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平人咋没地方口音

合集下载

滦平方言语音系统调查报告(一)——声母系统

滦平方言语音系统调查报告(一)——声母系统

滦平 县位 于河北 省东北 部 、 承 德市 西南 部 , 东接 承 德市 , 西 连 北京 市 密云 县 和怀柔 县 , 南 毗承 德 县 ,
北邻 丰 宁县 、隆化县 ,是承 德市下 辖 的八 县 四区之

地, 清代 皇帝秋 猕避 暑往返 此 区域 2 3 0次 , 满 族文 化
和皇家文 化积 淀深 厚 ; 是汉、 满、 蒙、 回等多 民族 聚居 区, 语 言受 “ 官话 ” 影 响较 大 ; 滦 平方 言 在人 口来 源 、
视, 大力支 持滦 平方 言发音 人 的遴 选 、 方 言有 声数 据 采 集 的录音 、 录像 以及前 期 的 座谈 、 调 研 等工 作 , 为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6 — 3 0 作者简 介 : 吴丽君 ( 1 9 6 4 一 ) , 女, 满族, 河北承 德人 , 河北 民族师范学 院教授。 基 金项 目: 2 0 1 3 年度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滦平方言语音系统调查报告( 一)
— — 尸碍 声母 系巩 系统
— —
吴丽君 , 王筱 欢
( 河 北 民族 师 范学 院 , 河北 承德 0 6 7 0 0 0 )
摘要 : 滦平县是承德 市下辖的八县 四区之 一 , 是 北京到承德 的必经之地 , 是 清王朝五条御道、 八 大行 宫所在地 ,
而, 一 般把承 德方 言划 为北京 官话 区。 随着教 育 的普 及 和普 通话 的大 力推广 ,以及 人员往 来 交流 的不 断
“ 全 国模 范普 通话 体验 区” 。对 滦平方 言语 音特 点进
行研究 , 既 能对 滦平 “ 语 言资 源 的文 化价值 和 经济价
值” 得到 合理 利 用 , 起 到 巨大 推动 作用 , 又能 展 现 滦 平语 言风貌 , 保存 滦平语 言实 态 , 为汉语方 言语 料库 提供翔 实语 料 , 同时还 能为 “ 承德话 最接 近普 通话 ” 、

普通话的发源地

普通话的发源地

普通话的发源地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为了人口的稳定,做出了一个对中国有历史意义的决定,迁都北京,为加强京城的防守,固守长城,朱棣在长城外隔离出了一片无人区,而滦平就在这片军事隔离区的最南边,到了清朝以后滦平得以移民开荒才改变。

在200年的历史断层里,滦平清代以前的方言是怎样的已经无从考证,所以滦平已经成了一盘等待录音的空白磁带。

清初,滦平成为了多民族融合的聚集地,顺治帝曾在滦平建造行宫、驿站,后来康熙在承德修建避暑山庄,滦平更是成为了连接往来承德北京的重要通道,现境内还存有清朝御路遗址5条、行宫遗址8处。

清朝康熙年间,因为实行圈地令,北京周边的满汉之间的土地矛盾非常激烈,为了解决矛盾,政府开始鼓励到古北口外开发荒地。

因而很多人就开始在这里建立庄田,包括很多皇家人员建立的皇庄,直止清末,滦平内已经建立了24个皇庄,130多个王庄和旗庄,形成了滦平境内的主体村落,金沟屯便是旗庄中的一个。

满清入京后,朝廷鼓励满人学习汉的语言文化。

所以满族人所学的北京话,便成为清代推广的北京官话。

此时,也刚好是滦平建庄高峰期。

因为建庄和京城的联系紧密,庄田与京城交往密切,所以滦平受当时北京官话影响很大。

滦平既然是等待录音的空白磁带,所以清朝推广的北京官话,就成为了本地方言。

在演变过程中,滦平方言也具备了自己直接、清晰的特点,初出茅庐教育认为,这些也刚好符合现代普通话推广的标准。

从秦开始,我国就实现了“书同文”,实现了文化、政治上的大一统格局,但是“语同音”却一直未实现。

因为古代人口流动性不强弱,各地交流靠统一的文言文便能够维系。

所以读音的作用就比较低,也得以让各地区的不同读音保存、发展。

但是在统一政权下,各地也是有语言上交流的需要。

同时因为战乱等原因引起北方人大规模向南迁,将中原的官话带到了南方地区。

所以文化上对中原的推崇,也推动了以北方中原官话为主的形成。

初出茅庐认为,中国历代官方语言有雅言、正音、官话、国语等称呼的不同,最终也定义了不同时期“普通话”。

最标准的普通话,普通话之乡——中国·滦平

最标准的普通话,普通话之乡——中国·滦平

最标准的普通话,普通话之乡——中国·滦平很多人都会想当然地认为,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是北京话,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几年前,女儿在承德上学,她告诉我,承德的滦平县是普通话之乡,每年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都要到滦平学习普通话。

置身滦平,你会觉得犹如身处播音员中间,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人人都会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而且,由于没有儿化、省字、尾音等语言习惯,滦平话被认为“比北京话更接近普通话”。

有人开玩笑:“学普通话,原来学的是滦平方言!”确实如此,普通话虽然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滦平才是正经的普通话之乡。

离异女人找男友,腼腆男勿扰广告中国的文字是统一的,这是秦始皇的功劳,现在我们使用的文字就是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文字演变而来的。

尽管香港、台湾以及部分海外侨胞使用的还是繁体字,但都是中华文字。

而中国没有统一的语言,中国语言是分为几大语系的,还有地方方言。

有人把普通话称为国语,其实,严格说来,普通话与国语是不同的。

现在的香港、台湾等地使用的通用语言是国语,在我看来,疑似“南京官话”。

而普通话是建国后才有的一个新词,在一九五五年十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召开,才将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定为“普通话”。

展开剩余63%普通话也被称为“官话”。

“官话”的变迁是与政治变迁紧密相关的。

在历史上,南京是很多帝王的“首都”,也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为了沟通,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南京话为基础形成了一种相互认可和使用的“南京官话”,明清时“南京官话”还是通用语言。

元明清朝,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北京是首都。

特别是草原民族入主中原后,因为懂“南京官话”的人少,用“南京官话”交流沟通就出现了交流障碍,于是渐渐地出现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的官方语言。

但在我看来,并没有形成或官方认定的、与“南京官话”相对应的“北京官话”。

普通话不是“北京官话”。

普通话虽然不是“北京官话”,但却是以北京语音为基础的。

中国哪里的普通话最标准?

