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知识(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扭力?
扭力又叫转矩.是使轴旋转的力矩.在XXX扭力的常用单位是kg-m,(国际单位是Nm).
为了更好理解扭力的概念,下面举几个例子.例如:用起子或扳手拧紧螺丝,如果起子或扳手的长度为1m的话,在起子或扳手的一端加上1kg的力,则螺丝的拧紧扭力为1kg-m.如果起子或扳手的长度为0.5m的话,为了得到1kg-m的扭力,必须施加2kg的力.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驱动扭力相同,距离旋转中心越远的位置,产生的力越小.
什么是1匹马力?
马力最初是由法国人和德国人制定的,但由于他们测定马力的马,是比一般马的体型较小的一种小马,因此拥有50匹马力的发动机,便不能想象有50匹马力拉着摩托车行驶,应想象为有35匹马比较合适.而用(ps)来表示马力单位,是德国人最先使用的符号,而一直用到现在.
1匹马力既是在1秒钟内把重75公斤(kg)的物体拉高1米(m)的里,便称为1匹马力,在日常看到的规格表中如:70ps/8000 rpm,既表示该发动机在每分钟8000转时能产生70匹马力.rpm 是发动机每分钟转数的英文缩写.
排气量是怎样计算的?
缸径 ------汽缸的直径简称缸径.
冲程 ------活塞在汽缸内做往复式运动,当活塞从上止点(TDC),运行到下止点(BDC)时,所走过的距离叫做活塞行程,简称行程或冲程.
(现以03年Honda CBR600RR为例,发动机形式:水冷四冲程并列四汽缸16气门DOHC引擎为例:
缸径(67.0mm)及冲程(42.5mm)
排气量计算方法:
将汽缸断面积 X 冲程 X 汽缸数目 = 排气总量cc
冲程------42.5mm = 4.25cm
缸径------67.0mm = 6.7cm
断面积----3.35 X 3.35 X 3.1416 = 35.25
断面积35.25 X 冲程 4.25 X汽缸数目 4 =总排气量599cc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四冲程发动机的使用范围很广,四冲发动机也就是说活塞每做四次往复运动汽缸点一次火。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进气:此时进气门打开,活塞下行,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被吸进汽缸内 .
2.压缩:此时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关闭,活塞上行,混合气被压缩。
3.燃烧:当混合器被压缩到最小时火花塞跳火点燃混和气,燃烧产生的压力推动活塞下行并带动曲轴旋转。
4.排气:当活塞下行到最低点时排气门打开,废气排出,活塞继续上行把多余的废气排出. 二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顾名思意二冲程发动机就是活塞上下运动两个行程,火花塞点火一次。
二冲发动机的进气过程完全不同于四冲发动机,二冲程发动机要经过两次压缩,在二冲发动机上,混合气先流进曲轴箱然后才流进汽缸确切的说应是流进燃烧室,而四冲发动机的混合气是直接流进汽缸,四冲发动机的曲轴箱是用来存放机油的,二冲程发动机由于曲轴箱用来存放混合气不能储存机油所以二冲发动机用的机油是不能循环再用的燃烧机油。
二冲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如下:
1.活塞向上运动混合气流进曲轴箱内 .
2.活塞下行把混合气压到燃烧室,完成第一次压缩。
3.混合气到汽缸后活塞上行把进气口和排气口都关闭了,当活塞把气体压缩到最小体积时(这是第二次压缩)火花塞点火.
