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人教版第一册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全册版)
① 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② f (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 ③ f (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
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 1.
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 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
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 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
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 的值域或最值.
对象 a 与集合 M 的关系是 a M ,或者 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 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 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 x | x 具有的性质},其中 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
人教版高中数学知识点(必修+选修)
高中数学 必修 1 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概念 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N 表示自然数集, N 或 N 表示正整数集, Z 表示整数集, Q 表示有理数集, R 表示实数集.
1.1 集合的概念(课本同步课件)(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我们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 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 就说a属于(belong to)集合A, 记作a A; 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 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集合A, 记作a A.
例如, 若用A表示前面例(1)中“1 ~ 10之间的所有偶数”组成的集合, 则有4 A, 3 A, 等等.
(2) 设方程x2 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B,那么B {0, 1}
由于元素完全相同的两个集合相等,而与列举的顺序无关,因此一个集合可 以有不同的列举方法.例如,例 1(1)的集合还可以写成
A {9,8,7,6,5,4, 3, 2,1,0}
思考
(1) 你能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0, 3, 6, 9}吗 ? (2) 你能用列举法表示不等式x 7 3的解集吗 ?
数学中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非负整数集, (或自然数集), 记作N; 全体正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正整数集, 记作N*或N ;
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整数集, 记作Z;
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称为有理数集, 记作Q;
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称为实数集, 记作R.
例 : 用符号 或 填空
3.14___Q
π____Q 0 ____N*
2 3 ____Z 2 3 ____Q 2 3__R
练习:用符号 或 填空
1__N 0__N -3__N 0.5__N 1__Z 0__Z -3__Z 0.5__Z 1__Q 0__Q -3__Q 0.5__Q 1__R 0__R -3__R 0.5__R
的形式,这些数组成有理数集, 我们将它表示为
Q
xR
x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非空真子集.(8)交集、并集、补集【1.1.3】集合的基本运算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交集A B{|,x x A∈且}x B∈(1)A A A=(2)A∅=∅(3)A B A⊆A B B⊆BA并集A B{|,x x A∈或}x B∈(1)A A A=(2)A A∅=(3)A B A⊇A B B⊇BA补集U A{|,}x x U x A∈∉且1()UA A=∅2()UA A U=【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解集||(0)x a a<>{|}x a x a-<<||(0)x a a>>|x x a<-或}x a>||,||(0)ax b c ax b c c+<+>>把ax b+看成一个整体,化成||x a<,||(0)x a a>>型不等式来求解(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判别式24b ac∆=-∆>0∆=0∆<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的图象O 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的根21,242b b acxa-±-=(其中12)x x<122bx xa==-无实根20(0)ax bx c a++>>的解集1{|x x x<或2}x x>{|x}2bxa≠-R()()()U U UA B A B=()()()U U UA B A B=〖1.2〗函数及其表示 【1.2.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a b ,(,]a b ;满足,,,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a a b b +∞+∞-∞-∞.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须a b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⑤tan y x =中,()2x k k Z ππ≠+∈.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 ⑦若()f x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a b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a g x b ≤≤解出.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③判别式法:若函数()y f x =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 的关于x 的二次方程2()()()0a y x b y x c y ++=,则在()0a y ≠时,由于,x y 为实数,故必须有2()4()()0b y a y c y ∆=-⋅≥,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⑧函数的单调性法.【1.2.2】函数的表示法(5)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6)映射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映射,记作:f A B →.②给定一个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且,a A b B ∈∈.如果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 叫做元素a 的象,元素a 叫做元素b 的原象.yxo〖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函数的单调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 函数的 性 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 函数的 单调性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 x ..2.