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小青蛙.doc
中班音乐活动小青蛙教案反思

中班音乐活动小青蛙教案反思教案:中班音乐活动小青蛙教案目标:1.能够辨认和模仿小青蛙的叫声。
2.能够运用身体动作模仿小青蛙的跳跃动作。
3.能够通过音乐活动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活动:1.引导:教师准备一段小青蛙叫声的音乐,并放给孩子们听。
同时,教师身体动作模仿小青蛙的跳跃动作。
并鼓励孩子们模仿。
2.讨论: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小青蛙的特点,包括颜色、形态、生活环境等等。
3.合作活动:将孩子分为若干组,每组一名孩子代表小青蛙,其余孩子模仿小青蛙的跳跃动作。
并配合音乐进行自由活动。
4.制作乐器:教师带领孩子们制作小青蛙音乐器(例如小青蛙拍拍鼓、小青蛙铃铛等),并引导孩子们使用乐器模仿小青蛙叫声。
5.幕间活动:孩子们分组进行乐器表演,模仿小青蛙的叫声,并结合音乐进行自由演奏。
6.合唱活动:引导孩子们跟着音乐老师学习小青蛙的歌曲,然后进行合唱活动。
7.结束:教师和孩子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给孩子们表扬和鼓励。
教案反思:本次音乐活动是为了让孩子们通过音乐和动作,认识和模仿小青蛙的特点。
整个活动的设计符合中班儿童的年龄特点,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在引导部分,教师通过身体动作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并鼓励他们模仿。
这样的设计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模仿能力。
在合作活动中,将孩子们分组进行活动,既能够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音乐的配合,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收集和分析信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在制作乐器和幕间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通过制作乐器的方式更深入地了解小青蛙的叫声,并通过模仿小青蛙的叫声进行自由演奏。
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孩子们充分发挥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在合唱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跟着音乐老师学习小青蛙的歌曲,并进行合唱活动。
这样的设计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合唱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觉和声乐表达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仅能够认识和模仿小青蛙的特点,还能够通过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

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1活动目标:1、乐于参与游戏,在游戏中增强自信心。
2、灵活的运用单、双脚交替蹦跳的方法进行游戏,并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经验:练习双脚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40厘米)。
活动准备:小青蛙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半数以上幼儿带头饰当青蛙,站在家中,其余幼儿当小虫,站在"稻田"(画一个圈)里。
游戏开始,"小虫"在田里跳来跳去,"小青蛙"在家中边跳边说儿歌:"小青蛙,呱呱呱,捉害虫,本领大。
"念完儿歌双脚立定跳过小沟,去捉害虫,小虫被捉完,游戏结束,互换角色。
活动反思: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习。
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习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
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高潮。
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2一、活动目标(一)学唱歌曲,感受小青蛙快乐、自豪的情绪、情感。
(二)能根据歌词内容大胆想象,并乐于用动作表现小青蛙。
二、活动重难点(一)重点:理解歌词内容,感受小青蛙快乐、自豪的情绪、情感。
(二)难点:能清楚地唱快节奏的八分音符乐句。
三、活动准备(一)青蛙手偶。
(二)音乐CD(歌曲《小青蛙》)。
四、活动过程(一)小青蛙的歌声。
1、教师出示青蛙手偶——呱呱呱,谁来了?听,小青蛙正在唱歌呢!我们来听听它唱了什么。
2、听录音完整欣赏歌曲一遍,初步了解歌词内容。
——小青蛙唱了些什么?(幼儿自由述说。
)3、教师小结——小青蛙不仅向我们介绍了它的长相,还向我们介绍了它的本领。
中班音乐活动小青蛙片段教学

中班音乐活动《小青蛙》片段教学(第二课时)设计意图:在音乐活动中,对幼儿节奏的训练和创编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这节音乐活动是在幼儿已具备一定音乐知识、掌握了简单的×和××节奏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难度,选择了一首节奏明快、简单易读的儿歌,利用儿歌中出现的二声部,以游戏的形式,通过教师的启发与鼓励,不断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即兴表演能力,达到对幼儿二声部的训练和创编能力的培养的目的。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小青蛙》师:“宝宝们,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幼:“青蛙妈妈。
”师:“你们听,青蛙妈妈在唱什么?”2.教师清唱歌曲一遍。
二、引导幼儿创编青蛙在荷叶上的动作。
师:“唱的真好,一起到荷叶上休息一会吧。
青蛙妈妈想知道小青蛙在荷叶上休息的时候,都会做哪些事情呢?”幼:“跳”师:噢,跳的动作怎么表演,谁愿意表演一下。
”2.幼儿自由创编动作。
师:“那我们应该跳几下比较合适呢?幼:“4下。
”师:除了跳,小青蛙还会做什么事情呢?”3.教师根据幼儿想到的事情,配上相应的动作。
三、二声部训练师:“小朋友真棒!青蛙妈妈现在要办一个合唱团。
要请小青蛙和妈妈一起来表演。
妈妈表演前面的拍手,小青蛙表演跺脚。
愿意当青蛙妈妈的站到红色的圈,愿意到小青蛙的站到绿色的圈里。
我们来表演试试看。
2.师带一部分幼儿用拍手的动作表演第一段音乐。
3.师带另一部分幼儿用跺脚的动作表演第二段音乐。
4.两部分的幼儿跟音乐一起表演各自的动作。
5.尝试带歌词一起演唱出歌曲《小青蛙》。
6.幼儿交换角色演唱歌曲。
