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4篇)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及其规律的学科,通过学习教育学,我对教育的本质、方法和目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实践,我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教育学让我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而不仅仅是培养他们获得高分的能力。
其次,教育学让我意识到教育的方法需要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不同的教育阶段和环境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教育的多样化方法和策略。
再次,教育学让我认识到教育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过程。
教育不仅仅发生在学校和教室里,它贯穿于我们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教育学生,还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和能力。
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论和方法,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变化,更好地适应教育的需求和挑战。
最后,教育学让我意识到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它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家庭、社会、媒体等各方面都对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者需要积极与家长和社会各界进行合作和交流,共同为学生的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通过学习教育学,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理论,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的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我们也需要倡导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教育,共同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更多有能力、有道德、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四篇)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教育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教育活动的规律和方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在学习《教育学》过程中,从课堂学习到实践探索,深刻领悟到了教育的本质和价值。
在这里,我将分享一些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教育学教给了我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
教育学让我了解到,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片面追求成绩的提高。
教育学告诉我,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发展其潜能和个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些理念深深影响了我的教育观念,使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应试能力。
其次,教育学培养了我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教育学通过对教学法、教学模式、教育手段等的研究,教给了我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比如说,教育学告诉我,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采用讨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探索和学习。
这样的教学方法既符合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外,教育学还让我明白了教师的重要性和责任。
教育学告诉我,教师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榜样。
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教育学让我明白,只有热爱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教师才能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因此,我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做一个有责任心、有教育情怀的好教师。
此外,教育学还启迪了我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教育学让我明白,学习是一个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需要进行思维的交流和互动。
因此,在学习中,我注重思考和总结,善于提问和思考问题,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我在课堂上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培养了我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模板(三篇)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模板标题:《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一、学习教育学的初衷和动机进入大学后,作为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我对教育学这门学科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我相信教育是照亮未来,培育人才的关键。
通过学习教育学,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教育的本质和原理,培养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二、课程内容的主要体现《教育学》作为一门核心课程,主要介绍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等内容。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教育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教育将自己视为一种科学。
首先,教育学的科学性体现在其独立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如经济学、政治学等。
同时,教育学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等,对教育现象进行科学分析和解释。
其次,教育学的科学性也体现在其理论体系的建立上。
教育学通过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如行为主义教育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等。
这些理论系统地阐述了教育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最后,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还具备可预测性和可操作性。
教育学的研究结果和理论成果可以用来指导教育实践和指导教育改革。
例如,通过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可以发现教育的规律和内在机制,并根据这些规律和机制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
