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通知单制度
工程测量的相关制度

工程测量的相关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测量行为,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工程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担的所有工程项目的测量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地形测绘、工程放线、变形监测等。
3. 测量工作应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确保测量活动的合法性与专业性。
二、组织管理1. 公司应设立专门的测量部门,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
2. 测量部门应配备专业的测量人员,并对其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和考核。
3. 测量人员在进行现场工作时,应穿戴规定的工作服和安全装备,确保个人安全。
三、测量准备1. 在工程开工前,必须进行详细的测量准备工作,包括测量方案的编制、测量仪器的选择与校准等。
2. 测量方案应明确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精度要求及数据处理方式。
3. 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过国家计量认证部门的检定或校准,保证测量数据的精确度。
四、测量实施1. 测量工作应在合适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避免恶劣天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2. 测量人员应严格按照测量方案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测量方法或程序。
3. 对于关键性的测量点位,应进行多次独立测量,以消除偶然误差。
五、数据处理与记录1. 测量数据应及时进行处理,分析其合理性和准确性。
2. 所有测量记录应按照规定格式详细记录,并由测量人员签字确认。
3. 测量记录应妥善保存,作为工程质量评估和验收的重要依据。
六、质量控制1. 测量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测量工作进行内部审核。
2.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符合项,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并追踪效果。
3. 鼓励测量人员提出创新意见和改进建议,不断提升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七、安全管理1. 测量人员应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测量过程的安全。
2. 在复杂或危险的环境下进行测量时,应制定特殊的安全措施,并有专人监护。
3. 对于可能影响公共安全或其他工程施工的测量活动,应提前做好协调和告知工作。
八、结语。
测量工作执行通知单制度

镇雄县宝树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测量工作执行通知单制度
2020年1月
测量工作执行通知单制度
一、目的
为使我矿技术测量工作准确、按时、有序、安全的作业,且在作业时能够给其他部门尽量协调的安全作业,特制订此制度。
二、组织机构人员职责
1、组长主要职责:计划、解释并监督执行测量工作的具体方案;
2、副组长主要职责:负责测量通知单的填写、发放、测量负责;
3、各成员主要职责:组员得到组长的指令后,按通知单的要求开展测量工作。
三、测量通知单的发放要求
1、建立完整的测量知单的发放台帐,应有施工地点、日期、测量人员、测量要求、相关施工队意见、生产负责人意见、审核人员签字及草图;
2、测量知单通知单应提前三天发送到矿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
3、相关施工单位接收到测量知单通知单后须配合测量人员开展工作,如有特殊情况需在测量工作开展前1天反馈意见。
4、测量员接到通知后须在测量前准备好测量仪器,并调校精确。
5、测量工作开展是应按测量操作规程进行,确定距离、高差、方位等参数,确保测量的精度。
6、此制度自下发日生效。
如未按要求严格执行,造成测量工作滞后、施工工期延长等损失,将对相关人员进行200元以上经济处罚及行政处罚。
工程测量部规章制度

工程测量部规章制度一、总则1. 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测量部的工作流程,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的效率。
2. 工程测量部应遵守国家有关测量的法律法规,按照行业标准执行测量任务。
3.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并定期接受复训。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1. 工程测量部应设立部门经理,负责全面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2. 下设若干测量小组,每组配备组长一名,负责现场测量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3. 测量员负责具体的测量操作,记录数据,并对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4. 数据处理人员负责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三、工作流程1. 接到测量任务后,测量组长需制定详细的作业计划,包括人员分配、设备准备和时间安排等。
2. 测量前,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3. 现场测量时,必须按照作业计划执行,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测量完成后,应及时整理和记录数据,由数据处理人员进行分析和复核。
5. 最终成果应由部门经理审核确认,方可提交给相关部门或用于后续工作。
四、质量控制1. 测量过程中应实行双人复核制度,即每次测量至少有两名测量员同时进行,互相核对数据。
2. 对于关键性测量,应采用多种方法或多套设备进行交叉验证。
3. 定期对测量设备进行检定和维护,防止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测量误差。
4. 对于测量成果,应建立质量追溯机制,确保每一步操作都有明确的责任人。
五、安全管理1. 测量人员在现场工作时,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对于特殊环境或高危区域的测量工作,应制定特殊的安全措施,并经专业人员评估后方可进行。
3.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测量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六、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应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其他纪律处分。
2. 如因测量失误导致严重后果,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进行事故分析和总结。
七、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工程测量部负责解释。
贯通和给线通知单制度范文

