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视剧的分类.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电视剧的分类
1.美国电视剧的分类(1)肥皂剧(SOAP OPERA)
以家庭妇女为主要观众,以家庭日用品商家为赞助商,以普通生活环境为舞台,以无休无止之势去营造无中生有的话题……这一切都是肥皂剧的固定模式。
最早的肥皂剧实际上是指本世纪30年代美国无线电广播中播放的一种长篇连续广播剧,由于当时的赞助商主要是日用清洁剂厂商,其间插播的广告也主要是肥皂广告,所以“肥皂剧”之名便由此诞生。
40年代,迅速兴起的商业电视对有声广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能够赚取丰厚利润的肥皂剧也被电视节目制作者所吸收并借鉴。
1947年,杜蒙电视网推出了第一部电视肥皂剧《一个难忘的女人》(A
Women to Remember),但由于该剧没有留下任何胶片记录,所以美国电视史学界通常是把CBS在1950年播出的《最初一百年》(The
First Hundred Years)视为电视肥皂剧的始祖。
1951年,罗伊·文森的两部肥皂剧《寻找明天》(Search for
Tomorrow)和《生之爱》(Love for Live)问世,电视肥皂剧由此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独特形式,大步踏上了辉煌的旅程。
时至今日,肥皂剧之名已经传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几乎被外行人当成了所有电视连续剧的代名词。
1.日间肥皂剧
有专家认为,只有日间肥皂剧才算是真正的肥皂剧。
它以18-49岁的家庭主妇为受众,每周白天固定播出5集,以展现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生活面貌为主。
“半个世纪以来,其结构几乎是一成不变的——星期一是呈现部和再现部;每一集中都是几条叙事线路并存,在一周中由一个悬念引向一个动人的高潮,在星期五以至少一个情节线中的危机点收尾。
如果一个困境解决了,那么另一个困境就必须被制造出来……”(——玛丽·米勒《加大对比度》)
日间肥皂剧具有成本低(每周5集共5小时的电视剧成本在100万美元以下,是晚间电视剧制作成本的1/5)、产量高(一天拍摄一集)、广告收益可观(插播广告时间可以比晚间节目多50%)的特点,所以尽管舆论界对其颇有微辞,但其精确的观众定位与稳健扎实的传统路线,却奇迹般地确保了日间肥皂剧数十年来长盛不衰,并成为美国三大电视网的支柱产业。
大事记
●1937年,人类历史上最冗长的日间肥皂剧——CBS的《指路明灯》(The Guiding
Light)诞生。
起初只是长度15分钟的广播剧,1952年改为电视版。
这部
讲述虚构小镇泉地镇上普通人家生老病死的家庭琐事的电视剧,迄今已经拥有60多年的历史,长达1万5000多集,累计时间接近1万小时。
但是,由于学术界并不承认肥皂剧这种艺术形式,所以《吉尼斯世界纪录》并未将其收录在内。
●1976年1月,《时代周刊》首次以日间肥皂剧《我们的生活岁月》中的剧照作为封面,标志着肥皂剧黄金年代的到来。
●1987年圣诞节,肥皂剧《都是我的孩子》中的主要人物妮娜与克力夫举行婚礼,妮娜所穿的黑色天鹅绒结婚礼服成为时尚,自古以来象征纯洁的白色婚纱险些遭受灭顶之灾。
2.晚间肥皂剧
晚间肥皂剧在叙事结构上与日间肥皂剧类似,但却是在晚间黄金时段以每周一集的频率在演季间播出,每年也只有二十多集。
这样一来,晚间肥皂剧紧凑精炼的特点便现露出来,再加上大场面的调度、豪华的演员阵容、多角度的精美摄影等等,都使其具有了比日间肥皂剧更为可观的艺术性和欣赏性。
最早的晚间肥皂剧是1964年-1969年播出的《配顿》(Peyton
Place),但其影响力实在微不足道。
真正成就了晚间肥皂剧辉煌的是那部驰名世界的《达拉斯》(Dallas),该作原本是作为连续剧进行创作的,但在观众的强烈要求下,它逐渐演变成了标准的肥皂剧。
《达拉斯》以达拉斯石油富豪爱文一家为主人公,讲述了豪门内部以及豪门之间的恩怨情仇,在一个个充满了竞争、阴谋、心灵创伤以及暧昧关系的故事中,观众的好奇心与代入幻想得到了一次次满足。
《达拉斯》的成功同时也为晚间肥皂剧确立了模式,以后的《豪门恩怨》(Dynasty)和《鹰冠庄园》(Falcon Crest)等就都是其仿制品。
