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扩培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酵母扩大培养工艺
1、目的
规范酵母扩培作业程序,有效控制扩培工艺参数,保证培养酵母质量均一、稳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酿造车间现场扩培和锥罐扩培工序。
3.职责
由公司技术处负责编制、修改,实验室和酿造车间负责实施。
4.规定内容
4.1实验室培养
4.1.1培养基制备流程
4.1.1.1取12度生产定型(热或冷)麦汁,调整pH至5.3-5.5,进行稀释,稀释比例以最终煮沸浓度控制在12度为准。
4.1.1.2稀释后麦汁冷却(或加热)至40℃按每升2个蛋清搅至起泡后打入。
升温
至60℃保温30分钟,保温结束后升温至100℃煮沸30分钟。
4.1.1.3检测调整浓度后过滤、分装入试管、小三角瓶、大三角瓶, 0.07Mpa 灭菌30分
钟。
4.1.1.4灭菌后培养基要贴有制备日期标签,空培(室温放置)3天以上确认无菌后方可使用。
4.1.1.5卡氏罐培养基制备采用过滤后热麦汁装入清洗并经0.10Mpa蒸汽杀菌1 小时后的卡氏罐中0.10Mpa灭菌30分钟,提前1-2天完成,确保接种温度稳定。
当天能够迅速冷却的,则取当天麦汁处理,冷却后接种。
4.1.2无菌室卫生操作流程
4.1.2.1每天对室内进行30分钟紫外杀菌。
超净台用前提前打开风机及自带的紫外灯灭菌30分钟。
4.1.2.2无菌操作前对无菌室进行全面彻底清洁。
地面、墙壁、天棚及空间采用
甲醛熏蒸或75%酒精擦试。
同时用紫外杀菌30分钟。
4.1.2.3卡氏罐接种,超净台无法操作时,室内空间当天再次进行上述空间杀菌。
4.1.2.4无菌室内应避免其他物品的摆放,尤其操净台面。
以免破坏空气层流。
4.1.2.5每次扩培时应对无菌室内空间及超净台进行两次空气捕捉检测。
斜面接出及卡氏罐接种时各进行一次。
4.1.3实验室阶段扩培工艺流程
1.安培管(或斜面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装10ml麦汁培养液的18×180mm试管中,在25℃培养箱中活化培养24小时(如从安培管转接,需再活
化一次).
2.将活化后的试管培养液摇均,在无菌条件下,分别接1ml入装10ml麦汁培养液的
18×180mm试管中,在25℃培养箱中培养活化24小时.
3.将试管中的10ml酵母培养液转接到装50ml麦汁培养液的150ml三
角瓶中, 在22℃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4.将三角瓶中的50ml酵母培养液转接到装500ml麦汁培养液的1000ml
三角瓶中,在19℃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5.将三角瓶中的500ml酵母培养液转接到装3000ml麦汁培养液的
5000ml三角瓶中, 在19℃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6.将三角瓶中的3000ml酵母培养液转接到装25L麦汁培养液的卡氏罐,
在13℃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48小时.
7.将卡氏罐中的酵母培养液转接到装300L麦汁培养液的汉生罐(种子罐),
在13℃条件下培养24小时~48小时.
4.1.3.1斜面菌种挑取应在距离斜面顶部1/3处边缘部位轻挑一菌耳。
液体管之
间的活化过程采取用无菌吸管吸取0.5ml注入10ml液体管内,其他接种
方式为全部到入(对瓶口粘培养液的用火烤干再塞盖)。
4.1.3.2对采用软管连接进行接种时,乳胶管能够进行拉刷刷洗时进行拉刷清洗,
用前连同罐一同蒸汽杀菌或采取105℃干热灭菌30分钟后放无菌室备
用,为防止胶管老化,定期更换。
不能采取拉刷刷洗时,水冲洗后用75%
酒精进行浸泡备用。
连接管路进行蒸汽杀菌。
4.2现场培养
4.2.1CIP刷洗程序
4.2.1.1罐体碱刷洗:清水冲洗(其中包括能走碱水部分)无沫后,采用片碱熔化后配成2~3%、不低于70℃碱液循环清洗罐体30分钟.
