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第1节认识无理数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第1节认识无理数优秀教学案例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根据讲授的新知,讨论无理数的性质和表示方法。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如测量物体长度、计算圆的面积等,运用无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分享:各小组向全班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和案例分析,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总结归纳
1.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总结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加深学生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第1节认识无理数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认识无理数。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基础上,本节课引导学生认识无理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无理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生活中和学科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圆周率π就是一个无理数,它在几何学、物理学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另外,无理数在数学分析、高等数学等领域也是基本概念。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5.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及时反馈,指导学生的改进方向。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相互评价,我帮助学生检查自己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改进能力。
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我深知教学案例亮点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科领域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导向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我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及时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二)讲授新知
1.无理数的定义:详细讲解无理数的定义,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无理数的概念。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6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6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6一. 教材分析《认识无理数》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概念和运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的。

无理数是实数的一个分支,它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且无限不循环小数。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掌握无理数的估算方法,以及了解无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无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无理数的概念,并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能正确地表示无理数。

2.掌握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能进行无理数的估算。

3.理解无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无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

3.无理数的估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教学案例和实例。

3.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无法用有理数来描述的?”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无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无理数的概念。

同时,通过实例展示无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掌握无理数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地表示无理数。

4.巩固(10分钟)学生通过PPT上的练习题,巩固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能正确地区分无理数和有理数。

5.拓展(10分钟)学生通过PPT上的拓展问题,了解无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案)
-无理数与有理数运算的规则:无理数与有理数的运算规则与整数和分数的运算有所不同,学生可能会在运算过程中感到困惑。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规则,例如,无理数乘以无理数可能得到有理数的结果。
-近似值的理解和应用:在实际问题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使用无理数的近似值,并理解近似值与精确值之间的差异。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保证精确度的同时,合理选择和使用近似值。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努力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成果分享来看,学生们对于无理数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我也发现,他们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有时会陷入思维定式。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总体来说,今天的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无理数的基本概念。无理数是指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比例的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在数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是实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世界。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计算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我们发现它是一个无理数,这展示了无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与平方根》的第一节“认识无理数”。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无理数的定义:通过介绍无限不循环小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本质,并能够识别无理数。
2.无理数的性质:探讨无理数的性质,如无理数与有理数的运算规律、无理数的近似值等。
5.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精神: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无理数的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八年级数学上册2.1认识无理数》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概念,掌握无理数的性质,以及学会用有理数和无理数表示实数。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无理数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掌握无理数的性质。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以及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和性质,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无理数这一概念,学生可能较为陌生,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并掌握无理数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概念,知道无理数是一种实数。

2.让学生掌握无理数的性质,能够辨别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3.让学生理解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理解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无理数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无理数。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从而掌握无理数的性质。

3.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无理数的定义、性质和实际应用。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用于引入无理数的概念。

3.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无理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圆的周长、声音的频率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与数学的关系。

进而提出问题:“你知道无理数吗?无理数是什么?”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无理数的理解。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课件,详细讲解无理数的定义、性质和特点。

同时,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无理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案5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案5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案5一. 教材分析《认识无理数》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无理数是实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有理数相比,无理数具有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特点。

本章内容在数学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生深入学习三角函数、复数等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实数等基础知识,对数的运算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无理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可能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出发,逐步理解和掌握无理数的相关概念。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掌握无理数的性质;2.能够对无理数进行简单的运算和估计;3.理解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无理数的概念及其与有理数的区别;2.无理数的性质,如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表示为分数等;3.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无理数;2.采用探究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索无理数的性质;3.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无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导入和巩固环节;2.准备无理数的性质和运算练习题,用于操练和家庭作业环节;3.准备PPT或黑板,用于呈现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测量物体长度、计算圆的周长等,引导学生认识无理数。

让学生感受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无理数的概念和性质。

详细解释无理数的定义,阐述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展示无理数的性质,如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表示为分数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无理数的运算练习,如求无理数的和、差、积、商等。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无理数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让学生探究无理数的性质。