4.燃烧的压力把活塞往下推,当活塞下行到一定的位置时排气口先打开,废气派出然后进气口打开,新的混合气进入汽缸把剩余废气挤出。
在相同的转速下因为二冲发动机比四冲发动燃烧次数多一次,所以功率大,而且二冲发动机也比同排量的四冲发动机轻巧许多,所以在赛车上二冲车占压倒性的优势,但由于二冲发动机的进气和排气在同时进行,当发动机的转速低时由于排气口打开的时间过长,会有一部分的新鲜的混合气连同废气一起从排气口排出,所以在底转速时功率不高,新型的二冲发动机已经增加了一些部件来改善这个问题如YAMAHA的YPVS、HONDA的ATAC SUZUKID的SAEC。
由于燃烧机油产生的积炭和开在汽缸壁上的进气孔和排气孔,二冲发动机的磨损比四冲发动机快的多。
轮胎知识
例 1 : 195/60 R 14 85 H
195------轮胎阔度( m/m )
60-----轮胎扁平率(%)
R-----辐射层构造 14-----轮胎直径(单位 :英寸)
85-----载重指数 H-----速度记号
例2 : 185 /70 HR 13
185-----轮胎阔度( m /m )
70----轮胎扁平率
(%) HR速度记号及辐射层构造
13----轮胎直径(单位 : 英寸)
例3: 165 / 65 R 13 98 /96 L LT
165----轮胎阔度( m /m )
65----轮胎扁平率(%)
R---- 辐射层构造
13----轮胎直径
98----载重记号
单轮 / 96----载重记号
复轮 L----速度记号
LT----轮胎用途记号
例4 : 31 X 10.5 R 15 LT 109 S
31----轮胎外径(英寸 ) X 10.5----轮胎阔度(英寸 )
R----辐射层构造
15----轮胎直径(单位 : 英寸)
LT----轮胎用途记号
109----载重指数
S----速度记号
例5:215/65 R15 89H
215指的是轮胎的宽度.是以厘米计算从胎边至另外一胎边的宽度.此计算方式之不同,完全依轮胎钢圈宽窄而定.较宽的轮胎适合宽大的轮圈,反之亦然.
胎宽的显示是为方便您选用适合之轮圈.
65是轮胎的扁平率.是宽胎高的比例,也就是从地面到轮圈唇缘的胎边高度是其踏面的65%,数值越小,越显扁平.
R是轮胎的结构,R表示轮胎为幅射层(Radial)结构.也就是说它的帘布层是放射状的方式摆置的.幅射层胎的告诉稳定性较佳,过弯时抓地面积较大,抓的地方较强.如以“B“来表示,则此轮胎为交*层“Bias“结构.只是“Bias“结构的轮胎市场几乎已不复见.
15表示这一条轮胎的内景,也就是胎唇的直径是15英寸,必须搭背15英寸的轮圈使用,否则装不上去.
89则表示此轮胎可载重之最高限量.此轮胎于工业用途最多载重为1,279磅.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同的载重.此重量可以lbs(磅重)或以kg(公斤重)表示.
摩托车链条的安装、保养、调整
链条是摩托车上的主要部件之一,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摩托车的耐久性、舒适性和可靠性。
目前,摩托车链条链轮的生产厂家很多,质量参差不齐,选择时要认准有质量信誉的生产厂家。
另外,链条是否耐久与可靠,跟用户的使用保养和安装方法关系也很大。
在这里我们来谈一下链条的安装、保养与调整.