中国哪里的普通话最标准?

中国哪里的普通话最标准?普通话在中国大陆推广使用数十年,但各地人使用时,仍有明显的方言特色。

特别是在南方,“胡建人”、“你问我滋瓷不滋瓷”等说法屡见不鲜。

湖南人和四川人的普通话还因为特征突出,而被分别命名为“塑料普通话”和“椒盐普通话”。

▍李谷一老师在某综艺节目上展示“塑料普通话”一向以口音周正骄傲的北京人,普通话说得似乎也不够普通。

在网络流传的“全国普通话排行榜”中,北京市屈居于河北省承德市、内蒙古赤峰市及辽宁的朝阳市、阜新市等城市之后。

这样的排名合理吗?什么地方的普通话说得最标准?普通话都是怎样升起的“普通话”的概念并非中国独有,世界其他语言区也有自己的标准语(standard language),比如日本的现代标准日语、法国本土的标准法语和意大利的标准意大利语等。

标准语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方言能成为标准语?理论上说,只要人们在公共场所和口头书面交流中频繁使用某语言的某种变体,该变体就能够演变成为其标准语。

也就是说,语言本身的特质,与它是否能成为标准语毫无关系。

▍中国大陆地区推广普通话的宣传海报最有希望成为标准语的,通常是在商业和政治中心使用的方言。

比如法国的标准法语,就是以巴黎话为代表的法兰西岛方言为基础形成的。

其成因在于,像巴黎这样的中心地区会汇集各地人群,大家需要一种通用语来降低交流成本,而通用语成型后,这类地区的强势地位又能吸引更多人学习这种语言。

同时,标准法语的统治地位也受到了法国政府的强力支持,不但宪法明确规定“共和国的语言是法语”,而且历史上对推广法语不遗余力。

特别是在大革命后,法国将法语与“法兰西民族”相联系,立法要求政府公文和学校教学必须使用法语,在发起了浩大的消灭方言运布列塔尼地区是运动的重灾区。

学校向学生灌输布列塔尼语粗鄙不堪的观念,不但规定学生必须使用法语,而且禁止在学校甚至靠近学校的地方使用布列塔尼语,违者会遭到羞辱乃至体罚。

时至1925 年,法国教育部长阿纳多尔·德蒙兹还宣称:“为了法国语言的统一,必须消灭布列塔尼语。

普通话最标准的地方不是北京 而是这个小县城

普通话最标准的地方不是北京 而是这个小县城

普通话最标准的地方不是北京而是这个小县城2016年10月23日来源:人民日报原标题:滦平人咋没地方口音本报记者汪晓东杨倩温素威于洋与北京一山之隔的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因为独特的历史渊源,成为普通话语音采集地之一,这是这个山区小县对中国文化作出的独一无二的贡献。

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人人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使滦平成为中外汉语爱好者的乐园,成为天然的“普通话体验区”。

那么,地理上并不属于中心的滦平,为什么人人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出北京,向东北,过密云,进入的第一个县就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

夏秋之交,滦河之畔,群山环抱的滦平县水草丰美。

甫进滦平,但见一个大大的石刻,上书“普通话之乡”。

置身滦平,犹如身处播音员中间,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人人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由于没有儿化、省字、尾音等语言习惯,滦平话被认为“比北京话更接近普通话”。

有人开玩笑:“学普通话,原来学的是滦平方言!”北京专家进村采集语音滦平话音准分明,字正腔圆,没有儿化、省字、尾音等习惯,易于学习和推广。

滦平成为普通话语音采集地之一今年77岁的白凤然,精神矍铄,对63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仍记忆犹新。

1953年春天,滦平第四完全小学刚刚开学。

14岁的白凤然正在教室,班主任叫他到办公室来一趟,两位陌生人坐在那里。

白凤然有些懵懂地站到两个陌生人面前。

老师介绍,这是北京来的专家,白凤然有些手足无措。

来人主动跟他打招呼:“小同学,你别紧张,我们就是想让你读几篇文章来听。

”只见他们随手拿了一张报纸,指着其中一篇文章让白凤然读。

白凤然大声朗读了一遍,中间几个陌生字不认识,也“秀才念半边”地读过去了。

专家找来白凤然的语文课本,让他朗读一篇已经学过的课文。

这回,白凤然没有停顿,一气儿读完。

听小学生读课文,两位专家竟然一直在本子上记录,有的地方还让他停顿一下,把某个词重读一遍。

读完之后,两位专家夸奖他:“读得不错,你们平时在家里说话也是这个口音吗?”白凤然点点头。

普通话最标准的地方

普通话最标准的地方

普通话最标准的地方虽然我国各地有各地的方言,但是从1955年起,普通话就被认定为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的推广工作,也一直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普通话前身是明清官话,以北方官话为基础方言;因此许多人都觉得,在北京听到的普通话应该最标准了。

然而,我国普通话最标准的地方,不是北京,而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县城。

与北京一山之隔的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下辖的金沟屯村是我国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

那里无论男女老少都能说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似乎人人能当播音员。

由于没有儿化、吃字、尾音等语言习惯,滦平话被认为“比北京话更接近普通话”。

因此,滦平被称为我国的“普通话之乡”,确实有不少播音员,主持人也出自这里。

这使得滦平成为中外汉语爱好者的乐园,成为天然的“普通话体验区”;这是这个山区小县对中国文化作出的独一无二的贡献。

那么,滦平为什么能成为我国普通话最标准的地方呢?满清入关后,滦平成为清朝的官府用地,随着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地处京承走廊的滦平成为要地,很多皇家庄园、王府都在此兴建。

到了清朝末年,滦平的皇家庄园、王府数量达百余座;随之一起出现的还有操着一口标准北京官话的王公大臣和皇室随从们。

而北京作为大城市,外来人口多,人口流动大,群众基础更好的北京南城音迅速占了上风;后来又遇到战乱,北京官话也越来越不纯正。

所以,北京城没有将北京官话完整的保存下来。

与北京完全不同的是,滦平自古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地势险要交通不便,所以人口流动相对较小。