北师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 认识无理数(1课时)教案与反思

北师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 认识无理数(1课时)教案与反思

1 认识无理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涵亚学校陈冠宇一、基本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2.能判断给出的数是否为有理数,并能说出理由.【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感受无理数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2.通过回顾有理数的有关知识,能正确地进行推理和判断,识别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训练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大家学习数学的热情.2.引导学生充分进行交流,讨论与探索等教学活动,培养合作与钻研精神.3.了解有关无理数发现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为真理而奋斗的献身精神.二、重难点目标【教学重点】无理数的概念.【教学难点】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环节1 自学提纲,生成问题【5 min阅读】阅读教材P21~P23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3 min反馈】1.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2.下列实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B )A.13B.πC.0 D.9环节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活动1 小组讨论(师生对学)【例1】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是无理数?3.14,-53,,-0.125,-5π,0.35,227,5.313 113 111 3…(相邻两个3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是什么?【解答】有理数:3.14,-53,,-0.125,0.35,227;无理数:-5π,5.313 113 111 3…(相邻两个3之间1的个数逐次加1).【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有理数与无理数的主要区别:(1)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有理数可以用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表示.(2)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形式,而无理数则不能.活动2 巩固练习(学生独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有理数只是有限小数.无理数是无限小数C.无限小数是无理数D.π3是分数2.在13,3.141 592 6,0.707 007 000 7…(每两个7之间0的个数逐次加1),0.6,π中,无理数有( B )A.1个B.2个C .3个D .4个3.已知半径为1的圆. (1)它的周长l 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说说你的理由;(2)估计l 的值(结果精确到十分位);(3)如果结果精确到百分位呢?解:(1)它的周长l =2π是无理数,理由如下:2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2)果精确到十分位,2π≈6.28≈6.3.(3)结果精确到百分位,2π≈6.282≈6.28.活动3 拓展延伸(学生对学)【例2】正数x 满足x 2=17,则x 精确到十分位的值是________.【互动探索】哪个正整数的平方最接近17,下一步该怎么办呢?【解答】已知x 2=17,所以4<x <5,4.12=16.81<17,4.22=17.64>17,所以4.1<x <4.2.又因为4.12=16.9744<17,4.132=17.0569>17,所以4.12<x <4.13.故x 精确到十分位是4.1.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估计x 2=a (a >0)中的正数x 各位上的数字的方法:(1)估计x 的整数部分,看它在哪两个连续整数之间,较小数即为整数部分;(2)确定x 的十分位上的数,同样寻找它在哪两个连续整数之间;(3)按照上述方法可以依次确定x 的百分位、千分位…上的数,从而确定x 值.环节3 课堂小结,当堂达标(学生总结,老师点评)无理数⎩⎨⎧ 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识别请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素材积累】阿达尔切夫说过:“生活如同一根燃烧的火柴,当你四处巡视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时,它已经燃完了。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1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1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锻炼。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知道无理数的特点,能够识别生活中的无理数实例。
2.使学生掌握无理数的性质,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能够运用性质进行简单的论证和判断。
2.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
3.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无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
(五)作业小结
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案例亮点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无理数有什么特点?”,“无理数与有理数有什么区别?”等,激发他们的思考。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无理数的性质,如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不能精确表示等。
4.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无理数的性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无理数的特点。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拓展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无理数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无理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但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和作业练习。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5.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解答过程,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无理数概念的理解:无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新的数学概念,理解无理数的本质和特点是一大难点。学生需要从具体的例子中抽象出无理数的定义,并理解其与有理数的区别。
2.无理数的运算:无理数的运算规则与有理数不同,如何进行无理数的近似计算、比较大小等是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在小组内或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无理数的性质和规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引导,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3.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运用多媒体教具和软件,如几何画板、计算器等,直观演示无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无理数的运算过程等,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
4.分层教学,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例题和练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1)已知某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10cm,求该正方形的面积。
(2)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并说明这个比值为什么是一个无理数。
4.探究题:小组合作,探究以下问题:
(1)无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2)如何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一个无理数。
5.思考题: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总结:
(1)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和联系。
(2)无理数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作业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基础练习题和提高题,确保对无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有深刻的理解。
2.应用题和探究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考题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总结,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4.作业完成后,学生需认真检查,确保解答过程正确、清晰。

