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武英高速公路路面及交安工程第二合同段
施工总结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武汉至英山高速公路是湖北省“六纵五横一环”公路主骨架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武汉城市向鄂东北辐射的重要公路载体。

项目西起武汉市绕城高速公路,与武汉市出口路谌家叽—周铺段相接,东至湖北和安徽交界的大枫树岭,沿线主要通过武汉市新洲区、团风县、浠水县、罗田县及英山县,主线全长131.141公里;它是武汉及其以西地区至长江三角洲地区、皖南地区最便捷的陆路通道;它的建设对于完善国家和湖北省骨架公路网布局,加快湖北省鄂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增强武汉市的辐射功能,缓解沪蓉国道主干线交通压力,整合鄂皖两省旅游资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武汉至英山高速公路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封闭、全立交,本标段是武英高速公路路面及交安工程的第二合同段(WYLMJA-2),主线全长为45.795公里,起点桩号为K34+000,止点桩号为K79+794.815;同时包含两条连接线,分别为罗田连接线和团陂连接线,连接线全长8.7公里。

2、合同段工程起止时间、主要工程内容
本合同段合同工期为16个月,合同开工时间为2008年4月1日,完工时间为2009年7月31日。

本工程主要内容为:合同段内的基层施工、沥青面层施工、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中央隔离带施工、排水施工、交安工程施工。

现场完成主要工程量见附表1。

二、机构组成
为优质、高效的在合同规定期限内完成本合同项目的施工任务,我公司组织了素质高、业绩好、曾多次担任类似工程建设的、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管理人员按项目法组建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本合同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工作。

1、组织机构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各一名,项目副经理一名。

经理部设五部二室,即工程技术部、财务劳资部、计划合同部、材料设备部、文明安保部、综合办公室、工地试验室,分别负责本合同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质量、财务、计划、设备物资、安全、日常行政管理及试验检测工作,全面保证本合同工程建设任务的优质、高效完成。

项目经理部组织管理机构框图
工 程 技 术 部财 务 劳 资 部合 同 计 划 部材 料 设 备 部文 明 安 保 部综 合 办 公 室工 地 试 验 室基层工区:沥青砼施工队水稳
拌和
场 1水泥砼拌和场基层施工队 1水泥砼路面施
工队路面排水施工
队标志标线施工 队
沥青砼拌和场水稳拌和场 2基层施工队 2安全设施施工 队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邱宏胜
赵 亮项目总工:张 勇陈世界面层工区:喻焱超交安工区:余汉忠
杜 亮
刘和平刘 靖吴 研吉 莹 兰 静余耀捷张大双胡汉中粟 强张盛联郭 林马 飞陈江平
基层施工队 3水稳拌和场 3
2、主要人员情况
3、主要设备投入情况
本工程设立了1座LB4000间歇式沥青拌和楼,3座600T水泥稳定粒料拌和楼,1座IS 1000水泥混凝土搅拌楼。

进场施工设备主要有10台摊铺机,10台双钢轮压路机,8台轮胎压路机等,具体见附表2主要施工机械及测量、试验设备一览表。

三、质量管理情况
我项目部在本工程签订合同后,根据合同、招标文件和监理手册要求,结合ISO9001标准及本公司质量体系编制了《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和《工程项目质量计划》。

全面贯彻公司“科学建造精品,美
化建设环境、共享安全健康、诚信服务社会”的管理方针,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部颁有关规范以及技术操作进行施工。

工程质量在达到招标文件中技术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实现“分项工程合格率100%,95%以上分项工程质量评分大于90分”的目标。

1、质量控制措施
(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组建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和制订项目质量责任制,明确从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到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质量职责,明确项目施工全过程中的质量监控环节及质量监测点和监控措施,明确执行者和检验者,用工序质量保证项目质量,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实现计划质量目标。

(2)健全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a.编制作业指导书及技术交底制度
工程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根据设计及技术要求编写关键项目或工序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并向参与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作业安全注意事项等,明确质量控制要点,确定质量监控人及监控手段。

分析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作出相应的应急预案。

明确质量责任,使全体人员在彻底了解施工对象、掌握施工方法和清楚质量责任的情况下投入施工。

施工中发现问题,及时向技术人员反映,由有关技术人员指导后,操作人员方可继续施工。

b.坚持“三检”、“三不交工”和“五不施工”制度
“三检”,即施工中自检、互检、交接检。

工序交接检,即每道工序完工后,必须进行合格检验,并经质检工程师或监理工程师签证,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技术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位和资料未经换人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试验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不经检查签证不施工。

c.坚持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作业班组、队、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检查申请报告,连同有关资料呈报监理工程师签证。

