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16物理初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初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本试卷考试内容:
1.知道动能、势能及各种能量大小的决定因素;理解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从而掌握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关系;知道水能、风能的利用。
2.知道分子运动的基本内容并利用其解释有关现象;理解何为内能及其与温度的关系;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知道热量及其单位;知道比热及其单位;理解比热的物理意义;掌握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的计算;知道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3.理解燃烧值的物理意义及单位;知道内能的两种利用——加热和做功;理解热机效率的物理意义;了解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4.知道两种电荷的存在及相互作用;知道电量及其单位;能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磨擦起电,正负电荷中和等现象;知道电流的产生条件和电流方向的规定;知道何为导体与绝缘体及其导电性能不同的原因;掌握电路组成及开路、通路、短路;掌握识别与画电路图的本领;能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5.理解电流强度的物理意义;掌握电流强度的定义式及其单位间换算;掌握电流表使用方法。
6.理解电压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通过使用电压表测各段电路的电压,掌握串联、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7.知道电阻的物理意义及其单位;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两种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8.掌握欧姆定律内容及其数学表达式,理解其物理意义;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会应用欧姆定律计算。
9.知道电流可以做功;掌握电功的计算方式及其导出式,理解其适用范围及单位;知道电能表的作用和读数方法并会利用电能表测用电器的电功率;掌握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公式及单位,同样知道电功率计算的导出式及其适用范围;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和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概念及其间的关系;理解焦耳定律的内容;知道电热器的原理。
二.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5题,30分)
1.空中运动的足球,具有机械能为42焦,若此时重力势能是12焦,则动能为______焦。
2.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时,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______能减小,______能增大。
3.1.8×10-2千克的水,含有6.0×1023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的质量是_____千克。
4.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是_______和________.
5.质量不等的两铜块,若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它们的温度变化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质量大的铜块温度变化_______。
6.1千克木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4×107焦,则木炭的燃烧值为_______焦/千克,0.5千克这种木炭的燃烧值应为______焦/千克。
7.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把毛皮磨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_______电荷;丝绸磨擦过的玻璃棒的电荷叫______电荷。
8.四个带电体,A吸引B,B排斥C,C与D带不同种电荷,则A与D相互作用为________(填排斥或吸引)。
9.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_______,来逐渐改变电阻的。
10.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为2安,那么,2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_____库。
11.液晶电子计算器工作电流约为130毫安=________安=________微安.
12.图示电路16-1,电压表V
2是测量____的电压的,若电源电压为6伏,V
1
表
示数为2.5伏,则V
2
表示数为_______伏.
13.标有”PZ220-40”字样的灯泡,该灯电阻大小等于______欧,若给灯的实际功率为20W时,灯泡两端电压为_____伏.
14.图示16-2电路两端电压不变,在S闭合和断开时,电流表两次读数之比为
3:1,则R
1:R
2
=_______.
15.将电阻丝接在10伏电压的电路上,1分钟产生热量300焦,该电阻丝的电阻R=_______欧,若将该电阻丝改接在5伏电路上每分钟产生热量变为______焦.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14题计28分)
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运动速度大小不同,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B.一辆汽车运动时一定比静止时的机械能大.
C.不做功的物体,也可以具有机械能.
D.质量不同的物体,动能不可能相同.
17.关于分子间作用力,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距离增大时,斥力减小,引力增大,合力表现为引力.
B.分子距离减小时,斥力增大,引力减小,合力表现为斥力.
C.分子距离为某一距离r时,分子不受斥力,也不受引力.
D.分子距离减小时斥力增大,引力也增大.
18.沿斜面匀速下滑的物体.
A.动能不变,总机械能不变.
B.重力势能减小,总机械能减小.
C.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减小.
D.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也不变.
19.热传递过程中,关于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量表示温度高低.
B.热量表示物体内能的大小.
C.热量表示物体内能改变量的大小.
D.比热大的物体放出热量多.
20.质量相同的两物体甲和乙,如果乙的比热大于甲的比热,当甲乙降低相同
温度时,它们放出的热量分别为Q
甲和Q
乙
,则
A.Q
甲>Q
乙
B.Q
甲
<Q
乙
C.Q
甲=Q
乙
D.以上均有可能
21.关于电流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A.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
B.电流强度越大,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越大.
C.电荷的移动方向就是电流方向.
D.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从正极流向负极
22.关于电荷的中和现象是指:
A.电荷的相互作用力平衡.
B.正、负电荷完全抵消.
C.正负电荷完全消失.
D.物体电量不能再增加.
23.甲、乙、丙三条导线,粗细相同,甲、乙为铜线,丙为镍铬丝,其中甲线最长,乙、丙等长,则它们电阻大小比较应为
A.乙的电阻最小. B.甲的电阻最大.