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 对拼图得出的面积为 2 的正方形边长 a 是个什么样的
数的探究过程。
(5)教学方法 (学法)
“引导探索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环节 1 教学内容 创设情境引出质疑
教师活动 ①讲述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的故事
②除了有理数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数呢?
(6)教 学 过 程
为后面学习二次根式、二元一次方程打下基础,在初中数学中 占有重要地位。
①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
和引入的必要性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 能
②运用有理数的有关知识,通过逻辑推理判断一个数
是否为有理数
③结合勾股定理知识,会根据要求画线段
过程与方 法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其经历剪拼,观察、实验、
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源于生
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实际意义,激发学生学习
的热情。
①让学生参与无理数发现的过程,感知生活中无理数
(4)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②能够运用有理数的知识判断给出的数是否为有理
教学环节 3 教学内容 实例剖析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例 1:如图,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 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 b,b 满足什么样条 件?③b 是有理数吗?
S ?
2
1
教师活动 例 2:.如图,正三角形的边长为 2,高为 h,
h 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
A

h
教学环节 4
教师 王丽
2.1 认识无理数 (第 1 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5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5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认识无理数》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无理数的概念,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通过实例感受无理数的存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对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无理数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理解无理数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的概念,理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

2.能够识别常见的无理数,如π、√2等。

3.能够运用无理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无理数的概念,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

2.难点:无理数的理解,无理数的存在感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

2.数形结合法:通过图形直观展示无理数的特点。

3.自主探究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无理数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无理数的实例和图形。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具体的无理数实例,如π、√2等。

3.计算器:用于计算和展示无理数的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除了有理数之外,还有其他的数吗?”从而引出无理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无理数的实例,如π、√2等,并让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计算这些无理数的值。

同时,教师解释无理数的概念,即无限不循环小数。

3.操练(1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区分无理数和有理数。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无理数的概念解决问题。

例如,计算足球场地的周长和面积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第1节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第1节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实数第1节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无理数的概念,掌握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能够识别常见的无理数,例如π和√2等。
2.学会使用数轴比较无理数的大小,能够进行无理数的近似计算,提高数学运算能力。
3.能够运用无理数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数学推导,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环节。我会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题目将涵盖无理数的定义、性质、大小比较和近似计算等方面。
在学生完成练习后,我会组织他们进行互相批改和讨论,鼓励他们解释自己的解题过程,分享解题心得。我会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并提供正确的解题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3.生活实例分析: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到一个涉及无理数的实例,如建筑、艺术、科学等领域,分析无理数在这个实例中的应用,并说明其重要性。这将有助于同学们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4.小组合作任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道关于无理数的数学题目,要求题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各小组之间可以互相交换题目进行解答,并在课堂上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数学,提高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及时反馈,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推理过程。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作为切入点,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首先,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数轴活动开始本节课。让学生在数轴上标出他们已知的整数和分数,然后提问:“数轴上的点是否都已经被我们找到了对应的数?”这个问题将引导学生思考数轴上除了有理数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类型的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1.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1.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1.1认识无理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无理数的概念,掌握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和联系,能够识别常见的无理数,例如π和√2等。
2.学会使用数轴比较无理数的大小,能够进行无理数的近似计算,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3.掌握无理数的基本性质,如无理数的不可约性、无理数与有理数的运算规律等,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无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子;
-无理数与有理数的运算规律;
-无理数证明的方法。
2.小组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提高课堂氛围。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无理数的概念、性质、运算等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2.无理数的运算:通过具体例题,讲解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律,以及无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同时,强调在计算过程中,如何进行近似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无理数的证明:引导学生通过合情推理和严谨证明来理解无理数的存在。以根号2为例,使用反证法进行证明,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三)学生小组讨论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使学生达到以上目标:
1.采用情境引入法,通过实际例子或故事激发学生对无理数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无理数的奥秘。
2.利用数轴、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
3.设计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掌握无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在数学运算方面,对无理数的处理可能存在困难。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运算过程,及时纠正错误,指导学生掌握无理数的运算规律。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案7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案7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认识无理数》教案7一. 教材分析《认识无理数》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了解无理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无理数是实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难度较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无理数的概念,掌握无理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无理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相关知识,对于实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无理数作为一个新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入无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的定义,能够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无理数。

2.掌握无理数的性质,能够运用无理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2.运用无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2.探究教学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践,让学生掌握无理数的性质和运用。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PPT课件,包括无理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无理数解决。

3.黑板、粉笔:用于板书和标注重要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测量金字塔的高度、计算运动员的跳远距离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通过这些问题,引出无理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利用PPT课件呈现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无理数的概念。