时,都有f(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x 1x 2y=f(X)xy f(x )1f(x )2o(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象上升为增) (4)利用复合函数 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 x ..2.时,都有f(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y=f(X)yxox x 2f(x )f(x )211(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象下降为减) (4)利用复合函数②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 ③对于复合函数[()]y f g x =,令()u g x =,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增,()u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减;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减.(2)打“√”函数()(0)af x x a x=+>的图象与性质()f x 分别在(,]a -∞-、,)a +∞上为增函数,分别在[,0)a 、]a 上为减函数.(3)最大(小)值定义 ①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2)存在0x I ∈,使得0()f x M=.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大值,记作max ()f x M=.②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小值,记作max ()f x m =.【1.3.2】奇偶性(4)函数的奇偶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 函数的 性 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 函数的 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②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在0x =处有定义,则(0)0f =.③奇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④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1)作图利用描点法作图: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②化解函数解析式; 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 ④画出函数的图象. 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 ①平移变换0,0,|()()h h h h y f x y f x h ><=−−−−−−−→=+左移个单位右移|个单位0,0,|()()k k k k y f x y f x k ><=−−−−−−−→=+上移个单位下移|个单位②伸缩变换01,1,()()y f x y f x ωωω<<>=−−−−→=伸缩01,1,()()A A y f x y Af x <<>=−−−−→=缩伸③对称变换()()x y f x y f x =−−−→=-轴()()y y f x y f x =−−−→=-轴 ()()y f x y f x =−−−→=--原点1()()y x y f x y f x -==−−−−→=直线 ()(||)y y y y f x y f x =−−−−−−−−−−−−−−−→=去掉轴左边图象保留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于轴对称图象()|()|x x y f x y f x =−−−−−−−−−→=保留轴上方图象将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2)识图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 (3)用图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
2019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总结
2019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知识点总结的表示法是将a放在大括号中,表示一个只含有a这一个元素的集合。
2)描述法中,要注意符号的使用和表达的准确性。
3)在交集与并集的性质中,要注意交集和并集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4)在全集和补集的性质中,要注意补集的定义和符号的使用。
第一章集合和常用逻辑用语1.1 集合的含义和表示集合是由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
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我们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等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等表示元素。
如果元素x在集合A中,我们称x属于A,记为x∈A,否则称x不属于A,记作x∉A。
常用的数集有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集合的表示法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
列举法是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是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公共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可以用语言描述法和数学式子描述法。
图示法是用Venn图表示集合和元素之间的关系。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间有“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
如果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则A叫做B的子集,记为A⊆B,例如N⊆Z。
子集的个数为2的n次方(n为集合中元素个数)。
如果A是B的子集,而且B中存在元素不属于A,则A叫B的真子集。
真子集的个数为2的n次方减1(n为集合中元素个数)。
如果A是B的子集,B也是A的子集,则称A与B相等。
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来表示。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有交集和并集两种基本运算。
交集是指集合A和集合B中共同拥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为A∩B。
并集是指集合A和集合B中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为A∪B。
交集和并集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全集是指包含所有元素的集合,通常用U来表示。
补集是指集合A中不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记为CBA。
高中数学必修一(人教版)《1.1 集合的概念》课件
【对点练清】
1.集合 M 是由大于-2 且小于 1 的所有实数构成的,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5∈M
B.0∉M
()
C.1∈M
D.-π2∈M
解析: 5>1,故 5∉M;-2<0<1,故 0∈M;1 不小于 1,故 1∉M;-
2<-π2<1,故-π2∈M.故选 D.
答案:D
2.设集合D是由满足y=x2的所有有序实数对(x,y)组成的,则-1________D, (-1,1)________D.(用符号“∉”或“∈”填空) 解析:-1不是有序实数对,∴-1∉D.(-1,1)满足y=x2,∴(-1,1)∈D. 答案:∉ ∈
题型一 集合的概念及特征 准确认识集合的含义
【学透用活】
“集合”是一个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它同平面几何中的“ 描述性
点”“线”“面”等概念一样都只是描述性的说明 集合是一个整体,暗含“所有”“全部”“全体”的含义,因 整体性 此一些对象一旦组成了集合,这个集合就是这些对象的总体 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想到的 广泛性 各种各样的事物或一些抽象的符号等,都可以看作“对象”, 即集合中的元素
素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解析: 方程x2 - 3x +2=0的解为1,2,方程x2 -5x+6=0的解为2,3由于两方程 有相同的解2,在集合中作为1个元素,故A中有3个元素,故选C .