C.丙的电阻最大 D.无法确定.
24.电阻R
1=6欧,若与R
2
并联后总电阻为2欧,那么,R
1
与R
2
串联后的总电阻
应是
A.8欧 B.9欧
C.12欧 D.18欧25.图示16-3电路中灯泡L
1
灯丝被烧断,闭合S则 A.电压表示数有明显偏转.
B.电压表示数为0.
C.灯泡L
2
仍可发光
D.因电路中电流过大,L
2
也将被烧坏.
26.图16-4电路,电压不变,当开头S闭合,电流表A
1和A
2
的变化情况应是
A.A
1和A
2
均变大
B.A
1和A
2
均不变
C.A
1变大,A
2
变小
D.A
1变大,A
2
不变
27.两个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它们消耗电功率与电阻的关系是A.由公式P=UI,可知消耗电功率与电阻无关。
B.由公式P=I2R,可知消耗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C .由公式P=R
U 2
,可知消耗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D .以上说法全是错误的。
28.一电阻丝中通过2安培电流时,产生热量为Q ,若使其在相同的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2Q ,应使该电阻丝中通过电流为:
A .8安
B .4安
C .22安
D .2安
29.若干个电阻,关于它们的总电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它串联时,其中一个电阻变大,则总电阻变大。
B .它们并联时,其中一个电阻变大,则总电阻变小。
C .它们并联时,其中一个电阻变大,则总电阻变大。
D .它们并联时,总电阻比任一个电阻都小
(三)多选题:(每个小题3分,4题计12分)
30.当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 .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C .外界可能对物体做了功。
D .物体一定对外做了功。
31.关于机械能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A .物体做的功越多,机械能越大。
B .物体质量越大,机械能越大。
C .两个重力势能大小不同的物体,质量可能相同。
D .两个动能相等的物体,速度不一定相同。
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相同的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大的物体吸收热量多。
B .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煤油的温度变化大。
C .不同质量的两杯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大的水,质量大。
D .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热量与质量和温度变化之比,即Q/m.(t-t 0)为一常量。
33.图示16-5电路中,R 为可变电阻,当滑片由靠近右端a 点滑至靠近左端的b 点过程中
A .电流表示数由大变小。
B .电流表示数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
C .电路中总电阻不变。
D .电路中总电阻先由小变大,后由大变小。
(四)作图和问答题:(每小题3分,计6分)
34.连接电路,使滑动变阻器滑片P 向左滑动时灯泡变亮,要求完成两种接线方法。
35.将两滴墨水分别滴入两个分别装有冷水和热水的杯中。
你会观察到什么物理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五) 实验题:(每小题3分计6分)
36.测定额定电压为2.5伏小灯光的额定功率,图中给出所需元件,器材的符号及电流表的示数
(1)将各元件连接成测量电路图。
(2)由电流表示数计算灯泡额定功率P=________.
37.电流表的盘面标有3000转/千瓦·时,用它来测一台电冰箱的实际功率,在冰箱启动半小时后自动停机,此过程中,测出电度表的转盘转了几转,则可测得该冰箱功率是:
A .n 5.03000⨯(千瓦)
B .5.03000⨯n
(千瓦)
C .36005.03000⨯⨯n (瓦)
D .3600
5.03000⨯⨯n
(瓦)
(六)计算题:(每题6分,计18分)
38.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10o C,吸收1.68⨯105焦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
多少度?若使这些水由10o C 加热到100o C 需吸收多少热量? 39.一个小灯泡与一个6欧的电阻串联后接在12伏的电源上,小灯泡恰能正常发光,此时小灯泡的功率为6瓦,求小灯泡的电阻和额定电压.
40.图示16-6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K 先后接1、2,电流表示数之比2:1,电压表示数之比2:3,求:(1)R 1 R 2电阻之比;(2)R 1 R 2上消耗功率之比;(3)K 分别接在1、2时,灯L 消耗功率之比。
三.试题答案:
1.30,点拔:E 动=E 机-E 重=(42-12)焦=30焦。
2.重力势,动能。
3.3⨯10-26
点拨:kg kg n M m 2623210310
6108.1--⨯=⨯⨯==。
4.做功,热传递。
5.不同,小。
点拔:根据Q=C ·m ·t ∆,当Q 1=Q 2,C 1=C 2时,m 越大,t ∆越小。
6.3.4⨯107
,3.4⨯107。
点拔:根据 q=kg J kg
J
m Q /104.31104.377⨯=⨯=
,每千克木炭完全燃烧所放出热量即木炭的燃烧值,它不随燃料质量变化而变化。
7.负,正。
8.排斥。
点拔: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A 吸引B ;A 、B 为异种电荷;C 、D 为异种电荷,则A 、D 为同种电荷,相排斥。
9.长度。
10.4.点拔:Q=I ·t=2安·2秒=4库 11.0.13,1.3510⨯.