贯通和给线通知单制度范文第一条新施工巷道拉门前,由生产部门主管工程师提前两天把经过生产技术部负责人批准签字后的《测量给线通知单》交给测量组。
测量组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用经纬仪或罗盘仪等标定,掘进到6—9米时必须复核检查或重新标定第一组中线和腰线,每组点不少于3个,点间距不小于2米,最前面一组点距工作面不超过30-40米。
第二条在重要贯通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绘制比例尺不小于1:500的贯通工程进度图(平面图、剖面图),并按测量规程要求及时测绘。
第三条贯通工程进度两工作面间的距离在岩巷中剩下15—20米、煤巷中剩下20—30米(快速掘进队应于贯通前两天)时,测量负责人应把《贯通通知单》以书面形报公司总工程师和生产技术部负责人审批,并通知通风安全部、施工队组、生产调度、安全调度及与贯通地点相关作业人员。
《贯通通知单》下达后,测量组必须及时准确掌握贯通施工队组每个小班实际施工进度情况,并及时向上述有关部门通报。
第四条通风安全部接到通知后及时做好贯通后的系统调整准备工作。
第五条贯通作业施工队组及贯通相关地点作业人员
要严格按审批的《贯通通知单》和《作业规程》的要求贯彻落实。
测量贯通停掘等通知单发放制度一通知单的发放要求

测量贯通停掘等通知单发放制度一通知单的发放要求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和安全生产,测量贯通停掘等工作中必须建立严格的通知单发放制度。
本文将以“测量贯通停掘等通知单发放制度一通知单的发放要求”为主题,为大家详细介绍通知单的发放要求。
一、通知单的定义与作用通知单是指为方便工作协调和管理而制定的书面通知,是一种工作流程控制和信息传递的手段。
通知单主要包括工作指令、作业计划、安全防护要求、设备配置要求、人员要求等内容。
通过通知单的发放,可以使各工作人员了解本次工作的内容、要求及注意事项等,达到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效果。
二、通知单的发放流程通知单的发放应该是有科学的流程和标准的规定的。
各部门、各工程师及监理、管理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严格执行通知单发放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通知单的发放流程顺畅、规范、及时。
1.制定通知单的程序通知单的制定应由上级主管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制定,制定过程需注意以下步骤:(1)确定通知单的名称以及编号。
(2)确定通知单的涵盖范围,即制定通知单的主要目的、实施的工程或计划。
(3)确认通知单的适用范围和主要对象,明确通知单的目标读者。
(4)明确通知单的内容板块。
2.通知单的审核程序通知单一般应该经过审核,审核程序如下:(1)由制定人提交通知单,由审核人进行审核。
(2)审核人根据实施工程或项目的特点,及通知单涉及的有关技术标准,对通知单内容进行核实、修改。
(3)审核通过后,签字并发给网站管理员进行发布。
3.通知单的发布程序通过审核的通知单,应该审核签字并由网站管理员进行发布。
(1)网站管理员在发布通知单之前应该自检,检查通知单的文件名、文件编号、内容、发布时间等信息。
(2)经自检无误后,将通知单进行发布。
同时记录发布日期、发布人员、发布途径、发布结果等相关信息。
4.通知单的传递程序通知单的传递一般有两种方式。
(1)线下传递:即由管理人员在工程现场一次性将通知单发放给相关工作人员。
(2)线上传递:即网站管理员将通知单上传至网站,工作人员可在指定时间段内登录网站查看所需通知单。
公司工程测量管理制度