四、活动延伸小青蛙们,今天你们玩的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把学到的本领表演给其他的小动物看吧。
活动反思:小青蛙这首歌曲朗朗上口,幼儿很快就能掌握。
因此,我把本活动的重点放在间奏动作的创编和二声部合奏上。
活动的开始,我给小朋友一起很愉快的表演环境,在引导幼儿创编动作的环节,幼儿想到的动作让我很诧异。
打鼓、跳舞、拍肚皮、左边看,右边看……音乐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即兴表演能力。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欣赏学习目的歌曲《小青蛙》;2.能够发出清晰的口头表达;3.感知旋律,能够模仿演唱;4.记忆简单歌词和简单舞蹈动作;5.培养孩子们的集体意识和团体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模仿旋律掌握歌曲和舞蹈动作。
难点:教师在边唱边示范的时候要注意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保持教学秩序。
三、教学准备CD、音响、小青蛙卡通图案,舞蹈练习道具。
四、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今天我们要学唱《小青蛙》这首歌。
你们知道小青蛙长什么样子吗?(边讲解边在黑板上画出小青蛙的形状)让我们来看看小青蛙的样子和动作。
2.学习(25分钟)1.温习节奏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让孩子们熟悉乐曲的节奏。
2.演唱由教师带领孩子们跟着唱《小青蛙》歌词,让孩子们感性地了解歌曲。
3.舞蹈动作教师按照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教孩子们跳舞,先教基本动作,然后把乐曲和动作结合起来进行练习。
4.分小组练习把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练习,每个小组都需要完成唱歌和跳舞的任务。
3.巩固(15分钟)教孩子们复习歌曲和舞蹈动作,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歌曲和动作。
4.反思(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反应比较热烈,但有些孩子却很调皮。
下一次教学,我要更好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五、教学总结通过今天的教学,让孩子们学到了唱歌和跳舞的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团体协作意识,这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说课稿《小青蛙》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音乐优秀说课稿《小青蛙》含反思《中班音乐优秀说课稿《小青蛙》含反思》这是幼儿园优秀中班音乐优秀说课稿《小青蛙》含反思教案文章,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音乐优秀说课稿《小青蛙》含反思!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评委,大家上午好!我是一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歌唱活动《小青蛙》。
出自于幼儿适应性发展课程中班指导手册第198页的第个二课时。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准备、说教法与学法、说过程设计四个方面来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唱歌是人们表现情绪、情感的方式之一,想让幼儿主动、积极、喜欢唱歌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选择合适的歌曲教材是至关重要的。
(一)教材内容分析: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该"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 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小青蛙是孩子们比较熟悉和喜爱动物,此歌曲的歌词简单、句式短小,情绪活泼、轻快,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后面9-16小结,歌词是小青蛙"咕呱呱呱、咕呱呱呱"的叫声,孩子特别喜欢,这均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因此,我选择了《小青蛙》做为歌唱活动来组织。
(二)幼儿现状分析:中班幼儿在语言发展有了一定进步,基本上能够完整的再现一些短小的歌曲,和较长歌曲中的某个片段,但在用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中的不同形象和情绪还是比较困难。
中班幼儿对"喜怒哀乐"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欲通过学习歌曲,可以让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丰富幼儿的内心情感,满足其情感表达的需要。
(三)活动目标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根据中班幼儿才唱歌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满足"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的活动目标。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打击乐活动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打击乐活动适用年龄3-4 岁幼儿。
教学目的1.让幼儿听和说《小青蛙》歌曲。
2.让幼儿理解和识别打击乐器。
3.提高幼儿的音乐鉴赏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教唱歌曲《小青蛙》2.让幼儿认识打击乐器及其演奏方法。
3.分为小组演奏《小青蛙》打击乐。
4.整理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老师打出拍子,旁边唱出歌曲《小青蛙》,让孩子们跟着节奏拍手。
第二步:教唱歌曲《小青蛙》歌曲《小青蛙》的歌词和节奏较为简单,老师和幼儿一起演唱,并教导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和唱调。
幼儿靠近老师,根据老师的节奏和唱调来学习。
第三步:认识打击乐器老师通过展示图片、手势,为幼儿们介绍不同的打击乐器,例如鼓、铃铛、钹等并介绍它们的特征和正确使用方法。
同时,老师也为孩子们演示如何演奏这些打击乐器。
第四步:小组练习老师将孩子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孩子们均配备一到两种打击乐器。
老师通过展示、演示和手势来教导孩子们正确演奏打击乐器,并鼓励孩子们跟随节奏齐奏打击乐器,使孩子们能随着音乐节奏演奏打击乐器。
第五步:演奏《小青蛙》打击乐为使幼儿们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小组分别演奏打击乐器,演奏音效。
