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高频考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气体燃烧:扩散燃烧(边混合边燃烧)和预混燃烧。
喷溅发生的时间与油层厚度、热波移动速度及油的线燃烧速度有关。
液体燃烧:液体蒸气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即蒸发燃烧。闪燃、沸溢、喷溅。固体燃烧: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 爆炸)
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烟气在其内的流动扩散一般有3 条路线:
第一条,是最主要的一条是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
第二条,是着火房间→室外; 助记口诀:①找揍搂上司;②找死;③找上司;
第三条,是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一般认为火灾衰减阶段是从室内平均温度降到其峰值的80% 时算起。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冷却灭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氧浓度低于1 5%,当空气中水蒸气浓度达到35%时,燃烧即停止)、化学抑制灭火
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
定义: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在发生爆炸时,势能(化学能或机械能)突然转变为动能。
分类:物理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不改变)、化学爆炸(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炸药、可燃气体、可燃粉尘)和核爆炸。
炸药爆炸:凝聚体系爆炸;作用:爆炸产物的直接作用、冲击波的作用、外壳破片的分散杀伤作用。
可燃气体爆炸:混合气体爆炸、气体单分解爆炸
可燃粉尘爆炸: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颗粒的尺寸、粉尘浓度、空气的含水量、含氧量、可燃气体含量。
爆炸极限:影响因素:火源能量的影响、初始压力的影响(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初温对爆炸极限的影响、惰性气体的影响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
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可选用任一防爆型电气设备;
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爆炸介质,二是引爆能源,两者缺一不可。
引起爆炸直接原因:(一)物料原因(二)作业行为原因(三)生产设备原因(四)生产工艺原因
常见引起爆炸的点火源主要有机械火源、热火源(高温表面、日光照射)、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及化学火源(明火、化学反应热等).
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全知识
易燃气体: 定义: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101. 3kPa 时,爆炸下限≤13%(体积) ,或燃烧范围不小于12 个百分点(爆炸被度极限的上、下限之差)的气体。分类:I级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Ⅱ级 10% ≤爆炸下限
<13% ,且爆炸极限范围<12 个百分点。
易燃液体:定义:是指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存在其它危险已列入其它类别管理的液体。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燃点高于300℃的称为可燃固体,如农副产品及其制品(也称易燃货物)。
燃点低于300℃的为易燃固体,如大部分化工原料及其制品,但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属可燃固体。
易于自燃的物质:易于自燃的物质包括发火物质(即使只有少量物品与空气接触,在不到5min 内便会燃烧的物质黄磷、三氯化钛)和自热物质(指发火物质以外的与空气接触不需要能源供应便能自己发热的物质赛璐珞碎屑,油纸,动、植物油,潮湿的棉花)两类;火灾危险性:遇空气自燃性(黄磷遇空气即自燃起火,生成有毒的五氧化二磷。故须存放于水中)、遇湿易燃火灾危险性(硼、锌、锑、铝的烷基化合物类)、积热自燃性(硝化纤维胶片、废影片、X光片)。
氧化性物质:固体氧化性物质和液体氧化性物质;根据氧化性能强弱,无机氧化性物质分为两级。一级主要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过氧化物和盐类(过氧化钠、高氯酸钠、硝
酸钾、高锰酸钾等);二级氧化性物质虽然也容易分解,但较一级稳定,是较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亚硝酸钠、亚氯酸钠、连二硫酸钠,重铬酸钠、氧化银);
氧化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受热、被撞分解性、可燃、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与酸作用分解性、与水作用分解性、强氧化性物质与弱氧化性物质作用分解性、腐蚀毒害性。
有机过氧化物:分解爆炸性、易燃性;有机过氧化物一般容易伤害眼睛。
第二篇建筑防火
第一章概述
建筑防火措施:被动防火措施是指建筑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建筑防火构造、建筑防火分区分隔、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等;主动防火措施主要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
建筑防火的原理和技术方法:
建筑的总平面布置:要满足城市规划和消防安全的要求:总平面布置(选址、布局、间距、消防)、建筑结构防火、建筑材料防火、防火分区分隔、安全疏散、防烟排烟、建筑防爆和电气防火。
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爆炸极限和自燃点是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熔点和燃点是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标志参数。
★二、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P18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
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
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一、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P20
丁、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 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
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
第三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按使用性质分类:民用建筑(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厂房和仓库)、农业建筑
助记口诀:高层分一二,住宅给爱妻(27),无事(54)腻一起;公公(公共建筑)分两室(24),一室50 ㎡。
单层、多层建筑:27m以下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24m(或已超过24m但为单层)的
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其他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我国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称超高层建筑。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A 不燃材料(制品)、 B2 可燃材料(制品)、B1 难燃材料(制品)、 B3 易燃材料(制品)。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的主要参数及概念:材料、燃烧滴落物/微粒、临界热辐射通
量(火焰熄灭处的热辐射通量或试验30min时火焰传播到的最远处的热辐射通量)、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试样燃烧的热释放速率值与其对应时间比值的最大值,FIGRA0.2MJ是指当试样燃烧释放热量达到0.2MJ时的燃烧增长速率指数)、THR600s(试验开始后600s内试样的热释放总量(MJ))
示例:GB8624 B1(B- s1, d0,t1):表示属于难燃B1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