12.L 1,3.5.点拔:V 1测L 2两端电压,V 2测L 1两端电压,其示数U 1=U-U 2=(6-2.5)伏=3.5伏. 13.1210,110
2,点拔:R L =121040
2202
2==L L P U 欧;当
P L ’=20W
时,U ’L =21101210.20=伏.
14.2:1 点拔:S 闭合,R 1被短接,I=
L R U ,S 断开,R 1 R 2串联,I ’=2
1R R U
+.由13'221=+=R R R I I ,得R 1+R 2=3R 2,故1
2
21=R R 15.20,75,点拔: Q=W=
t R
U 2
∴R=
20300
60
.1022==t Q U 欧,Q ’=W ’=7520
60
.5'22==t R U 焦 16.C .点拔:只要能做功,有做功本领的物体,就具有机械能.机械能包括动
能和势能,物体运动,只说明具有动能,但机械能不一定大,动能大小应由物体质量和运动速度共同决定.
17.D .点拔:分子间距减小时,斥力与引力均增大;分子间距增大时,斥力与引力均减小;分子间距为r 时,斥力等于引力,合力为零. 18.B .点拔:物体匀速下滑,快慢不变,故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则机械能减小.
19.C
20.B 点拔:根据Q=C ·m ·∆t, m 甲=m 乙, ∆t 甲=∆t 乙,C 乙>C 甲, 故Q 甲<Q 乙.
21.D .点拔: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电流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移动方
向.电流取决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 22.B .
23.A. 点拔:由于乙为铜材料,且长度最短,故乙电阻最小. 24.B 点拔:3
161211R 1112=-=-=R R 并
,∴R 2=3欧,R 串=R 1+R 2=(6+3)欧=9欧.
25.A .点拔:由于L 1灯丝断,当S 闭合后,L 2与电压表串联在电源电端,电压表内阻相当大,故电路中电流非常小,L 2不会发光,但电压表所分电压相当大,接近电源电压.
26.D . 点拔:S 断开时,R 2断开, 电流表A 1、A 2示数为I=
1
R U
;S 闭合时,R 1 R 2并联,电流表A 1测干路电流I ′=U/R 并,示数变大;电流表A 2测得支路电流I ″=U/R 1,不变。
27.D
28.C 点拔:由Q=I 2
.R.t 得I=t R Q ⋅则I ′=
2222`==⋅=⋅'I t
R Q
t R Q 安 29.B .
30.A C 点拔:T 升高,内能增加,改变内能方法有热传递与做功两种方法. 31.C D . 点拔:物体的做功本领的大小,决定其具有能量的大小.重力势能大小由物体质量及物体被举起的高度两因素决定;动能大小由物体质量及运动速度两因素决定.
32.A D 点拔:根据Q=C ·m ·∆t,四个物理量Q 、C 、m 、∆t 中有两个量确定,则另外两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就可确定。
例如:A 选项中m 相等,∆t 相同,
则Q 与C 成正比,C 越大,Q 就越大。
由Q=c.m. ∆t 可得C=t
m Q
∆⋅同种物质的C
为常量。
33.B D 点拔:滑动变阻器如图16-5联入电路时,联入电路的有效电阻是滑片P 左端电阻R bp 与右端电阻R ap 并联,根据并联总电阻比每一个并联电阻都小,故P 在ab 中点时,并联总电阻最大。
P 由a 附近向b 附近,并联总电阻先变大后变小,由电源电压不变,知并联电路干路电流,先变小后变大。
34.
35.将两滴墨水分别滴入冷水与热水中时,墨水在水中扩散,且热水中扩散得快。
这说明温度越高,物体扩散越快。
36.(1)
(2)P=U ·I=1W
37. B 点拔:P=5
.030005.01.3000⨯=
=n
n t W 千瓦 38.(1)由Q=C ·m ·∆t=C ·m(t-t 0)得t=)(30102
.102.41068.1350C t cm Q o
=+⨯⨯=+ (2)Q ′=C ·m ·∆t ′=4.2310⨯)(1056.7)10100(25J ⨯=-⨯ 39.
由P L =I 2·R L 得I=L L R P / 又因为I=
L
L
L R P R R U
=
+ L
L L R P R R U =
+22
)( )
6(122
+L R =
L
R 6 R L 2-12R L +36=0 R L =6(Ω)
U L =)(66.6.V R P L L ==
40.K 接1时,电路如图.
K 接2时,电路如图
(1)3
1.2121
21='='
=I I U U I U I U R R
(2)
3
4.2121='=U U I I P P (3)P L /P ′L =(I 2·R L )/(I ′2·R L )=(I/I ′)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