公司工程测量管理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承接的所有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
2. 工程测量工作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测量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定期参加培训,提升专业能力。
二、组织管理1. 公司设立专门的测量部门,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
2. 测量部门负责人应具有丰富的工程测量经验和管理能力,对测量结果负责。
3. 测量部门应根据项目需求,合理配置测量人员和设备。
三、测量准备1. 测量前,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设备的精度符合要求。
2. 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
3. 测量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环境,了解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
四、测量实施1. 测量工作应在稳定的气候条件下进行,避免恶劣天气影响测量结果。
2. 严格按照测量方案执行,确保数据采集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3. 对于关键部位的测量,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叉验证。
4. 测量数据应及时记录,并由第二人复核确认无误后签字。
五、数据处理1. 测量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和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数据处理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报告中应包含原始数据、处理方法和最终结果。
3. 对于异常数据,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重新测量或调整。
六、质量控制1. 测量部门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测量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查。
2. 对于重大工程或复杂工程,应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测量成果的审核。
3. 发现测量错误或偏差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并分析原因防止再次发生。
七、安全管理1. 测量人员在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定,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备。
2. 在高空或其他危险区域进行测量时,应采取额外的安全措施。
3. 测量设备应妥善保管,防止损坏或丢失。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测量部门负责解释。
2. 对于本制度未尽事宜,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执行。
3. 本制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可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工程测量规章制度

工程测量规章制度一、总则1. 为确保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高效性,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2. 本规章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地形测绘、施工放线、成果验收等各个阶段。
3. 所有测量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测量操作规程执行任务。
二、组织管理1.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
2. 测量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并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3. 测量小组的工作直接向项目经理汇报,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设备管理1. 测量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其精度和稳定性。
2. 所有测量设备应有明确的责任人,并建立设备台账,记录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
3. 对于精密或昂贵的测量设备,应实行专人管理和使用。
四、操作规程1. 测量前应对测量区域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
2. 测量时应使用经过校验的设备,并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
3. 测量数据应及时记录,并由第二人复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遇到复杂或特殊情况时,应及时上报并寻求解决方案。
五、数据处理1. 测量数据应统一归档管理,便于查询和分析。
2. 数据处理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和软件,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3. 对于关键数据,应进行多次验证和对比分析,避免误差的产生。
六、质量控制1. 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体系,对测量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2. 定期对测量成果进行抽查,评估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七、安全管理1. 测量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特殊环境下的测量工作,应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
3.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团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八、附则1. 本规章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项目经理负责解释。
2. 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3. 本规章如有更新,应及时通知所有测量人员并做好培训工作。
工程测量规章制度

工程测量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测量管理,保证测量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量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进行的工程测量活动,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维护和拆除各类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
第三条工程测量工作应遵循科学性、准确性、精确性、可靠性和效率性的原则,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第四条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负责全国工程测量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
地方各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测量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测量资质与测量人员第五条从事工程测量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测量资质。
未取得测量资质的单位,不得承揽工程测量业务。
第六条测量资质分为甲级、乙级、丙级和丁级,具体资质条件和要求由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制定。
第七条取得测量资质的单位,应当具备与测量业务相适应的技术、设备、人员和仪器设备等条件。
第八条从事工程测量活动的测量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测量资格证书。
未取得测量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工程测量活动。
第九条测量人员应当具备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测量标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章测量计划与测量任务第十条承担工程测量任务的单位,应当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地形地貌、交通状况等因素,编制详细的测量计划,并报上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测量计划应包括测量目的、测量范围、测量方法、测量周期、测量费用、成果要求等内容。
第十二条承担工程测量任务的单位,应当根据测量计划,合理配置测量资源,确保测量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测量任务应按照测量计划和合同约定执行。
测量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测量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测量数据真实、准确。
第四章测量成果与资料管理第十四条工程测量成果包括测量数据、图件、报告等,是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第十五条承担工程测量任务的单位,应当对测量成果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无误。
第十六条工程测量成果应当以书面形式提交给工程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单位,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保存。
测量贯通停掘等通知单发放制度一通知单的发放要求