答案:C
பைடு நூலகம்
知识点二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常用数集 (一)教材梳理填空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关系
概念
a属于集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 合A _属__于__集合A
数学人教版高中一年级必修1 高中数学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1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1.1 集合的有关概念(1)定义: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叫集合;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集合的元素。
(2)元素的三要素: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表示一个集合要用{ }。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和空集,空集记作φ; (5)元素a 和集合A 之间的关系:a ∈A ,或a ∉A ; (6)常用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
*N N Z Q R ⊂⊂⊂⊂1.2 子集(1)定义:A 中的任何元素都属于B ,则A 叫B 的子集 ;记作:A ⊆B ,注意:A ⊆B 时,A 有两种情况:A =φ与A ≠φ(2)性质:①A A A ⊆⊆φ,;②若C B B A ⊆⊆,,则C A ⊆;③若A B B A ⊆⊆,则A =B ; 1.3 真子集(1)定义:A 是B 的子集 ,且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 ;记作:B A ⊂; (2)性质:①,A A φφ≠⊂;②若,A B B C ⊂⊂,则A C ⊂; 1.4 补集:(1)定义:记作:},|{A x U x x A C U ∉∈=且;(2)性质:A A C C U A C A A C A U U U U ===)(,, φ; 1.5 交集与并集 (1)交集:{|,且}AB x x A x B =∈∈性质:①φφ== A A A A , ②若B B A = ,则A B ⊆ (2)并集:{|,或}AB x x A x B =∈∈性质:①A A A A A ==φ , ②若B B A = ,则B A ⊆ 1.6 集合运算中常用结论 (1)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2)U U A B A A B B A B C B C A =⇔=⇔⊆⇔⊆U A C B ⇔=ΦU C A B R ⇔=(3)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n2个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1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化为ax b >的形式,若0a >,则bx a>;若0a <,则bx a<;若0a =,则当0b <时,x R ∈;当0b ≥时,x ∈∅。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第一册课件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8)滕州一中2019年9月入学的所有高一学生.
讲集合的描述性定义: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
课
人
:邢启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全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
强
4
学习新知
1、集合的含义:
集合的含义:
把一些确定的研究对象放在一起
作为一个整体,就形成一个 集合.
集合里面的每个对象就称为元素.
确定的对象:任何一个集合它的组成元
素必须是确定的,不能模糊不清.即给定
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
合中就确定了.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5
学习新知
1、集合的含义:
说明:
●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概念之一,我们不能用 其他的概念下定义,只能作描述性说明,是不定 义概念,即原始概念,和点、直线、平面等基本 概念及原理构成了整个数学大厦的基石,是从 现实世界中总结出来的.
注:集合的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强
7
学习新知
3、元素与集合的表示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符号表示
集合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D,……标记, 元素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d,……标记。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表示:
若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
记作 a∈A ;
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说a不属于集合A ,
(3)方程x2-16=0的实数解组成的集合__{_-_4_, _4_}__;
例 2.已知集合 A={-1,x,x+1},若 0 A,
求实数 x 的值
0
讲
课
人
:
邢
启 强
12
学习新知
5、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1.1 集合的概念
点构成了直线
(5)方程x 2 + 9x − 10 = 0的所有解;
= , = −
(6)地球上的七大洲
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非洲、大洋洲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如(1)中的几个偶数2,4等;
把由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如上面左侧的6个集合。
什么是集合?什么是元素?
(1)竖线前面表示的是集合的元素,{ x | = − 1},
{ | = − 1}, { , | = − 1}分别是三个不同的集合.
(2)竖线后面写清元素满足的条件,一般是方程或者不等式.
(3)不能出现未说明的字母,如{ = 2}未说明的取值情况,故集合中的
元素不确定.
【整数集】 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记作Z;
注意写法
【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记作Q;
【实数集】 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记作R;
以上数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
出:我们可以用自然
语言来描述集合,还
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N*
N
Z
Q
R
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之列举法
“地球上的四大洋”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对于C,当 = 3, = 4时,3 = 3,则 = 9;
4
对于D,当 = 4, = 3时,3 = 4,则 = 12;
= 4,则 = 16,不满足题意
4
= 3,则 = 12,满足题意
【②已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求参数】
(1)若集合A中含有三个元素 − 3,2 − 1, 2 − 4,且-3∈A,求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册(必修1)精品课件4:1.1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
名称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符号 _N__ __N__+_或__N_*_ _Z__
_Q__
_R__
[题型探究] 题型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 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我们班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解 “高个子”没有明确的标准,因此不能构成集合. (2)不超过20的非负数; 解 任给一个实数x,可以明确地判断是不是“不超过20的非负数”, 即“0≤x≤20”与“x>20或x<0”,两者必居其一,且仅居其一,故 “不超过20的非负数”能构成集合;
[预习导引]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集合:把一些能够 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 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 构成的集合(或集). (2)元素:构成集合的 每个对象 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3)集合元素的特性: 确定性、 互异性 .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关系
概念
记法
如果 a是集合A 的元素, 属于
[即时达标]
1.下列能构成集合的是( C ) A.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C.上海市所有的中学生
B.我市跑得快的汽车 D.香港的高楼
【解析】A、B、D中研究的对象不确定,因此不能构成集合.
