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十二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分析(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十二大城市劳动力市场分析
在上期的综合版杂志里我们分析了北京、广州、深圳这三个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本期我们将会继续分析剩余的9个城市中的上海、佛山两大城市,希望能给广大打工族带来更多的帮助和启事。

上海
用工环境
上海是外来工的主要输入地之一,目前有外来工400万。

在“入城门槛”上,除暂住证工本费5元、特定行业卫生管理费、特定行业体检费等5项基本费用外,外来务工人员尽可轻松来沪。

上海实行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由政府强制实施,着力解决外来从业人员最关切的工伤、看病、养老三大难题。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专家用“3+1”概括了“综保”的模式: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综合保险费后,外来从业人员可以享受工伤保险、住院医疗、老年补贴三项基本待遇和日常医药费补贴待遇。

在上海市政府公布的2007年实事工程中,清清楚楚地列上了有关农民工的两件实事——将外来从业人员参加综合保险人数扩大到300万;对50万农民工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上海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探索一条特大型城市流动人口的现代管理新路。

在管理方式上,创造性地构建起居住证制度与房屋租赁制度相衔接的管理服务机制,进一步掌握来沪农民工的居住信息;维权方面,在全国较早建立了小企业欠薪保障制度和农民工工资快速垫付机制;社会保障方面,在全国首创了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制度。

现在,生活在上海的140多万农民工加入了各级工会组织;40万居住在沪的农民工子女被全部纳入上海各区县义务教育范围,从2004年起,上海具备一定条件的外来务工者子女可加入少儿住院基金。

0~3岁的孩子每年缴纳40元,4~18岁的孩子每年缴纳30元,每人每年可报销的大病和住院医疗费用达10万元。

政府为社会劳动力培训埋单,个人申领职业培训账户卡,需持有本人身份证(或社保卡)原件,失业、协保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凭《劳动手册》等有效证明办理。

培训补贴原则上一年享受一次,一次培训经费核销后方可享受下一次补贴培训。

上海最低工资690元/月,非全日制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每小时为6元。

劳动力需求信息
上海的热门职业有三类,机械冷加工人员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例高达25:1,裁剪缝纫人员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例高达9:1,餐厅服务人员岗位空缺与求职者比例高达3:1。

在学历方面,民营企业更注重“实用”。

数据显示,民营企业要求求职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40%,且大多数就锁定在大专学历;其中要求求职者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不足15%。

大多数民营企业把员工的学历标准定位在中专、职校及技校上,占了总数的45%以上,其余15%左右的岗位,只要求有初中学历。

总的来说,上海的劳动力市场,尤其是低层次的劳动力市场已经非常饱和了。

上海劳动力市场发布的求职信息,几乎都是带有技术性岗位的信息。

没有一技之长,找工作的难度相当大。

佛山
用工环境
佛山的企业规模一般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行业主要集中在电子电器、五金机械、塑料陶瓷、不锈钢铝型材、服装纺织、食品饮料等方面。

企业主要集中在顺德、南海、禅城这三个区。

佛山的制造业一直以来占有主导地位,因此企业生产管理都比较规范。

同时,佛山是一个民风淳朴、喜欢卫生整洁、人文气息较浓的城市,因此企业在用工管理上比较人性化和有人情味,入厂都有相关的培训,工作环境和食宿设施都不错,干净舒适。

工资发放准时,劳动关系比较和谐,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理到位,处理及时,劳资纠纷较少,全市设有统一的劳动举报投诉咨询电话:12333。

随着经济的发展,佛山近几年来吸纳大量的外来工,并且还出现了缺工现象。

因此不挑不拣的话,在佛山找份工作也挺容易。

一般来说,有一技之长的或者电子电器和机械类的技工较易找到工作,年轻的生产女工特别好找工作,随到随上岗。

但是没有技能的男性却不好找工作,必须多花点时间和耐心才会有收获,因此花费的金钱也会多一些,这是要注意的地方。

佛山市目前最低工资标准是690元/月,相对来说,顺德、禅城和南海的工资较高。

劳动力需求信息
预计2007年全市用工需求30万(其中7成是空缺补员,3成是新增岗位),预计新增7-9万个就业岗位。

根据佛山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的统计,去年佛山十大热门工种正式出炉。

分别是:餐饮服务员、业务员、车工、裁剪缝纫工、焊工、保安员、美容师、广告设计、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铣工。

其中,餐饮服务员的需求人数是4267人,求职人数1226人,缺口数达到3041人成为十大热门工种之首。

节后用工缺工以第三产业和制造业为主,如制鞋、电子等行业,其中女工更为紧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