当地人主要是满清旗人、行宫驿站人员的后代;滦平经历了二百多年皇家文化的持续影响,使地道的清代官话,成为滦平县的乡亲们世代传承的生活语言。

来滦平游玩,只要和当地人聊聊天,你就能听到最纯正的普通话了。

滦平作为满清皇家文化积淀深厚的地方,境内及周边有许多满清皇家建筑遗存,“御道文化”是滦平的一大特色。

由于是皇室北行的必经之地,境内有御路5条、行宫8处、敕建庙宇8座、官驿4所,康熙、乾隆、嘉庆、咸丰等四位皇帝秋狝避暑往返此区域230次。

有意思的河北系列-各地市口音

有意思的河北系列-各地市口音

有意思的河北系列-各地市口音上次说了河北很强也很散,还说了河北的地貌最全。

今天我们说说河北方言,全国各地基本都有属于自己特色的语系。

但说起家乡河北,好像还没有哪个地区的口音能够来代表“河北话”。

虽然河北面积不大,却十里不同音,河北各地区只能以大语音片区来分。

承德:承德原是热河省省会,协现在河北辽宁部分地区,并且是普通话取音点。

所以承德市区及南部口音是河北省内最接近普通话的,听说去比北京人还标准,十分好听;北部的承德,一部分地区口音和东北话近似;而另一部分方言近似张家口。

承德市口音主要为普通话,协东北口音及张家口方言。

承德避暑山庄张家口:张家口原是察哈尔省省会,协现山西、内蒙古部分地区,所以张家口口音更接近山西话,张家口北部喜欢说重叠词,说起来很亲切,听上去很可爱。

张家口口音主要是山西口音。

张家口坝上草原唐山:唐山话应该算保唐片区口音,但是又与天津话及东北话进行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口音,唐山话被大家所熟知应该是通过赵丽蓉老师的小品,表现出了唐山话口音中的拐来拐去,同样一句话,唐山口音音调就要拐上三拐。

大家可以听一听赵丽蓉老师的小品体会一下。

唐山话主要是保唐片区带天津及东北口音。

清东陵秦皇岛:秦皇岛紧邻唐山及辽宁省就像其地理位置一样,秦皇岛口音含有东北音和唐山音,当然唐山音中本来就结合了东北口音,所以秦皇岛以东北音为主,唐山音为辅。

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秦皇岛山海关旅游,体验下秦皇岛口音。

秦皇岛口音以东北音为主,唐山音为辅。

山海关保定:保定清朝、民国以及解放初期,河北省的省会都曾设立于此。

方言主要是保唐片区方言,但与唐山话又有一定的区别。

保定口音是唐山话之外的另一种很有特色的方言,在电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里,小叮当的保定话那是最专业的。

保定话结尾常用儿化音或者轻音及助词,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感受下保定话,虽然保定紧邻山西,好像并没有受山西口音影响。

保定话多为保唐片区方言普通话,多带儿化音。

河北方言

河北方言

河北方言的“涉外”现象方言都是有地域性的,但是地域可能是不连续的,打个比方说,石家庄周边某些村子,由于受山西外来户迁徙的影响,说话就有很浓厚的山西味道,那个管妈叫“nia”就是只有“老西儿”才说的地道山西土话。

这时候,不知情的人们往往会说,其实石家庄话就是山西话——这就有点以偏概全了。

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今天咱们就来一起聊聊“河北方言涉外”这个话题。

秦皇岛话=东北话?总有人说,秦皇岛方言就是东北普通话,这不能说不对,只能说不全面。

在秦皇岛的海港区,人们说话确实有点东北味,但这和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东北人到秦皇岛定居是关系的。

可是你要是仔细听的话,两者是有点不一样的,下边就简单挑几点说说。

首先秦皇岛说话没那么多的子,相反却喜欢挂儿化音。

打个比方说,东北人说膝盖,都叫“圪拉拜子”,而秦皇岛这边,大多数都说“圪了拜儿”;再比如东北喜欢说“脑袋瓜子”,而秦皇岛都是说“脑袋瓜儿”等等。

所以要是一个秦皇岛人和一个东北人聊天的话,也许就会出现以下的对话:A:我家那倒霉孩子忒淘气,前几天把圪拉拜子磕吐露皮(就是磕破了)了。

B:是啊,那可得小心着点,磕坏溜圪了拜儿可不四闹着玩儿的。

A:唉,也不知道他那脑袋瓜子天天想啥呢,天天就知道玩。

B:你家孩子脑袋瓜儿聪明,一下就能赶上,放心吧。

可能在对话的过程,腔调上大体一致,但是如大家看到的那样,爱用儿话的肯定是秦皇岛人,说话尾音比较“清澈”的肯定是秦皇岛人。

除了这点外,秦皇岛方言不像东北方言的地方还体现在一些独特的词汇上。

比如秦皇岛人开玩笑说的“我半拉眼角夹不上你”,我一个东北盘锦的朋友就听不懂,他甚至以为我眼睛出什么毛病了,看不见他了。

孰不知这其实就是“我看不起你”的意思。

这话要是一本正经地说,那就是纯鄙视,带有侮辱人的意味;但在朋友之间,也是经常开玩笑的一个说法,并不带有人身攻击色彩。

类似的词还有“脑心(恶心)”、“紧遛(赶紧)”等,而这些独特的词汇,则带有很浓厚的冀东方言意味,并不是东北话。

全国各地普通话标准程度排行榜

全国各地普通话标准程度排行榜

全国各地普通话标准程度排行榜01第一档:河北、黑龙江、吉林、北京河北:标准普通话北京:儿化音东北:无敌的东北大碴子味在普通话面前,河北人认第二,北京人不敢认第一。