2.已知1∈{a2,a},则a=__-_1___.
【解析】当a2=1时,a=±1,但a=1时,a2=a,由元素的互异性 知a=-1.
【解析】深圳不是省会城市,而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
4.已知① 5∈R;②13∈Q;③0∈N;④π∈Q;⑤-3∉Z.
【解析】序号 Biblioteka 否构成集合理由(1)
能
其中的元素是“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难题”的标准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所以
(2)
不能
第一章-1.1-集合的概念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人教A版
A
1到20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是确定的.
√
B
如何才算著名?标准不明确.
×
C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为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是确定的.
√
D
集合中元素明确,能构成集合.
√
例1-2 [教材改编P5习题1.1 T1]用符号“∈ ”和“∉ ”填空:
∉
∉
(1)设集合是正整数的集合,则0___,
设另一元素为,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可得 ≠ 1且 ≠ 2,假设 ≠ 3,此时 = {1,
2,}, + 1 ∉ , − 1 ∉ ,是B的一个“孤立元”,不合题意,故 = 3.
据此分析满足条件的集合为{1,2,3},{2,3,4},{3,4,5},{4,5,6},{5,
6,7},{6,7,8},共有6个.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1 集合的概念
必备知识解读
知识点1 集合与元素的含义
例1-1 [教材改编P2引例][多选题]下列各对象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ACD
A.1到20内的所有质数
B.中国著名的数学家
C.我国古代四大发明
D.某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全体高一学生
)
【解析】
选项
分析
结果
∈ ,对任意 ∈ ,都有 ⊕ = ⊕ = ,则称关于运算⊕ 为“融洽集”.现给出下
列集合和运算:
① = {|是非负整数},⊕ 为整数的加法;
② = {|是偶数},⊕ 为整数的乘法;
③ = {|是二次三项式},⊕ 为多项式的加法.
①
其中关于运算⊕ 为“融洽集”的是____.(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序号)
【解析】① = {|是非负整数},⊕ 为整数的加法,满足对任意, ∈ ,都有
1.1集合的概念(人教A版2019 必修第一册)
[答 案]
D
[解 析]
∵3-1=2>
,∴3∉A. 又-3-1=-4<
3
)
,∴-3∈
A.
3
(四)集合的表示
【思考4】
(1) 地球上的四大洋组成的集合如何表示?
(2) 方程(x+1)(x+2)=0的所有根组成的集合,又如何表示呢?
(3) 通过思考以上问题大家能总结归纳出列举法的特点吗?
列举法:
把集合的所有元素一 一列举出来,
思考:a,b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 属于 集合A,记作 a A ;
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 集合A,记作 a A .
(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元素与集合关系:
唯一性
a是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只有属于与不属于两种关系
符号 与 具有方向性,左边是元素,右边是集合
使用前提
推理法
对于某些不便直接表示的集合
首先明确已知集合的元素具有什么特征,然后
判断方法
判断该元素是否满足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特征
即可
(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巩固练习1
已知集合A中的元素x满足x-1<
3,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3∈A且-3∉A
B.3∈A且-3∈A
C.3∉A且-3∉A
D.3∉A且-3∈A
R
正确
选项C,0不是正整数,所以0∈N*错误
选项D,|-5|=5为正整数,所以|-5|∉N*错误
D. 5 N *
(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类题通法】 判断元素与集合关系的两种方法
直接法
使用前提
人教 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1.1集合的概念》课件(共17张ppt)
(4). Venn图
我们常常画一条封闭的曲线,用 它的内部表示一个集合.
