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3课时作业12:9.2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2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培育“四有”公民
1.和谐社会要求人与人之间、党群之间、干群之间、邻里之间都要和谐。
从根本任务上讲,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党群之间、干群之间、邻里之间和谐,必须()
A.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B.培养“四有”公民,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
2.(2015·江苏高考)103万青奥志愿者集体当选“感动南京”2014年度人物。
他们以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讲文明、重礼义、团结友善的良好风尚,打造了最美的“中国名片”。
材料表明()
①弘扬主旋律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③志愿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志愿者行动丰富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知识点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
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国家之所以重视教育主要是因为()
①教育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④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一大一小,国图3G时代领先时尚。
”“一大一小”指的是国家图书馆以电视、手机为终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网(3G)推出的数字电视(国图空间)、国家图书馆移动服务(掌上国图)两项服务。
这标志着国家图书馆在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每天24小时,每周7天连续提供服务的现代化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
国家图书馆的发展()
①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②有利于增强文化公共设施的经济功能③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有利于传播和普及各种思想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此应该()
①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研机构②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
发展③坚持思想文化多样化,允许各种思想文化传播④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扩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在文化建设中()
①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②积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③把发展支柱性文化产业作为主要途径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7.天津有一支支扎根在农村、山区的文化服务队,他们常年奔走在崎岖的乡间小路上,用双手把文化送到农民家门口。
他们夯实了文化惠民之路,把幸福和梦想带给了广大农民群众。
文化服务队的活动有利于()
A.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
B.开拓农村文化市场,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C.保障基层群众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D.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8.近年来,W市加大投入力度,新建或扩建图书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工程,精心打造“名家论坛”,邀请梁晓声、易中天、李培根等一大批名流大家开展了数百场公益性文化讲座,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开阔了文化视野。
这说明该市()
①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大力发展文化产业②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为市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③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④大力宣传先进文化,弱化大众文化的影响力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知识点三、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9.近年来,山东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建设等五大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这些措施()
①是广大人民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②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③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④属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2014·山东高考)某地政府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着力推进文化礼堂建设,设立学习讲堂、民风廊、励志廊等,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了农村文化从单纯娱乐向更高精神层面的跃升,形成了一股崇德向上的强大力量。
该地的成功经验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
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B.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C.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
D.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11.在第28个“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广大青年志愿者以各种形式宣扬“红丝带”精神,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平等对待艾滋病患者,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这表明()
①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②青年学生为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可以有丰富的形式④离开了社会主义实践,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某地举行以“善行·一诺千金”为主题的微电影大赛。
大赛旨在用微电影的形式,鼓励百姓以身边的善行善举诠释“诚信、博爱、责任”。
这一活动的举行有利于()
①推动精神文明,培育文明风尚②繁荣文化事业,构建多元价值体系③丰富文化产品,满足人们的各种文化需求④弘扬诚信美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二、非选择题
13.山东省章丘市双山街道三涧溪村,曾经是个远近闻名的穷村、乱村。
但就在短短几年间,三涧溪村由穷变富、由乱到治,一系列的转变令人刮目相看。
“以前村民的思想空虚,不知道该干什么,可以说是一盘散沙。
”说起今昔反差的缘由,三涧溪村党支部书记高淑贞深有感触。
“我们利用文化活动打造了一个平台,让老百姓融进来,爱上有文化的生活,人心自然就凝聚起来了。
”
三涧溪村的变化,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哪些启示?
14.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四川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但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近年来,四川省立足本省实际,借鉴国内外经验,坚持经济发展的工作重心不动摇,以建设共有精神家园为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建设文化强省:开展“科学发展”“感恩奋进”专题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弘扬主旋律;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建成公共图书馆188个,文化馆(站、室)等十万余个,形成全国网点最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挖掘红色文化、民族风情等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连续多年保持28%以上的增速;搭建社区文化中心、农村文化中心等文化舞台,让老百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自我教育。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四川省是如何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
答案精析
1.B『注意设问是“从根本任务上讲”,也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故答案选B。
A、C、D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
2.D『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培育“四有”公民,排除①;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相互促进的,但是材料未涉及科学文化修养,排除②;志愿者主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③正确;志愿活动是一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故④正确。
答案为D。
』
3.C『本题考查教育的作用。
①不是重视教育的原因;④表述错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
』
4.B『图书馆是国家大型文化公共设施,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①③符合题意;②错在“经济功能”;④错在“普及各种思想文化”。
故选B项。
』
5.B『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①②④均是我国目前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具体措施。
③中“允许各种思想文化传播”的说法错误,故选B项。
』6.A『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
本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我们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①②符合题意,应选。
发展支柱性文化产业不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途径,③错误,排除。
④不符合题意,排除。
』
7.C『文化惠民之路,有利于保障基层群众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故选C;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不起主导作用,故A表述错误;B与材料不符;精神文明建设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故D表述错误。
』
8.C
9.D『材料中的举措是政府部门在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是文化产业,也不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故③④正确;①②不符合题意。
』
10.D『该地通过文化礼堂建设,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的提升,说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故选D项;农村通俗文化不等于腐朽落后文化,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村的传统习俗,B项与题意无关;材料中建设文化礼堂不是发展文化产业,而是发展文化事业,C项排除。
』
11.A『题中文化活动,是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同时说明青年学生为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可以有丰富的形式,故①②③符合题意。
题中没有涉及文化建设的方向问题,④与题意不符,故选A项。
』12.C『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构建多元价值体系,②错误;该做法并不是满足人们的各种文化需求,③说法过于绝对;善行善举诠释“诚信、博爱、责任”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培育文明风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①④正确。
故本题选C。
』13.(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加强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使人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4.(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培育良好文化环境。
(2)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的文化权益。
(3)发展文化产业,为人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
(4)依靠人民群众,激发创造活力,建设共有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