测量贯通停掘等通知单发放制度一通知单的发放要求背景在煤炭工业中,煤矿安全生产一直是关注的焦点。
其中,在进行采矿作业时需要检查煤层的结构和状态,以确保采空区与留设煤柱之间的有效分隔。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对采矿现场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颁发通知单。
因此,对测量贯通停掘等通知单发放制度进行规范,尤为重要。
通知单发放要求通知单概述通知单是对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贯通、停掘、煤层状态和煤柱宽度等信息,并作为采矿单位的依据。
通知单应具有如下内容:•发现问题的时间和地点•采矿工作的进展•煤层结构和状态的描述•采矿现场的测量数据在发放通知单时,需要确认通知单内容全面准确,避免录入错误信息,确保通知单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
通知单发放的对象1.采矿工程师2.安全监督员3.相关管理人员4.矿工通知单发放的时间通知单应该在测量工作结束后及时发放,以确保通知单可以被及时记录和使用。
在采矿过程中,通知单的颁发应当与采矿作业的进展一致。
但是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通知单的时间或发放对象可能会有所调整,但调整时需要确保采取合理的安全措施。
通知单的审批和记录通知单的颁发应当符合规范要求,经过采矿工程师、安全监督员等人员审核后才能发放。
并且,通知单的发放应当进行详细的记录,例如记录颁发日期、发放的对象、记录内容等等。
通知单应该妥善保管,避免意外损坏和丢失。
通知单应该按照采矿单位管理要求,统一存档和分类。
总结测量贯通停掘等通知单发放制度是确保采矿工作安全和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知单的发放需要依据规范要求,严格控制颁发的时间和对象。
通知单应该包含详细准确的测量数据,并在颁发时进行详细审核和记录,保证通知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通知单的妥善保管和归档,可以为今后的采矿工作提供依据。
工程测量作业制度

工程测量作业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定工程测量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所有参与工程测量的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守本制度,未经培训或未获得相应资质的人员不得从事测量工作。
3. 测量作业应遵循国家相关测量规范和标准,确保测量活动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二、组织管理1.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由具备专业资格的测量工程师负责,成员应包括必要的辅助人员。
2. 测量小组应定期进行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提高测量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3. 测量设备应由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精确度和良好状态。
三、作业准备1. 在进行现场测量前,应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设备性能满足测量要求。
2. 根据工程特点和测量目的,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和方案,包括测量方法、点位布置、数据采集和处理等。
3. 现场测量前,应对测量区域进行清理,排除可能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
四、现场测量1. 严格按照测量计划和方案进行作业,确保每一步骤都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2. 测量过程中应有专人记录数据,同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复核,防止数据错误。
3. 如遇特殊情况需变更测量方案,应及时上报并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五、数据处理1. 测量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和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数据处理结果应进行多轮校验,必要时应进行交叉检验或第三方审核。
3. 最终成果应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报告中应包含测量方法、数据表格、图纸和相关分析说明。
六、质量控制1. 建立完善的测量质量管理体系,对测量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2. 定期对测量成果进行内部审核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鼓励创新和改进,不断提高测量技术和管理水平。
七、安全生产1. 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定,确保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
2. 现场测量时应注意交通安全,设置必要的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
3. 对于高风险区域的测量作业,应制定特殊的安全措施,并严格执行。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项目负责人负责解释。
测量监测工作制度