同时,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无理数的定义和性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无理数进行解决。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

第二章实数1 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无理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和引入的必要性;2.能判断给出的数是否为有理数,并能说出理由;3.通过实践活动,体会到无理数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4.感受无理数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客观世界中无理数的存在难点:能判断给出的数是否为有理数,并能说出理由.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四、教学过程设计提出问题:除了有理数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数呢?【合作探究】教师活动:教师课件展示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剪一剪,再拼起来组成一个大正方形,得到相应大正方形后再探索大正方形边长究竟是什么数,进而了解到除了有理数外还存在别的数.问题:如下图是两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设法得到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预设答案:拼法一:拼法二:拼法三:问题(1)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 ,a 满足什么条件? 预设答案: 分析: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S 小正方形=1×1=1. S 大正方形=S 小正方形+S 小正方形=1+1=2, ∴ S 大正方形=2;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S 大正方形=a 2 ∴ a 2=2.问题(2)a 可能是整数吗?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答案: 从“数”的角度:∵ a 2=2, 而12=1, 22=4, 32=9··· ∴ 12<a 2<22 , 1< a < 2 ∴ a 不是整数. 从“形”的角度:在△ABC 中,AC =1,BC =1,AB =a 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斜边AB 满足: AC -BC < a <AC +BC 即0<a <2,且 a ≠1,∴ a 不是整数问题(3)a 可能是分数吗?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分析:41)21(2=,91)31(2= ,161)41(2=从上面的式子中发现:两个相同的最简分数的乘积仍然是分数,而a 2=2是整数,∴a不是分数.【归纳】在等式a2=2中,a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a不是有理数.【做一做】问题:(1)如下图,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2)设该正方形的边长为b,b满足什么条件?(3)b是有理数吗?预设答案:解:(1)设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b,根据勾股定理得:b2=12+22=5,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得:S正方形=b2∴以图中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5.(2)∵正方形的边长为b,根据正方形面积公式得:S正方形=b2而S正方形=5,得出b2=5∵ b满足b2=5.(3)∵b2=5,4<b2<9 ,∵ 2<b<3,∵ b不是整数;∵两个相同最简分数的乘积仍然是分数,而b2=5是整数,∵ b不是分数.b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一定不是有理数.【归纳】a2=2 b2=5数a,b确实存在,但都不是有理数.环节三应用新知【典型例题】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探讨,如遇到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例1 如图,等边三角形ABC中的边长是2,高AD为h,h可能是整数吗?可能是分数吗?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D⊥BC∴D是BC的中点,且BC=2∴BD=CD=1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h2=22-12=4-1=3∵1< h2<4 ,∴ 1<h<2,∴h不是整数;∵两个相同最简分数的乘积仍然是分数,而h2=3是整数.∴h不是分数.∴h不可能是整数,也不可能是分数.明确例题的做法通过例题的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除有理数外还有别的数存在,感受无理数的广泛性.【随堂练习】教师活动: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1.下图是由16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任意连接这些小正方形的若干个顶点,可得到一些线段,试分别找出两条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和两条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2.已知a2=17,则a是()A.整数B.分数C.有理数D.非有理数3.以下各正方形的边长不是有理数的是( )A.面积为25的正方形的正方形B.面积为425C.面积为8的正方形D.面积为1.44的正方形答案:1.解析: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是指:长度可以用整数与分数表示的线段.AB=1,AD=3,根据勾股定理:AE2=32+42=25,AE=5,∴线段AB,AD,AE均为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根据勾股定理得:AC2=12+12=2,AC2=2,1<AC2<4 ,∴ 1<h<2,∴AC不是整数;∵两个相同最简分数的乘积为分数,而AC2=2是整数,∴AC不是分数.∴AC 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同理可得BE ,CD 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 线段.2.选D.解析:∵ a 2=17, 而42=16, 52=25, ∵ 42<a 2<52 , 4< a < 5 ∵ a 不是整数.∵两个相同最简分数的乘积为分数,而a 2=17是整数,∵ a 不是分数.∵ a 既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一定不是有理数.所以答案选D.3.选C.解析:假设正方形边长为a ,选项A 中面积为25的正方形的边长是5,而5是有理数,排除A 选项;选项B 中面积为425的正方形的边长是25,而25是有理数,排除B 选项;选项C 中面积为8的正方形中的边长满足:S 正方形=a 2=8,∵ a 2=8, 而22=4, 32=9, 42=16··· ∵ 22<a 2<32 , 2< a < 3 ∵ a 不是整数.∵ 两个相同最简分数的乘积为分数,而a 2=8是整数,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020-2021学年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2020-2021学年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