晚间肥皂剧与我们后面所要讲到的“连续剧”与“系列剧”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场景相对较少,主要情节是依靠人物对白来交代,几乎不会出现长镜头(过渡用的外景除外)和动作复杂的场面。
80年代末,晚间肥皂剧已经引不起美国观众的兴趣。
随着1991年《达拉斯》的谢幕,晚间肥皂剧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大事记
●1980年11月21日,《达拉斯》中“谁向J.R.开枪?”一集播出,全美共有4000多万家庭收看了这一集,绝对收视率达到53.3%,创造了历史第二高的收视纪录。
●80年代,《达拉斯》旋风席卷欧洲,法国文化部长杰克·朗在一次会议上宣称,《达拉斯》是美国文化帝国主义的象征。
●同期,非洲贫穷地区数以万计的居民晚间争先抢看《达拉斯》,这一现象令各国电视学者瞠目结舌并引起学术界的空前争论。
2.美国电视剧的分类(2)情境喜剧(SITUATION COMEDY)
一般来说,情境喜剧是长度为30分钟(包括广告时间)的系列喜剧,播出时往往伴随着现场观众(或后期合成)的笑声。
情境喜剧的新作总是在演季的黄金时段,在每周的固定时间由全国商业电视网播出,每年制作25集左右,只要商业上成功就会一直拍摄下去。
1947年,杜蒙电视网的第一部电视情境喜剧《玛丽·凯和约翰尼》(Mary Key and Johnny)登上银屏。
50多年来,情境喜剧一直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朗朗入耳的笑声伴随着美国观众,其成功的制作经验也越来越多地被各国电视制作者所学习,我国英达导演的《我爱我家》便是其中之一。
在这里,我想在介绍情境喜剧基本模式的同时,强调一下情境喜剧与肥皂剧的不同,因为不光是普通观众,即便是我们的媒体工作者也经常会犯下混淆概念的错误。
首先,情境喜剧有着固定的主要角色和基本环境。
通常每一集讲述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每集都有自己的小标题。
比较起来,肥皂剧的主角通常是几家人或几代人,有的剧集发展到最后,除了电视剧的名字,其他诸如角色、地点和事件已经与开始的设置毫无关联了!其次,情境喜剧的题材远比肥皂剧广泛。
70年代以来,其内容涵盖了科幻、间谍、犯罪以及战争等多种领域。
但是,故事的焦点依然是大背景下普通人物之间的矛盾纠纷,尽量回避复杂的问题,回归生活的质朴。
第三,发源于广播喜剧的电视情境喜剧是一种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所有的矛盾冲突和情节发展都要依靠语言来完成。
根据规则,每集情境喜剧要有35个笑料,也就是说差不多每半分钟就要让观众大笑一次。
第四,大部分情境喜剧会采取舞台剧的布景方式,现场观众会看到布景内演员的表演。
大多数喜剧演员认为:只有在观众面前表演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所以现场观众的笑声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刺激演员的灵感,更可以激发后期电视观众观看时的热情。
事实证明,没有笑声的情境喜剧大部分都难逃失败的命运。
最后,情境喜剧每集会分成两大段落,称为“幕”。
每幕又根据时间与地点的不同,分为3-4场,过渡较大的场次之间往往会加入一个外景(车流、人流、楼群……)的空镜头。
5、60年代,情境喜剧是温情梦想的温床,是让人脱离现实的麻醉剂;进入70年代,涌现出了《玛丽·泰勒·莫尔节目》、《一家大小》、《野战医院》等一批敢于面对现实、揭露社会疮疤的作品;80年代,家庭喜剧又有抬头之势;到了90年代,情境喜剧则被赋予了更多后现代的意味,以《辛菲尔德》(Seinfeld)、《老友记》(Friends)为代表的新一代情境喜剧,征服了大量拥有高学历、生活富裕的中青年观众。
今后,情境喜剧还会伴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而生存延续下去,毕竟,人们永远也无法抗拒笑声的魅力!
大事记
●1951年10月15日,《我爱露茜》(I Love Lucy)首播。
故事讲述了一
心想成为明星的露茜为了进入演艺界而进行的种种荒唐爆笑的努力……这是第一部用胶片完成的情境喜剧,同时它所创造的现场多机拍摄的模式被后来大部分情境喜剧所继承。
●1983年2月28日,以朝鲜战争时期美国4077机动部队战地医院中的生活为素材的情境喜剧《野战医院》,走完了其11年的光辉历程,播出告别特辑“再见,阿门”,这一长达两个半小时的节目创造了60.2%的收视记录,观众超过5000万,是美国历史上所有类型电视节目最高收视率的纪录保持者!
