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来护儿传》挖空阅读练习精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相关文学常识:
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世母:世父的妻子,相当于伯母。

世父:大伯父,后用为伯父的通称。

《尔雅释亲》:“父子晜弟,先生为世父,后生为叔父。

”晜:kūn,古同“昆”,兄。

军旅: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有伍、什、行、卒、旅、师、军等。

四千人成一军。

在我国古代军队中,五人为一伍;二伍为一什;五伍为一两,或称一行;五两为一卒,也说百人为卒;五卒为一旅,即五百人;五旅为一师,即两千五百人;五师为一军,也说四千人为一军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等。

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刺史:官职。

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始置。

“刺”,检核问事之意。

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州,各州置刺史一人。

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隋文帝撤销郡,州长官除雍州牧外,均为刺名。

炀帝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

来护儿,字崇善,未识(知道,懂得。

此处译为“懂事”)而孤(幼年丧父称作“孤”。

这里指父母双亡),养于世母吴氏(被伯母吴氏抚养)。

吴氏提携(字面意思为“牵扶,携带”,这里指“照顾,扶持)鞠养(1.抚养;养育 2.供养;赡养),甚有慈训(父亲或母亲的教诲),幼儿卓荦(zhuó luò卓越,突出,超绝出众);初读《诗》,舍书叹曰:大丈夫在世,会(应当,一定。

例句:会当凌绝顶)为国灭贼以取功名!群辈惊其言而壮(认为……豪壮)其志,及长,雄略(雄才谋略)秀(优秀)出(突出),志气(志向气概)英远(美好高远)。

会(正好,恰逢)周师(周国的军队)定(平定)淮南,(来护儿)所住白土村,地居(居于,处于)疆场(疆界,边境),数(屡次,经常)见军旅(军队。

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有伍、什、行、卒、旅、师、军等。

四千人成一军。

在我国古代军队中,五人为一伍;二伍为一什;五伍为一两,或称一行;五两为一卒,也说百人为卒;五卒为一旅,即五百人;五旅为一师,即两千五百人;五师为一军,也说四千人为一军)。

护儿常慨然(感情激昂的样子)有立功名之志。

及开皇(隋文帝杨坚的开国年号)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仁寿(隋文帝杨坚的最后一个年号)初,迁瀛洲刺史,以(凭借)善政闻,频(屡次,连次)见劳勉(被慰问,勉励)。

炀帝嗣位(继承君位。

),被追入朝,百姓攀恋(攀住车马,不胜依恋。

常用于表示对良吏的眷恋),累日(连日,多日)不能出境,诣阙(诣:到,旧时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阙:本义为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此处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上书致(表达)请者,前后数百人,帝谓曰:昔国步(国家的命运。

步:时运)未康,卿为名将,今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d àn汉制,郡守俸禄为二千石,即月俸百二十斛。

世因称郡守为“二千石”),可谓兼美矣。

大业(隋炀帝杨广的年号)六年,车驾(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

这里指隋炀帝)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巡幸)江都,谓护儿曰:衣锦(穿华丽的衣服)昼(白天)游,古人所重,卿(古代对人敬称,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为卿)今是也,乃赐物两千段,并牛酒,令(来护儿)谒(拜谒)先人墓,宴(宴请)乡里父老,仍(又,还)令三品已(古同“以”)上并(一起)集其宅,酣饮尽日(畅饮终日,整天),朝野(指朝廷和民间)荣(为……感到荣耀)之。

十二年,(隋炀帝)驾幸江都,护儿谏曰:陛下兴军旅(兴起战争),百姓易咨怨(嗟叹怨恨),车驾游幸(巡游),深恐非宜,伏愿(俯伏的希望,为表示愿望的敬辞。

多作奏疏用语,意思等同于“伏惟”)驻驾洛阳,与时(追逐时机,随时)休息,陛下今幸江都,是(这)臣衣锦之地。

臣荷恩(蒙受恩惠。

荷:hè背负肩担,如:荷枪实弹)深重,不敢专为身谋,帝闻之,厉色而起,数日不得见。

后怒解,方被引入,谓曰:公意乃尔(如此,尚且这样说),朕复何望!护儿因(于是)不敢言(进言)。

及宇文化及构逆(作
乱,叛乱),(宇文化及)深忌(非常憎恨,忌讳)之。

是日(那天)旦将朝(上朝),见执(被抓)。

护儿曰:陛下今何在(在何,在哪里)?左右曰:今被执矣。

护儿叹曰:吾(是)备位(充任,任职。

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大臣,荷(承担)国重任,不能肃清(清除)凶逆(凶恶叛逆。