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证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对需进行隐蔽签证的项目,在质量计划中进行具体安排,明确签证程序,即所需的资料、填写的标准表格、具体负责人,使隐蔽签证制度有效落实。

d.做好测量控制,坚持测量资料换人复核制度
做好给定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参考标高等的测量控制点的复核工作,经审核批准后,据此进行准确的测量放线。

外业测量必须换人复测,测量资料由专业人员换人复核计算,复核后交项目总工审核,并报监理工程师验证。

现场有关测量桩位标记必须定期复核检测,确保测量控制到位。

e.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制度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按三级进行,即“跟踪检测”、“复测”、“抽检”。

施工队质检员负责跟踪检测,项目部质检工程师负责复测及配合监理工程师进行抽检。

对基层、沥青砼等关键项目,关键时候全天候“旁站”监控,使项目质量一次达标。

f.建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采购及验收制度
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安排原材料采购计划,根据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筛选合格的供应商。

同时严格执行质量鉴定和检查方法,按
规定进行复试、检验,确认达标后方可接纳使用。

所有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场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进场验收,不合格产品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g.仪器设备的检定制度
各种仪器、仪表,如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钢尺、油压表、地磅等均按照计量的规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定。

工地设专人负责计量工作,设立帐卡档案,做好监督和检查。

仪器由工地试验室和相关部门指定专人管理。

h.施工资料管理制度
设专职资料员,及时收集、整理原始施工资料(含照片、录像带)并分类归档,数据记录要真实可靠。

文件记录和整理工作由工程项目(单位工程)负责人填写整理,工程结束时装订成册。

质检工程师将全部工程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汇编成册,施工资料编撰做到与工程施工同步,工程竣工时竣工文件作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移交业主,并保留一份完整的备份按规定进行内部存档。

i.坚持效益与质量挂钩的奖惩制度
项目项目部制定质量奖罚措施,从总价口提出相应的费用建立质量奖励基金,实行内部优质优价制度,优质按103%计价,合格按98%计价,不合格项目不计价,返工合格后按96%计价,同时实行质量风险金制度,项目部各级人员均按其所负质量责任,在项目上场时交付质量风险金,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

j.坚持持证上岗制度
各种司机、机械操作手、试验员、施工员、材料员、安全员、预算员、质检员、工程技术人员等均须具有资格证书,持证上岗,保证工序、工程的操作和管理质量。

k.坚持质量一票否决制
项目施工全过程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质检工程师、质检员,负责内部质检工作,并赋予质检工程师一票否决的权力。

凡进入工地的所有材料、半成品、成品,经实验室检验合格、质检工程师同意后才能用于本工程。

对工程验收,必须经过质检工程师的签认,一切需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项目及工序,必须经质检工程师检验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

2、施工中工程质量自检情况及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情况
本工程至2008年7月28日顺利完成底基层试验段摊铺至2009年7月24日主体工程完工的一年时间里,项目部一直严格按照合同、招标文件、监理手册及建立的质量管理办法内容,坚持“三检”制,不合格的材料不予进场、不合格的工序坚决返工。

施工过程中,共计收到监理指令20份,每次项目部都是认真对待监理下发的监理指令内容,召开整改会议,组织专班、定专人负责进行整改,并严格执行奖惩制度。

施工中,项目部严格按照监理手册及规范要求,进行各工序自检工作,经自检,本工程各工序均合格。

3、完工质量的评价
近一年的施工,项目部严格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要求,进行各工序自检工作,经自检,本工程分项工程合格率为100%,各分项工程评分均在95分以上。

四、施工进度控制
根据合同要求,本工程项目的开工日期为2008年4月1日,完工日期为2009年7月31日,总工期为16个月。

项目部于08年4月开始进行前期驻地建设工作,于08年5月28日通过高监办、总监办检查验收。


场于7月28日进行了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试验路段摊铺工作。

由于基层交接及协调问题,项目部直至9月2号才开始大面积的摊铺工作。

为保证总体目标工期的实现,项目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进度的控制:
1、计划控制
(1)认真做好工程的统筹、网络计划工作,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

牢牢抓住关键工序的管理与控制,控制循环作业时间,减少工序衔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2)严格履行合同,倒排工期,科学合理地制定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分解至周、日,并落实到各责任人和责任单位。

(3)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将计划完成率和责任人地经济利益挂钩,及时兑现奖罚,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管理,分析计划完成情况,合理配置资源,分析、处理施工数据,选用决策数学模型,结合有关资料和外部信息,作出决策依据,以实现施工管理的科学化。