三、对教育学的理解和认识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我对教育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
教育学研究的不仅仅是教育的本质和原理,更关注如何将教育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次,教育学是一门探求真理的学科。
教育学的本质在于寻找和揭示教育的规律和内在机制,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证和理论研究,探求教育的真理。
最后,教育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
教育学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才能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教育。
四、学习教育学的收获和启示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并且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4篇)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的学科,它涉及到教育的理论、原则、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学习教育学,我对教育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在这篇心得体会中,我将结合我自己的学习经历,分享一些我对教育学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教育学教会了我对教育的更深入理解。
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我学习了教育的相关理论和概念,了解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我了解到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旨在培养和发展个体的能力和素质,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递和学科学习,还包括品德教育、智力发展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培养。
通过深入理解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我更加明确了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其次,教育学教会了我如何有效地进行教学。
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我学习了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了解了不同教学理论对学生的影响和作用。
我学会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
我了解到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教育学,我树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再次,教育学教会了我如何评价教育的质量。
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我学习了教育评价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了解了教育评价的重要性和作用。
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调查和测试等方法来收集信息和数据,从而评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我了解到教育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评价教学的过程和方法,评价教学的目标是否达到。
通过学习教育学,我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客观和全面的教育评价,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依据。
最后,教育学教会了我关注教育的社会影响。
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我了解到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力量,教育不仅仅是为了个体的发展和进步,也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我学会了关注教育的公平和公正,关注教育的机会和资源分配。
我了解到教育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教育的发展和改革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通用10篇)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通用10篇)读教育学心得体会篇1再次捧起《教育学》,读到《教师与学生》这一节,感触很多,具体如下:一、学生虽然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但我们以往的教育学对学生的分析和研究却很不够。
虽然我们强调教师应该吃透两头,即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认识学生,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教师的工作中,前一点往往比较重视,后一点却重视得很不够。
二、学生是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的人。
学生时代,从入小学到中学毕业,是一个人一生中生理和心理上发展都非常迅速的时期,是个体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定型到比较定型的成长发育时期。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身心各个方面都潜藏着极大的发展的可能性,在他们身心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各种特征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身心发展能否得到满足,能否得到积极、良好的教育,对于他们的发展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条件。
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个体发展的早期,更多的是受自然属性的制约。
进入学校后,社会性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制约作用则逐渐加大。
推动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完成是个体和客观现实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个体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生的。
在活动中,个体不断作用于客观现实,日益深入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关系,形成一定的发展水平。
客观现实也不断作用于个体,对个体突出新的要求。
这些要求反映在个体的头脑中,转变为个体的需要。
而需要的满足,同样需要通过个体自身的活动即与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
因此,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
