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 (2) 第12章 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大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进口量会有所下降,从而造成国际 市场供大于求以及商品价格的下降,将征收关税的损失转嫁给出 口商,并减轻由进口国的消费者承担的进口关税负担。
如图12.4所示,Pe是自由贸易时的价格,Pt是本国征收关税后的国 内价格,Pt*是外国在本国征收关税以后的价格,它既是外国的出 口价格,也是本国的进口价格。由于价格上涨,本国供给量由S1 到S2,需求从D1下降到D2,同时外国生产因为价格下跌而下降到 S2*,需求却扩大至D2*,从而使出口从D1* S1*下降到D2* S2*, 即从Q 减少到Q 。
2. 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在图12.2中,在供给水平和需求偏好保持不变的前提下,Pe与Qe 是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价格、产量以及消费量,而Pw、Pt是自由 贸易条件下和征收关税后的价格。由于Pw<Pe,即国际价格低 于国内价格,小国出现Q1Q2的供给缺口,这一数量在自由贸 易下等于满足国内需求的进口部分。该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以 维持国内生产,征收进口关税,商品价格由Pw上升至Pt,此时 进口量由于价格上升而下降,而本国产量却因征收关税而上升, Q3Q4为征收关税后新价格下的进口量。
可见,征收进口关税后,该国对外贸易量发生变化,进口下降, 国内产量上升。具体来说,关税的各种经济效应可以归纳如下:
(1)生产效应。 (2)消费效应。 (3)贸易效应。 (4)税收效应。 (5)国际收支效应。
12.1.2 大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大国与小国的差别在于,大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交易量较大,市场份 额较高,所以大国可以利用自身的交易量优势影响价格,如图 12.3所示,在图的左边部分,是大国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SH), 图的中间部分是大国没有参与贸易时的世界市场上的供给曲线 (SW),图的右边部分是大国参与世界供给后的供给曲线(SH+W), 从图可以看出,没有大国参与世界市场上的供给时,从供给曲线 SW可知,若要有Q1的供给,则价格为PW’,而当有大国参与世界 市场上的供给时,同样有Q1的供给,价格则变为PH+W,PH+W明显低 于 PW’。
12.2 关税政策的一般均衡分析
小国征收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小国征收进口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如图12.5所示。征收进口关税 前,生产点为A,消费点为C,福利水平为I;征税后,生产点为 A’,消费点为C’, X的生产增加,Y的生产减少,但由于其消 费偏好于X,所以要出口Y,进口X,福利水平下降至I’ (注意: I’线相切于国际交换线PW、相交于国内交换线PA,因贸易条件 不改变,而且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福利变化是把该国作为一个 整体或一个经济活动单元来考虑的。但亦有学者认为,I’线应 相交于国际交换线PW、相切于国内交换线PA,原因在于国内消费 者是按征税后的国内价格而不是按国际价格来决定其最佳消费 选择的)。
12.2.2 大国征收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如图12.6所示,OA、OB为A、B两国的提供曲线,在自由贸易条件 下,贸易条件为OPW,贸易均衡点为E。B国在征税前,以OC的Y 产品可以换取CF(OG)的X产品。B国征收关税后,本国的提供 曲线内移至OB’,均衡点由点E移到E’。由于是大国,B国征 收关税后,贸易条件由OPW改变为OPW’,X产品的国内价格提 高,进口减少,从而压低世界市场价格Px, 同量的Y产品可以 换得更多的X产品,因此,这时以OC的Y产品可以换取CE’(OK) 的X,其中DE’为关税,PB为B国消费者面对的实际价格线(国 内市场征收关税后价格),破坏了初始自由贸易下的平衡。如 果A国对Y产品的需求不变或提供曲线不变,B国贸易条件得以 改善,新的国际交换比例线为PW’,这时B国可以较少的Y产品 换得较多的X产品。