大家一定都知道普通话是以北方官话为基础,以北京口音为标准音的。

然而60多年前的全国普通话采集地却不是北京,而是来自河北承德的一座小县城——滦平。

最严格定义的普通话“标准口音”是承德的发音。

会说标普的河北人,说话hin 有底气,取笑南方普通话来一点都不含糊。

虽然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但“北京语音”和北京话不是一回事。

北京话有“儿化”“省字”的习惯,与普通话有一些距离。

比如北京人会把“告诉(g àosu)”说成“gàosong”等。

至于东北话,很多人都认为东北人讲普通话真的很带劲,很想跟着学!为什么会差于河北、北京?大概就是因为东北话自带的大碴子味(方言太重)。

02第二档:内蒙江苏上海安徽天津浙江以上各个省份的普通话已经很棒了,但是比第一档还要差一点。

相比于其他南方城市,上海年轻人的普通话一般能分得清前后鼻音、平翘舌之类的。

天津话,了解一下:夜儿个黑晌儿,我骑车碰了个老坦儿,一下车就跟我诈唬,说了归济也没说清碰他哪儿了,介人怎么这么格涩,跟我矫情个没完。

我一看,介是个刺头,想拿我当冤大头啊,没门儿瞧他那奏性,气的我想拿大鞋底子掴他。

03第三档:山西宁夏新疆甘肃辽宁陕西山东人的普通话,参考我们的代表人物:青岛小哥黄渤~陕西人说普通话标准程度只排到全国第3档?陕西人表示不服:04第四档:湖北江西重庆云南贵州四川四川:川普划一下重点讲一下川普。

四川普通话又名川普,还有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字:椒盐普通话。

四川人说不好普通话的原因除了n、l不分,还在于大部分没有平舌和翘舌之分。

05第五档:湖南青海福建西藏湖南:塑料普通话福建:胡建人怎么讲普通发全国人民都知道胡建人h、f不分,还有变扁的翘舌音、消失的后鼻音等诸多魔幻地瓜腔式普通话发音,令人听了一脸懵。

普通话从这里走来

普通话从这里走来

普通话从这里走来滦平县第二中学七年七班郭函滦平是普通话发源地。

在燕山山脉的一个小村庄,83岁的周立信老人讲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如果只是倾听老人说话发音,会相信他受过高等教育。

除了他,这里的男女老幼,不论文化程度高低,都能把普通话讲得字正腔圆。

周立信老人说,“我没有受过什么高等教育,普通话就是我们的乡音。

”这里是河北省滦平县金沟屯镇金沟屯村,距离北京超过160公里——中国普通话语音采集地之一。

据周立信老人介绍:“1953年,我们村里来过两个陌生人,跟我聊天,问家里生活条件怎么样、庄稼收成如何等问题,还做了记录。

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来采集普通话语音的。

”据介绍,在那两个陌生人来村里之前,村民都没意识到自己说的话和外面的人有什么不同,因为那时没有电视,甚至连收音机都没有。

周立信说:“再后来,走出滦平,到了北京、保定等地方,才越发地认识到自己的话和别人不同了。

”如今,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让滦平人感到很自豪,也为当地带来了“商机”。

对于滦平方言为什么会与标准普通话如此接近,滦平县原教体局局长、文史专家、县政协副主席王国平认为,这与滦平独特的迁民历史密切相关。

明朝初期,统治者为了防止蒙古入侵,实行了塞外边民内迁的“空边”政策,多次从长城以北地区向北京一带移民,以发展生产,充实边防。

大规模的移民致使滦平一带出现了200年的历史断层。

直到清朝康熙年间,实施“占田立庄”政策,使京畿等地人口逐步向关外迁移,滦平一带才形成了延续至今的村庄分布。

据介绍,正是由于滦平一带出现过历史断层,这里没有自身语音的传承和历史杂音,而清朝迁移到本地的人,大多为京都外迁的王公大臣和八旗军队,受官话影响非常大,摒弃了北京语音的某些土语,发音自然统一,音准分明,从而形成了滦平一带语音纯正的优势。

为了打造普通话标准语音采集地的品牌,当前我县正以创建“普通话体验区”为契机,在金沟屯镇、巴克什营镇、火斗山乡等乡镇为示范点,建设以农家院、采摘园、茶馆为载体的普通话文化体验区。

滦平普通话之乡演讲稿

滦平普通话之乡演讲稿

滦平普通话之乡演讲稿滦平,其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是满族人,且滦平不是满族自治县,可见滦平满族人口之多。

今日的普通话,由北京官话发展而来,也就是清代满族人的汉语口音是今天普通话的根基。

走遍滦平县大小村落,下起幼儿园的学前儿童,上至山旮旯的百岁老人,听到的都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滦平毗邻首都北京,语言上处于北方方言核心区域。

大清入关定鼎申原以后,伴随着朝廷皇庄、王庄和旗庄的建立以及御路的开辟、行官的修建、驿站驿馆的设立,滦平大地才渐次有了如今村落的形成。

这些庄园大都属于随龙入关的有功旗人奉旨而建,初归朝廷内务府直接管辖,上传下达通行北京官话,那些守宫人和官设驿站驿馆更不例外。

正因为如此,滦平人所讲语言,既没有了地方土著民族传统语言的传承,又很少受到北京土语(如儿化韵)和纯粹东北话的影响,一开始就以北京官话为通用语言在官民之间进行交流,即便是后来从山东等地移居滦平的外来人口,因为受到滦平北京官话的影响,也都渐次融入了这一方言区。

滦平县有少数民族30个,少数民族人口19.4万,占全县总人口的72.7%,其中绝大多数是满族。

滦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她位于河北省北部、燕山山脉中麓浅山区的滦平北靠内蒙草原、南临华北平原,是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融地带,又是中原通往北方草原及辽西地区的交通要道,6800年前就有了人类文明。

滦平于公元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正式建县,是皇室北行的必经之地,这里满族皇家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有御路5条、行宫8处、敕建庙宇8座、官驿4所,康熙皇帝、乾隆皇帝、嘉庆皇帝、咸丰皇帝等四位皇帝秋狝避暑往返此区域230次,留下了无数美丽传说和遗迹轶事。

山戎,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强大的少数民族,起源于陕西、甘肃西部,商周之际东迁,主要分布在军都山、燕山、七老图山丘陵地带。