2020-2021学年最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教学设计-优质课教案第二章实数1. 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一、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重点:通过前一章《勾股定理》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什么是勾股数.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难点:但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都是勾股数,甚至有些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连有理数都不是二、教学任务分析1. 教学目标:①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客观世界中无理数的存在;②能判断三角形的某边长是否为无理数;③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④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加深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2.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 能力目标:通过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意识及数学表达能力,体验探索、交流与成功。

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环节:质疑内容:【想一想】⑴一个整数的平方一定是整数吗?⑵一个分数的平方一定是分数吗?目的:作必要的知识回顾,为第二环节埋下伏笔,便于后续问题的说理.效果:为后续环节的进行起了很好的铺垫的作用第二环节:课题引入内容:1.【算一算】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x的平方,并提出问题:x是整数(或分数)吗?2.【剪剪拼拼】把边长为1的两个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目的: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用了”.效果:巧设问题背景,顺利引入本节课题.第三环节:获取新知内容:【议一议】→【释一释】→【忆一忆】→【找一找】【议一议】:已知22a=,请问:①a可能是整数吗?②a可能是分数吗?【释一释】:释1.满足22a=的a为什么不是整数?释2.满足22a=的a为什么不是分数?【忆一忆】:让学生回顾“有理数”概念,既然a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a一定不是有理数,这表明:有理数不够用了,为“新数”(无理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找一找】: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目的: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定存在一种数与以往学过的数不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必要性.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内容:【画一画1】→【画一画2】→【仿一仿】→【赛一赛】【画一画1】:在右1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两条线段:1.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2.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画一画2】:在右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四个三角形(右1)2.三边长都是有理数2.只有两边长是有理数3.只有一边长是有理数4.三边长都不是有理数【仿一仿】:例:在数轴上表示满足()220=>的xx x解:(右2)仿:在数轴上表示满足()250=>的xx x【赛一赛】:右3是由五个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纸片,请你把它剪成三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你会吗?试试看!(右3)目的:进一步感受“新数”的存在,而且能把“新数”表示在数轴上效果: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内容:1.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请问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2.客观世界中,的确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你能列举几个吗?3.除了本课所认识的非有理数的数以外,你还能找到吗?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使知识系统化.效果:学生总结、相互补充,学会进行概括总结.。

北师大初中数学八上《21认识无理数》word教案(1)

北师大初中数学八上《21认识无理数》word教案(1)

