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下册 吸收 课堂笔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第八章吸收

8.1 概述

一、吸收的目的和依据

目的:

(1)回收有用物质;

(2)脱除有害物质组分;

(3)制备溶液。

依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二、吸收的流程

溶质——A;惰性组分——B;溶剂——S。

吸收过程的主要能耗在解吸上。

三、溶剂的选择:

技术方面:溶解度要高,选择性要强,对温度要敏感,容易解吸。

经济及安全方面:不易挥发,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价廉、易得;无毒、不易爆易燃。

四、吸收的分类:

物理吸收与化学吸收

等温吸收与非等温吸收

单组份吸收与多组分吸收

低浓度吸收(直线)与高浓度吸收(曲线)

8.2 相际传质过程

8.2.1 单相传质速率方程

()()

A G A Ai G i K P P K P y y →=-=-气相主体界面:

N

()A y i K P y y =-N

y G K PK =,G K ——气相传质分系数,P ——总压。

()()

A L Ai A L i k C C k C x x →=-=-总界面液相主体:N ()A x i k x x =-N x L k C k =总,L k ——液相传质分系数,C 总——总浓度。

8.2.2 界面浓度

亨利定律适用时,有解析法:

()();A y i x i i i i i k y y k x x y x y mx =-=-⎫⎬=⎭

N 联立求解得、 图解法:

画图

8.2.3 相际传质速率方程

假设亨利定律适用,

1、以气相分压(*)A A P P -表示总推动力

()()A G A Ai L Ai A K P P k C C =-=-N

111=+G G L

K k Hk 2(*)/()A G A A G K P P K kmol m s Pa =-⋅⋅N ,——气相总传质系数

2、以液相浓度(*)A A C C -表示总推动力

(*)A G A A K C C =-N

11=+L L G

H K k k /L K m s ——液相总传质系数

比较之,有=G L K HK

3、以气相摩尔分率(*)y y -表示总推动力

2(*)/(A y y K y y K kmol m s =-⋅N ——气相总传质系数,) 11=+y y x

m K k k =P y G K K

4、以液相摩尔分率(*)x x -表示总推动力

2

(*)/(A x x K x x K kmol m s =-⋅N ——液相总传质系数,) 111=+x x y

K k mk =m ,=C x y x M L K K K K

8.2.4 传质阻力分析

1、传质阻力

111=+G G L K k Hk ,11=+L L G

H K k k ,11=+y y x m K k k ,111=+x x y K k mk 相际传质总阻力=气相(膜)阻力+液相(膜)阻力

(界面处无阻力)

2、气相阻力控制(气膜控制:总阻力=气相阻力) 条件:

111or G L y x m K Hk k k , (易溶气体的H 很大、m 很小)

结论:y y

G G

i Ai A K k K k x x C C ≈≈≈≈ 强化方法:增加气相的湍动程度

3、液相阻力控制(液膜控制:总阻力=液相阻力)

条件:

111or L G x y H K k k mk , (溶气体的H 很小、m 很大)

结论:x x

L L i Ai A K k K k y y P P ≈≈≈≈

强化方法:增加液相的湍动程度

8.3 低浓度气体吸收的计算

8.3.1 特点

低浓度:110%y 不大于

1、(/)G L kmol s 、为常量(传递忽略不计)

2、等温吸收

3、x y k k 、为常数,11=+y x y y x

m k k K k k ,和均是物性和流量的函数 8.3.2 物料衡算

1221Gy Lx Gy Lx +=+

1212()()G y y L x x -=-

121211

()=100%100%G y y y y Gy y η--⨯=⨯吸收率: 21=-y y η出口组成:(1)

8.3.3 操作线和推动力

1、逆流操作:

22Gy Lx Gy Lx +=+ 操作线方程:22)L L y x y x G G =+-(或11)L L y x y x G G =+-(。其中,L G

为液气比。 操作线上任一点描述了吸收塔内对应截面的组成

操作线在平衡线之上——吸收操作

操作线在平衡线之下——解吸操作

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反应了推动力的大小:

垂直距离——气相推动力*y y y =-

水平距离——液相推动力*x x x =-

改变操作线与平衡线的办法:

① 增大L G

,使操作线上移; ② 增大体系的P 和降低体系的T ,使m ↓,平衡线下移。

2、并流操作

22Gy Lx Gy Lx +=+ 操作线方程:22)L L y x y x G G =-++(或11)L L y x y x G G

=-++(

逆流时:推动力沿塔分布均匀;在两相进出口组成相同的情况下,逆流时的平均推动力大于并流。

故,传质中:逆流优于并流。

8.3.4 吸收剂用量的确定

1212()()=G y y L x x -=-,气相所失液相所得

在吸收条件中:

12G y y 、、——由生产任务确定;2x ——由工艺条件决定;1L x 、——经选择决定 最小液气比:min L G

()。定义:针对一定的分离任务,塔内某截面处吸收推动为0,达到分离程度所需塔高无穷大时的液气比。 最小液气比:12min 12

*L y y G x x -=-() 亨利定律适用时,1*y x m =,即有:12min 12L y y y G x m

-=-() 当122min 1

0=L y y x m y G m

η-==时,() 对于平衡曲线为特殊形状时,如图所示,以切点计算最小液气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