各级政府。
各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救援工作。
(四)相关部门和单位。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职责,共同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五、预警和防范
(一)地震预警。
地震局负责收集、分析地震监测信息,及时发布地震预警信号。
(二)防范措施。
各级政府要加强地震防范工作,建立健全地震防范体系,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定期开展地震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六、应急救援
(一)救援队伍。
建立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包括专业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和基层救援队伍,开展救援技能培训和演练。
(二)救援物资。
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救援物资储备制度,保障救援物资的供应。
(三)救援行动。
地震发生时,各级政府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行动,确保被困人员尽快得到救援。
(四)伤员救治。
卫生部门要组织医疗机构开展伤员救治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治疗。
(五)受灾群众安置。
各级政府要组织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七、恢复重建
(一)重建规划。
各级政府要组织编制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确保重建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二)重建实施。
各级政府要组织实施重建工作,确保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八、宣传和培训
(一)宣传。
各级政府要加强地震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培训。
各级政府要组织地震应急救援培训,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救援能力。
九、预案的修订和实施
本预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修订,各级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确保本预案的实施。
十、责任与奖惩
(一)责任。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依法履行职责,确保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落到实处。
(二)奖惩。
对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过去制定的相关规定与本预案不符的,以本预案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