由于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非关税壁 垒的作用和影响都在逐步扩大和加深,并日益成为各国调控对 外贸易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章在关税经济效应分析之后,对非 关税壁垒的经济效应也展开了细致分析,并对非关税壁垒对一 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做出评估。本章讨论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主要 包括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出口补贴、反倾销税以及技 术壁垒等。
1. 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局部均衡分析
如图12.1所示,假定国内均衡价格为Pe,当世界价格Pw低于国内 均衡价格Pe时,该国可以从国际市场进口商品,进口数量为 Q1Q2。在未发生国际贸易时,该国的消费者剩余为PPeE,生 产者剩余为OPeE。而在自由贸易进口条件下消费者剩余则为 PPwE’,生产者剩余为OPwE’’。与未发生贸易时的福利情 况相比较,该国消费者的净福利增长了PwPeEE’,其中 PePwE”E是从生产者剩余转移过来的(即面积a);三角形 EE’E”则是自由贸易的净福利。
第12章 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
虽然目前关税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但关税政策仍然是非 常重要的贸易政策之一,并将对国际贸易继续产生重要影响。 对关税政策的作用及其经济效应的分析,是我们设计关税政策 及权衡其利弊关系的基础,也是我们了解非关税壁垒政策措施 及其效应的重要基础和途径。本章对关税经济效应的分析将应 用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两种方法,并分别从小国和大 国两个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并且讨论梅茨勒之谜与勒纳对 称原理。
12.1 关税政策的局部均衡分析
12.1.1 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我们这里讨论的小国,指在世界市场上是贸易价格的接受者,它 不取决于国土面积、人口甚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大小, 而取决于是世界价格的接受者还是决定者。如果是价格接受 者,就是小国,它不能改变国际市场价格。反之,就是贸易 大国。பைடு நூலகம்
由于征收关税本国价格上升,生产者剩余增加a,消费者剩余 损失为a+b+c+d,本国政府因为征收关税增加收入为c+e,其中e为 贸易条件改善而获得的收益。综合来看,进口国的关税净效应为 a+c+e-(a+b+c+d)=e-(b+d)。如果e>(b+d),存在净福利收益; e<(b+d),存在福利净损失,其中b为生产效率损失,d为消费损 失。
如图12.4所示,Pe是自由贸易时的价格,Pt是本国征收关税后的国 内价格,Pt*是外国在本国征收关税以后的价格,它既是外国的出 口价格,也是本国的进口价格。由于价格上涨,本国供给量由S1 到S2,需求从D1下降到D2,同时外国生产因为价格下跌而下降到 S2*,需求却扩大至D2*,从而使出口从D1* S1*下降到D2* S2*, 即从Q 减少到Q 。
2. 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在图12.2中,在供给水平和需求偏好保持不变的前提下,Pe与Qe 是封闭条件下的均衡价格、产量以及消费量,而Pw、Pt是自由 贸易条件下和征收关税后的价格。由于Pw<Pe,即国际价格低 于国内价格,小国出现Q1Q2的供给缺口,这一数量在自由贸 易下等于满足国内需求的进口部分。该国为了保护本国市场以 维持国内生产,征收进口关税,商品价格由Pw上升至Pt,此时 进口量由于价格上升而下降,而本国产量却因征收关税而上升, Q3Q4为征收关税后新价格下的进口量。
可见,征收进口关税后,该国对外贸易量发生变化,进口下降, 国内产量上升。具体来说,关税的各种经济效应可以归纳如下:
(1)生产效应。 (2)消费效应。 (3)贸易效应。 (4)税收效应。 (5)国际收支效应。
12.1.2 大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大国与小国的差别在于,大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交易量较大,市场份 额较高,所以大国可以利用自身的交易量优势影响价格,如图 12.3所示,在图的左边部分,是大国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SH), 图的中间部分是大国没有参与贸易时的世界市场上的供给曲线 (SW),图的右边部分是大国参与世界供给后的供给曲线(SH+W), 从图可以看出,没有大国参与世界市场上的供给时,从供给曲线 SW可知,若要有Q1的供给,则价格为PW’,而当有大国参与世界 市场上的供给时,同样有Q1的供给,价格则变为PH+W,PH+W明显低 于 PW’。