测量监测工作制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工程测量监测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承担的各类工程测量监测工作,包括新建、扩建、改建工程以及相关的施工监测和运维监测等。
1.3 本制度所称测量监测工作,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工程项目的地理位置、几何形状、物理性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连续的、全面的测量和监测活动,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组织管理2.1 企业应设立测量监测管理部门,负责企业内部测量监测工作的统一管理和协调。
2.2 工程项目应设立测量监测小组,负责工程测量监测工作的具体实施。
2.3 测量监测小组应由具有相应资格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工程测量监测方案的编制、实施和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
2.4 企业应定期对测量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测量监测方案3.1 测量监测方案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要求、施工进度等因素进行编制,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3.2 测量监测方案应包括测量监测的目的、内容、方法、周期、精度要求、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3.3 测量监测方案应根据工程进度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测量监测工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四、测量监测实施4.1 测量监测工作应按照测量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确保测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测量监测工作应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软件,提高测量监测工作效率。
4.3 测量监测工作应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确保测量监测数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4 测量监测工作应做好记录和资料整理,确保测量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五、数据处理与分析5.1 测量监测数据应按照规定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5.2 测量监测数据应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工程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为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目标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
制度计量器具封存通知单

制度计量器具封存通知单一、制度计量器具封存通知单的目的制度计量器具封存通知单的目的是为了管理和保护公司内部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确保其准确、可靠地进行测量和校准。
该通知单用于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对计量器具进行封存操作,以确保计量器具的完整性和使用的合法性。
二、制度计量器具封存通知单的适用范围制度计量器具封存通知单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使用的计量器具,包括但不限于测量仪器、天平、温度计等各类计量设备。
三、制度计量器具封存通知单的具体操作流程1. 填写通知单•编号:每份通知单都应有独立的编号,以便于记录和追踪。
•申请日期:填写通知单的申请日期。
•申请人:填写通知单的申请人姓名及工号。
•计量器具信息:填写计量器具的名称、型号、编号及尺度范围等详细信息。
•封存原因:填写计量器具封存的原因,如维修、检查等。
•封存日期:填写计量器具封存的日期。
2. 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填写完制度计量器具封存通知单后,申请人将通知单发送给相关部门及人员,包括计量检测部门、仓库管理部门等。
3. 封存操作按照制度计量器具封存通知单中的要求,进行计量器具的封存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包括:•计量器具验收:仓库管理部门接收通知单后,对计量器具进行验收,确保计量器具符合封存要求。
•封存处理:仓库管理部门对计量器具进行封存处理,包括密封、编号等操作,以确保计量器具的完整性。
•封存记录:仓库管理部门应对计量器具的封存操作进行记录,包括封存日期、封存人员等信息。
4. 封存结束当计量器具的封存期限到达或相关部门要求解封时,仓库管理部门可以进行解封操作。
具体操作包括:•解封处理:仓库管理部门对计量器具进行解封处理,包括拆除密封、移除编号等操作,以确保计量器具可以正常使用。
•解封记录:仓库管理部门应对计量器具的解封操作进行记录,包括解封日期、解封人员等信息。
5. 监督检查为了确保制度计量器具封存通知单的有效执行,公司应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包括对封存操作的合规性和记录的完整性进行检查,并及时纠正和改进存在的问题。
测量、计量设备整改通知单

测量、计量设备整改通知
为保证测量及计量设备的配置、校准、周检、维修和使用的控制要求,以确保量值传递的准确、可靠,并与要求的测量能力一致,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及工艺指标符合规定要求。
现将检查中的问题和整改要求通知如下:
1、生产技术部、质量监督部、仪表组负责对全厂测量、计量设备进
行统计建档。
2、仪表组具体负责对全厂存在问题的测量、计量设备的校正及维修,
并由各车间积极配合。
3、各车间及仪表组需建立相关测量、计量设备数据台账,并建立相
关巡检制度。
4、需更换或采购的测量及计量设备应由各车间上报仪表组,仪表组
统计核实后上报线管部门审核,最终由经营部负责采购。
考核办法:
1、各车间测量、计量设备的分类统计及建档工作限期于2012年3
月25日完成,对于未完成的车间罚款100元。
2、各车间建立健全相关测量、计量设备管理、巡检制度及台账,
并与2012年4月25日前一并上交生产技术部,逾期未交罚款
100元。
3、仪表组及各车间限期对个界区测量、计量设备进行维修、更换
并于2012年4月3日前完成,逾期未完成罚款50元/项。
4、对于浮现中出现漏查、漏检等现象的将对车间及仪表组处以50
元/项的罚款。
5、经营部做好测量、计量设备及备件的采购工作,并要求计划上
报之日起4日内到货,逾期未到罚款200元。
内蒙古恒坤化工有限公司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三日。
工程测量项目制度