兴起于西周,强盛于春秋,长期与中原齐、燕、鲁、赵、郑等国抗衡。

战国初期齐桓公北伐山戎后逐渐衰弱,战国末期销声匿迹,退出历史舞台。

滦平“普通话之乡”开向世界的一扇窗

滦平“普通话之乡”开向世界的一扇窗

滦平“普通话之乡”开向世界的一扇窗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64 年前,滦平,作为中国普通话标准语音采集地而声名鹊起,滦平“方言”成为普通话发音标准;64 年后的今天,滦平被国家语委确定为全国普通话体验区,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承办全国“推普周”活动的县级城市。

以筹建普通话文化为看点的农家游、采摘园、普通话体验一条街、普通话培训基地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旅游项目的建设实施,使滦平“普通话生态体验区”受到更多关注,标准的普通话成为滦平一张引以为傲的文化名片。

走遍滦平大小村落,从天真无邪的学前儿童,到银须鹤发的百岁老人,讲的都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普通话就是滦平人的母语,自然形成,自然传承,这种全民都讲普通话的现象,在全国独一无二。

据当地劳动人事部门提供的信息,承德普通话已经成为一种就业优势:为央视及各省市输送了大批主持人才。

从上世纪60 年代开始,人民大会堂等场所很多服务员都是承德人,因为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多年来,河北省承德市的服务员、保姆等服务性行业在北京一直很受欢迎。

2013 年,北京一家公司还把话务中心建在了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雇佣了50 多名当地人做话务员,也是看重了当地普通话优势。

在其他事情上,比如考个研究生、当个外教老师,也有很多人因为普通话说得好而受益。

“普通话之乡”起源初秋的滦平风轻云淡,一下高速,红色醒目的“普通话之乡”的石刻标志就立于眼前,蜿蜒雄伟的金山岭长城和白草洼森林公园包围着的石刻上面书写着中国·滦平,诸多游客纷纷在石刻前留影。

滦平县教育体育局推广普通话办公室主任于德富介绍,滦平县无论男女老幼,普通话水平普遍较高,他们音准分明,声韵调准确,字正腔圆。

至于为什么滦平作为普通话发源地的原因有三个:历史原因:明成祖朱棣称帝后,为了抵御残元势力,开始了“燕王扫北”。

把古北口外的居民和军队全部撤回长城以内固守长城,在长城外很大范围形成无人居住的军事隔离区,也叫“瓯脱地”(蒙语:无人区)。

中国普通话之乡竟在河北的这里

中国普通话之乡竟在河北的这里

中国普通话之乡竟在河北的这里
60年前中国普通话标准语音采集地,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金沟屯镇金沟屯村、巴克什营、火斗山。

其中金沟屯村语言应用最多。

出京承高速公路口金沟屯段,一块'普通话语音标本采集地'大型标牌赫然入目。

今日的普通话,由'北京官话'发展而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家制定普通话语言规范过程中,有专家学者来到河北省滦平县金沟屯、火斗山等地开展过语言调查活动,滦平作为'普通话标准语音采集地',为我国普通话语言规范的制定提供了语言标本。

也正因为如此,滦平'方言'成为了最接近普通话语言规范的'方言'。

走遍全县大小村落,下起幼儿园的学前儿童,上至山旮旯的百岁老人,听到的都是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热河官话推广对滦平普通话的影响和历史贡献-普通话论文-语言学论文

热河官话推广对滦平普通话的影响和历史贡献-普通话论文-语言学论文

热河官话推广对滦平普通话的影响和历史贡献-普通话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推广普通话,把它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但是由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方言差异很大,且各类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近程度不同,至今还存在着许多的普通话盲,给正常交流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基于地理、历史、文化层面,分析热河官话形成的历史脉络,进而阐述对滦平普通话的影响和历史贡献,由此引发了对全国普通话推广的路径选择的思考。

关键词:热河官话;普通话;推广。

一、热河官话推广的、历史、地理条件分析。

1. 雍乾年间的官话运动。

翻检史籍,可以看出清代官话运动主要是针对闽粤两省,清雍正六年(1728 年),雍正在召见全国大小臣僚议事中,发现广东、福建两省操乡音而不可通晓,得出了语言不通不利其统治的结论。

于是下达正音上谕。

因此,推广以话为标准交际用语的官话运动成为雍乾年间一项重要的文教政策。

我们从整个运动过程看出,作为最高统治者非常重视,首先上谕朝廷颁布了最高法令条文;其次设置相关机构检查监督官话运动的执行情况;更核心的是设立专门学校(尤指正音书院、正音社学和义学)实施官话教学并从物质上给予从事官话教学的教师以优厚待遇,在制度上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保障措施。

雍乾年间,朝廷把掌握官话作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前提条件。

规定:八年之外,如生员不能官话者,暂停其乡试;举人不能官话者,暂停其会试;童生不能官话者,不准送取学政考试,俟学习通晓官话之时,更准其应试。

清末的《学堂章程》也明确规定:兹以官音统一天下之语言,故自师范以及高等小学堂,均于一科内,附入官话一门。

清末官话的推行,期于全国语言统一,民志因之团结.二百八十余年前的官话运动,专设学校而正乡音,大力推广官话普及,统治者思想之前卫可谓前无古人,它将我国普通话教学教育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二百余年。

但是由于书院大部分集中在城区,而且各县数量不一,绝大多数乡村很少或根本就没有,而当时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

【玉家之言】普通话缘何不普通?

【玉家之言】普通话缘何不普通?