客观环境的刺激,诸如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要求、学校各方面的生活,能否引起学生的精神需要,并对这些需要作出积极的反应产生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能否产生积极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结果,与教师、学校如何安排、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有极大的关系。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8篇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致辞、事迹材料、学习心得、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自我鉴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deeds, learning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normative documents, self-evalu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8篇心得体会是深刻反思的产物,有助于加深对学习和工作经历的理解,促使个体更为全面地成长,优秀的心得体会是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有助于提高自尊和自信,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精选7篇)
读教育学心得体会(精选7篇)读教育学心得体会篇1由于时间关系,后来虽然在图书馆找到了唯一一本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看着那泛黄且破旧不堪的书,还有一种发霉的味道,又那么厚,真是一点读下去的心情都没有。
于是,我就只好硬着头皮看复印的大纲,总共才二十多页,也不会觉得有压力,希望看完后可以专心准备英语六级和期末考试。
绪论部分提到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通过教育要想得到什么,教育要求达到什么目的”。
只有培养目标明确了,后面的培养方案和措施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成了瞎子乱撞,没有头绪,也容易走很多弯路。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有一种感觉: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过时、老套,虽然他是传统的教学的代表,以教师、教材和教室为中心,但这种与新课改坚持的杜威的儿童、活动和经验为中心大不相同的教学思想,并不是听说的那样的一无是处。
它也有它的好处:系统的传承优秀文化成果,对普通人而言,是获取知识的比较有效率的途径。
在讲到“权威与爱”的时候,心智屈服的权威,十分夸大权威的作用,比如他说“对于那些具有最活跃的天性的人来说,权威是最不可缺少的,因为这些人善与恶都会尝试,而只有当他们在恶中不迷惑时才会追随善。
”虽然他说权威是要通过卓越的智慧获得,但是并没有一个标准来界定这种权威,换言之,如果一个儿童被不具备这种权威的人引导,就像千里马遭遇到伯乐的弟弟一样悲惨,其身上的闪光点最终被一些偏见和世俗的东西抹杀掉。
说道老师对学生的“爱”,他认为教育者应该深入到学生的感情中去,十分巧妙的悄悄融合在学生的感情中。
这的确比较困难,应该属于对教育者较高层次的要求了。
“较长的时间、温柔的爱抚、单独的交往”这些在小班教学中都难以很好的做到,何况在很多大班化教学的地方呢?“以教育代替的管理”中,总结道“对服从的必要性具有信念的儿童只能接受不是人们擅自作出的决定”。
很多时候大人都自以为孩子还小,不用跟他们讲什么道理,只是一味的让孩子做这做那而不说理由,其实这也是家长言传身教失败的一个地方,一般的道理还是要讲的,无论孩子当时能不能听懂,总有一天他会懂的。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集合6篇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集合6篇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篇1我校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师德学习,并就当前师德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透过学习与讨论,受益不浅,感触颇多,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
一、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
社会在发展,知识在更新,知识容量在扩大。
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不断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
校园教育虽说由师生两个主体共同完成,但关键还是在于教师。
教师的主导、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念、模式、方法、途径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导,将直接影响到校园的教育教学效果。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二、加强师德建设,提升自身素质。
教师的职责是教育学生,然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很大程度主要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
教学中依靠的是富有感染力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的人格力量和起表率作用的言行举止。
推进教育教学的融合管理的根本保证,是有一支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
这支队伍要全员有意识、人人有职责,人人都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道德。
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对学生道德纪律的实施需要借助的是教师的道德,而不是行政手段,更不是纪律强权。
道德________于教师的师德,教师的人格力量。
三、“心中有学生”,多一份关爱,多一份牵挂。
在我们心中要有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每位教师要重视感情上的熏陶。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个性注意与学生心灵的沟通,自觉地把培养完美感情作为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资料和目标。
情是师生交流的纽带。
杜甫有诗句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与其说的是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不如说是教师的感情特点。
作为教师对学生务必具有普遍的爱,爱每一个学生,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它兼具有父亲式的严格,母亲式温柔,朋友式的平等。
教育学心得体会十篇
教育学心得体会十篇教育学心得体会十篇教育学心得体会篇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教育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纽带,是一次真枪实弹的演习,是我们进行教育工作的第一步。
只有走了这一步才能真正的进行教育工作。
在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我们观察并思考了许多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积累教育工作经验,掌握教学技能,学会如何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技巧,为了今后教育工作打下基础,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
一周的`见习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体会到了一个老师的责任。
教育学心得体会篇2这段时间我通过学习《有效教学》,深有感触。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
教与学务必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得用心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到达有效教学,创设情境,构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构成问题。
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对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
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萌芽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