老师负责指导节奏、和声,引领孩子们演奏《小青蛙》打击乐,带领孩子们全方位发挥想象和人际交往能力。
第六步:整理打击乐器活动结束时,老师需要帮助孩子们自行收集打击乐器,让孩子们学会如何整理打击乐器,让孩子们养成课堂后整理器材的习惯。
教学评估:根据孩子们是否能学会正确演奏打击乐器和唱出歌曲评估孩子们的掌握情况。
教学扩展1.让幼儿们自己创作自己的小打击乐器,并演奏出来。
老师可以准备纸盘头、空瓶子等材料,让孩子们动手进行手工创作。
2.组织幼儿们自己编创打击乐动作,以优雅自然般的动作演示打击乐效果。
总结通过此次音乐教学活动,幼儿们不仅完成了《小青蛙》的学唱,还学会了不同的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
学习了小组合作、表现能力的提高,增强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的信心。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打击乐活动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打击乐活动一、活动背景本次活动是针对幼儿园中班儿童的音乐教学活动,通过打击乐演奏《小青蛙》这首儿童歌曲,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增强他们的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二、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让他们感受音乐的魅力;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集体合奏的方式增强团队意识。
三、准备材料1.乐器:打击乐器包括手鼓、小木鱼、响铃等;2.音乐播放设备:准备一部播放器或电脑,上面预先下载好《小青蛙》音乐。
四、活动过程1. 创设情境老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向幼儿介绍小青蛙的故事,激发他们对活动的兴趣。
可以让幼儿想象自己是小青蛙,在深山里的池塘里欢快地跳跃。
2.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让幼儿全神贯注地听《小青蛙》音乐,让他们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可以通过词曲分离的方式,让幼儿先听一段旋律,再听整首歌的演奏。
也可以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拍手、拍腿,感受节奏。
3. 打击乐演奏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如手鼓、小木鱼、响铃等。
然后老师指导幼儿按照节奏敲击乐器,模拟小青蛙欢快跳跃的声音。
4. 集体合奏将各小组的演奏进行整合,让幼儿集体合奏《小青蛙》。
老师可以分配不同的节奏给每个小组,通过音乐指挥的方式指导他们演奏,让整个合奏更加丰富多彩。
5. 活动总结通过合奏活动,让幼儿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并且真切地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在总结中,可以让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让其他同学听一听他们演奏的音乐,让每个孩子都感到被赞赏和肯定。
五、活动评估活动评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 对幼儿的技能和表现进行评估:老师可以观察幼儿在打击乐演奏中的表现,包括节奏准确性、乐器使用的技巧等方面。
2. 对活动效果的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合奏效果等来评估活动的有效性。
六、活动延伸1.探索其他乐器:可以引导幼儿尝试其他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铛等,让他们体验不同乐器的声音和韵律。
2.创编自己的乐曲:可以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创编属于自己的乐曲,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打击乐活动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打击乐活动教学目标•认识打击乐器,学会正确持槌、敲击打击乐器的方法;•学习幼儿歌曲《小青蛙》的歌词和旋律;•掌握乐曲的基本节奏;•提高幼儿的协同合作能力,并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音乐教室或活动室;•打击乐器:木鱼、钢片、铃铛、铜锣等;•音响设备(如有需要);•教师事先录制“小青蛙”歌曲的演奏示范视频(仅供教学使用)。
教学步骤1. 初步热身让幼儿轻松地晃动身体,放松尤其是手臂和肩部的肌肉,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2. 引入乐曲《小青蛙》•播放事先录制好的“小青蛙”演奏录像。
•让幼儿自由欣赏该歌曲,并让幼儿表达对乐曲的印象或感受。
•询问幼儿是否学过该歌曲,如果有认识该歌曲的幼儿,可以让他们来演唱示范。
3. 演示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让幼儿观察教师展示各种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并说明如何持槌、敲击打击乐器。
•强调使用打击乐器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保持安全距离、不要乱摆动打击乐器等。
•让幼儿模仿教师的演示动作,并提供指导与帮助。
4. 教授乐曲的基本节奏•取出一种打击乐器(如木鱼),教授乐曲《小青蛙》的基本节奏。
•让幼儿模仿教师的演奏动作并敲出相应的节奏。
•逐渐增加乐器的数量,让幼儿合作演奏整首歌曲。
5. 分组进行合奏活动•将班级分为两至三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手持不同的打击乐器。
•指挥幼儿按照节奏合作演奏乐曲《小青蛙》。
•强调幼儿需要尝试协调相互之间的演奏,确保整个乐队能够协同合作演奏。
6. 结束活动•让幼儿停止演奏并放下手中的乐器。
•回顾这次打击乐活动的过程和演奏效果,让幼儿自由发表对活动的感想或体会。
•教师可以向幼儿询问活动中的好的表现和有待进一步加强的方面,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指导。
总结通过这次音乐教学活动,幼儿无论从学习打击乐器或是学习幼儿歌曲《小青蛙》以及协同合作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通过音乐教育,孩子们可以逐渐培养出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力,提高协同合作能力。
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幼儿更好地享受音乐带来的美好体验。
中班音乐小青蛙教案

中班音乐小青蛙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手指敲打乐器,模仿小青蛙的声音。
