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整定计算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布式电源对配电网保护整定计算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化石能源日益短缺的现状愈发明显。

大量使
用化石能源发电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在低碳经济与清洁电网理念的带动下,
以太阳能、风能等为主的清洁能源在发电技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大量分布
式电源接人配电网可能会改变系统潮流方向,对配电网传统的过流保护产生严重
的影响,可能会造成保护灵敏性降低、误动或者拒动,严重影响了配电网的安全
稳定运行。

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可以有效地利用再生能源,节
省输变电投资,提高供电可靠性。

因此分布式电源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中低压配
电网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其接人对原有配电网的运行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
给传统继电保护带来了诸多问题。

目前传统的配电网保护是按照单电源、辐射式
结构而设计的,广泛采用的配置是三段式电流保护,即:瞬时电流速断、限时限电
流速断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DG的接人改变了传统的单电源辐射式结构,网络
会遍布电源,潮流不再是单向的由变电所母线流向负载。

从而使得传统的三段式
电流保护不能适应于含DG的配电网中。

关键词:分布式电源;配电网;保护;分析
引言:以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小型燃气轮机、燃料电池等为代表的分布
式电源(DistributedGenera-tion,DG)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DG一般分布在
负荷附近,可以为电网带来节省投资、降低网损、提高供电可靠性等一系列经济
效益;同时,DG接入配电系统后,改变了原有配电网的单电源、放射状结构以
及系统的潮流方向,使之变为多端电源供电系统,严重影响配电网的潮流,增加
配电网的短路电流,使电压调节变得困难。

1.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保护方案
1.1限制DG接入点故障电流
此方法是通过在DG接人点接人限流设备,如故障限流器(Fault current limiter,FCL),来限制故障时由分布式电源提供的助增电流。

FCL是在串联阻抗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依靠电力电子技术对相应的传统技术进行改进。

近年来,FCL的发
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功率电子器件,另一种是利用具有特殊性质的新材料,其基本原理为:使FCL在正常负载时呈现低阻抗,而在故障时呈现高阻抗,从而达
到限制故障电流的目的。

1.2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差动保护方案
由于DG的接人,使得传统的单电源辐射性网络变成多源的网络,传统的保
护仅能反映一侧电气量,不能够快速区分故障地点,容易导致保护拒动或误动。

将线路一端的电气量传送到另一端,并进行比较,以这种方式构成差动保护,可
以准确快速的切除线路上任意点的故障。

具体的保护原理为:线路一侧终端检测故
障的各种特征量,如电压、电流、方向等,馈线另一侧终端根据采样值与接收到
的特征量进行比较,分析故障的性质和类型,并考虑与其他速断保护及后备保护
配合,根据采样电流,启动不同的整定时间,从而达到与其他保护的配合。

差动
保护方案可以显著提高配电网保护的准确性,但对原保护系统的改动较大,且其
保护成本也较高,不太适用于在配电网中大范围使用。

1.3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自适应保护
根据运行状况的需求,DG有时可能需要投切,同时考虑DG可能会受到天气
等状况的影响,其出力会发生变化,因此,整个配电系统将收到一定的影响。


传统的保护一般是预先整定好动作电流值和配合时间,不会随运行状况的变化而
改变。

自适应的保护的原理是根据系统运行方式及故障等状态的实时变化,同步
调整保护的参数。

其保护的原理和含DG的配电网的运行特点很符合,可以有效
改善含DG配电网的保护性能。

根据系统当前的运行状态或者故障状态,经在线
计算出线路末端发生短路时的短路电流值,然后按照电流保护的整定原则进行实
时的整定。

2.算例分析
2.1短路电流计算
分布式电源通过10kV电压等级接人配电网的推荐典型接线模式为联络开
关在II段的三分段双联络。

线路正常运行时,联络开关a,b,c,d断开,相当于4条单辐射线路,每条线路采用的导线型号为LGJ-240。

线路
总长5km,平均分成3段,每段的负荷为2MW。

线路I段开关为断路器,线
路II段和III段的分段开关为隔离开关。

过流保护应配置在断路器处,定值
应按照系统在最大运行方式下整定。

过流I段的整定原则是躲过本线路末端出现
的最大短路电流(三相短路电流),同时还要考虑系统正常运行时提供的最大负
荷电流,以此为依据进行过流III段定值的整定。

以分布式电源接人线路I段,接入容量为10.5MW为例,考虑不同运行方式下(较正常运行方式线路更长
或添加分支线路)线路末端发生三相短路时,流经线路出口处的短路电流。

遵循
配电网开环运行的原则,联络开关b,c必然断开,因此只存在闭合联络开关a
或者d2种方式。

2.2保护定值整定及保护范围确定
不同运行方式下,线路末端发生短路故障时,因此只设定1套保护定值很难
满足所有的运行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当分布式电源投入或退出运行时,不应调
整保护定值,而当线路开关组合状态发生改变时,则有可能需要调整定值。

调整
的依据是过流I段的保护范围小于线路全长的50%。

在正常运行方式的网架结
构下,线路末端发生短路故障时,馈线出口处短路电流整体较大,为满足分布式
电源投入或退出运行时保护的可靠性以及速动性,应选择其中最小的短路电流/,=2.465kA进行过流丨段保护定值整定。

而将此定值应用在线路I段退出,联络开关a闭合的网架结构下至少能够保护线路全长的61%;在线路II
段退出,联络开关a闭合的网架结构下,至少能够保护线路全长的61%;在线
路III段退出,联络开关b闭合的网架结构下至少能够保护线路全长的55%。

而在线路I段退出,联络开关d闭合的网架结构下,只能能够保护线路全长的39%。

联络开关b闭合的网架结构下,只能保护线路全长的保护范围不足46%,均不足线路全长的50%,因此需要重新调整定值。

总结: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得出,总而言之,在配电网
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过流保护,为适应大量分布式电源接人配电网,进行合理
的过流保护定值整定是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首先建立了分布
式电源接入后的故障等效电路,更加精确地计算短路电流。

而后根据过流保护的
整定原则,以及依据保护范围,确定了在复杂多变的配电网中过流保护定值的调
整策略。

该整定策略确保了过流I段保护至少能够保护线路全长的50%,在一
定程度上提升了继电保护动作的可靠性以及速动性。

未来配电网保护的发展,一
方面可以继续研究不同的保护策略,使含DG的配电网保护策略更趋合理,另一
方面可以基于多agent技术,依靠智能单元和通信网络,实现智能定位和判断。

其中,采用纵联保护作为含微网的配电系统的主保护,以距离保护、电流保护等作为后备保护,将会是未来研究重点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黎林.攀钢新冶炼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优化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
[2]王朝珲.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继电保护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7.
[3]李川.有源配电网继电保护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7.
[4]肖繁.适用于新能源规模化接入的电网继电保护关键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5]连洁.分布式发电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3.
[6]刘林.分布式电源接入的配电网电流保护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