我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切实作到有效两个字就应至少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研究教材。
吃透教材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立足点。
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就应思考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
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能够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能够发现相同的教学资料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取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
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状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育学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集合六篇
教育学教育心得体会范文集合六篇教育学教育心得体会篇1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
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象。
”孔子也曾说:“亲其师,信其道。
”陶行知说:“爱心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因此对于特别的孩子我们给以特别的爱,才能融化特别的孩子心中的坚冰。
首先教育学生要尊重理解孩子。
记得刚刚接手三(6)班,我凭着自己的一种热情和平易近人的性格,很快融入到孩子们的世界,成为了他们的良师益友。
当我总结出自己成功的经验,并为之自信时,却遇到了新的麻烦和挑战。
我班一个学生车俊,任课的老师都知道他是一个调皮而让人无可奈何的孩子。
他非常淘气,经常惹事生非,经常爱搞恶作剧,与人打架,发生矛盾。
在学生中造成了极恶劣的影响。
我自然不能不管不问,多次严厉的批评他,还和他的家长商量如何共同严格教育。
然而,事与愿违,家长不管不问,他不但没有改正,反而在班上我行我素。
只要在班里提到他,别人总是像开批判会一样列出他的几大罪状。
正当我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读了魏书生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让我领略了一番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然后,我试着以平等的心态走进他,以朋友的真诚打动他,对他耐心说教说:“很多同学都说你很聪明,有时你就是自控力太差,管不住自己,所以学习提高不快。
我感觉我平时对你那么好,你结果还不给我面子,我怎么想呀!老师平常把你看得多能干,你却使得我们很难堪!你是不是感觉在这里读书很无趣?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干脆试一试,今后我就不管你,你自己管自己?如果你真的感觉太累,你可以回家休息几天。
”我的话还没说完,他就说:“老师,我知道了,我的确是没有管好自己,对不起您,我错了,老师您原谅我一回,我今后一定能够改正,您相信我吧。
现在您不管我,我怎么办嘛?”后来我又心平气和地给他谈话,请他告诉我咋样才能改变。
他说他在家里父母很少关爱他,爸爸做生意,妈妈爱打牌,平时一旦做错事,总是挨打。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教育是一门既关系到个人成长,又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学科。
在学习《教育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教育学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首先,在学习《教育学》这门课程中,我了解到教育的定义和范围十分广泛。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包括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这让我对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其次,我学到了教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育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教育者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此外,教育还需要注重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关注,因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和需求。
了解这些理论和方法,让我对如何进行有效教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教育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存在,经历了很多阶段和变革。
从古代的私塾教育到现代的公立学校体系,教育不断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教育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解决,以促进教育的全面发展。
综合来说,学习《教育学》这门课程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收获。
通过学习,我对教育的重要性、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也开始思考如何在将来的教育实践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总之,《教育学》是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教育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拓展。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积极参与到教育实践中,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育学心得体会【五篇】
教育学心得体会【一】虽然教育学每周只有一节,但是我还是获益匪浅,从《教育学》这门课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在此,要感谢老师为我们传授了《教育学》这门课程,我觉得收获确是难于言喻。
其实教育学去年我们就开始学习了,以前总不把它当回事儿,心想又是一门像《毛概》一样无聊的理论课。
但是,到了今年我就彻底改变了我之前的想法。
一是,老师上课很有趣,有吸引力。
在课堂上,您不仅给我们举了很多大哲学家,先贤以及大教育家们的例子,还给我们讲诉了许多实际生活中的案例。
您所举的许多例子不仅对我们学习教育学有很大帮助,而且还对我们自身也很有启发作用。
二是,您还会和我们互动,用问题来引导我们、激发我们。
通过互动和同学间讨论,让我们的课堂变得轻松、民主,也同时让我们变得主动学习、主动思考。
通过上您的课,通过您对教育的解释,对教育学的解释,以及许许多多贴近生活的事例,我发现:原来“教育”并不是一个遥远的话题;教育学也并不是一门枯燥无味的理论课。
依然清晰的记得这学期我第一次翻开《教育学》这本书时的情形,当时我发现书里的内容特别的枯燥乏,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是我误解了《教育学》。
现在再回到我开篇就提到的收获却难以言喻上。
因为我确实在《教育学》这堂课上学到了很多的知识,不仅解除了我对《教育学》就是一门枯燥的理论课的理解,还丰富了我对“教育”,“教育学”的理解。
还记得老师在给我们讲“教育的本质”这一节的时候,您给我们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定义。
其中令我映象最深的就是爱因斯坦对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把受过的教育全部忘掉之后,剩下的东西。
通过对“教育”本质的学习,使我开阔了思维,不再把“教育”一词想的空洞而深不可测。
通过教育学的学习,我还深深的喜欢上了教育学。
其中有许许多多我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中西方文化的传统的差异所造成的中西方教育意义的不同。