2. 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摇摆身体,演示青蛙跳跃的动作。
3. 能够准确地配合音乐的节奏,与小伙伴一起合奏简单的乐曲。
二、教学准备1. 音乐:小青蛙歌曲录音。
2. 乐器:手鼓、铃铛。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引导孩子们做一些活动,如拉伸、摇摆等,热身身体。
2. 学习配乐节拍播放小青蛙歌曲录音。
教师示范用手指敲打乐器,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敲打。
引导孩子们模仿老师的动作,一起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敲打。
3. 学习模仿小青蛙的声音让孩子们模仿小青蛙的"咕咕"声,并配合音乐的节奏进行模仿。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一起合唱小青蛙的声音,创造出有趣的声音效果。
4. 模仿小青蛙跳跃的动作播放小青蛙歌曲录音,引导孩子们根据音乐的节奏,模仿小青蛙跳跃的动作。
教师可以用手示范跳跃的动作,让孩子们跟随模仿。
5. 合奏将孩子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种乐器,如手鼓或铃铛。
教师引导孩子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将各自的乐器按照指定的节奏和音高进行敲打,与其他小组一起合奏。
6. 结束活动播放小青蛙歌曲录音,让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自由舞动,展示他们学到的动作和表演。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不要强求完美的表演。
2. 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节奏的快慢和乐器的难易程度,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
3.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孩子们的安全,避免他们使用乐器过于猛烈造成伤害。
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

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第一章:认识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青蛙的外形特征:绿色的身体、透明的翅膀、大眼睛。
2. 小青蛙的生活习性:生活在水边、善于跳跃、捉害虫。
三、教学活动:1.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青蛙的外形特征。
2. 讲述小青蛙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小青蛙的重要性。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小青蛙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描述小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生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第二章:学习歌曲《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歌曲《小青蛙》,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小青蛙》的歌词和旋律。
2. 学习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三、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欢快氛围。
2. 学生跟唱,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和音高。
3. 分组练习,学生互相纠正发音和节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演唱歌曲《小青蛙》。
第三章:动作表演《小青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动作表演《小青蛙》,并能生动表现小青蛙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表演艺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动作表演《小青蛙》的步骤和动作。
2. 学习表演中的表情和舞台礼仪。
三、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动作表演《小青蛙》,引导学生学习动作。
2. 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全体学生进行动作表演,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完成动作表演《小青蛙》。
第四章:小青蛙手工制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制作小青蛙手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小青蛙手工制作的步骤和技巧。
2. 学习手工制作中的颜色搭配和创意表现。
三、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制作小青蛙手工,引导学生学习制作步骤。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青蛙》

中班音乐教案及教学反思《小青蛙》一、教学内容•歌曲:《小青蛙》•优先目标: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锻炼幼儿的听觉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次要目标: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歌曲《小青蛙》的歌词和曲调。
能力目标•能够模仿歌曲节奏和动作。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乐感和对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CD或者音频播放设备•小青蛙的图片或者卡片•教室大屏幕或者白板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向幼儿们问好并引出今天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小青蛙的歌曲!”2.展示小青蛙的图片或者卡片,引导幼儿们说出他们对小青蛙的认知和感受。
步骤二:引入歌曲(5分钟)1.播放《小青蛙》的音频或CD,并带领幼儿跟随节奏晃动身体。
2.引导幼儿注意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并鼓励幼儿一起跟唱。
步骤三:学唱歌词(15分钟)1.将歌词呈现在大屏幕或者白板上,指导幼儿一起学唱。
小小小小青蛙,一蹦一跳乐陶陶,虫儿要追不着他,躲在草丛中间。