●1997年,《辛菲尔德》的主演喜剧明星辛菲尔德拒绝了每集500万元的片酬,决定退出剧集。
得知此讯,全国上下一片哗然。
5月14日,《辛菲尔德》最后一集播出。
在该集中,主人公向警方举报一起抢劫案,但自己却因“见义不为”罪被送上了法庭。
过去9年中登场的明星纷纷出现,他们作证称辛菲尔德一贯自私自利,应该被判有罪。
人们的善恶观念至此被完全粉碎,这巧妙而黑色的结局也因而永留电视史册。
3.美国电视剧的分类(3)情节系列剧(MELODRAMA SERIES)
情节系列剧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电视剧类型,它每一集都是一个基本独立的故事,情节上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与观众的互动性,可以根据需要不断调整未来的发展路线,同时不会受到人事变动的影响。
目前,情节系列剧基本上都是每集60分钟,绝大部分在6个全国性商业电视网中的晚间黄金时段播出。
首播的系列剧基本上是在每年9月至第二年4月的演季内,以每周一集的频率放映,每个演季的播出量在25集左右。
美国现代电视系列的投资是相当惊人的,一般每集均会在150万美元以上,而像《急诊室的故事》等当红大作,据保守推测投资接近每集1000万美元。
同情境喜剧一样,系列剧也有着特有的固定模式。
首先,其主要人物是固定的,即所谓的“常规角色”。
此外,还会有“辅助角色”和“临时角色”。
以《急诊室的故事》(E.R)为例:第一季有6位常规角色,分别充当各集的主角,而大量的医护工作者则是辅助角色,同时每集里的病人或家属等都是由客座明星出任的临时角色。
其次,大部分系列剧都是用35毫米电影胶片单机拍摄的,具有强烈的电影风格。
由于系列剧最为钟情于动作戏和戏剧性突出的场面,所以对于镜头的处理要求较高。
像《急诊室的故事》中那些动感十足的长镜头以及《24小时》(24
Hours)里激烈的街头追逐等,都让人叹为观止。
最后,系列剧在技术结构上也是一成不变的。
每集都分为:序幕、4幕主戏、尾声,每一幕之间是加插广告的时间。
最好的例子仍是《24小时》,其每次出现的X点X分的说明,也就是广告插播的时间。
最初的情节系列剧大多移植自受欢迎的广播剧,第一部取得成功的电视系列剧是1949年9月ABC推出的《孤独骑士》(The Lone Ranger)。
目前为止,系列剧基本分为以下几类——
a)科幻剧(SCIENCE-FICTION SHOW)
第一部科幻电视系列剧是《电视游侠》(Captain Video and His Video
Rangers),由杜蒙电视网在1945-1955年间放映。
影响最大的是科幻剧集是《星际旅行》(Star
Trek),它讲述了“企业号”飞船在外太空探险的故事,有53%的美国人自认为是“星际迷”。
b)犯罪剧(CRIME SHOW)
又具体可以分为警察剧、侦探剧和律师剧等。
第一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是1952年NBC推出的《法网恢恢》(DRAGNET),这部以纪实手法表现罪案及其侦破过程的电视剧一度成为同类型作品的范本。
70-90年代,带有反英雄色彩的《山街蓝调》(Hill Street Blues)、借鉴了新闻纪录片手法的《纽约警察局》(NYPD Blue)以及描写律师法庭斗争的《洛城法网》(w)等都是相当杰出的精品。
c)医疗剧(MEDICAL SHOW)
事实上,美国系列剧中的医疗剧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
从5、60年代
的《城市医院》(City Hospital)、《医生》(The Doctor)、《吉尔达大夫》(Dr Kildare)、《本·卡西》(Ben Casey)到70年代的《医疗中心》(Medical Center)、《维尔比博士》(Marcus Welby,M.D.)等,而80年代则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圣艾里奇医院》(St.Elsewhere),直至90年代《急诊室的故事》登场,医疗剧才算达到真正的顶峰。
d)冒险剧(ADVENTURE SHOW)
冒险剧一般是以一个人或一组人为主人公,讲述他(他们)完成各种艰难无比的任务的故事。
代表作包括:《迷失》(LOST)、《A小组》(The A-Team)、《600万美元的男人》(The Six Million Dollar Man)等。
我国观众接触的第一部美国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实际上也是属于这一类型。
e)奇幻类(FANTASY SHOW)
美国有取之不尽的来自漫画、小说、电子游戏的超级英雄,所以以其为主角的电视剧也为数可观,如《超人》(Super Man)、《蝙蝠侠》(Bat Man)等等。
f)战争剧(WAR SHOW)
美国电视观众对于战争类的电视剧不感冒,因此很少拍摄此类剧集。
大事记
●1955年,华纳兄弟制片公司等好莱坞巨头开始参与电视系列剧的制作,电视系列剧向着电影化的大制作方向稳步迈进。
●1958年,以西部牛仔马特·狄龙为主角,讲述19世纪7、80年代德克萨斯多杰小镇上正邪对决的系列剧《枪烟》(Gun
Smoke)获得艾美奖最佳系列剧奖,这是西部剧唯一一次获此奖项。
该剧从1955年9月至●1975年9月,共播出20季,635集,是最长的西部系列剧。
●1972年,《星际旅行》诞生,这部科幻系列剧最初并不受欢迎,但后来却成为不朽的经典。