一、安装
选择链条和链轮时一定要注意两者是否匹配,并保证链轮与轮胎(链轮座)的同心度,否则会导致链条一紧一松而使其早期磨损。
安装时,把链轮放在无磨损的链轮座上,装上链轮固定螺丝,要套上锁紧垫片,不要把螺丝拧得太紧,连同轮胎装上车后再装链条,并稍微拉紧链条后慢慢地转动后轮,观察链条的松紧。
如果链条一松一紧,说明链轮和轮胎(链轮座)不同心。
调整时转动后轮至链条最紧处,用木榔头或橡胶榔头轻轻地向前敲击链轮,使链条松弛(不可用铁榔头,否则会损伤链条链轮)。
转动后轮观察链条是否还一松一紧,反复几次直至链条大致平稳后,拧紧链轮固定螺丝并锁紧垫片,再检查链条的松紧度。
这样,轮胎和链轮就基本同心了,车跑起来会很轻松。
二、保养
有条件最好用链条专用润滑油保养。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看有用户将发动机换下来的废机油刷在链条上,以致轮胎、车架上也溅满黑乎乎的机油,既影响美观又会使链条粘上厚厚的灰尘。
特别是雨雪天,粘上的沙粒使链条链轮早期磨损,寿命缩短。
正确的保养方法是:
用干净的4T机油和液压油或变压器油(商店有售)按1:1或1:2的比例混合后,用干净的刷子将配好的润滑油均匀地滴在链条中间的滚子上,形成一层薄薄的油膜,对链条起到保护作用,使用一段时间后,待油膜快干时再滴一遍。
原则是“油抹少点,次数多点”,并保持链条的松紧适度,这
样链条和链轮就会即干净又耐用了。
三、摩托车链条调整应适宜
摩托车链条应按要求定期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要求其保持良好的直线度和松紧度。
所谓直线度便是保证大小齿盘与链条在同一直线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齿盘和链
条不致磨损过快和在行驶中不致掉链子。
对松紧度的要求一般是看链条松紧的程度进行调整,正确的调整应是用手上下拔动链条,使链条上下移动距离在15mm~20mm的范围内为标
准。
过松或过紧都会加快链条和齿盘的磨损或损坏。
1、链条过松
摩托车链条调整过松的现象一般不多见,但如果行驶较长时间不做调整,链条会因磨损或变形而被拉长。
有不少驾驶员因缺乏保养常识不能及时调整,便出现了掉链子的现象。
不管新旧链条、齿盘,只要链条从齿盘上脱落过一次,按要求一般是不能复用的,因为在脱落过程中,链条会被齿盘顶弯变形,链条带弯后,不管前后齿盘调整得如何准确,带弯的链条不可避免的会咬齿盘,这样不仅损坏链条,齿盘的寿命也会大大缩短。
同时在掉链子的过程中,链条还可能被顶断,行车中断链子更是麻烦,有时会因离维修站较远不能及时修复,误时误事。
JH70类摩托车还会因断链子将磁电机护盖及定子盘触发线圈固定架打碎,增加维修难度,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链条过紧
链条调整过紧比较常见。
这其中大致有三种原因:
(1)不懂维修常识自己动手调整,误把链条调紧。
此属概念摸糊,只知链条调整是保养的范畴,不知怎样调整才是正确的标准.
(2)因齿盘链条磨损严重,但时间或经济不允许,或异形车当地当时购不到同型号的齿盘,便将链条调紧后免强维持车辆行驶.
(3)更换链要齿盘时,误将失园偏心的齿盘装到摩托车上,致使链条忽紧忽松,检查与调整时,巧遇松的一端,另一端则过紧。
不管以上哪种原因致链条调整过紧,都会因此而大大降低链条和齿盘的使用寿命。
当链条调整过紧时,因与齿盘的接触压力增大,链条易拉长,链节板易变形或拉断,链条滚柱也会因此而破碎。
除此之外,齿盘也会因此磨损而过早地使齿形变尖,严重时呈锯齿状。
另外,链条调整过紧,还会损坏副轴轴承及滚针(衬套),后轮缓冲体轴承的寿命也会因此而大大缩短。
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链条拉紧后,会在副轴与后轮缓冲体之间形成一个较大的强制性的牵制力矩,在此力矩的影响下,轴承的工作特性被破坏,单面受力较大,易发热破损。
即使不破损,也会在较短的时间内造成间隙增大。
轴承间隙增大后,副轴的工作直线性被破坏,滚针轴承也会很快因此而破损,此时故障会由链条齿盘转移
到发动机上……由此可见,正确适时地调整摩托车链条的松紧是非常重要的。
3、怎样正确地调整摩托车链条呢?
(1)适时调整使摩托车链条的松紧度保持在15mm-20mm为宜,经常检查缓冲体轴承并按时加注润滑脂,因该轴承工作环境较恶劣,一旦失去润滑,损坏的可能极大,轴承一旦损坏,会引起后齿盘倾斜,轻则使齿盘链条侧面磨损,重则易使链条脱落.