这里指凶恶叛逆的人),遂(表示最后的结果。

终于,到底)今王室(朝廷)至此,抱恨(于)泉壤(九泉、泉下),知复何言(宾语前置,应为“言何”,译为“说什么”)!乃遇害。

护儿重(看重)然诺(允诺,承诺),敦(厚道,诚恳)交契(情谊;交情),廉于财利,不事(经营)产业(指私人财产,如田地、房屋、作坊等等)。

至于行军用兵,特多谋算.每览兵法,曰:此亦岂异(于)人意也(句意:这也难道跟我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吗)!善抚(安抚)士卒,部分(部署,安排)严明(严肃而公正),故(所以)咸(都)得(得到)其(将士们的)死力(竭尽全力)。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参考译文:
来护儿,字崇善,还未懂事(出生不久)就成了孤儿,由伯母吴氏抚养。

吴氏对他关怀教育,给予他很多慈母般的训诲。

来护儿小时候就卓越不群,刚开始读《诗经》,他放下书感叹道:“大丈夫生活在世,应当为国家消灭贼寇,来博取官职名位!”众人都为他的话感到惊奇,认为他的志向气概非常豪壮。

等到长大成人,来护儿的雄才大略优秀突出,志向和气概英伟高远。

适逢北周的军队平定淮南,来护儿所住的白土村,正处于两国交兵的战场,来护儿多次见到军队,常常感慨,有建功立业的志向。

等到隋文帝开皇初年,宇文忻等人镇守广陵,(来护儿投军),平定陈国的战役中,来护儿立有战功,被提升为上开府,朝廷赏赐他杂色布帛一千段。

仁寿初年,来护儿升迁为瀛州刺史,凭借良好的政绩闻名,频频受到(朝廷的)慰劳和勉励。

隋炀帝继承皇位,来护儿被催促入朝为官,百姓拽住他的车恋恋不舍,以致多日不能走出瀛洲的边界。

到朝中上书请求将来护儿留下来的人,前后有几百个。

隋炀帝对他说:“当初国家没安定的时候,卿是有名的将领。

如今天下安定了,卿又成为很好的刺史,可以说是文武兼而有了。

”大业六年,炀帝的车驾巡幸江都,对来护儿说:“穿着华丽的衣服白天巡游,是古人看重的。

卿如今就是这样。

”于是赏赐给来护儿杂色布帛二千段,连同牛肉美酒,让他去拜谒先人的坟墓,宴请家乡的父老乡亲。

还让三品以上的官员都聚集到他的宅院中,畅饮一整日,朝廷和民间都觉得他非常荣耀。

大业十二年,炀帝的车驾又巡幸江都,来护儿劝谏说:“陛下兴起战事,易引起百姓叹息怨恨。

如今又要外出巡游,我很担心不合适。

希望陛下能在洛阳停驻车驾,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

陛下如今巡幸江都,那
里是我衣锦还乡的地方,我深受皇上的恩宠,不敢只为自己打算。

”隋炀帝听后,神色严厉地站起身来离开,几天没让来护儿晋见。

后来,隋炀帝怒气缓解,才令人领来护儿晋见,隋炀帝对他说:“你竟然有这样的意思,朕还有什么指望?”来护儿于是不敢再说话。

等到宇文化及发动叛乱,十分忌恨来护儿。

这一天早晨,来护儿将要去上朝时,被宇文化及派人抓了起来。

来护儿问道:“陛下如今在哪里?”身边的人回答说:“如今被抓起来了。

”来护儿叹息说:“我身为大臣,担负着国家的重任,不能清除凶恶悖逆之人,终致朝廷落到如此地步,我只能抱憾于黄泉之下,还能再说什么呢!”于是就被杀害了。

来护儿重视许诺,对朋友厚道诚恳,对钱财很清廉,不经营产业。

至于指挥军队,他特别善于谋划盘算,每当他阅读兵法时,都说:“这也难道跟我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吗?”来护儿善于安抚士兵,部署安排严肃公正,所以士兵都愿意为他效死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