例如,图1-1表示一个集合AA 图1-1
元素,称为空集,记为;
(4) 两个集合的元素若一样,则称它们相等。
4.几个常用数集:
(1) N: 自然数集(含0) 即非负整数集
(2) N+* : 正整数集(不含0) (3) Z:整数集 (4) Q:有理数集 (5) R:实数集
5.集合的几种表示法
(1).自然语言法
(2).列举法:适用对象:有限、有规律
取值范围.a≠-2 (互异性应用)
知识点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 用符号“∈”或“ ”填空
(1) 3.14 Q (2)
Q
(3) 0 N+ (4) (-2)0 N+ (5) 2 3 Q (6) 2 3 R
书本P5:1
温馨提示:分类讨论+检验
3.已知x2∈{1, 0,x},求实数x的值.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无
先后顺序的.
3.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1)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 合A,记作a ∈ 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
于集合A,记作a A.
(2) 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数,点,式, 图,人,物……;
(3) 集合中的元素个数如果有限,称为有 限集;如果个数无限,称为无限集;如果没有
(5)小于10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6)1~20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2、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正偶数集; (2)被3除余2的正整数集合; (3)直角坐标平面内坐标轴上的点集.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讲解
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一)集合的有关概念⒈定义: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也简称集。
2.表示方法:集合通常用大括号{ }或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而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3.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5.常用的数集及记法: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N内排除0的集.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6.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⑴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那么任何一个元素在不在这个集合中就确定了。
如:“地球上的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可以构成集合,其元素具有确定性;而“比较大的数”,“平面点P周围的点”一般不构成集合,因为组成它的元素是不确定的.⑵互异性:一个集合中的元素是互不相同的,即集合中的元素是不重复出现的。
.如:方程(x-2)(x-1)2=0的解集表示为{1,-2},而不是{1,1,-2}⑶无序性:即集合中的元素无顺序,可以任意排列、调换。
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⑴大于3小于11的偶数;⑵我国的小河流;⑶非负奇数;⑷方程x2+1=0的解;⑸某校2011级新生;⑹血压很高的人;⑺著名的数学家;⑻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7.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属于∈”及“不属于∉”两种)⑴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称a属于集合A,记作a∈A;⑵若a不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例如,我们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4∉A,等等。
练:A={2,4,8,16},则4∈A,8∈A,32∉A.(二)例题讲解:例1.用“∈”或“∉”符号填空:⑴8 N ; ⑵0 N ; ⑶-3 Z ; ;⑸设A 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 A ,美国 A ,印度 A ,英国 A 。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册1.1集合的概念
1.集合 {(x, y) | y = x2 + 1}与集合 {y | y = x2 + 1} 是同一集合吗?
答:不是.集合 {(x, y) | y = x2 + 1}
是点集,集合{y | y = x2 +1} = {y | y 1}
是数集.
2.若{x | x2 ax 1 0} {1},求a. 3.若{x | x2 ax 1 0}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
归纳总结
一般地, 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 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
我们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set)(简称为集). 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 问题: 组成集合的元素一定是数吗?
组成集合的元素可以是物、数、图、 人等,它具备怎样的性质呢?
Q {x R x q , p, q z, p 0} p
集合的表示方法三:
描述法: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 合的方法.
具体方法:
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 号及取值范围,在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 集合中的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x| P(x)}或{x∈A| P(x)} 含义:在集合A中满足条件P(x)的x的集合.
(2)方程 x 2=x 的解;
注意
(1)大括号不能缺失. (2)有些集合元素个数较多,元素又呈现出一定的规 律,在不至于发生误解的情况下,亦可如下表示:从1 到100的所有整数组成的集合:{1,2,3,…,100} 自然数集N:{1,2,3,4,…,n,…} (3)区分a与{a}:{a}表示一个集合,该集合只有一个 元素.a表示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 (4)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前后次序.相 同的元素不能出现两次.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概念》教学优质课件
思考2: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A,那么某元素a与集合A 有哪几种可能关系?
思考3:如果? a属于集合A,记作 a A
思考4:如果元素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我们如何用数 学化的语言表达?
a不属于集合A,记作 a A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的概念 》教学课件(共22张PPT)
情境导入
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中,有下面一段场景: 华太夫人带着婢女四香及丫环上山进香,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
徐祯卿久闻秋香貌若天仙,想一睹芳容,在道旁等候,唐伯虎看过秋香后觉得很普通, 文征明提议一.起喊美女,于是众人齐喊美女,结果华府的婢女四香及丫环全部转过头 来,都以为叫她,也让四大才子从众丫环的美貌中发现了秋的不凡.