工程测量项目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旨在规范工程测量活动,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2. 工程测量应遵循国家有关测量标准和规范,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测量工作。
3.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工程建设的测量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负责全面的工程测量工作。
2. 测量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资格证书,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测量设备。
3. 测量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现场勘察、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测量成果的提交与审核等。
三、测量准备工作1. 测量前应进行充分的资料收集和现场勘察,了解工程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
2. 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设备,编制详细的测量方案。
3. 对测量设备进行检校,确保其精度满足工程要求。
四、测量实施1. 按照测量方案进行现场布点、设置控制网和高程基准。
2. 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分析,形成初步测量成果。
五、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1. 建立健全的测量质量控制系统,对测量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2. 定期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六、成果提交与审核1. 将测量成果整理成册,包括文字报告、图纸和电子数据等。
2. 提交测量成果给项目管理方和设计单位,供后续工程使用。
3. 由专业人员对测量成果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七、档案管理与保密1. 建立完整的测量档案,包括原始记录、计算书、成果图等。
2. 对测量档案进行分类、编号和归档,便于查询和使用。
3. 严格遵守保密制度,未经授权不得泄露测量成果和相关信息。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项目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测量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制度内容。
3. 本制度如有更新,应及时通知所有相关人员并做好培训工作。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总则

工程测量管理制度总则一、目的和范围本制度旨在明确工程测量的基本要求、操作流程和质量控制标准,适用于公司承担的所有工程项目的测量工作。
二、组织结构和职责1. 成立专门的测量小组,负责全面的测量工作,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和报告编制等。
2. 测量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熟练操作各种测量设备。
3. 测量小组的工作直接向项目经理汇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测量计划和程序1. 在工程开工前,测量小组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需求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
2. 测量计划应包括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时间表和所需资源等。
3. 测量工作应按照既定程序进行,确保每一步骤都有记录和审核。
四、设备和工具1. 测量小组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测量设备和工具,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2. 所有测量设备应有明确的责任人,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保养。
五、数据管理和保密1. 测量数据应实时记录并存档,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
2. 对于关键数据,应实行保密制度,防止数据的泄露和滥用。
六、质量控制1. 测量工作应遵循“谁测量、谁负责”的原则,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定期对测量成果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
七、培训和技能提升1. 定期组织测量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工作效率。
2. 鼓励测量人员参加专业交流和技术研讨,不断吸收新的测量技术和理念。
八、应急管理1. 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如设备故障、数据丢失等。
2.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证测量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九、持续改进1. 定期评估测量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根据工程实践和管理经验进行优化更新。
2. 鼓励创新思维和方法,不断提升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十、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井下测量工作制度