2、资源保证
(1)施工所需人力、物资、设备等资源在项目全部范围内统一调配,各施工队配置足够的资源,严格按照进度计划表要求完成各自的施工任务。

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加强管、用、养、修、确保设备完好率,提高设备利用率,以先进的设备,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2)编制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督促检查设备安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消除隐患,使机械设备达到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地运行。

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和蛮干等操作行为,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投入生产。

(3)对施工机械用油进行科学管理、合理使用。

水和防冻液的正确选择是保证工程机械正常运转的关键之一。

加强使用内燃机冷却液,建立专业化油水管理组织,对所有机械进行正常管理。

(4)加强对施工设备管、用、养、修的动态管理,积极应用现代化信息管理,建立设备台帐和技术档案,建立检测、大修、项修、技术开发、配件库存、人员培训等信息库、提高机械管理水平,确保设备的完好率。

(5)项目项目部设立材料设备部,专职从事材料的调查、采购、库存、供应及监控工作。

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材料的采购工作,确保材料的供应,任何个人或部门均不得擅自挪用该资金。

由具有丰富经验的市场调查、采购、库存、供应的专职人员从事材料的管理工作。

加强材料的管理工作,材料的库存量合理,确保材料的质量在库存阶段不发生变化,所有已变质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材料均不能用于本工程,并立即清退出场。

掌握和追综目前的材料动向和发展状况,追踪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信息。

(6)材料的采购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根据施工的实际进度及相应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材料的采购工作。

材料采购计划具有超前性,并经工程技术人员确认,防止材料采购的种类、型号出现错误采购的时间不对,避免出现采购不及时或库存时间过长等现象。

(7)合理进行材料库存及堆放的布置,材料分批进场,分期库存,库存量合理。

特殊材料的采购提前进行,考虑充足的时间富裕量,加强与材料供应单位的联系,确保材料的正常供应。

(8)材料采购提前进行,并做好充足的准备,材料库存量满足工程施工的正常需要。

3、思想保证
施工过程中,实行领导干部值班制度,轮流值班,及时处理现场的问题,激励士气,加快施工进度加强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地方政府的联系,同心协力为本工程建设工期献计。

同时抓好后勤保障体系,一切为生产服务,关心职工的物资、文化生活、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4、关键线路控制
由于本工程工程施工量大,工期紧张,水稳基层和沥青面层施工是项目的关键施工工序,为保证水稳基层和沥青面层施工进度,项目部倒排工期,制定月、周、天生产计划,投入大量人力、物力,24小时不间断生产,分多个摊铺班组日夜交替施工,每天落实检查。

另外项目部还制定了应急预案,在关键线路工程因故延迟时,再加大资源配置,提高进度指标,完成工期目标。

五、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情况
项目部在整个项目施工实施过程中,始终贯彻和落实既定的安全、文明施工目标,专人专职负责,层层落实到位,做到施工现场未发生一起施工安全事故、无一起文明投诉事件。

(一)安全落实情况
1、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1)项目部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主要负责人的安全保证体系,负责贯彻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决策重大安全管理方案,处理重大安全事故。

(2)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岗位的设置符合本工程的特点而定,做到相对固定,不得随意变动,配备必要的设施,装备和专业人员。

(3)确定控制和检查手段和措施,以确保安全保证计划的内容
具有可操作性、严密性、可行性。

2、制定安全生产重点部位危险源控制
(1)危险源辨识
项目部在确定危险重点部位的前提下,对各工序排出不利于安全因素的环节,识别出危险源,作为重点控制的施工工序安全管理点,落实监控人员,确定监控的措施和方案,实施重点监控。

(2)制定应急预案
项目部针对潜在的重大危险源制定管理方案和应急预案,在全体职工中进行传达和学习。

配备满足法规要求的应急设备,培训相关人员,同时由安保部在可行时组织应急演练,并对应急预案、程序及配备资源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通过演练暴露的问题按程序进行纠正和预防。

在紧急情况发生时,启动应急预案。

3、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做好施工现场的生活、生产设施布置,合理安排场地内临时设施,做到封闭施工,建立防火组织,配齐消防设施,制订措施和管理制度,使防火落实到实处。

(2)开工前按规定修好便道,保持拌和站与施工现场的畅通;在临时道路与正式道路交界处设安全标志、标牌。

(3)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穿反光背心,特殊工种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