知识探究(五)
思考: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一个集合,除此之 外还可以用什么方式表示集合呢?
考察下列集合: (1)小于5的所有自然数组成的集合; (2)方程 x3 x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思考1:这两个集合分别有哪些元素?
(1)0,1,2,3,4; (2)-1,0,1 思考2:由上述两组数组成的集合可分别怎样表示?
第一章
1.1集合的概念
初中知识回顾
1.实数的分类
整数 有理数
实数
分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有限小数或循环小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负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2.数轴与绝对值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2)数轴上的点表示数,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总大于 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3)绝对值
中国的直辖市
√
身材较高的人
×
著名的数学家
×
高一(5)班眼睛很近视的同学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1.1.1_集合的含义与表示ppt课件
A,记作属于 . A,记不作属于
高一(1)班的学生组成集合A,a是高一(1)班的学生,b不是高一(1)班的学生 a与A,b与A之间有何关系? 提示:a∈A b∉A
Hale Waihona Puke 3.几种常用的数集及记法N
N*或N+
Z
Q
用“∈”或“∉”填空. 2________N; 2________Q;12________R; -3________Z;0________N*;5________Z. 提示:∈ ∉ ∈ ∈ ∉ ∈
[解] ∵1∈A,∴a+2,(a+1)2,a2+3a+3都可能等于1. ①若a+2=1,则a=-1,此时A中的元素为1,0,1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 故舍去; ②若(a+1)2=1,则a=0或a=-2, 当a=0时,A={2,1,3}适合题意, 当a=-2时,A中的元素为0,1,1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舍去, ③若a2+3a+3=1,则a=-1或a=-2,由①②知都不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a=0.
的、 确定 的.互不相同
(1)“高一(2)班1.78米以上的同学”、“16岁的少年”、 “大于1的数”能构成一个集合吗? 提示:能构成集合.
(2)“高一(2)班的高个子同学”、“年轻人”、“帅哥”、 “接近0的数”能构成集合吗? 提示:不能构成集合.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 (2)如果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就说a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集合【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集合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2)常用数集及其记法N 表示自然数集,N *或N +表示正整数集,Z 表示整数集,Q 表示有理数集,R 表示实数集.(3)集合与元素间的关系对象a 与集合M 的关系是a M ∈,或者a M ∉,两者必居其一. (4)集合的表示法①自然语言法: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来描述集合.②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③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④图示法:用数轴或韦恩图来表示集合. (5)集合的分类①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②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6)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7)已知集合A 有(1)n n ≥个元素,则它有2n 个子集,它有21n -个真子集,它有21n -个非空子集,它有22n-非空真子集.(8)交集、并集、补集【1.1.3】集合的基本运算名称记号意义性质示意图交集A B{|,x x A∈且}x B∈(1)A A A=(2)A∅=∅(3)A B A⊆A B B⊆BA并集A B{|,x x A∈或}x B∈(1)A A A=(2)A A∅=(3)A B A⊇A B B⊇BA补集U A {|,}x x U x A∈∉且1()UA A=∅2()UA A U=【补充知识】含绝对值的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解集||(0)x a a<>{|}x a x a-<<||(0)x a a>>|x x a<-或}x a>||,||(0) ax b c ax b c c+<+>>把ax b+看成一个整体,化成||x a<,||(0)x a a>>型不等式来求解(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判别式24b ac ∆=-∆>0∆=0∆<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的图象O一元二次方程20(0) ax bx c a++=>的根21,242b b acxa-±-=(其中12)x x<122bx xa==-无实根20(0) ax bx c a++>>的解集1{|x x x<或2}x x>{|x}2bxa≠-R ()()()U U UA B A B=()()()U U UA B A B=〖1.2〗函数及其表示 【1.2.1】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数x ,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 x 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一个函数,记作:f A B →.②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法则.③只有定义域相同,且对应法则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同一函数. (2)区间的概念及表示法①设,a b 是两个实数,且a b <,满足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记做(,)a b ;满足a x b ≤<,或a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分别记做[,)a b ,(,]a b ;满足,,,x a x a x b x b ≥>≤<的实数x 的集合分别记做[,),(,),(,],(,)a a b b +∞+∞-∞-∞. 注意:对于集合{|}x a x b <<与区间(,)a b ,前者a 可以大于或等于b ,而后者必须a b <.(3)求函数的定义域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⑤tan y x =中,()2x k k Z ππ≠+∈.⑥零(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零. ⑦若()f x 是由有限个基本初等函数的四则运算而合成的函数时,则其定义域一般是各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⑧对于求复合函数定义域问题,一般步骤是:若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a b ,其复合函数[()]f g x 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a g x b ≤≤解出.⑨对于含字母参数的函数,求其定义域,根据问题具体情况需对字母参数进行分类讨论. ⑩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4)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求函数最值的常用方法和求函数值域的方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在函数的值域中存在一个最小(大)数,这个数就是函数的最小(大)值.