老师给我们形象的举例阐述他们的不同之处,老师把中国的灌输式教育形象的比喻成木桶给杯子倒水:老师是木桶,学生是杯子,老师主动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更有意思的西方的教育,老师把西方的引导式教育用“产婆术”来做形象的比喻:老师是接生婆,学生是孕妇,而孕妇产下的胎儿则是学生内在的潜质,通过老师的“助产”,使学生主动学习、思考,从而发掘自己的潜力和才能。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在学习《教育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教育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通过对教育学的学习,我逐渐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
下面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在学习《教育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教育的本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四个方面,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只有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均衡发展,才能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修养、独立思考、健康身心的人。
其次,我学到了不同教育方法的优缺点。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
传统的讲授式教育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接受知识,但往往缺乏互动和思考的机会;而探究式教育方法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但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
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此外,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是一名优秀教育者的重要素质。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智力、兴趣、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并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只有真正了解学生,才能给予他们最好的教育。
除了以上几点,我还学到了教育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教育不仅仅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有影响,也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优秀的教育者应该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社会教育事业,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养,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社会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综上所述,《教育学》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
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将所学所悟应用到实践中,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读《教育学》心得
读《教育学》心得•相关推荐读《教育学》心得(精选19篇)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教育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教育学》心得篇1第一次系统学习《教育学》是在读大学时,当时为了应付考试也认真学过,但在工作中却用得不多,纯理论的学习容易遗忘。
这是我第二次学习这门课了,理论联系实践,实践验证理论,边教边学,教与学中都有很多收获。
曾经,有人把学校比作“工厂”,学生就是批量生产的产品,这些学生的个性棱角在旧的教育模型下不断地被磨平,个个成为应试的工具。
新的教育改革就像一缕春风拂过,唤醒了中国教育。
我是应试教育出来的,我很羡慕现在的孩子能在这么生动有趣的课堂中度过童年时光。
当然,能不能真正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童年,这还得靠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充电,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教育学》就是一本必修的课程。
在研读《教师》这一章节时,不禁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学校越办越好,而有些学校却在走坡路?是领导的问题,还是生源差了?我认为,最关键的是我们在职的一线教师素质问题。
教师素养不断进步,学校才有发展的可能,学生才有希望。
我认为,在众多素养中,当前教师最缺乏的是人文素养,尤其是数学教师。
在文学方面,虽然数学教师在文学修养上不需要达到语文教师那样的标准,但一定要注重养成一定的文学阅读习惯,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水平。
小学数学教师不读书,不读文学作品是当今教师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我们发现和认识到这种不利于教师素质提高,不利与教学质量改进的现象时,小学数学教师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文学作品阅读习惯。
只要安排好个人的时间,经常到书店逛逛,购买一些好的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藏书架。
学会鉴赏就是学会审美,只有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才能用这双慧眼去发现数学中美的存在,才能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2024年《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2024年《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2024年,我有幸选择了《教育学》作为我的主修课程。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不足之处。
在本学期课程的学习中,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我的《教育学》学习心得和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教育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力量。
在课堂学习中,我了解到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教室。
教育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刻和任何地方。
在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我们都可以通过观察和体验来获得教育。
教育可以发生在家人的言传身教中,可以发生在社会的潜移默化中,可以发生在大自然的奇妙景观中。
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敏锐地发现和借助一切可能的教育机会,以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
其次,我学到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沟通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等,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成绩。
因此,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关注他们在考试中的表现。