第二章实数1. 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通过前一章《勾股定理》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什么是勾股数,但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都是勾股数,甚至有些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连有理数都不是,例如:①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边长不是有理数,②两条直角边分别为1,2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不是有理数,这为引入“新数”奠定了必要性.二、教学任务分析《数不够用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第二章《实数》的第一节.本节内容安排了2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让学生感受无理数的存在,初步建立无理数的印象,结合勾股定理知识,会根据要求画线段;第2课时借助计算器感受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会判断一个数是无理数.本课是第1课时,学生将在具体的实例中,通过操作、估算、分析等活动,感受无理数的客观存在性和引入的必要性,并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有理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①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客观世界中无理数的存在;②能判断三角形的某边长是否为无理数;③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④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加深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6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置疑;第二环节:课题引入;第三环节:获取新知;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第一环节:质疑内容:【想一想】目的:作必要的知识回顾,为第二环节埋下伏笔,便于后续问题的说理.效果:为后续环节的进行起了很好的铺垫的作用第二环节:课题引入内容:1.【算一算】2.【剪剪拼拼】目的: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用了”.效果:巧设问题背景,顺利引入本节课题.第三环节:获取新知内容:【议一议】→【释一释】→【忆一忆】→【找一找】【忆一忆】:让学生回顾“有理数”概念,既然a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a一定不是有理数,这表明:有理数不够用了,为“新数”(无理数)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找一找】: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目的: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定存在一种数与以往学过的数不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必要性.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内容:【画一画1】→【画一画2】→【仿一仿】→【赛一赛】【画一画1】:在右1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两条线段:1.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 2.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画一画2】:在右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四个三角形 (右1)2.三边长都是有理数 2.只有两边长是有理数3.只有一边长是有理数 4.三边长都不是有理数【仿一仿】:例:在数轴上表示满足()220x x =>的x解: (右2)仿:在数轴上表示满足()250x x =>的x【赛一赛】:右3是由五个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纸片,请你把目的:进一步感受“新数”的存在,而且能把“新数”表示在数轴上效果: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使知识系统化.效果:学生总结、相互补充,学会进行概括总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习题2.1六、教学设计反思(一)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二)化抽象为具体常言道:“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师应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开启学生的思维,因此对新数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于感性认识,还应要求学生充分理解,并能用恰当数学语言进行解释.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安排了一些环节,加深对新数的理解,充分感受新数的客观存在,让学生觉得新数并不抽象.(三)强化知识间联系,注意纠错既然称之为“新数”,那它当然不是有理数,亦即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所以“新数”不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为进一步学习“新数”,即第二课时教学埋下了伏笔,在教学中,要着重强调这一点:“新数”不能表示成分数,为无理数的教学奠好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实数
1. 认识无理数(第1课时)
一、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重点:通过前一章《勾股定理》的学习,学生已经明白什么是勾股数.
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难点:但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都是勾股数,甚至有些直角三角形的边长连有理数都不是
二、教学任务分析
1. 教学目标:
①通过拼图活动,让学生感受客观世界中无理数的存在;
②能判断三角形的某边长是否为无理数;
③学生亲自动手做拼图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④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某些数是否为有理数,加深对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理解;
2.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 能力目标:通过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意识及数学表达能力,体验探索、交流与成功。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质疑
内容:【想一想】
⑴一个整数的平方一定是整数吗?
⑵一个分数的平方一定是分数吗?
目的:作必要的知识回顾,为第二环节埋下伏笔,便于后续问题的说理.
效果:为后续环节的进行起了很好的铺垫的作用
第二环节:课题引入
内容:1.【算一算】
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2,算一算斜边长x的平方,并提出问题:x是整数(或分数)吗?
2.【剪剪拼拼】
把边长为1的两个小正方形通过剪、拼,设法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你会吗?
目的:选取客观存在的“无理数“实例,让学生深刻感受“数不够用了”.
效果:巧设问题背景,顺利引入本节课题.
第三环节:获取新知
内容:【议一议】→【释一释】→【忆一忆】→【找一找】
【议一议】:已知22
a=,请问:①a可能是整数吗?②a可能是分数吗?
【释一释】:释1.满足22
a=的a为什么不是整数?
释2.满足22
a=的a为什么不是分数?
【忆一忆】:让学生回顾“有理数”概念,既然a不是整数也不是分数,那么a一定不是有理数,这表明:有理数不够用了,为“新数”(无理数)
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找一找】: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先找出长度为有理数的线段,再找出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目的:创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新数”(无理数)的存在,从而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
效果:学生感受到无理数产生的过程,确定存在一种数与以往学过的数不同,产生了学习新数的必要性.
第四环节:应用与巩固
内容:【画一画1】→【画一画2】→【仿一仿】→【赛一赛】
【画一画1】:在右1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两条线段:
1.长度是有理数的线段2.长度不是有理数的线段
【画一画2】:在右2的正方形网格中画出四个三角形(右1)
2.三边长都是有理数2.只有两边长是有理数
3.只有一边长是有理数4.三边长都不是有理数
【仿一仿】:例:在数轴上表示满足()
220
=>的x
x x
解:(右2)
仿:在数轴上表示满足()
250
=>的x
x x
【赛一赛】:右3是由五个单位正方形组成的纸片,请你把
它剪成三块,然后拼成一个正方形,你会吗?试试看!(右3)目的:进一步感受“新数”的存在,而且能把“新数”表示在数轴上
效果:加深了对“新知”的理解,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1.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有理数又不够用了,请问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2.客观世界中,的确存在不是有理数的数,你能列举几个吗?
3.除了本课所认识的非有理数的数以外,你还能找到吗?
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使知识系统化.
效果:学生总结、相互补充,学会进行概括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