【玉家之言】普通话缘何不普通?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为普通话标准音的主要采集地。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派出的语言专家在为制定中国通用语言规范进行取音考察,在滦平的金沟屯镇、巴克什营镇、火斗山乡三地进行了语音采集。

这段文字告诉了我们,今天我们所说的普通话的来历!而她更古老的起源其实是出自中国最大的方言:西南官话。

明朝建立时,皇帝与众臣工以及将士们大多均出自西南官话区。

所以西南官话才有幸被冠以官话之名!那时候说这种语言的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江苏,安徽,江西等地!西南官话之所以传播这么广,主要是源于明朝建立后大规模的移民与屯兵。

明初有著名的江西填湖广,使得西南官话扩展到了两湖地区,而后湖南人又大量迁往广西,又使得广西的很多地方也成为了西南官话的覆盖范围。

再有明军打下云南后,在云南,贵州等地大量的屯兵与移民,又使得云贵高原也成为了西南官话的势力范围!到最后明未清初时又发生了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迁徙事件。

使得西南官话又入主了四川盆地!由上可知,西南官话一直是在南方由东往西传播!那为什么身处北方的华北地区也说的是西南官话呢?原因就在于明成祖的“永乐迁都”。

明朝首都自南京迁往北京,皇帝居北京,自然文武百官也要迁过去,他们的家眷及随从也都要跟过去。

还有那数以百万计的明朝大军也需布防到北京周边以护卫京师!所以自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北京及周遍一大片的地方就也成了西南官话的天下!清朝入关后。

为了方便统治,总体上是延用明朝的语言和文字体系的。

但是也有一部分汉语中字词的音和意发生了一些改变!同时又加入了很多汉语中原本没有的满语的音和字及词语称呼等等!前文说到现行的普通话是在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采集的!虽说大部分汉字的发音与全国普遍的读音都相同或是比较接近。

但也不可避免的会有一小部分字的发音是当地及周边所独有的。

比如以下几个字普通话读音与全国通用读音就不一样:普通话读音全国普遍读音家(jia)——[ga]音:嘎。

斜(xie)——[xia或qia]音:霞或者恰。

滦南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

滦南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

滦南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滦南县坨里镇冀东革命英烈红军小学赵敬红普通话,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是这样解释的:现代汉语的标准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方言,作为一方之言,是有其独特之处的。

它是中国多元化地域文化的承载者,是中国民间思想最朴素的形式,也是含义最丰富最深刻的语态。

方言的产生,在原始社会多半是由于集体迁徙的结果。

一个部落中的一部分人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和原来部落失去联系,他们的语言也就逐渐发生变化。

本文主要谈谈滦南方言与普通话。

一、唐山滦南方言的语言、词汇及语法的主要特点滦南靠近北京,受北京影响较大,滦南话语音的声韵系统与北京语音稍有差异,声调系统差异较大。

(一)语音特点1、声母系统注:本文滦南话的语音绝大多数都以汉语拼音字母标音,声调符号用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符号,个别不能用汉语拼音字母著名的,用国际音标表音并加方括号[]以示区别。

(1)滦南话共有22个声母,比普通话多一个ng,它只出现在普通话零声母开口呼音节前。

例如:普通话发音滦南话发音鹅éngé爱ài ngài熬áo ngáo(2)少数的字母与普通话不同,例如:普通话发音滦南话发音俊jùn zùn膝xīqī森sēn shēn侧cèchè涝lào nào泽zézhè2、韵母系统(1)滦南方言中有36个韵母,南部沿海地区ǔ、í不分,统读成í。

(2)滦南话没有次高圆唇元音o,唇音声母与央元音e柑拼。

例如:“菠”“婆”“摸”“佛”分别读作bě、pě、mě、fě。

(3)滦南话除é、er、[i?]以外,每个韵母都有一个儿化形式。

例如:鸡jī读作jīr,字读zì作zìr。

3、声调系统滦南话的声调只有平、上、去三个,平生不分阴阳。

我国此地普通话最正宗,北京人也服气,地名第一个字就难倒很多人

我国此地普通话最正宗,北京人也服气,地名第一个字就难倒很多人

我国此地普通话最正宗,北京人也服气,地名第一个字就难倒很多人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在我们国家有着非常多的省份,那么中国最特色的一样东西,应该就是中国的文化了,我们都知道,现在中国话真的是特别的流行。

之前歌里唱的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现在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明显了。

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哪个国家的人,基本上对于汉语都有了极大的兴趣。

众所周知,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标准语言,那么其实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的方言,很多的人觉得其实中国的方言才是最具有特色的,如果一个外国人能够听懂各种各样的方言的话,那他真的是非常的厉害了。

在我们国家提到普通话最标准的地区的话,很多的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北京了,其实关于北京话到底是不是最正宗的普通话这一见事情已经争论了很久了,有的人觉得北京人的儿化音特别的严重,所以说不能够称为是普通话,但是相比于其他地方的人来讲北京话又是最接近于普通话的。

那么其实在我们国家最正宗的普通话并不是在北京。

在我国此地的普通话是最正宗的,而且就连很多的北京人也表示特别的服气,这里的人张口就是播音腔。

那么说到这里的话,可能很多的人已经想到了,那我们说的这一个地方就是普通话之乡,中国的滦平县。

不得不说这一个县城就连名字都特别的有文化,这个地名的第一个字的读音就难倒了很多的人,可能特别多的人都不知道这一个字叫什么,那么说到滦平县可能许多的人都不知道它的具体位置在哪,但是却都知道是普通话之乡,滦平人,说普通话的时候,那才叫字正腔圆,不管是男女老少,基本上一开口就是特别流利的普通话,吐字也特别的清晰。

他们的读音真的是非常的标准,而且在这里他们并没有什么方言,普通话就等于是他们的方言,所以说这里出生的人从小到大就接受着最正宗的普通话的熏陶,以至于成为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循环。

那么其实滦平不仅仅只是中国普通话之乡,它还有着非常多的特色景点。

而且每一年都有很多的人来这里游玩,环境非常的优美,有着特别多的生态旅游区,而且普通话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志,很多的人来这里游玩的时候,都特别的喜欢请教一下当地人该怎么读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普通话之乡

普通话之乡

她—普通话之乡张百湾中心小学五年三班赵岩指导教师刘大维谈到滦平,大家会不约而同的想到:风景如画的白草洼,风光无限的碧霞山,气势雄伟的金山岭长城,富裕殷实的周台子。

而我首先会想到的是她“普通话之乡”的称号。

说到她“普通话之乡”的称号,虽不像万里长城那样有悠久的历史,但也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就曾有语言学家到金沟屯做普通话语音采集工作,认为滦平人音准分明,声韵调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尾音,与普通话标准音具有较高的相似度。

事实也是这样的,正如歌曲《中国娃》中所唱:最爱说的话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更何况是地地道道的滦平话了。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时至今日,正宗的滦平人,无论男女老少都能讲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拨云见日,金子总是要发光的,2013年9月30日,在滦平召开了打造普通话文化记者会,滦平的普通话再一次发出耀眼的光彩。