小小小小青蛙,一蹦一跳乐陶陶,太阳升起来就唱歌,月亮出来就放下。
2.反复演唱并逐句教唱,帮助幼儿掌握歌词内容和发音。
步骤四:配合动作(15分钟)1.在歌曲播放时,给幼儿介绍歌曲里的一些关键动作,例如:跳跃、拍手等。
2.引导幼儿模仿歌曲的节奏和动作,和音乐一起做动作。
步骤五:分组表演(15分钟)1.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自由发挥创造,表演《小青蛙》。
2.每个小组将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来演绎歌曲,可以加入自己设计的动作和舞蹈。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中,我选择了歌曲《小青蛙》来进行音乐教学。
通过整个过程的设计,我旨在培养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锻炼幼儿的听觉感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这次教学也注重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和想象力。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以下几点需要改进:1.在引入歌曲的环节,可以增加一些引发幼儿兴趣的问题,如:“你们看过小青蛙吗?”这样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在学唱歌词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分解歌词,以便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小青蛙》教案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小青蛙》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青蛙及其生活习性,了解青蛙是益虫。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学会用动作表现青蛙的特征。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激发幼儿保护青蛙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青蛙图片、歌曲《小青蛙》音频、荷叶头饰、小青蛙手偶。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青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青蛙的特征,引发幼儿对青蛙的兴趣。
2. 学习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小青蛙》,引导幼儿学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3. 动作表现:教师示范青蛙的跳跃动作,引导幼儿模仿,学会用动作表现青蛙的特征。
4. 游戏环节:幼儿分成小组,扮演小青蛙,进行捉害虫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
5. 总结环节: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活动内容,引导幼儿说出青蛙的特点和保护青蛙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带领幼儿观察青蛙,增进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教室墙壁贴上青蛙图片,营造主题氛围。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歌曲的掌握情况和动作表现能力。
2. 关注幼儿在游戏环节的团队协作和互动交流,评价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幼儿的成长进步。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青蛙图片、视频等,让幼儿直观地了解青蛙的特征。
2. 音乐教学法:采用歌曲、节奏练习等,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素养。
3. 游戏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家园共育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七、教学内容1. 认识青蛙: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知道青蛙是益虫。
2. 学习歌曲:《小青蛙》歌曲的学唱,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 动作表现:学会模仿青蛙的跳跃动作,用动作表现青蛙的特征。
中班音乐活动小青蛙教案反思.doc

中班音乐活动小青蛙教案反思中班音乐活动小青蛙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意境,尝试用歌声表达小青蛙快乐逍遥的心情,能调动情感和想象投入“找害虫”游戏中,并根据指令要求回到原位,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音乐活动课,快来看看小青蛙教案吧。
设计意图《小青蛙》是选自福建省中班领域教参里的一首歌曲,其词曲天真活泼,难度适中。
整个活动以猜猜虫子躲在哪的猜测游戏中享受找到虫子的惊喜,并学习歌曲。
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轻松活泼的意境,尝试用歌声表达小青蛙快乐逍遥的心情。
2.能调动情感和想象投入找害虫游戏中,并根据指令要求回到原位。
3.体验猜测虫子的乐趣和猜测成功的喜悦。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1.歌曲音乐《小青蛙》。
2.布置三个草地,草地里藏着自制的小虫子。
3.写着号数的小杯子5个,虫子造型的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歌曲。
1.提出咕呱叫声,引起幼儿对青蛙角色的猜想。
2.完整清唱歌曲,让幼儿初步感受歌曲及歌词内容。
二、提出练习找虫子技能的游戏情景,在游戏的过程中初步习得歌曲。
1.提出练习找虫子的游戏情景。
2.和幼儿一起玩找虫子的游戏35遍。
3.根据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歌唱的情况解决重难点问题。
三、增加游戏挑战,引出三块草地的游戏情景,请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
1.讲解玩法,提出要求。
2.跟唱歌曲,学习捉虫。
3.反思游戏,再提要求。
四、引出快乐逍遥的歌词,并请幼儿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有感情的演唱。
活动反思:《纲要》中曾指出儿童是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和表现方式。
在日常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在学唱歌曲的时候,对于节奏的把握有时比较模糊。