●1981年,NBC的《山街蓝调》问世,它彻底突破了电视系列剧的传统模式,对后来的作品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4.美国电视剧的分类(4)微型连续剧(MINISERIES)
美国微型连续剧的概念是由ABC节目部主任马蒂·斯塔格在70年代初创立的,其篇幅长度与肥皂剧、系列剧相比相当有限,一般只有几个小时至十几小时。
由于美国商业电视是以星期为周期,节目高度栏目化,连续剧这种形式很难得到适当的安排,所以其诞生与发展的步伐都异常艰难。
微型连续剧总是以或长或短(通常为2个小时)的时间,连续几天播出直到结尾。
1973年11月,长4小时的电视剧《蓝骑士》(Blue Knight)分两天在ABC 连续播出,人们通常认为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微型连续剧。
70年代后期,长度超过10小时的微型连续剧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最具代表性的是展现尼克松政坛内幕的《华盛顿:幕后的故事》(Washington:Behind Closed Doors)。
1977年,ABC播出了根据阿里克斯·哈雷同名小说改编的《根》(ROOTS)。
这部描写黑奴血泪史的微型连续剧长达12小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7、80年代可以说是微型连续剧的黄金年代,长达18小时的《战争风云》(The Winds of War)和长达30小时的《战争回忆录》(War and Remembrance)于1988年和1989年相继问世,后者的投资高达1亿1千万美元。
美国微型连续剧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大多改编自畅销小说或经典名著。
所以,剧本方面绝对具有说服力,在思想性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外,微型连续剧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胶片单机拍摄的电影手法,镜头语言丰富,将原作情节演绎得异常到位。
时间充足而绝不拖沓,手法精练而不失细腻,微型连续剧在征服原有电视观众的基础上,又获得了大量戏剧电影爱好者的支持。
但是,微型连续剧的致命弱点就是制作成本太高,每小时的制作费用在300万美元以上。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一批成熟的情节系列剧的走红,微型连续剧逐渐被淘汰,现在已经很少会有10小时以上的连续剧了。
大事记
●1977年1月23日,《根》开始分8个晚上播出,每一天的收拾率均在40%以上。
最后一集的收视率高达51.1%,位居美国电视史上单个节目收视排行榜第3位。
5.美国电视剧的分类(5)电视电影(TV MOVIES)
1944年,NBC播出了自己制作的影片《巡查艾瑟》(Patrolling the Ether),一些专家认为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电视电影。
但是,电视电影概念的成熟实际上是1964年的事情。
为了避免以高额费用向好莱坞购买电影的播放权,环球电影公司向NBC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即Made for TV MOVIES——“专为电视制作的影片”,简称TV MOVIES(电视电影),其成本低廉,更适于电视播出。
最初的电视电影奉行娱乐至上的原则,到了70年代则转向写实,名人传记性质的《约翰·保罗2世教皇》(Polo John PaulⅡ)、描写新闻热点人物的《辛普森的故事》(The O.J.Simpson Story)、展现普通人奋斗经历的《拼写自由的女孩》(The GIrl Spelling Freedom)和讲述加利福尼亚真实强奸案的《加利福尼亚命案》(A DEATH in California)等,都曾经名噪一时。
现在的电视电影,在时间长度上是固定的,有的会分成上下集,每晚播出2个小时,一直连续2-3个晚上。
与在电影院放映的好莱坞商业电影不同,电视电影投资成本相对较低,大约每部只有500-800万美元。
因此,电视电影更倾向于以语言来展现情节,回避描绘大场面的全景镜头与高投入的特技。
在剪辑节奏上,电视电影也明显比普通电影慢,不过在电视屏幕上你是看不出明显区别的。
美国电视电影的题材大多来源于流行的传记、小说、历史著作、报告文学或新闻报道,结合社会热点来做文章往往是电视电影的拿手好戏。
大事记
●1971年,ABC在其“每周电影”栏目中播放了电视电影《布里安之歌》(Brian's Song),该作展现了职业橄榄球运动员布里安·皮科洛和盖尔·赛耶斯的生平事迹。
由于极受欢迎,所以后来又被送到电影院中放映。
这创立了美国影视业的一项新制度:优秀的电视电影在播出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进入电影院。
●1995年,辛普森案件成为社会焦点。
NBC拍摄播出了电视电影《亨特归来》(The Return of Hunter),该作脱胎于80年代的系列剧《神探亨特》,主演福雷德·德里尔与辛普森一样,都是由橄榄明星转入影视圈。
两个人不仅背景类似,在剧情中亨特更是被卷入一起杀妻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