2014年,教育部把支持滦平县普通话试验区建设列入重点工作计划。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将滦平确定为第1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周三个重点活动城市中唯一县级城市。

9月21日,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河北省人民政府在滦平举办了第1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月重点活动,县领导代表滦平县人民政府发表了“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力打造全国普通话体验区”的重要讲话,把滦平的普通话建设推向了历史的新高度。

走在滦平的马路和大街上,你可以见到这样的标语:普通话传播中国梦,文明语传承民族情。

说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

好声音从这里传来—滦平普通话标准音采集地。

这充分说明了滦平浓厚的普通话文化氛围,同时也说明了滦平人民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普通话体验区建设添砖加瓦的决心和干劲。

别的政府部门不说,就说教育局吧?我知道的就有以“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为目标的活动,包括以下内容:书法比赛、朗诵比赛、演讲大赛、主持人大赛、文艺汇演。

在以上的各种比赛中,我校的很多同学获得了奖励,我们的张校长还获得了“推普活动先进个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滦平人咋没地方口音与北京一山之隔的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因为独特的历史渊源,成为普通话语音采集地之一,这是这个山区小县对中国文化作出的独一无二的贡献。

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人人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使滦平成为中外汉语爱好者的乐园,成为天然的“普通话体验区”。

那么,地理上并不属于中心的滦平,为什么人人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出北京,向东北,过密云,进入的第一个县就是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

夏秋之交,滦河之畔,群山环抱的滦平县水草丰美。

甫进滦平,但见一个大大的石刻,上书“普通话之乡”。

置身滦平,犹如身处播音员中间,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小儿,人人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由于没有儿化、省字、尾音等语言习惯,滦平话被认为“比北京话更接近普通话”。

有人开玩笑:“学普通话,原来学的是滦平方言!”滦平话音准分明,字正腔圆,没有儿化、省字、尾音等习惯,易于学习和推广。

滦平成为普通话语音采集地之一。

今年77岁的白凤然,精神矍铄,对63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情,仍记忆犹新。

1953年春天,滦平第四完全小学刚刚开学。

14岁的白凤然正在教室,班主任叫他到办公室来一趟,两位陌生人坐在那里。

白凤然有些懵懂地站到两个陌生人面前。

老师介绍,这是北京来的专家,白凤然有些手足无措。

来人主动跟他打招呼:“小同学,你别紧张,我们就是想让你读几篇文章来听。

”只见他们随手拿了一张报纸,指着其中一篇文章让白凤然读。

白凤然大声朗读了一遍,中间几个陌生字不认识,也“秀才念半边”地读过去了。

专家找来白凤然的语文课本,让他朗读一篇已经学过的课文。

这回,白凤然没有停顿,一气儿读完。

听小学生读课文,两位专家竟然一直在本子上记录,有的地方还让他停顿一下,把某个词重读一遍。

读完之后,两位专家夸奖他:“读得不错,你们平时在家里说话也是这个口音吗?”白凤然点点头。

滦平都是这么说话的。

同学校其他年级的3名同学也像白凤然一样,当着专家的面朗读了几篇文章。

如今,当年朗读文章的小同学年事已高,和另外3名与专家交谈过的村民一起,被尊称为滦平的“语音七老”。

山里小镇,民风淳朴。

这段小插曲、那两个陌生人,在学校里、镇子上传了一阵,也就没人谈起了。

他们当然无法知道,两个陌生人是当时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派出的语言专家,他们在为制定中国通用语言规范进行取音考察,在滦平的金沟屯镇、巴克什营镇、火斗山乡三地进行了语音采集。

早在百余年前,关于中国文字语音的统一规范问题就多次引起论争。

俗话说,十里不同音,在我们地域广阔的国家里,让天南海北的人自由交谈,仍是一项艰巨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通用语言体系,并向全国推广。

然而,依照何种标准形成最终的规范,众口难调,莫衷一是。

在这种背景下,滦平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成为普通话语音采集地之一。

作为全国规范,普通话需要音节口型顺畅,声调简明,易于分辨,甚至要求语速适中,气流连贯,韵味充足,适于广播、演讲和日常交流,如此才适合作为推向全国的公共用语。

从后来普通话的规范来看,滦平日常的语言非常符合这些标准。

滦平话音准分明,字正腔圆,语调比当时的北京话要“硬”一些,显得直接、清晰、明确,尤其是没有北京胡同里那种儿化、省字、尾音等发音习惯,易于学习推广。

1955年10月,“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召开,将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定为“普通话”。

翻开1955年10月26日的人民日报,一篇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明确宣告:“这种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1956年初,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面对普通话的学习推广,滦平人倍感亲切,自己祖祖辈辈传下来,人人张嘴就来的方言,原来和全国推行的普通话差不多,很是自豪。

不少滦平人因为讲一口“普通话”,无形中具备了一种天然优势。

滦平县委宣传部部长厉辉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有不少滦平农村的年轻人被北京一些大单位招去做话务员、服务员等,滦平人在各地做播音主持工作的也不少。

2014年,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公益广告“学好普通话、圆梦你我他”。

广告中,多个行业、民族的人在片中表达了推广普通话、传播中国文化的愿望。

其中,74岁的滦平人郝润德第一个出镜说出“说好普通话”,他也是当年参加普通话语音采集的学生之一。

他现在是当地推广普通话的热心人士,“讲起这件事,充满自豪。

不是我的自豪,是咱滦平的自豪”。

200多年的历史断层,“洗”掉了滦平原先的方言;满清旗民在滦平开田建庄,又让滦平成为北京官话的推广区。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是普通话的标准定义。

百度一下“普通话”,其中专门列了一条——2014年9月21日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与河北省政府共同举办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重点活动在河北省滦平县举行。

