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恶心与呕吐患者消化内科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恶心与呕吐患者消化内科护理
【摘要】目的:研究恶心与呕吐患者消化内科护理效果。
方法:通过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病房管理、心理护理、安全防护等方面
的临床护理保护措施的实施。
结果:心理护理:关心患者,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
提出的问题,鼓励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自理活动,必要时给予帮助。
结论:多方面
进行护理干预,缓解心理压力,得到了患者的信任,有利于治疗,提高了医院整
体的护理满意度水平。
【关键词】恶心与呕吐;消化内科;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十分常见,是指食管、胃、肠、肝、胆和胰腺以及腹膜、肠系膜、网膜等脏器的实质性及功能性疾病,与其他系统的疾病密切相关。
但小肠的
病变较少见,腹膜、肠系膜及网膜的疾病最少见。
护理人员应从整体的角度帮助
患者恢复和维护健康。
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有恶心与呕吐、腹胀、腹痛、腹泻、呕血与黑便。
恶心是一种欲吐的不适感,常为呕吐的先兆[1]。
呕吐是胃内容物或
部分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出口腔的反射动作,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之一。
两者可单独发生,也可先有恶心,继而呕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恶心与呕吐是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
一定影响。
针对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消化内科护理,护士应从诊断病因、维持水电
酸碱平衡、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减轻恶心感、止吐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等方面进
行综合护理。
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
进身体的恢复。
同时,护士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增
强患者的信心和配合度。
1.2护理方法
首先,护士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恶心与呕吐的起病时间、症状特点、伴随症状等,以初步判断病因。
例如,恶心可能是由于胃部疾病、肝胆疾病、胰腺疾病、肠道疾病等引起,而呕吐则可能由食管、胃、肠等部位的梗阻或痉挛
导致。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征,医生可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实验室检查、影
像学检查等,以明确诊断[2]。
患者因恶心与呕吐导致食欲减退时,应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可适量饮
用糖盐水,以补充钠、钾、氯等电解质。
此外,护士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
察尿量、皮肤弹性等指标,及时发现水电解质失衡的情况。
如有需要,可采取静
脉补液等措施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在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有所缓解后,护士应指导其合理饮食。
应以清淡、易消
化的食物为主,如米粥、面汤等,避免摄入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
胃肠道负担。
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可采取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等措施,以
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在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得到缓解后,护士应鼓励其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太
极等,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症状。
但应注意不要过度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对于恶心感较重的患者,护士可采取一些缓解症状的措施。
例如,指导患者
进行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减轻紧张情绪;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减少噪音
和不良刺激;注意口腔卫生,饭后漱口,防止口腔异味刺激胃肠道[3]。
对于呕吐严重的患者,护士应给予相应的止吐护理。
例如,保持病室环境清洁、舒适,避免不良刺激;将床头抬高,使患者保持半卧位,以减少呕吐的发生;对于呕吐的患者,应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不良刺激;根据医嘱使用止吐药物。
恶心与呕吐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如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等。
因此,护
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
例如,对于营养不良的
患者,可采取相应的营养支持措施;对于水电解质失衡的患者,应及时纠正水电
解质失衡。
2结果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病情观察:观察患者有无继续呕吐,记录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性质和量、颜色、气味。
若出现持续性呕吐致大量胃液丢失,发生代谢性碱中毒时,患者呼吸可变浅变慢。
监测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直至稳定。
若出现心动过速、呼吸急促、血压降低、特别是体位性低血压,说明血容量不足,应准确测量和记录每天的出入量、尿比密、体重,并及时报告处理。
动态观察实验室检查结果,例如血清电解质、酸碱平衡状态。
生活护理: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呕吐后及时给患者漱口,清理被污染的床褥、衣被;使用棉签、纱布清洁口腔时,注意避免刺激舌、咽、上腭等,以免诱发呕吐;疑有肠梗阻时,应禁食、禁水并进行胃肠减压。
用药护理;遵医嘱口服或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剧烈呕吐不能进食或严重水电解质失衡时,主要通过静脉输液给予纠正。
口服补液时,应少量多次饮用,以免引起恶心、呕吐[4]。
如口服补液未能达到所需补液量时,仍需静脉输液以恢复和保持机体的液体平衡状态。
对症护理:呕吐时应协助患者坐起或侧卧位,使头偏向一侧;对昏迷患者尽可能吸尽口腔呕吐物,避免因不慎将呕吐物吸入气道出现窒息。
心理护理:针对体液不足的原因,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如何防止疾病复发,指导患者如何消除或减少诱发因素。
活动无耐力:病情观察:观察患者有无呕吐,记录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性状。
监测和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
准确测量和记录每天的出入量、尿比重、体重,并及时报告处理。
生活护理:告诉患者突然起身可能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
故坐起或站起时应动作缓慢,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用药护理:按医嘱应用止吐药及其他治疗,促使患者逐步恢复正常饮食和体力。
对症护理:患者呕吐时应帮助其坐起或侧卧,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吸。
吐毕给予漱口,更换污染衣物被褥,开窗通风以祛除异味。
3讨论
呕吐分为中枢性的呕吐与反射性呕吐。
中枢性的呕吐见于颅内压增高、前庭障碍、药物或化学毒物的影响、代谢障碍等;反射性呕吐多见于胃肠疾病,肝、胆、胰疾病等引起,也可由泌尿、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
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既需要耐心和细心,又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一是要做科学的护理评估;二是要做正确的护理诊断;三是要明确清晰的护理目标;四是要有的当的护理措施;五是要有准确的生理评价[5]。
恶心、呕吐是消化内科中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生率较
高,患者由于多次呕吐容易产生缺水症状,从而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索乱,部分患者因误吸入呕吐物,导致肺炎的发生,严重的患者会导致窒息,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消化内科护理模式从患者的病情、用药、生活、体位、心理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缓解心理压力,得到了患者的信任,有利于治疗,提高了医院整体的护理满意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亚楠.呕吐和恶心患者消化内科护理措施的研究[J].黑龙江中医
药,2022,48(06):278-279.
[2]次仁玉珍.恶心欲呕吐高原地区患者的消化内科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18(95):238+241.
[3]王雪莉.消化内科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1,3(30):39+47.
[4]曲俊玫.针对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消化内科护理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18(35):186-187.
[5]杨梅.恶心与呕吐患者的消化内科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实用医
药,2021,11(31):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