井下测量工作制度井下测量工作制度为搞好井下测量工作,避免无效进尺和巷道误透,特制定本制度。
1、正常情况下,各类巷道开口变向,生产科应提前三天,重要贯通工程应提前五天向地测防治水科提供开口通知单或设计图纸,以便测量人员有足够的测算时间。
巷道停头及复工,有关单位应提前一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地测防治水科,以便及时填图和标定中腰线。
若生产设计部门不能按规定时间提供通知书及设计图纸,每推迟一天对责任人罚50元。
2、巷道开口标定前,测量人员应对设计图纸进行检查验算,无误后再进行标定,并向施工单位技术人员提供准确的开口位置及巷道设计方位。
测量人员违犯上述规定的,对责任人罚款30元。
3、测量人员应及时下井标定中腰线,并在巷道施工至5-10m时对中腰线校检一次。
测量人员因违犯上述规定造成巷道不能按设计开口施工的,罚责任人30元。
4、每个贯通工程原则上都要复测,根据贯通误差,确定合理的测设精度。
因测量不准,造成巷道误透的,对责任人罚款50元。
5、在测量给线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有技术人员现场密切配合,提供方便,不得阻止测量人员的工作。
违犯该项规定的,对责任人罚款50元。
6、施工单位领导应教育现场工人爱护测量仪器,严禁擅自搬运和玩弄测量仪器,损坏和偷盗测量仪器的由责任人照原价予以赔偿,并对责任人罚款100元。
7、测量人员标定测点(中、腰线点)后,施工单位应妥善保管。
如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对施工单位罚款200元:1)、测点(中、腰线点)不得悬挂杂物,如电缆、便携等。
2)、测点(中、腰线点)旁不得私自钉其它水泥钉、道钉等物。
3)、在施工队施工范围内,测点(中、腰线点)丢失或损坏的。
4)、施工单位私自移动的。
8、直线巷道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负责每30米延设一组中腰线点(每组三个点),队技术员负责30米以内中腰线的管理及使用。
若因中腰线使用不当造成巷道不能按设计施工罚施工队200元。
9、特殊情况施工队要求测量放线时,必须提前通知测量人员且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必须在现场配合。
煤矿测量管理规定制度

塔甸煤矿测量管理规定矿属各单位:煤矿测量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重要环节,为实现测量工作标准化、精细化、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使其更好地为我矿安全生产、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一、开、掘巷道中腰线管理规定:1、各开、掘队技术员为中腰线管理具体负责人员。
开掘区队应根据工程科下发的业务联系通知单,在开工3天前向地测部门提出放线申请并填写信息联络单,由于滞后所造成的不能给线由区队负责。
2、区队遇到中腰线损坏需要再次放线的情况,应第一时间告知地测部门。
3、区队应做好施测前的准备工作并应配合测量人员进行现场测量,测量结束后要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巷道施工数据。
4、若出现测量人员到达现场而现场不具备放线条件或配合不力的情况,每一次扣技术主管考核分1分;不能准确掌握相关巷道施工数据的扣技术主管0.5分;测量人员不能及时服务区队,影响生产的罚测量组成员每人200元,情节严重的由矿领导从严处罚。
5、施工单位应对给定的导线点和中腰线点进行严格管理与保护,任何人不得随意破坏,对出现破坏中腰线点的情况,给予相关单位2000元罚款,对责任人员罚款200元,并罚该区队队长、书记、技术员各100元。
6、巷道中腰线应严格根据现场和生产技术科设计巷道参数放设。
7、中线点应成组设置,每组不少于3个测点,点间距应不小于2m。
开拓巷道腰线点应根据巷道设计断面尺寸定在拱基线,掘进巷道腰线点距底板1.6米。
8、新开工巷道中腰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由测量技术人员给定中腰线,当巷道掘进40至60m时,由测量人员再次测设给定巷道中腰线。
9、各开拓、掘进队技术人员在巷道施工30~40米时,延长中线一次,不沿煤层掘进的巷道每10米延长腰线(给定坡度巷道)一次。
检查发现一次没及时延设中、腰线扣技术员考核分0.5分,罚该区队队长书记、技术员各100元。
10、施工巷道所使用的中线点、腰线点、导线点应保存完整,以便再次使用。
检查施工巷道的中线点、腰线点、导线点损坏一个除按规定处罚外另扣区队技术考核1分。
测绘工作制度怎么写