(2)调整链条时除按车架链条调整刻度调好外,还应用眼观察前后齿盘与链条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因为车架或后轮叉若受过损伤,变形后,再按其刻度调整链条会进入一个误区,误以为齿盘链条在同一直线上,其实直线性已被破坏,所以此项检查非常重要(最好调整时取下链盒),万一发现问题应立刻校正,免除后患,确保万无一失。
排气(管)系统原理详解
相对来讲,一般车友认为排气系统对一辆摩托来说,远不如铱金火花塞、直通冲压进气来得更实在,一般的资深车友对于排气的改造也仅限于更换尾段:“俺这可是日本原装的直通天蝎,增功率XX马力!”好象要是不装尾段,就能媲美火箭了;但实际上一般竞技排气都是要整段更换的,对于GP来说新车下场排气系统不改几十次是极罕见的。
先说两冲的吧,理想的排气过程是排气门打开,高压废气在压力作用下流出汽缸,不能依靠自身压力流出的剩下的部分经过扫气过程排除,四冲的扫气过程是通过位于下止点的活塞上行至上止点,将废气排除;而两冲的排气过程比较特殊,扫气过程是通过向充满废气的汽缸顶部喷射等量的可燃气将废气排出,由于在扫气过程中可燃气是与废气相混合的,所以排气完成后汽缸中仍有一部分废气,而排气管中则有可燃气,这样会造成发动机动力下降,油耗上升。
而在排气管中串接一个膨胀室后,就可以改变这一切:当排气门打开,废气自汽缸中喷涌而出的的时候,头段内因废气的冲入而产生一个正压的脉冲波,并以音速向尾段传播,经过头段后,正压的脉冲波进入膨胀室,行进到膨胀室的扩张段的时候,正压的脉冲波因传导截面积突然加大而在扩张段产生一个负压脉冲波,然后经过收缩段时再产生一个正压脉冲波,这两个脉冲波分别以扩张段和收缩段为波源,沿管路向两端传播,其中向头段传播的部分行进至排气门时因失速(如果此时排气门尚未关闭),先是负压波将一部分汽缸内的气体吸入到排气管内;接踵而至的正压波再将排气管内的一部分气体压入汽缸,通过一吸一压的过程将汽缸中的废气排净,并把排气管中的可燃气体送回汽缸;其中:头段的长度与补偿转速成反比,扩张段、收缩段的斜率与脉冲波的幅度成正比,扩张段、收缩段的长度与脉冲波的长度成正比,扩张段、收缩段的间距与负、正脉冲波的间距成正比(间距越大,送回汽缸的可燃气越少),尾段均为直通结构,排气阻率(与内径成反比)与平均排气压成正比。
再说四冲的,四冲的竞赛型车为了取得最大的输出功率,气门的开闭时间均设计为“早开迟闭”,而且发动机强化程度越高,这个设计值就越大,以在峰值输出时达到最好的进排气效果,但在中低速时,由于气门过早打开,过迟关闭,造成进气效率低,缸压不足,使扭矩减低,化油器反喷,因此赛车的排气尾段一般使用容性消音结构,它的内部一般分为三个串联的室,构成两个谐振器,在一定范围内构成平滑的谐振,将一部分废气压回汽缸,提高初始缸压,从而改善扭矩输出和经济性,但由于受到结构的限制,对应的补偿转速越低,其排气阻力越大,对最大输出功率的削弱也越严重。
为了兼顾高低两方面的输出,80年代末期出现了“相位阀”的装置,就是
YZF-R1等的高性能赛车在排气的前段与中段之间安装的那个排气控制器(当然因为专利的原因各个厂家对它的称呼并不同),其作用就是在低速时提高排气背压,增加汽缸的初始缸压,从而提高扭矩和经济性,在高速时相位阀完全打开,配合直通尾段(直通尾段是抗性的,非常适合高转)可以将发动机的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再说材质,低档的铁皮、不锈钢就不说了,高档的主要是用碳纤、钛合金的,这两种高科技材料的共同特点是强度非常高而本身很轻,很有利于降低重量;不同的就多了,一般GP新车落场开始搭配的就是弹纤的尾段,原因是要不断的改,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而碳纤非常容易加工成各种尺寸、各种形状(没见过谁家的F1壳子是钛合金的吧?扯远了),不过碳纤维不耐高温(确切的说是碳纤成品,它的黏合剂不耐高温),尺寸一旦定下来,就改成钛合金的了。