12.2 关税政策的一般均衡分析
小国征收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小国征收进口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如图12.5所示。征收进口关税 前,生产点为A,消费点为C,福利水平为I;征税后,生产点为 A’,消费点为C’, X的生产增加,Y的生产减少,但由于其消 费偏好于X,所以要出口Y,进口X,福利水平下降至I’ (注意: I’线相切于国际交换线PW、相交于国内交换线PA,因贸易条件 不改变,而且一国参与国际贸易的福利变化是把该国作为一个 整体或一个经济活动单元来考虑的。但亦有学者认为,I’线应 相交于国际交换线PW、相切于国内交换线PA,原因在于国内消费 者是按征税后的国内价格而不是按国际价格来决定其最佳消费 选择的)。
12.2.2 大国征收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
如图12.6所示,OA、OB为A、B两国的提供曲线,在自由贸易条件 下,贸易条件为OPW,贸易均衡点为E。B国在征税前,以OC的Y 产品可以换取CF(OG)的X产品。B国征收关税后,本国的提供 曲线内移至OB’,均衡点由点E移到E’。由于是大国,B国征 收关税后,贸易条件由OPW改变为OPW’,X产品的国内价格提 高,进口减少,从而压低世界市场价格Px, 同量的Y产品可以 换得更多的X产品,因此,这时以OC的Y产品可以换取CE’(OK) 的X,其中DE’为关税,PB为B国消费者面对的实际价格线(国 内市场征收关税后价格),破坏了初始自由贸易下的平衡。如 果A国对Y产品的需求不变或提供曲线不变,B国贸易条件得以 改善,新的国际交换比例线为PW’,这时B国可以较少的Y产品 换得较多的X产品。
由于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非关税壁 垒的作用和影响都在逐步扩大和加深,并日益成为各国调控对 外贸易的重要手段。因此本章在关税经济效应分析之后,对非 关税壁垒的经济效应也展开了细致分析,并对非关税壁垒对一 国经济的影响程度做出评估。本章讨论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主要 包括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出口补贴、反倾销税以及技 术壁垒等。
1. 自由贸易条件下的局部均衡分析
如图12.1所示,假定国内均衡价格为Pe,当世界价格Pw低于国内 均衡价格Pe时,该国可以从国际市场进口商品,进口数量为 Q1Q2。在未发生国际贸易时,该国的消费者剩余为PPeE,生 产者剩余为OPeE。而在自由贸易进口条件下消费者剩余则为 PPwE’,生产者剩余为OPwE’’。与未发生贸易时的福利情 况相比较,该国消费者的净福利增长了PwPeEE’,其中 PePwE”E是从生产者剩余转移过来的(即面积a);三角形 EE’E”则是自由贸易的净福利。
第12章 贸易政策的经济效应分析
虽然目前关税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但关税政策仍然是非 常重要的贸易政策之一,并将对国际贸易继续产生重要影响。 对关税政策的作用及其经济效应的分析,是我们设计关税政策 及权衡其利弊关系的基础,也是我们了解非关税壁垒政策措施 及其效应的重要基础和途径。本章对关税经济效应的分析将应 用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两种方法,并分别从小国和大 国两个不同角度展开详细分析,并且讨论梅茨勒之谜与勒纳对 称原理。
12.1 关税政策的局部均衡分析
12.1.1 小国进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我们这里讨论的小国,指在世界市场上是贸易价格的接受者,它 不取决于国土面积、人口甚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大小, 而取决于是世界价格的接受者还是决定者。如果是价格接受 者,就是小国,它不能改变国际市场价格。反之,就是贸易 大国。பைடு நூலகம்
由于征收关税本国价格上升,生产者剩余增加a,消费者剩余 损失为a+b+c+d,本国政府因为征收关税增加收入为c+e,其中e为 贸易条件改善而获得的收益。综合来看,进口国的关税净效应为 a+c+e-(a+b+c+d)=e-(b+d)。如果e>(b+d),存在净福利收益; e<(b+d),存在福利净损失,其中b为生产效率损失,d为消费损 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