测绘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测绘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测绘工作质量,保护测绘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测绘活动的企业和事业单位(以下简称测绘单位)。
第三条测绘单位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测绘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测绘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测绘标准、规范和规程,确保测绘成果的质量。
第五条测绘单位应加强测绘队伍建设,提高测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第六条国家鼓励测绘单位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测绘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第二章测绘项目管理第七条测绘项目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投资负责。
第八条测绘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应充分,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方案制定、人员配备、仪器设备准备等。
第九条测绘项目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项目计划,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第十条测绘项目完成后,应进行成果验收和总结评价,对项目成果的质量进行评定。
第三章测绘质量管理第十一条测绘单位应建立健全测绘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测绘成果的质量。
第十二条测绘单位应按照国家标准对测绘成果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的成果不得使用。
第十三条测绘单位应定期对测绘成果进行更新,确保成果的现势性和准确性。
第四章测绘安全生产管理第十四条测绘单位应建立健全测绘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测绘生产安全。
第十五条测绘单位应对测绘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测绘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十六条测绘单位应制定测绘作业安全规程,规范测绘作业行为。
第十七条测绘单位应定期对测绘仪器进行检查、维护,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五章测绘人员管理第十八条测绘单位应建立健全测绘人员管理制度,规范测绘人员的行为。
第十九条测绘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持证上岗。
第二十条测绘人员应遵守测绘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不得泄露测绘秘密。
第二十一条测绘人员应定期接受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第六章测绘资料管理第二十二条测绘单位应建立健全测绘资料管理制度,确保测绘资料的安全、完整和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通知单制度
1、地质测量与设计、施工、回采、通风等部门或人员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监督。
有关业务联系必须通过通知单进行。
2、设计人员需地测组提供资料时,必须事先联系,提交委托书和通知单,并由矿总工程师签字,具体规定如下:
⑴掘进各类巷道所需的地质测量资料,应提前一个月通知地测组,地质测量资料在设计前十五天交付。
⑵回采工作面所需的地质测量资料,应在采面掘出来后五天内提交。
⑶零星小型设计所需的地质测量资料事先联系,商定提交期限。
⑷重要井巷贯通工程,设计人员应提前12天向地测组提供设计图,并在总工程师主持下通过业务会议共同确定贯通允许偏差,保证地测人员有足够的制图、测算时间。
凡口头联系,地测人员有权拒绝。
3、与施工的业务联系:
⑴地测组需向施工区队提供掘进地质说明书,作为编写作业规程和施工的地质依据。
⑵各类巷道开口,生产人员需提前三天填写委托书和通知单,通知地测组准备资料,以便按要求放线,停头或复工也应提前通知地测组。
⑶各施工区队应建立班组长延线制。
各类巷道的中腰线标志,施工单位必须妥善管理和正常交接,遇有损坏整形或怀疑时,应及时通知地测组。
⑷施工单位在测量给线、地质调查和超前钻进等方面应密切配合,提供方便。
地测组应将随时获得的情况通过通知单通知施工队。
⑸当掘进工作面在透巷或接近老空、老窑、封闭不良钻孔等危险区前地测组必须按规定的安全距离,用通知单形式事先通知施工单位。
⑹巷道进尺、收尺,应由施工单位配合地测组进行,并以测量的数字为准,施工单位擅自开口的巷道进尺不予验收。
4、与回采的业务联系:
⑴地测组须向采煤队提供回采地质说明书,作为编写作业规程的依据。
⑵回采工作面进度,应由采煤队配合地测组按规定进行丈量,并以地测组的数字为准。
⑶实际采高、浮煤、煤柱尺寸应以测量的数字为准,不符合设计规定时,应及时通知采煤队队,并向总工程师汇报。
⑷对回采工作面的各种停采线,由地测组根据设计在现场标定出来,其他人不得擅自更改。
5、与通风的业务联系:
⑴各类巷道贯通时,在规定的距离内(岩巷30米、煤巷40米、机掘巷道提前两天)由技术组及通风等有关部门发出贯通通知单,接通知单后由通风科现场指挥、监督贯通工作。
⑵巷道接近贯通时,如因工作需要,须进入贯通另一端巷道进行施测或进行其它工作调整时,必须和施工单位以及瓦斯员联系,经同意后在瓦斯员引导下方可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