为什么是滦平?“60多年前发现这个‘地儿’,600多年前形成这个‘味儿’。

”滦平县县长崔瑞祥的儿化音引来众笑。

滦平与普通话的故事,要从600多年前的明朝说起。

明朝初年,经过数十年与蒙古政权的征伐拉锯,中原地区人口锐减。

从人口相对稳定的地区移民,成为明朝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首要选择。

地处山区、受战乱影响相对较小、人口稳定的河北北部山区成为人口内迁的重要基地。

滦平有个小兴州,是古北口外百姓在明初集中内迁的出发地。

近年来,经常有河北保定以及山东、河南等地的人来这里寻根问祖。

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作出了一个对中国影响深远的决策:迁都北京。

为集中力量加强对北京城的防守,朱棣下令将古北口外的居民和军队全部撤回长城以内,固守长城,在长城外很大范围形成军事隔离区,实际上也是一片无人区,未经允许,严禁垦殖,而滦平就处在这个无人区的最南边。

这样的情况,一直到清初再次从北京周边向滦平移民开荒才得以改变。

“滦平明代以前的方言究竟是怎样的,现在已无从考证。

明代滦平200多年的历史断层,像磁带消磁一样,‘洗’掉了原来的方言,滦平成了一盘等待录音的空白磁带。

”滦平县政协副主席王国平说。

清朝建立,滦平就从长城边塞弃地成为多民族融合的走廊。

王国平介绍,清朝顺治帝曾在这里建行宫、驿站,派兵驻守。

后康熙帝在承德兴建避暑山庄,滦平更成为往来承德与北京的重要通道。

康熙、乾隆、嘉庆、咸丰4位皇帝往返途经此区域230余次。

现在境内还有清代御路遗址5条、行宫遗址8处。

在清朝前期,很长时间里,滦平都是由皇家内务府直管,直到乾隆四十三年,才改喀喇河屯厅为滦平县,县名取“滦河无患,民得平安”之意。

清顺治朝实行圈地令,北京周边满汉之间的土地矛盾越来越激烈。

到康熙朝,为了缓和矛盾,解决人地紧张,清政府开始鼓励旗人到古北口外开发无主荒地。

包括皇家内务府直管的皇庄、王府直管的王庄和八旗各级官兵所有的旗庄,纷纷建立“口外庄田”。

根据《民国档案》的记载,直到清末,滦平境内共建有皇庄24个,王庄、旗庄130多个,形成了当时滦平境内的主体村落,金沟屯就是旗庄之一。

金沟屯79岁的老人周景明介绍:“金沟屯是清朝康熙时候,由焦、牛、敖、白四姓旗人从古北口内北京密云迁过来建立的。

连这个金沟屯的名字也是从密云那边复制过来的。

”“当时在这里建庄,就是看中这里的水土好”,周景明说,“村子南面500多米就是滦河,金沟屯所在的地方是一片肥沃的河谷盆地。

但整个滦平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这里以前与外界的交通很不方便,人口流动不大,现在村子里的四姓还是村里的大姓。

即便迁进一些外姓,口音也很快同化了”。

“口外建庄”的过程,恰好与北京官话的普及同步。

这一过程也需要追本溯源。

早在明朝,官方语言为南京官话,以金陵雅言为标准音,以《洪武正韵》为规范。

永乐年间迁都北京,随之而来的南京话又成为当时北京语音的基础。

满清入主北京以后,朝廷积极学习汉文化特别是语言文化。

满族人学说的北京话,逐步成为清代推广的新的北京官话。

这个时期,恰好是满清旗民在滦平开田建庄的高峰时期。

王国平认为,庄田与京城交往密切,受当时北京官话影响较大。

滦平既然像是空白磁带,大量来源多样的移民没有强势方言,通用的就是清朝推广的北京官话,可以说在清朝时滦平就是北京官话推广的先行区。

他解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滦平话,受北京官话影响很深,演变中也具备了自己的特点,比如直接、清晰、明确。

也许这些恰好符合推广的标准吧。

”从清末到民国,再经过新文化运动,影响广泛的北京官话最终成为普通话的前身。

“学普通话,到滦平来”和“普通话之乡”的名头带来了滚滚客流,对普通话的文化发掘渐成一项前景可观的“无烟产业”滦平,因普通话而变得不普通。

“最爱说的话呀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在金沟屯喜洋洋幼儿园,孩子们的一曲《中国娃》充满童趣。

在滦平,最常见的一句标语:“讲标准普通话,做诚信滦平人”。

在全国,目前有70%以上的人口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普通话之乡”的名头带给滦平的,除了自豪,还有强烈的标准意识。

2013年,时隔60年,白凤然又一次参加了语音采音工作。

从2012年开始,国家开展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河北参与此项工作,组织省内各地的方言语言采集分析,白凤然成为滦平地区语音采集的对象之一。

为了取得良好效果,录音都是在凌晨进行。

当时74岁的白凤然每天要在地下录音室里录四五个小时,却没丝毫怨言。

他说,“这几年,滦平普通话之乡的名声越来越大,为推广普通话,为宣传滦平文化,做这些,我心里很满足”。

滦平县委书记蔡福浩说:“挖掘滦平在语言方面的文化资源,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

普通话是十多亿人使用的语言,全球影响力还在进一步扩大。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这份文化自信转化为文化软实力。

”滦平县委县政府打出了“组合拳”:建普通话体验馆、设普通话体验区、筹建全国语音博物馆、与国内顶尖机构合作开展相关研究……汤云航,语言文字学者,河北旅游职业学院院长。

他与滦平结缘是从做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开始的。

大约20年前,他作为考官在承德搞普通话测试,当把测试结果报到省普通话测试中心时,因为二级甲等以上人数太多被质疑标准太松。

“我敢说,在滦平任何一个角落,只要是滦平人,他的普通话水平至少是二级甲等!”汤云航说,目前,滦平话和标准普通话的相似度到底有多高,还没有科学统计数据和深入的理论研究定论。

“借国家语委将滦平列为全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试点县的契机,建立语音博物馆,将考证与建设结合起来。

”“普通话体验区”是国家语委授予滦平的名号,滦平人努力用好这个名号,加快对普通话的文化挖掘。

旅游旺季,金山岭长城脚下的一家农家院,几乎客满。

“这里有长城,有自家地里的绿色蔬菜、绿色大米,还能和老人小孩儿聊几句,听听他们的普通话,挺有意思的”,天津游客魏先生说。

在滦平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在金山岭游客中心、在金沟屯普通话文化展,都设有一种有趣的机器,这些地方都是省语言文字测试中心设立的普通话模拟测试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