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环境和资源,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
第三,我学到了教育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应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让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我了解到,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可以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同时,我们作为教育者也应该改变教学方式,从被动的教学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合作者,与学生一起探索学习的乐趣。
此外,我也学到了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速度、兴趣爱好和优势特长。
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注重个别差异,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并采取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
教育学读书报告心得体会(通用范文5篇)
教育学读书报告心得体会(通用范文5篇)教育学读书报告心得体会篇1学习了《教育学》后,知道我国有个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
但那时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连一知半解都说不上。
这学期,我认认真真地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真正认识了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书中先生指责现在的学校“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
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离了。
”先生提出:“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
”现在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从重教到重学的思想吗?“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看老师教得如何,而忽视了学生学得如何。
或者误解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学生就必然学得好。
评价一堂课,也主要是看老师讲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学生,也只是看学生是否与老师的讲配合得好。
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传统!现在的新课改,其实就是回归传统,回归教育的真传统。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这么些年来,教育上不断提出新思维、新口号、新观念,不断地在搞着仿佛是在打破“传统”的改革。
一会儿素质教育,一会儿新课程,一会儿创造性学习,一会儿探究性学习,把我们的一线教师弄得晕头转向了,无所适从了。
我们何不少提那么多口号,少抛那么多新理论新观念,静下心来,真正回归传统,从孔子学起,从陶先生学起,从苏霍姆林斯基学起。
今天的新思想,新口号,新观念,都从他们那里找得出来。
教育学读书报告心得体会篇2以下是一篇教育学方面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我最近开始了一项挑战,即阅读并分析一系列的教育学书籍。
精选教育学心得体会(通用14篇)
精选教育学心得体会(通用14篇)教育学心得体会篇2前些天和往常一样在书桌前改作业,不觉头颈似乎有些酸痛,就抬了头,不经意间看到书架上那本“尘封已久”的《教育学》。
我清晰记得那是我从大二开始就开始翻阅的,那时没有其他想法,就准备想从事教育行业,当一名老师。
看着那本陪伴我半个大学生活的《教育学》,心里自然少不了一些感慨。
当怀着另一种心情打开那本书的时候,看着当年做着的笔记,尤其是当翻到第四章“学生与教师”这一章时,感触油然而生。
转眼从学生身份变成了老师,这大转变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虽然我早已在当年做好准备,但当年归当年,如今已成为一名老师,设身处地想还是不大一样的。
从高中就知道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乃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在当初我以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现在想来稍有些幼稚,有些轻下结论。
其实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在《教育学》一书中有明确的阐述:①传道者角色②授业、解惑者角色③示范者角色④管理者角色⑤朋友角色⑥研究者角色。
这六大角色特点无疑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大意义和重大责任,决定了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
这些阐述在直到我做了一名教师之后才真正会心。
就拿管理者角色来说,教师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学生。
如何很好的管理好全班学生,细至每位学生,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能使他们自觉接受管理,加强管理,并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就我班学生实际情况来讲,我首先在班里制定了一系列班规,以此来约束、端正各自的行为,以此为戒尺,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做到赏罚分明,然后召集班干部,做好一系列班干部会议,强调职责、义务等方面的工作,做老师的小助手,也好让他们自己去干,有的放矢,给予他们更多的责任和自主,让他们去管理下面的学生,当然其余学生也有一定的的权利,就是做好监督工作,即若班干部有做的不当的,有违干部身份的,都可勇于主动指正并批评,严重的可以告知老师再做相应处理。
所以我主要给班级创造一个自主和民主的管理氛围,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我想我班还是较乐观的,当然这并不是每个班级都适用,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3篇
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3篇【热门】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3篇教育学学习心得体会篇1 说句实在话,能去上海,切身体会五色斑斓的大上海,直接承受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前沿的理论和理念,我期待;能零间隔接触上海现今那震古烁今的根底教育,感受到了上海教育在全国教育的引领作用,我等待。
就这样,我怀揣梦想与期待,来到了繁华的大都市。
当我经历上海风的洗礼后,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撼,可谓是获益匪浅,收获颇丰。
感受之一:我们每天都在做什么?几次过马路,几次搭乘地铁,我无意感受了人群脚步的匆匆,我们渐渐的走着,怎么他们却是跑呢?上海的地铁虽然本班地铁到站上客到下一站停车间隔2分钟时间,但谁都不愿错过而去乘坐下一班地铁,当乘上地铁后紧接着便是翻开自己的手提电脑开场工作。
上海犹如一个快速旋转的球体,让你感到坐不住,悠闲不得。
无意中你就会被带入一种现代生活节奏的状态李政涛教授说:“华东师大的教授个个都是精英,学识渊博,但是他们从不敢懈怠,必须不断学习。
”他还举例说:“华师大的女教授们请产假一般是一年,但是假如一年后来上班,她自己不敢上讲台给学生授课”。
此番话或许太过急,但也不难看出学习对一个人来说是不能停顿的,尤其是我们不能放弃终生学习的想法。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竞争剧烈、快速开展的时代,经历无视教育的“____”、知识爆炸的年月,以及走入歧途的应试教育,我们真的要静下心来,好好考虑一番我们的学习了。
6天的学习除了参观了两所学校外,主要听了五个个讲座。