钛合金硬度高,加工很难,尺寸没法改来改去的,但是耐高温,而且导热好,也就是消音好,更适合市售车。
大排量二手车购买实用技巧
有很多刚刚接触大排量摩托车的朋友都问我,XX车和XX车相比哪个好?这是一个根本无法回答的问题。
答案只有一个:你喜欢哪个哪个就好!个人喜好决定购买趋向。
而问的最多的一般都是中小排量的老款车。
现在,我就把一些选车的技巧和曾经骑过的小型车的个人感觉写成一个特集,供那些为选择那类车踌躇不决的朋友们参考。
由于车型的差别,特集分为选车篇,街车篇,四冲程赛车篇以及二冲程赛车篇。
众所周知,本田车发动机耐用,川崎车发动机噪声大,铃木车发动机性能一般,亚马哈发动机毛病不断。
其实,这是就我们玩车的特殊环境所产生出来的特殊认识。
这个认识,是针对许多车龄已经在7、8年甚至是10年以上的老车而言。
如上所说,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仅相对,并不绝对。
但是,现在很多的朋友陷入了一个误区,这个理论所指的,仅仅是发动机,是四大车厂老车发动机的大多数现象,但很多朋友就想当然的认为本田的车就是好,亚马哈的就肯定是破车。
这个误区对于选购可能是自己的第一辆大排量摩托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有的朋友说:挑车就挑发动机,发动机好就行!摩托车是一个整体,是由成千上万的零件组成的,怎么能说发动机好就全都好了呢?前一阵听说网上的一个朋友买了一辆
R6,说带着行家去挑的车,行家说发动机情况好的不得了,于是立刻点钱提车。
回家很高兴的把刚照的车的照片贴到了网上,结果被几个行家当时指出前避震不是原车的。
然后立刻又被认出是FZR400RR的。
如此分析这辆车伤筋动骨的地方可不小。
也可以肯定是我们的车贩朋友不忍看到撞烂脑袋的R6就此结束他的生命,于是就移花接木的把10年前的避震美容一下以后装了上去,居然也卖了个好价钱。
在此我们先不说挑车的行家走眼,主要他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
而可悲的是这个情况在现在的大排量市场多的数不胜数!
如果说换个前减震算是隐蔽的法子,那么公开的骗子我们稍微仔细一些就能看得出来。
现在教大家一些挑车的窍门,不要再让骗子轻易得手。
想买车了,先确定自己喜欢的车型,品牌。
在此我再说一句,不是所有的本田车都好,也不是所有的亚马哈车都不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每个车的状态都不一样,不要被品牌蒙住了眼睛,看车型你喜欢就行。
决定好了嘛?
那您耐心的看完下边这几条你再去也不晚:
1.整体:前面已经说过,车是一个整体。
不要看这车多大、多新,首先确定各主要部件是不是原装的。
对车不熟,别怕丢脸,带张高清晰度的原装车图片去,前后避震、仪表、轮毂、排气以及一些明显特征,一样一样的仔细核对。
还有说什么改装排气的,看看如果不是整段改装的就有八成是假的,或者自己瞎找的。
就性能来说,不但不会有什么提高,甚至
可能是负值。
我曾经看过一个人卖P3,说着急用钱,便宜卖了开价9000。
我再一看车:P2的车架和导流罩、P1的机器、只有头和轮毂是P3的。
这破车2000我都不要,别说9000了。
还见过一个P3改了个P4的头和NC30的后单摇臂,充P4卖。
我问他你不说是P4嘛?为什么不是电子表和磁卡启动,他竟告诉我这是赛道版的P4。
为了卖车什么都敢说啊!