4.2.1.2清水冲洗:清水冲洗20分钟(走碱部分),最后以PH试纸中性为准。
4.2.1.3酸洗:清水冲洗后,用1.0-1.5%的磷酸循环刷洗一次,方法同碱液刷
洗。
4.2.1.4清水冲洗:清水冲洗20分钟(走酸部分),最后以PH试纸中性为准。
注:以上清洗以无酸、碱残留为准(最终以PH试纸中性为准)。
4.2.1.4扩培锥罐执行车间锥罐CIP刷洗工艺。
4.2.2蒸汽杀菌
4.2.2.1罐体及管路、风过滤器包蒸汽杀菌
罐体及管路采用105~110℃杀菌30分钟,其中包括冲氧管、备压管杀菌、风过滤器包杀菌,杀菌结束后保压备用并用无菌风将风过滤器包吹干。
罐
体杀菌时排气阀、取样阀及管盘接口排放蒸汽保证杀菌20分钟。
麦汁、
倒酒管路采用105~110℃杀菌20分钟。
4.2.2.2麦汁杀菌
汉生罐、扩大罐麦汁采用热麦汁,升温至100℃保温30分钟,保温结束
后保压降温至接种温度,接种前通风搅拌2分钟,锥罐采用大生产冷麦汁。
4.2.3扩培工艺流程(暂行)
卡氏罐(25L)→汉生罐(0.3KL15.0℃)———→扩大罐(3KL13.0℃)
↓
汉生罐(0.3KL15.0℃)
↓
100吨罐50KL10℃←锥罐35KL11℃←锥罐12KL11℃←扩大罐(3KL13.0℃)
锥罐追加12KL后,当酵母数达到3000-4000万个/ml后追加35KL麦汁;
当酵母数达到3000-4000万个/ml后4小时之内追加麦汁,满罐温度10℃。
注:1.麦汁浓度采用12度麦汁。
4.3保种
汉生罐迅速冷却至2-4℃保种,一次保种≤10天。
4.4其他要求
4.4.1 各级扩培罐倒空后立即清洗,清洗结束背压,超过48小时重新进行清洗,
接麦汁前进行蒸汽杀菌。
4.4.2灭菌麦汁冷却后存放时间不超过6小时,冷麦汁不超过2小时。
4.4.3各级扩培酵母数应提前预测,达到工艺标准后追加麦汁时间不超过2小时。
4.4.4风(蒸汽)滤芯清洗、更换。
绝对精度0.01-0.02um滤芯一年内更
换一次无菌风滤芯(以实际微检情况为准并参照使用说明),粗滤、精滤及蒸汽过滤滤芯每月拆卸刷洗一次。
4.4.5扩培过程每罐酵母液进行微生物检验:细菌总数。
过滤后风系统每3天检测一次细菌总数。
每一批菌种接种前的冷麦汁检一批次。
4.5培养过程酵母检测方法(包括锥罐酵母)个/ml
4.5.1 酵母数和出芽率测定方法
取洁净的血球计数板,在计算室上面加一个盖玻片,将被测的酵母菌悬浮液摇匀,用洁净的玻璃棒取少许,从盖玻片的边缘滴一滴, 使菌液自行渗入,计算室内不得有气泡,静置放一会,在600倍显微镜下观察,计算:即5个中格的细胞总数(•包括出芽细胞)和出芽的细胞数,计算方法以“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为原则。
注:计算酵母数时,当细胞(芽)大于或等于母细胞1/2时,该细胞不算出芽,•而算两个
细胞,当子细胞(芽)小于母细胞的1/2时, 该细胞算作出芽的一个细胞.
4.5.2 酵母死亡率测定方法
4.5.2.10.01%美兰试剂配置:取0.010g美兰溶于10ml蒸馏水中,加2.0克二水柠檬酸
搅拌溶解,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每3个月更换一次。
4.5.2.2死亡率测定:在洁净的血球计数板计算室上加盖盖玻片,取摇匀后待检样
品于盖玻片边缘滴入,菌液自行渗入后同法滴入0.01%美兰一滴,与之混
合后在600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着色情况,已柒成兰色的为死细胞,计算
死细胞占总细胞百分率.
培养液、酵母泥检测细胞总数不少于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