这让我想到,其实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歌曲的教唱、律动表现、乐器演奏等等内容,节奏在音乐教育中同样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班音乐小青蛙教案

中班音乐小青蛙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节奏和音调的概念;2.通过声音和动作模仿小青蛙的形象;3.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二、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器;2.PowerPoint或幻灯片投影;3.小青蛙道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动画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小青蛙。
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小青蛙的形象和特点,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热身活动(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系列简单的热身活动,如:头部、手指、脚部的放松活动。
此外,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如:搭手鼓、拍手等,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觉。
3. 音乐欣赏(10分钟)播放一段轻快、愉悦的音乐,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音调。
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4. 音乐表现(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小青蛙的图片或使用小青蛙道具引导学生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和声音。
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跳跃、摇摆、扑腾等,体验小青蛙的形象。
5. 音乐游戏(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有趣的音乐游戏,如:小青蛙掷骰子走步数、跟随节奏拍手等。
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创造力,并加强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6. 总结(5分钟)教师进行本节课的总结,概括学生们的所学内容。
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四、课后延伸1.让学生带上小青蛙道具,回家和家人一起展示所学内容;2.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音乐作业,如:模仿小青蛙的声音、编创属于自己的小青蛙舞蹈等;3.制作一张小青蛙的班级海报,展示学生们在本节课上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积极参与,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模仿小青蛙的动作和声音时,展示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创造力,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
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

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1 活动目的:1、熟悉歌词歌曲并学唱歌曲中的动物对话,同时明白同类动物相配的道理。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音乐活动,能在角色表演中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1、课件2、猫咪乌龟公鸡青蛙等头饰3、图谱4、盖头活动过程:一讲故事引出歌曲,并答复下列问题?1、故事中出现哪些小动物,发生了一个什么事情。
2、完好听歌曲,听听和老师的故事是一样的么?二分段倾听歌曲,并学习歌曲中的对话。
1、第一次碰到谁,乌龟、对话内容是什么?2、第二次碰到谁,公鸡、对话内容是什么?3、第三次碰到谁,猫咪、对话内容是什么?4、第四次碰到谁,青蛙、对话内容是什么?青蛙找到老婆了吗青蛙先生找到了青蛙小姐,我们把青蛙先生路上发生的事情告诉青蛙小姐好吗?〔帮助幼儿稳固歌词〕。
三、节奏演奏1、寻找身体乐器演奏师:青蛙先生找到老婆真快乐。
快乐可以怎么表示呢?〔拍手〕唱一次。
2、〔请老师引导幼儿帮助动物找出不同的动作〕学习青蛙先生的样子找老婆去,乌龟对话时〔拍手〕、公鸡对话时〔跺脚〕、猫咪对话时〔拍肩膀〕、找到青蛙后〔拥抱)。
四、分组进展活动当小动物,以情景剧的形式跟着来做游戏。
带头饰分为乌龟组、公鸡组、猫咪组、青蛙组进展活动。
五、掀盖头游戏,稳固歌曲体验乐趣。
1小青蛙找到老婆要掀盖头,有好多的新娘子,掀好屡次的盖头。
掀错了以对话的形式告诉青蛙,然后继续进展,一直找到青蛙小姐为止。
2老婆找到啦,喝喜酒去活动反思:在教授《小青蛙找老婆》歌曲时,班内大局部幼儿在掌握歌词存在困难,总是记不清歌曲中动物出场的顺序,老师对幼儿的才能估计过高,枯燥,教学效果差,将歌词内容改编成一个情景剧,利用剧情表演的形式进步幼儿对学习新歌的兴趣,帮助幼儿轻松记忆歌词,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显著的进步,通过直观的视觉感受,歌词变得形象性,幼儿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能准确的把握歌词内容。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1【活动目标】1、借助图谱理解歌词,能用愉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唱准切分音符,感受歌唱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图谱、ppt。
【活动过程】一、小青蛙导入。
1、幼儿扮演小青蛙“呱呱呱”入场。
(PPT呈现池塘场景)师:小青蛙们看,这是哪里啊?2、师:池塘里的小青蛙玩得很开心,还唱起了歌。
请你仔细听听,小青蛙唱了些什么?二、理解歌曲。
(一)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歌曲。
2、提问:小青蛙是怎样唱歌的?(咕呱)3、师:对了,小青蛙是用“咕呱”的声音唱歌的!它唱了些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遍。
(二)难点“节奏”。
1、出示“咕呱呱呱”叫声部分的节奏,教师示范唱节奏。
2、借助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小青蛙的(屈老师)叫声。
难点:叫声不同;节奏不同;节奏中的切分音符。
解决策略:图谱。
3、师:我们一起来学小青蛙唱一唱吧。
(唱准节奏)(三)歌词理解。