2.伤痕:确定该是原装的都是原装了,别去管这车外观多新,找找这车哪里有明显的伤痕。
比如车的侧偏盖有划痕,车主100%告诉你倒了一下,没事。
别理他,看伤痕走向,〈III〉像这样竖着的伤痕,嗯,是倒过,问题不大,<三>这样的伤痕,那就100%摔车侧滑所致。
其实有点小伤在所难免,但是如果你看到车架或者前后减震有摔车所导致的伤痕,或者干脆就有从新焊过的痕迹,不管你多么的喜欢这车,一旦发现,那就一定别要。
这不是美观不美观的问题,在摩托车的车架上出现这种伤是会出人命的!
3.车架:除了上边说的,还要看看车架正不正,前后轮在不在一条直线上,车轮是不是位于前后避震的中心(有可能前后都向一边歪,你看着也是在一条直线上)。
不是的话也别要。
4.发动机:看到了吧,我挑车时发动机排在第四位,意思就是说如果前面三项有任何一项不合格,发动机再好这车也不能要。
先着车,看着车顺利不顺利。
着车以后观察待速,不要看待速有多低,500不一定好,1500不一定不好,看稳不稳,指针来回跳的,心里就打个问号,接着听声音,听听发动机有无异响,如小链,气门,大鼓等有无异响,你要问我怎么响我也没法给您学,总之不要有异常比如哗啦哗啦或者嗒嗒的噪音。
观察和感觉一下发动机有没有什么异常的震颤。
这时候车也应该热得差不多了,用手摸摸排气头段的温度,怕烫的您就往上泼点水,感觉一下温度是不是一样,或者观察一下水蒸气的蒸发情况是不是一致,如果不一样哪个凉就是那个缸工作不好,可能是小问题也可能是大问题。
轻轻的拧几下油门,不要大把的加油,把排气声音弄得很大,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反而掩盖了发动机的杂音。
卖车的好多是靠这个骗人的,好像声音越大车越好似的。
拧油门时观察发动机转数是不是上升和下降都很快,在观察排气管有没有冒黑烟,蓝烟的现象。
冒黑烟是混合比过浓,一些情况下还可以靠调节混合比解决,还有的根本没有解决的办法。
冒蓝烟代表烧机油,是发动机老化的现象,可以说回天乏术了。
车完全热了以后,关上点火开关,再重新着车,看顺不顺利。
如果不能启动八成是发动机老化引起的热车无待速,没治。
5.试骑:当上述的问题都已经检查过了以后,那么试骑一下吧。
坐在车上将车扶正以后,观察轮胎是否偏离。
前后挪动一下车子,试试前刹车是否灵敏。
准备就绪后,捏下离合器,踩下一档,送离合,这时感觉离合器片是否能够清楚的分离和结合,加油有没有发动机转数上升但是车子反而没劲的离合器打滑现象,还有尽量将每个挡位都试一下,看看有没有挂不上的档位,如果有则说明齿轮箱有问题。
行车途中扶正把手后不要用力,看看有没有跑偏的现象,试刹车灵敏度以及在刹车时前避震下沉动作是否一致,有没有明显的碰撞感。
如果有的话可能是事故后重新校的,也有可能是没有减震油了。
还有看看刹车时是不是点头,如果是的话先检查螺丝,就是在车架最前方固定龙头的那颗,看看是不是拧紧了,如果是拧紧了的情况下还有这个问题那么这车的初吻估计已经没了,弄不好可能还是个热吻。
说了这么多,还要嘱咐你一句,买车千万别着急和贪便宜,为了一时之急而搭上大笔的修理费和大量的时间还是次要,天天看着生气就不好了。
加汽油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