因此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其实质是相同的,只是提问的角度不同.求函数值域与最值的常用方法:①观察法:对于比较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或最值.②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的取值范围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③判别式法:若函数()y f x =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 的关于x 的二次方程2()()()0a y x b y x c y ++=,则在()0a y ≠时,由于,x y 为实数,故必须有2()4()()0b y a y c y ∆=-⋅≥,从而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④不等式法: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⑤换元法:通过变量代换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目的,三角代换可将代数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⑥反函数法:利用函数和它的反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互逆关系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⑦数形结合法:利用函数图象或几何方法确定函数的值域或最值. ⑧函数的单调性法.【1.2.2】函数的表示法(5)函数的表示方法表示函数的方法,常用的有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三种.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6)映射的概念①设A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 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那么这样的对应(包括集合A ,B 以及A 到B 的对应法则f )叫做集合A 到B 的映射,记作:f A B →.②给定一个集合A 到集合B 的映射,且,a A b B ∈∈.如果元素a 和元素b 对应,那么我们把元素b 叫做元素a 的象,元素a 叫做元素b 的原象.yxo〖1.3〗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函数的单调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 函数的 性 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 函数的 单调性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 x ..2.时,都有f(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 x 1x 2y=f(X)xy f(x )1f(x )2o(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象上升为增) (4)利用复合函数 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 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 1、x 2,当x .1.< x ..2.时,都有f(x ...1.)>f(x .....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y=f(X)yxox x 2f(x )f(x )211(1)利用定义(2)利用已知函数的单调性(3)利用函数图象(在某个区间图象下降为减) (4)利用复合函数②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一个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一个增函数为减函数. ③对于复合函数[()]y f g x =,令()u g x =,若()y f u =为增,()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增;若()y f u =为增,()ug x =为减,则[()]y f g x =为减;若()y f u =为减,()u g x =为增,则[()]y f g x =为减.(2)打“√”函数()(0)af x x a x=+>的图象与性质()f x 分别在(,]a -∞-、,)a +∞上为增函数,分别在[,0)a 、]a 上为减函数.(3)最大(小)值定义 ①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2)存在0x I ∈,使得0()f x M=.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大值,记作max ()f x M=.②一般地,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1)对于任意的x I ∈,都有()f x m ≥;(2)存在0x I ∈,使得0()f x m =.那么,我们称m 是函数()f x 的最小值,记作max ()f x m =.【1.3.2】奇偶性(4)函数的奇偶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 函数的 性 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 函数的 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②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在0x =处有定义,则(0)0f =.③奇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④在公共定义域内,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和(或差)仍是偶函数(或奇函数),两个偶函数(或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偶函数,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的积(或商)是奇函数.〖补充知识〗函数的图象(1)作图利用描点法作图:①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②化解函数解析式; ③讨论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 ④画出函数的图象. 利用基本函数图象的变换作图:要准确记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各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象. ①平移变换0,0,|()()h h h h y f x y f x h ><=−−−−−−−→=+左移个单位右移|个单位0,0,|()()k k k k y f x y f x k ><=−−−−−−−→=+上移个单位下移|个单位②伸缩变换01,1,()()y f x y f x ωωω<<>=−−−−→=伸缩01,1,()()A A y f x y Af x <<>=−−−−→=缩伸③对称变换()()x y f x y f x =−−−→=-轴()()y y f x y f x =−−−→=-轴 ()()y f x y f x =−−−→=--原点1()()y x y f x y f x -==−−−−→=直线 ()(||)y y y y f x y f x =−−−−−−−−−−−−−−−→=去掉轴左边图象保留轴右边图象,并作其关于轴对称图象()|()|x x y f x y f x =−−−−−−−−−→=保留轴上方图象将轴下方图象翻折上去(2)识图对于给定函数的图象,要能从图象的左右、上下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注意图象与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 (3)用图函数图象形象地显示了函数的性质,为研究数量关系问题提供了“形”的直观性,它是探求解题途径,获得问题结果的重要工具.要重视数形结合解题的思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合的概念
一、课题:集合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理解集合、子集的概念,能利用集合中元素的性质解决问题,掌握集合问题
的常规处理方法.