1、小青蛙在池塘里为什么这么开心,我们再来听听歌曲里怎么唱的?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3、师:歌曲里是怎么唱的?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并一起唱一唱。
重点:理解、记忆歌词。
难点:切分音符。
解决策略:图谱、范唱比较。
三、完整演唱。
1、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池塘里的小青蛙》。
完整演唱第一遍。
2、“你觉得哪里有些难?”或者“这里是怎样唱的?”进一步解决歌唱中的难点:切分音符。
完整演唱第二遍。
(唱准切分音符)3、小青蛙在池塘里玩得这么开心,它的歌声应该也是怎样的?(开心、快乐)我们用开心的声音唱出池塘里小青蛙的快乐。
完整演唱第三遍。
(愉快的声音演唱)4、我们也来学小青蛙,一起唱唱小青蛙的歌。
(视时间而定)完整演唱第四遍。
(加动作演唱)5、小结:小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它帮助庄稼消灭了害虫,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2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的欢快节奏并按节奏的变化拍手。
2、能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及帮助他人的幸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班音乐:小青蛙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创编 2/4的节奏型。
2、创编小青蛙的不同动作,体验获得成功和参 与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熟悉歌曲。
2、乐谱、节奏卡,幼儿人手一份青蛙胸饰, 青蛙图片、写字板。
3、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 复习歌曲《小青蛙》,让幼儿尽快投入音乐活动中,激发活动的 兴趣。
2、运用拍手、青蛙的叫声、跳等多种形式复习巩固对这两种节奏的掌握。
二、创编节奏 1、出示几种节奏卡幼儿分别找出与青蛙妈妈和小青蛙的叫声相对应的节奏型。
2、引导幼儿创 编节奏一一小青蛙除了 “呱呱 呱”、“呱呱呱呱 呱”这样叫以外,还可以怎样叫?一一幼儿自由创编。
一一引导幼儿按2/4 板上展示他创编的节奏,并集体练习。
三、创编动作1、熟悉音 乐句,教师利用四色卡帮助幼儿区分。
2、鼓励幼儿随音乐创编 小青蛙的各种动作,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兴趣。
教师提醒幼儿跟着节奏做动作,相互之间不碰撞。
3、在个别幼 儿示范的基础上,教师加以艺术化,并以集体练习的方式规范动 作。
4、组织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动作与节奏相符。
一一幼儿可以一个乐句做一个动作,也可以做两个动作。
4、再一次出示1、 拍的节奏进行创编,掌握2/4节奏的特点。
个别幼儿在与字乐旋律,掌握音乐节奏。
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基础上尝试区分幼儿创编的各种节奏卡,鼓励幼儿在跳完舞后加上青蛙妈妈和小 青蛙的叫声,进一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019-04-14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创编2/4的节奏型。
2、创编小青蛙的不同动作,体验获得成功和参 与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熟悉歌曲。
2、乐谱、节奏卡,幼儿人手一份青蛙胸饰,青蛙图片、写字板。
3、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 复习歌曲《小青蛙》,让幼儿尽快投入音乐活动中,激发活动的 兴趣。
2、运用拍手、青蛙的叫声、跳等多种形式复习巩固对这两种节奏的掌握。
二、创编节奏 1、出示几种节奏卡幼儿分别找出与青蛙妈妈和小青蛙的叫声相对应的节奏型。
2、引导幼儿创 编节奏一一小青蛙除了 “呱呱 呱”、“呱呱呱呱 呱”这样叫以外,还可以怎样叫?一一幼儿自由创编。
一一引导幼儿按2/4 板上展示他创编的节奏,并集体练习。
三、创编动作1、熟悉音 乐句,教师利用四色卡帮助幼儿区分。
2、鼓励幼儿随音乐创编 小青蛙的各种动作,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兴趣。
教师提醒幼儿跟着节奏做动作,相互之间不碰撞。
3、在个别幼儿示范的基础上,教师加以艺术化,并以集体练习的方式规范动 1、 1、 拍的节奏进行创编,掌握2/4节奏的特点。
个别幼儿在写字乐旋律,掌握音乐节奏。
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基础上尝试区分作。
4、组织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动作与节奏相符。
一一幼儿可以一个乐句做一个动作,也可以做两个动作。
4、再一次出示 幼儿创编的各种节奏卡,鼓励幼儿在跳完舞后加上青蛙妈妈和小 青蛙的叫声,进一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019-04-14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创编2/4的节奏型。
2、创编小青蛙的不同动作,体验获得成功和参 与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熟悉歌曲。
2、乐谱、节奏卡,幼儿人手一份青蛙胸饰,青蛙图片、写字板。
3、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 复习歌曲《小青蛙》,让幼儿尽快投入音乐活动中,激发活动的 兴趣。
2、运用拍手、青蛙的叫声、跳等多种形式复习巩固对这两种节奏的掌握。
二、创编节奏 1、出示几种节奏卡幼儿分别找出与青蛙妈妈和小青蛙的叫声相对应的节奏型。
2、引导幼儿创 编节奏一一小青蛙除了 “呱呱 呱”、“呱呱呱呱 呱”这样叫以外,还可以怎样叫?一一幼儿自由创编。
一一引导幼儿按2/4 板上展示他创编的节奏,并集体练习。
三、创编动作1、熟悉音 乐句,教师利用四色卡帮助幼儿区分。
2、鼓励幼儿随音乐创编 小青蛙的各种动作,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兴趣。
1、 1、 拍的节奏进行创编,掌握2/4节奏的特点。
个别幼儿在写字乐旋律,掌握音乐节奏。
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基础上尝试区分教师提醒幼儿跟着节奏做动作,相互之间不碰撞。
3、在个别幼 儿示范的基础上,教师加以艺术化,并以集体练习的方式规范动 作。
4、组织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动作与节奏相符。
一一幼儿可以一个乐句做一个动作,也可以做两个动作。
4、再一次出示 幼儿创编的各种节奏卡,鼓励幼儿在跳完舞后加上青蛙妈妈和小 青蛙的叫声,进一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019-04-14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创编2/4的节奏型。