从这些讲座的题目中我们就能体会到目前我国教育所关注和研究的前言问题。
开展、认知、心理、心智、文化、对话、形式、课堂、评价、专业、成长、创造、案例、问题、策略、课程、反思,这些词汇所涉及的都是现今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这些报告都是围绕老师专业开展的。
“人们期望学生能用自身的经历与别人合作,进展创造,解决真实问题。
但当老师自己成为学生时,却不采用这种做法。
”面对这样一个不愿承受别人和改变自己的境况,教育要求的提升和老师专业开展的指向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内容和改变的可能。
关于教育学书籍心得体会(3篇)
第1篇《教育的艺术》是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陶行知先生的一部经典著作。
这本书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了教育的本质、目的和方法,对教育工作者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阅读此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在书中提到:“教育是爱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句话让我深感教育的真谛。
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沟通的桥梁。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爱每一个学生。
只有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育者对学生的冷漠、无情,导致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甚至对人生失去信心。
而《教育的艺术》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是爱的教育,教育者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强调:“教育要使学生的身体、智力、道德、情感、美感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意味着,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注重分数和成绩。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三、教育的方法是因材施教陶行知先生在书中指出:“教育的方法是因材施教。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要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教育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成长。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成绩优秀,但缺乏合作精神;有些学生善于交际,但学业成绩不佳。
针对这些情况,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实现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学》读书心得体会
前些天和往常一样在书桌前改作业,不觉头颈似乎有些酸痛,就抬了下头,不经意间看到书架上那本“尘封已久”的《教育学》。
我清晰记得那是我从大二开始就开始翻阅的,那时没有其他想法,就准备想从事教育行业,当一名老师。
看着那本陪伴我半个大学生活的《教育学》,心里自然少不了一些感慨。
当怀着另一种心情打开那本书的时候,看着当年做着的笔记,尤其是当翻到第四章“学生与教师”这一章时,感触油然而生。
转眼从学生身份变成了老师,这大转变让我有些措手不及,虽然我早已在当年做好准备,但当年归当年,如今已成为一名老师,设身处地想还是不大一样的。
从高中就知道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乃是教师的职责所在,在当初我以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现在想来稍有些幼稚,有些轻下结论。
其实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在《教育学》一书中有明确的阐述:
①传道者角色;
②授业、解惑者角色;
③示范者角色;
④管理者角色;
⑤朋友角色;
⑥研究者角色。
这六大角色特点无疑决定了教师职业的重大意义和重大责任,决定了对教师的高素质要求。
这些阐述在直到我做了一名教师之后才
真正会心。
就拿管理者角色来说,教师管理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学生。
如何很好的管理好全班学生,细至每位学生,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能使他们自觉接受管理,加强自我管理,并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对
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就我班学生实际情况来讲,我首
先在班里制定了一系列班规,以此来约束、端正各自的行为,以此
为戒尺,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做到赏罚分明,然后召集班干部,做好一系列班干部会议,强调职责、义务等方面的工作,做老师的
小助手,也好让他们自己去干,有的放矢,给予他们更多的责任和
自主,让他们去管理下面的学生,当然其余学生也有一定的的权利,就是做好监督工作,即若班干部有做的不当的,有违干部身份的,
都可勇于主动指正并批评,严重的可以告知老师再做相应处理。
所
以我主要给班级创造一个自主和民主的管理氛围,让他们在这样的
环境中学习生活,我想我班还是较乐观的,当然这并不是每个班级
都适用,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又如再拿朋友角色一讲,我班上大多数学生以好动活泼为主,无论是上、下课都比较积极活跃,但我从小就知道师道尊严,老师无
论是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是一副庄重严肃的模样,也无论是课上还
是课后。
其实不然,正如《教育学》中所说,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向
于把老师看作是父母的化身,希望能把他们当做好朋友看待,能和
他们一起分享痛苦和忧伤,分享快乐和幸福。
因此根据这一特点,
课后,我时常以轻松,欢乐的氛围来跟学生交谈,融入他们当中,
以便更深入了解学生,经常能和学生融洽相处,当然课上我也会掌
握相应的尺度。
其实在多年后,当上老师,再次翻阅那本《教育学》时,情绪总会有些波动,倒不是感慨自己长时间地勤学苦读没有白费,而是看
着这书中各个章节的内容,总觉自己很无知,这次只是选其中一章
的一个方面来写我的读书心得,也只是随便说说,我想更多的还是
要我去实践中摸索吧!
学习了《教育学》后,知道我国有个大教育家叫陶行知的。
但那时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连一知半解都说不上。
这学期,我认认真真地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真正认识了我国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书中先生指责现在的学校“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起实在来,却又像教校。
这都是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地就将教和学分离了。
”先生提出:“然而教学两者,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
”现在的新课程思想,不正是从重教到重学的思想吗?“传统”的教学,主要是看老师教得如何,而忽视了学生学得如何。
或者误解为只要老师教得好,学生就必然学得好。
评价一堂课,也主要是看老师讲得如何精彩,即使看学生,也只是看学生是否与老师的讲配合得好。
陶公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深刻地提出了“老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真传统!现在的新课改,其实就是回归传统,回归教育的真传统。
这不由得使我想起这么些年来,教育上不断提出新思维、新口号、新观念,不断地在搞着仿佛是在打破“传统”的改革。
一会儿素质教育,一会儿新课程,一会儿创造性学习,一会儿探究性学习,把我们的一线教师弄得晕头转向了,无所适从了。
我们何不少提那么多口号,少抛那么多新理论新观念,静下心来,真正回归传统,从孔子学起,从陶先生学起,从苏霍姆林斯基学起。
今天的新思想,新口号,新观念,都从他们那里找得出来。