三、教学重点: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集合语言、集合思想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
1.集合、子集、空集的概念;
2.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
3.若有限集A 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n -个.
(二)主要方法:
1.解决集合问题,首先要弄清楚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
2.弄清集合中元素的本质属性,能化简的要化简;
3.抓住集合中元素的3个性质,对互异性要注意检验;
4.正确进行“集合语言”和普通“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
(三)例题分析:
例1.已知集合2{1}P y x ==+,2{|1}Q y y x ==+,2{|1}E x y x ==+,2{(,)|1}F x y y x ==+, {|1}G x x =≥,则 ( D )
()A P F = ()B Q E = ()C E F =
()D Q G = 解法要点:弄清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能化简的集合要化简.
例2.设集合{},,P x y x y xy =-+,{}2222,,0Q x y x y =+-,若P Q =,求,x y 的值及集合P 、Q .
解:∵P Q =且0Q ∈,∴0P ∈. (1)若0x y +=或0x y -=,则220x y -=,从而{}22,0,0Q x y =+,与集合中元素的互
异性矛盾,∴0x y +≠且0x y -≠;
(2)若0xy =,则0x =或0y =.
当0y =时,{},,0P x x =,与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矛盾,∴0y ≠;
当0x =时,{,,0}P y y =-,22{,,0}Q y y =-,
由P Q =得220y y y y y -=⎧⎪=-⎨≠⎪⎩ ① 或220
y y y y y -=-⎧⎪=⎨≠⎪⎩ ② 由①得1y =-,由②得1y =,
∴{01x y ==-或{
01
x y ==,此时{1,1,0}P Q ==-. 例3.设集合1{|,}24k M x x k Z ==+∈, 1{|,}42
k N x x k Z ==+∈,则 ( B ) ()A M N = ()B M N ⊂≠ ()C M N ⊇ ()D M N φ=I 解法一:通分;
解法二:从14
开始,在数轴上表示. 例4.若集合{}2|10,A x x ax x R =++=∈,集合{}1,2B =,且A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1)若A φ=,则240a ∆=-<,解得22a -<<;
(2)若1A ∈,则2110a ++=,解得2a =-,此时{1}A =,适合题意;
(3)若2A ∈,则22210a ++=,解得52a =-,此时5{2,}2
A =,不合题意; 综上所述,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2,2)-.
例5.设2()f x x px q =++,{|()}A x x f x ==,{|[()]}B x f f x x ==,
(1)求证:A B ⊆;
(2)如果{1,3}A =-,求B .
(四)巩固练习:
1.已知2{|2530}M x x x =--=,{|1}N x mx ==,若N M ⊆,则适合条件的实数m 的集合P 为1{0,2,}3-;P 的子集有 8 个;P 的非空真子集有 6 个. 2.已知:2()f x x ax b =++,{}{}|()22A x f x x ===,则实数a 、b 的值分别为2,4-.
3.调查100名携带药品出国的旅游者,其中75人带有感冒药,80人带有胃药,那么既带感
冒药又带胃药的人数的最大值为 75 ,最小值为 55 .
4.设数集3{|}4M x m x m =≤≤+,1{|}3
N x n x n =-≤≤,且M 、N 都是集合{|01}x x ≤≤的子集,如果把b a -叫做集合{}|x a x b ≤≤的“长度”,那么集合M N I 的长度的最小值是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