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文化的四大茫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中国文化的四大茫然》有感
郎教授的言语从来都是尖刻的,不管他评论什么,总能入木三分,总能让人深思。

但总归是个人的观点,肯定受了不少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就对这篇《中国文化的四大茫然》来说,其中还是不少道理,但我个人读来觉得部分内容有点过于偏激,也不能全部苟同。

他所提到的事实,所讲到的中国文化的茫然不无道理。

对自身有深刻的认识固然是好的,但站在一个国家,一个文化的角度上来讲,就很难把握一个度了,毕竟文化的涵义太深远太广泛。

如果是《中国社会的四大茫然》,那会更具体实在一些。

可是郎教授的评论从来都是以独到,深刻,什么都不怕,是什么就说什么出彩的。

所以,我们所需要的做的就是能够以一颗冷静,平和的心态来透过文章来认识事实,不全盘否定也不全盘接受。

对于一家之言,我们要善于从自己不能接受的观点发现新问题,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不盲目的去接受去追捧。

先从茫然一,就知道赚钱开讲,针对这个问题,我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社会已经和郎教授说的差不多了,尤其是那些黑心的商家。

但是我不赞成他说的“中国人有个毛病——就知道赚钱,而且为了这个目标可以不择手段。

”这就是一竿子把所有的人都打死了。

我们对毒奶粉,黑煤窑,毒豆芽,地沟油等一系列因为谋求暴利而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商家是恨之入骨,恨不得他们自食恶果。

但是这只是社会上少部分不良企业家没有道德约束,只知道赚钱,利益熏心,而伤害了社会的利益。

并不是整个社会都这样,就更不能说是社会文化了。

当那些违背道理只知道赚钱的事件出现时,他们就真正触动了中国文化,他们背离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仁爱”。

他们做出了伤天害理的事情,所以社会不依了。

对于这种行为必须进行强烈的批判。

郎教授也是其中之一。

而那些继承并发扬着中国优良文化的人被人遗忘忽略,因为我们都认为那是他应该做的,因为大多数中国人都有的“仁爱”的文化底蕴,都被潜移默化了。

所以,我要说的是,受利益驱使,只知道赚钱,并没有植根于中国文化之中,倘若这种观念一直存在于中国文化中,那么这种行为应该是大众所接受的,而相反,现实中发生的这些现象却是被大众所唾弃的。

这正说明了,中国文化并不是只知道赚钱的。

如果他是中国社会一直存在并流传下来的,那怎么会有人批判有人反对?这只是有一些人自身道德素质
差,受不了利益的诱惑而选择的背离中国文化的道路。

而关于“赚钱”这个问题,中国的市场经济,难道敢说完全没有借鉴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吗?郎教授在文章里一味的说西方的企业家如何为子民创造财富,我想他举的例子也就是西方那些优秀的为社会做贡献的企业家,而那些伤害他们自己社会的不良企业家呢?我想郎教授也是“不了解世界”吧?至少没有像了解中国一样了解西方吧?我不否认我们现在社会出现的弊端,也承认西方优秀企业家为我们做的榜样,更知道现阶段社会出现的危机能使我们冷静下来思考,赚钱究竟在中国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中国的个别不良企业家的做法而以偏概全的说明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以此来说中国人只知道赚钱。

我们曾经犯过的错误和现在正在犯的错都不能说明这是中国的文化。

但这些错误却确实能使我们反思,至少能教育那些正在路上的或即将上路的人。

总之我们应该感谢那些能够尖锐的指出我们存在的问题的人,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在批判的言论中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对于茫然二“不了解世界”,我倒很是赞同。

中国“闭关锁国”太久了,而“改革开放”并不久。

本来,民族和民族之间就存在着差异,一个地域的人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方就会形成自己的文化,所以,不同地域的人就有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

而只有靠各个地域间的人的相互交流,才能相互了解彼此的文化,相互的理解和容纳。

我们受根深蒂固的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以及“闭关锁国”的影响,我们更不愿意自觉地去了解世界。

这样和世界的相互了解少了,难免会产生很多的隔阂,误会也就随之产生了。

所以,我们现阶段需要做的就是“走出去”,这个走出去不仅仅是我们的国家走出去,我们国家的壮大崛起,更多的是我们国民的走出去,拓宽自己的视野。

我们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就要先去了解世界,我们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知道世界对中国的误解是什么,我们就去更正这些误会。

知道世界渴望了解中国,我们就去积极沟通交流。

中国人受传统思想影响,缺少的就是积极主动,所以我们要克服自身的缺点,积极和世界沟通。

对于茫然三,“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自己的”。

其实所有的话题一旦上升到国家文化的角度上就会很难衡量。

但就这个话题,我觉得对个人的自身发展是很有启发作用的。

所谓的“不知道别人怎么看自己”就是所谓的“不知彼如何识己”。

这样,在双方的沟通上是存在着障碍,所以,我们应该不仅要充分认识对方,更要努力的去了解自己是如何被对方所认识的。

对于茫然四,“不清楚自己的弱点”。

其中的观点是从一部动画片《功夫熊猫》得来的。

其中难免个人的主观思想过多。

所谓的一家之言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实不清楚自己的弱点,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茫然。

我认为,每个国家的人都存在着一个弱点:就是都没法,也不可能完全清楚自己的弱点。

人都是在不断的发现自己的弱点、克服弱点中前进。

而对于中国人有没有优雅的举止有没有礼貌,并不能由一只虚构的熊猫来说明。

就算投射到现代社会,许多没有礼貌的现象是会出现,但不以此断定中国的文化。

总的来说,我们的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虽然我们不能躺在祖先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大树下乘凉,高枕无忧,但也不能因为一点点社会个别不良现象否定全部。

我们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因为那是我们知道自己的付出有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

但我们并没有从来不在乎别人的,我们的目的不是主要抬高自己。

而且由师父通过抢包子训练熊猫本领的事件来说明中国人老想走捷径是否有点片面和牵强。

我认为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更多的看出的是师父更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利用缺点来发掘优势。

这难道就一定得说成是中国人老想走捷径,为什么不能说成是中国文化的宽容,包容,并善于从不同角度培养人才呢?总之,“不清楚自己的弱点”是中国现存的弱点,但不仅仅在中国,这一弱点值得所有人深思。

综合上述观点,不管怎样,郎教授的四大茫然说出了现存于社会的某些不好的现象,也有一些现象是渗透着文化中的弱点。

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反思。

就算不是我们真正的文化缺陷,我们也应该反思,反思为什么某些现象就会让别人产生对我们那样的看法。

这就是要做到“知人如何识己”的原因。

真正做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