(4)施工过程中加强防护措施,对临边防护拦按照公路安全规范严格执行。

(5)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做到持证上岗。

所有工人进场前严格进行“三级”教育,考核并颁发安全上岗证。

(6)所有的机械设备有安全操作防护罩和详细的安全操作要点
等。

(7)制定防火措施并设立消防小组。

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设备使用培训并考核,在临时建筑物内明显可见位置提供、安装和维护适用于各建筑物的灭火器。

(8)预先制定和落实发生紧急事故时的应急对策和措施,配备装备良好的临时急救站和医护人员,保持与当地医院的联系。

在发生严重施工事故时,及时施救。

(9)对施工现场的危险品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危险品的存放、使用、运输、销毁(退还)方法等符合国家和武汉市的有关规定并报业主、监理批准。

禁止在进行施工的建筑物内存放危险品。

施工所用的油库、料库及其所有临时设施均设置防雷设施,定期检查接地电阻,防止雷击。

(10)加强用电管理。

切实执行照明、高压电力线路的架设标准,保证绝缘良好。

各种电动机械和电器设备设置漏电保护器,确保用电安全。

(11)工地设置救护室,配备医务人员,落实保健措施,做好防害灭病和饮食卫生工作。

(二)文明施工情况
1、明确文明施工目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

施工驻地建设招标文件的要求。

驻地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一律佩证上岗,兼职维持工区施工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工区。

2、制定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条例、办法等,主要条款书写在标牌上,时刻提醒施工人员认真遵守。

3、做好施工现场各类机械设备、车辆分类划区安放停置工作;各种材料分区堆放,安插标牌识别,堆放地点场地硬化;对怕雨淋的
材料采取遮盖措施。

4、尊重当地乡风民俗传统习惯,修路不扰民,搞好同地方的关系。

5、施工准备阶段和初期,及时走访各级地方政府,熟悉地方政府及其部门的职责和业务范围,了解办事程序和习惯做法,掌握当地政府的政策规定,建立联系。

六、环境保护与节约用地措施
我公司项目部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十分注重对施工现场环境的保护及节约用地,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污水排放措施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农田、耕地、灌溉渠和水库,不得排入饮用水源,排污沟均设置沉淀池、过滤处理后才排入排污管线;施工期间,施工材料如沥青、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应严格管理,防止造成污染。

2、废物和垃圾处理
(1)施工和生活中的废物集中放置,加以掩盖以防散失,并及时处理或运至监理工程师和当地环保部门都同意的地点放置。

(2)如果属于有毒有害废品,应将监理工程师和环保部门批准设置的永久性废料弃置区予以封闭,以防污染地表水。

3、防止大气、粉尘污染措施
对易产生粉尘、扬尘的拌合作业过程,一是采用具有环保功能的先进的设备,二是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保持湿度、控制扬尘。

不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和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尘、臭气的物质等。

易飞扬细颗粒散体物料在平台上建库存放,散装物料露天堆放场进行覆盖。

对进出施工营地的施工便道,定期压实地面和洒
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4、噪声环境的保护措施
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控制和降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造成的噪音污染。

设备选型优先考虑低噪声产品,机械设备合理布置,正常安装、固定,减少阻力及冲击振动。

出入的机械、车辆做到不鸣笛,不急刹车;加强设备维修,定时保养润滑,以避免或减少噪音。

5、水土保持及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
水土保持采用实用、经济的整治方案,能复耕则复耕,不能复耕的进行水产养殖,对山地恢复植被,达到保护耕地及水土保持的要求。

弃土场结合当地开发治理规划填坑、填沟,依水土保持报告书要求,做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尽全力绿化,恢复植被。

七、施工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情况
在本工程中,路缘石滑模施工是我单位第一次运用的技术,对于我单位来说,是一种新的施工技术。

如图示:
滑模施工是现浇混凝土工程的一项施工工艺。

与常规施工方法(预制铺砌水泥混凝土路缘石)相比,这种施工工艺具有施工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刚度大、强度高、稳定性好、易于成型、结构坚固、表面光滑、缝宽均匀、平整度较好、养护维修费用低等优点。

通过施工过程中较好的质量控制,在本工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八、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评价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能密切配合我单位的各项工作,对工程质量、进度、费用、安全、文明等方面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了严格的监督和控制。

建设单位按照按规定对本工程进行了公开招标、签订施工合同,根据合同要求对我单位的人员到位情况、设备、驻地建设、管理体系以及质量保证体系等按照合同要求进行了检查验收;积极组织中间交接,加强各施工单位之间以及社会各界的协调工作,为我公司顺利的施工提供了便利条件;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促进安全生产;
按照合同要求及时进行计量支付,做到不拖款,保证施工单位的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