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预护理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预护理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影
响
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干预护理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影响。
方法: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我院白内障手术后的116例干眼病例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
干预措施采用了全面护理干预模式,而观察组采用了高质量的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术后干眼症。
标志包括撕裂膜破裂
时间(目的)、基本撕裂分离试验(SIT)、荧光染料染色(FS)以及手术一周后的治
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综合干预护理后,干预组症状评分为(9.8±2.4)分,BUT为(13.76±2.42)s,SIT为(10.39±1.31)mm/5 min,FS为
(1.16±0.5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治
疗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且护理满意度为91.4%,明显高于
对照组的7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综合干预护理可以有
效提高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疗效,提高术后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白内障是常见的眼睛疾病,主要是由于镜片不透明造成的视觉缺陷。
这种疾
病经常发生在50岁以上的人群当中,其典型症状是视力下降,因此应采取有效
的治疗措施。
对于白内障患者来说,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随着医疗技术的迅
速发展,目前常用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但是,由于手术对角膜组织损伤、眼睛使用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倾向
于术后干眼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
因此,需要采取科学干预战略来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一、资料和方法
1.普通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0年2月白内障术后并发干眼症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临床诊断均为白内障术后干眼症;(2)
干眼症出现时间均为术后一周内;(3)均具备基本生活自理能力;(4)患者或
委托人均同意参与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术前患有干眼症;2)有出凝血异常的血液系统疾病;3)有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不能配合;4)糖尿
病血糖控制不佳或已引起视网膜病变;5)合并青光眼等其他眼科疾病。
按照随
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8例。
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
审查通过。
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优质护理,干预组在确诊干眼症后给予综合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健康教育。
术前通过宣传板、视频播放等方式向患者介绍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原因,并介绍术后规范用药和眼卫生的重要性,使患者明白
术后干眼症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对于早晨眼睛干涩、红眼、异物感、灼烧感、
睫毛琐事、睁眼困难的患者,应重点讲解眼部卫生,不宜长时间凝视。
如果眼睛
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则需要休息5-10分钟,以缓解视觉疲劳。
休息时,他们
可以经常往远处看或向上看,以放松眼部肌肉。
(2)心理护理。
术后患干眼症
的患者常与手术失败相关,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甚至拒绝配合治疗。
此时,
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教育程度等进行不同的心理咨询。
首先,建立一个可信
的护患关系,然后倾听患者内心的需求和关注,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
同时,术
后干眼症患者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可要求交流经验,提高患者的信心。
对于那些仍
然有消极情绪的人,他们可以通过听音乐和其他辅助疗法来放松。
(3)药物干预。
近年来有研究指出,白内障手术后提倡局部用药,因此白内障手术后会根据
情况使用抗生素或皮质醇药物。
如果这些药物直接滴在角膜表面,会对角膜造成
损伤,影响泪腺的分泌。
因此,应引导患者正确地将药物滴入结膜囊,避免角膜
刺激。
同时,严禁患者擅自用药。
对于眼睛干燥、眼睛紧实的患者,可根据医生
的建议,给予人工泪液或润滑剂,有效延长泪膜破裂时间。
(4)眼睛干预。
眼
部干预是决定干眼症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方面,要提供一个舒适的病房,有
适当的温湿度,同时也能为病人提供眺望的空间。
另一方面,要引导和督促患者
避免长期用眼,用眼30分钟后休息5-10分钟。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建议患者用
眼1小时后休息。
然而,根据护理经验,干眼症和眼涩的患者往往在用眼1小时
后出现。
因此,建议患者在30分钟后休息。
(5)饮食干预。
作为辅助调节手段,饮食可以鼓励患者多吃蔬菜、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和D的食物,为角膜修复提
供原材料。
避免吃不利于消化和引起便秘的食物。
因为在排便过程中,便秘会使
眼压升高,这不利于角膜的修复,也容易导致假体脱出。
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干眼症状、检查体征以及干
预1周后的治疗有效和护理满意度情况。
干眼症状包括眼干、眼涩、眼痒、刺痛、畏光、眼红、灼烧感、异物感、视物模糊、视力波动10项指标,每项分为无、轻、中、重4种程度,依次计为0、1、2、3分。
检查体征包括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色素染色(FS)变化。
治疗有效
标准为症状减轻或消失,且B UT≥10 s。
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
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类。
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
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基本资料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视力、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检查体征。
两组干预前BUT、SIT及F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BUT、SIT及FS水平均优于对
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两组护理干预前后体征比较(x±s)
3.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症状评分。
干预前两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分,(-x±s)]
4.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
干预组治疗有效率为8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且护理满意度为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两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例(%)
三、讨论
从医学专业的角度来看,术后干眼症是常见的症状,但由于患者不理解,这种症状往往与手术问题有关。
因此,首先,从认知角度提高干眼症患者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干眼症是术后常见的症状,可以通过定期治疗减轻甚至治愈。
对于仍有心理焦虑的患者,应继续采取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并通过各种心理方法的疏导来缓解焦虑情绪。
与此同时,应指导病人正确使用药物来修复角膜损伤、结膜炎和其他重大疾病。
对于医疗观察差的病人,有必要督促他们正确使用药物,以避免未经授权使用药物造成的副作用。
与对照组相比,综合护理干预
后患者干眼症和便秘等不适症状明显缓解,其结果一方面可能是症状明显改善,另一方面可能与心理干预有关。
总之,对于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满意的干预效果,促进患者症状的缓解,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旭春.关于综合干预护理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影响.2018.
[2]赵宏宇.浅谈综合干预护理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影响.2019.
[3]王玉平.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效果观察及价值分析.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