2、创编小青蛙的不同动作,体验获得成功和参 与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熟悉歌曲。
2、乐谱、节奏卡,幼儿人手一份青蛙胸饰,青蛙图片、写字板。
3、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 复习歌曲《小青蛙》,让幼儿尽快投入音乐活动中,激发活动的 兴趣。
2、运用拍手、青蛙的叫声、跳等多种形式复习巩固对这两种节奏的掌握。
二、创编节奏 1、出示几种节奏卡幼儿分别找出与青蛙妈妈和小青蛙的叫声相对应的节奏型。
2、引导幼儿创 编节奏一一小青蛙除了 “呱呱 呱”、“呱呱呱呱 呱”这样叫以外,还可以怎样叫?一一幼儿自由创编。
一一引导幼儿按2/4 板上展示他创编的节奏,并集体练习。
三、创编动作1、熟悉音 1、 1、 拍的节奏进行创编,掌握2/4节奏的特点。
个别幼儿在与字乐旋律,掌握音乐节奏。
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基础上尝试区分乐句,教师利用四色卡帮助幼儿区分。
2、鼓励幼儿随音乐创编 小青蛙的各种动作,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兴趣。
教师提醒幼儿跟着节奏做动作,相互之间不碰撞。
3、在个别幼 儿示范的基础上,教师加以艺术化,并以集体练习的方式规范动 作。
4、组织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动作与节奏相符。
一一幼儿可以一个乐句做一个动作,也可以做两个动作。
4、再一次出示 幼儿创编的各种节奏卡,鼓励幼儿在跳完舞后加上青蛙妈妈和小 青蛙的叫声,进一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019-04-14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创编2/4的节奏型。
2、创编小青蛙的不同动作,体验获得成功和参 与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熟悉歌曲。
2、乐谱、节奏卡,幼儿人手一份青蛙胸饰,青蛙图片、写字板。
3、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 复习歌曲《小青蛙》,让幼儿尽快投入音乐活动中,激发活动的 兴趣。
2、运用拍手、青蛙的叫声、跳等多种形式复习巩固对这两种节奏的掌握。
二、创编节奏 1、出示几种节奏卡幼儿分别找出与青蛙妈妈和小青蛙的叫声相对应的节奏型。
2、引导幼儿创 编节奏一一小青蛙除了 “呱呱 呱”、“呱呱呱呱 呱”这样叫以外,还可以怎样叫?一一幼儿自由创编。
一一引导幼儿按2/4 1、 1、 拍的节奏进行创编,掌握2/4节奏的特点。
个别幼儿在写字板上展示他创编的节奏,并集体练习。
三、创编动作1、熟悉音 乐句,教师利用四色卡帮助幼儿区分。
2、鼓励幼儿随音乐创编 小青蛙的各种动作,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兴趣。
教师提醒幼儿跟着节奏做动作,相互之间不碰撞。
3、在个别幼 儿示范的基础上,教师加以艺术化,并以集体练习的方式规范动 作。
4、组织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动作与节奏相符。
一一幼儿可以一个乐句做一个动作,也可以做两个动作。
4、再一次出示 幼儿创编的各种节奏卡,鼓励幼儿在跳完舞后加上青蛙妈妈和小 青蛙的叫声,进一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019-04-14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创编2/4的节奏型。
2、创编小青蛙的不同动作,体验获得成功和参 与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熟悉歌曲。
2、乐谱、节奏卡,幼儿人手一份青蛙胸饰,青蛙图片、写字板。
3、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 复习歌曲《小青蛙》,让幼儿尽快投入音乐活动中,激发活动的 兴趣。
2、运用拍手、青蛙的叫声、跳等多种形式复习巩固对这两种节奏的掌握。
二、创编节奏 1、出示几种节奏卡幼儿分别找出与青蛙妈妈和小青蛙的叫声相对应的节奏型。
2、引导幼儿创 编节奏一一小青蛙除了 “呱呱 呱”、“呱呱呱呱 呱”这样叫乐旋律,掌握音乐节奏。
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基础上尝试区分1、 1、以外,还可以怎样叫?一一幼儿自由创编。
一一引导幼儿按2/4 板上展示他创编的节奏,并集体练习。
三、创编动作1、熟悉音 乐句,教师利用四色卡帮助幼儿区分。
2、鼓励幼儿随音乐创编 小青蛙的各种动作,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兴趣。
教师提醒幼儿跟着节奏做动作,相互之间不碰撞。
3、在个别幼 儿示范的基础上,教师加以艺术化,并以集体练习的方式规范动 作。
4、组织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动作与节奏相符。
一一幼儿可以一个乐句做一个动作,也可以做两个动作。
4、再一次出示 幼儿创编的各种节奏卡,鼓励幼儿在跳完舞后加上青蛙妈妈和小 青蛙的叫声,进一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019-04-14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创编2/4的节奏型。
2、创编小青蛙的不同动作,体验获得成功和参 与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熟悉歌曲。
2、乐谱、节奏卡,幼儿人手一份青蛙胸饰,青蛙图片、写字板。
3、音乐录音。
活动过程:一、复习歌曲 复习歌曲《小青蛙》,让幼儿尽快投入音乐活动中,激发活动的 兴趣。
2、运用拍手、青蛙的叫声、跳等多种形式复习巩固对这两种节奏的掌握。
二、创编节奏 1、出示几种节奏卡幼儿分别找拍的节奏进行创编,掌握2/4节奏的特点。
个别幼儿在与字乐旋律,掌握音乐节奏。
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基础上尝试区分1、 1、出与青蛙妈妈和小青蛙的叫声相对应的节奏型。
2、引导幼儿创 编节奏一一小青蛙除了 “呱呱 呱”、“呱呱呱呱 呱”这样叫以外,还可以怎样叫?一一幼儿自由创编。
一一引导幼儿按2/4 板上展示他创编的节奏,并集体练习。
三、创编动作1、熟悉音 乐句,教师利用四色卡帮助幼儿区分。
2、鼓励幼儿随音乐创编 小青蛙的各种动作,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索的兴趣。
教师提醒幼儿跟着节奏做动作,相互之间不碰撞。
3、在个别幼 儿示范的基础上,教师加以艺术化,并以集体练习的方式规范动 作。
4、组织幼儿随音乐完整表演,动作与节奏相符。
一一幼儿可以一个乐句做一个动作,也可以做两个动作。
4、再一次出示 幼儿创编的各种节奏卡,鼓励幼儿在跳完舞后加上青蛙妈妈和小 青蛙的叫声,进一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2019-04-14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创编2/4的节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